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魔法壶”;绘画心理;中小学;心理辅导课
一、心理魔法壶的概念及来源
“心理魔法壶”是绘画心理测试中的一种,由日本梅花女子大学现代人间学研究科的杉冈津岐子提出,后经国内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严文华教授整理并引入中国,主要用来揭示人们应对压力和困境的模式。杉冈津岐子认为,在群体中实施“心理魔法壶”时,个体会在群体中看到别人的画作,或者倾听别人作画时的心情,通过群体分享,反思自己看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中小学生对于自己缺乏充分客观的认识,“心理魔法壶”围绕同一个主题连续作画6幅,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表达,展现内在丰富的信息。魔法壶的形式比较新奇有趣,很容易接受,能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地通过绘画彰显。心理辅导教师不仅可以从学生的作品中看到他们在面临压力和突发事件时的归因模式、乐观性和悲观性、积极性和消极性,也可以看到他们如何看待周围世界和他人,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定义资源、利用资源,从而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向着积极、良好的方向成长。
二、心理魔法壶的操作方法及象征含义
1.操作方法。
在作画之前先带领学生进入放松的状态,然后依照以下操作方式进行。
第一幅画:请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沿着纸张边缘1cm画一个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然后想象你走在一条路上,突然出现一个魔法师,把你抓住并放进一个有魔法的壶里。请画出这个场景。
第二幅画:请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沿着纸张边缘1cm画一个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现在,你在这个壶中待了一天一夜,你不觉得渴,也不觉得饿。你有怎样的感受? 你在做什么?请画出这个场景。
第三幅画:请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沿着纸张边缘1cm画一个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知过了多久,阳光照了进来,这时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在做什么?请画出这个场景。
第四幅画:请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沿着纸张边缘1cm画一个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一年过去了,这时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在做什么?请画出这个场景。
第五幅画:请从里向外画圈,直到你感觉舒服为止。
第六幅画:请从外向里画圈,直到你感觉舒服为止。
2.象征含义。
第一幅画代表的是人们在遇到意外、危险等紧急情况时的本能反应,包含了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如画中人物是带着好奇心进到壶里进行探索,还是怀着愤怒的心情在壶中奋力反抗。
第二幅画代表的是人们在遇到意外、危险等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模式,可以看出学生在短期压力或困境中能否积极利用资源应对压力。如画中的人物是悠闲地在壶中玩着手机,还是靠在角落里无助地哭泣。
第三幅画代表的是人们对希望的看法,通过这幅画可以看出学生面对压力或困境时看到希望的反应。有的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自救,如发明太阳能电热板来发电;有的学生希望通过外界力量获救,如想象天使来救自己;有的学生消极等待,没有获救,如躺在床上睡觉,什么都不想做。
第四幅画代表的是人们面对长时间人生困境时的应对模式,通过这幅画可以看出学生面对长期压力或困境时的反应。一般会呈现四种模式:(1)建设性地突破困境,即在不破坏魔法壶的情况下逃离。如自己通过梯子爬出或被别人救出等。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压力面前会尽快让生活正常化,而不是让压力和挫折困住自己。(2)建设性地与困境共存,如在壶中积极地建设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类学生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积极生存,但缺乏打破困境的决心和勇气。(3)破坏性地突破困境,如运用工具将魔法壶打破逃了出来。这种类型的学生有突破困境的勇气和决心,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攻击性,会为走出困境想尽一切办法。(4)破坏性地与环境共生,如在魔法壶中死去或情绪低落、烦闷等。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压力面前是比较消极的,可能会成为消极情绪的牺牲品。
第五幅画和第六幅画是结束活动。第五幅画让画者从绘画的世界中走出来,回归现实。第六幅画是回归自我,彻底结束此次绘画活动。
3.案例展示。
第五幅画和第六幅画是起处理情绪的作用,在这里不加以分析和展示。
案例1:我走在路上,被一个魔法师抓住了。魔法师把我变小,扔进了一个正在烧水的壶里。我以为魔法师过几天就会把我放出去了,所以我就在壶里玩手机,魔法师在壶顶偷看。阳光照进来了,我做了一个太阳能电板,通过它发电来制造家具。一年过去了,我在壶里建了一个房子,魔法师看到了也很懵。这边有个下水道,是连接壶嘴的,我快要出去了。
图1是一名八年级男生的“心理魔法壶”作品。虽然他在遇到突发压力和困境的时候会有点懵,不知所措,但是一旦缓过神来,会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甚至还会利用困境为自己所用。心理辅导课中,这种类型学生的分享会给其他学生提供新的思路,带来反思与正能量。
案例2:我被一个魔法师抓住关进了茶壶,但她说过会儿就让我出去。我在壶里待了一天一夜,有点累就睡觉了,因为我相信魔法师。不知过了多久,阳光照进来了,我想,我能出去了吗? 耶耶耶,我的快乐又回来了。一年过后,我还没有出去,继续在壶里睡觉。
图2 的作者是一名八年级的女生,在应对压力和困境的时候,她的心态是比较积极乐观的,但依赖性较强,会依赖他人的帮助,自己的方法和资源比较少,所以在面对长时间的挫折和挑战时可能会选择逃避。针对这类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她寻找身边的资源和调动自身力量来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三、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心理魔法壶是绘画心理测试的一种,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会说不会画,这时要阐明,这个绘画不是为了美,没有美术功底反而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潜意识中的情感。
在进行心理魔法壶测试时,一定要清楚使用的目的:如果只是用来热身活动,那仅仅分享就够了;如果是想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提问,如“这些图画给你带来的启发是什么?”“有哪些方面是出乎你的意料的?”“你对哪一幅画最有感触?为什么?”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提问是抗拒和排斥的,就不要再继续。
一壶一世界,每个学生因为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等不同,在绘画中呈现的世界也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绘画特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故事。所以,在心理魔法壶实施操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分享,与学生多沟通,不能根据图片信息简单地下结论、贴标签。中小学生的身心發展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可塑性很强,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心理魔法壶的概念及来源
“心理魔法壶”是绘画心理测试中的一种,由日本梅花女子大学现代人间学研究科的杉冈津岐子提出,后经国内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严文华教授整理并引入中国,主要用来揭示人们应对压力和困境的模式。杉冈津岐子认为,在群体中实施“心理魔法壶”时,个体会在群体中看到别人的画作,或者倾听别人作画时的心情,通过群体分享,反思自己看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中小学生对于自己缺乏充分客观的认识,“心理魔法壶”围绕同一个主题连续作画6幅,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表达,展现内在丰富的信息。魔法壶的形式比较新奇有趣,很容易接受,能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地通过绘画彰显。心理辅导教师不仅可以从学生的作品中看到他们在面临压力和突发事件时的归因模式、乐观性和悲观性、积极性和消极性,也可以看到他们如何看待周围世界和他人,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定义资源、利用资源,从而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向着积极、良好的方向成长。
二、心理魔法壶的操作方法及象征含义
1.操作方法。
在作画之前先带领学生进入放松的状态,然后依照以下操作方式进行。
第一幅画:请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沿着纸张边缘1cm画一个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然后想象你走在一条路上,突然出现一个魔法师,把你抓住并放进一个有魔法的壶里。请画出这个场景。
第二幅画:请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沿着纸张边缘1cm画一个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现在,你在这个壶中待了一天一夜,你不觉得渴,也不觉得饿。你有怎样的感受? 你在做什么?请画出这个场景。
第三幅画:请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沿着纸张边缘1cm画一个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知过了多久,阳光照了进来,这时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在做什么?请画出这个场景。
第四幅画:请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沿着纸张边缘1cm画一个框,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一年过去了,这时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在做什么?请画出这个场景。
第五幅画:请从里向外画圈,直到你感觉舒服为止。
第六幅画:请从外向里画圈,直到你感觉舒服为止。
2.象征含义。
第一幅画代表的是人们在遇到意外、危险等紧急情况时的本能反应,包含了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如画中人物是带着好奇心进到壶里进行探索,还是怀着愤怒的心情在壶中奋力反抗。
第二幅画代表的是人们在遇到意外、危险等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模式,可以看出学生在短期压力或困境中能否积极利用资源应对压力。如画中的人物是悠闲地在壶中玩着手机,还是靠在角落里无助地哭泣。
第三幅画代表的是人们对希望的看法,通过这幅画可以看出学生面对压力或困境时看到希望的反应。有的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自救,如发明太阳能电热板来发电;有的学生希望通过外界力量获救,如想象天使来救自己;有的学生消极等待,没有获救,如躺在床上睡觉,什么都不想做。
第四幅画代表的是人们面对长时间人生困境时的应对模式,通过这幅画可以看出学生面对长期压力或困境时的反应。一般会呈现四种模式:(1)建设性地突破困境,即在不破坏魔法壶的情况下逃离。如自己通过梯子爬出或被别人救出等。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压力面前会尽快让生活正常化,而不是让压力和挫折困住自己。(2)建设性地与困境共存,如在壶中积极地建设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类学生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积极生存,但缺乏打破困境的决心和勇气。(3)破坏性地突破困境,如运用工具将魔法壶打破逃了出来。这种类型的学生有突破困境的勇气和决心,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攻击性,会为走出困境想尽一切办法。(4)破坏性地与环境共生,如在魔法壶中死去或情绪低落、烦闷等。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压力面前是比较消极的,可能会成为消极情绪的牺牲品。
第五幅画和第六幅画是结束活动。第五幅画让画者从绘画的世界中走出来,回归现实。第六幅画是回归自我,彻底结束此次绘画活动。
3.案例展示。
第五幅画和第六幅画是起处理情绪的作用,在这里不加以分析和展示。
案例1:我走在路上,被一个魔法师抓住了。魔法师把我变小,扔进了一个正在烧水的壶里。我以为魔法师过几天就会把我放出去了,所以我就在壶里玩手机,魔法师在壶顶偷看。阳光照进来了,我做了一个太阳能电板,通过它发电来制造家具。一年过去了,我在壶里建了一个房子,魔法师看到了也很懵。这边有个下水道,是连接壶嘴的,我快要出去了。
图1是一名八年级男生的“心理魔法壶”作品。虽然他在遇到突发压力和困境的时候会有点懵,不知所措,但是一旦缓过神来,会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甚至还会利用困境为自己所用。心理辅导课中,这种类型学生的分享会给其他学生提供新的思路,带来反思与正能量。
案例2:我被一个魔法师抓住关进了茶壶,但她说过会儿就让我出去。我在壶里待了一天一夜,有点累就睡觉了,因为我相信魔法师。不知过了多久,阳光照进来了,我想,我能出去了吗? 耶耶耶,我的快乐又回来了。一年过后,我还没有出去,继续在壶里睡觉。
图2 的作者是一名八年级的女生,在应对压力和困境的时候,她的心态是比较积极乐观的,但依赖性较强,会依赖他人的帮助,自己的方法和资源比较少,所以在面对长时间的挫折和挑战时可能会选择逃避。针对这类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她寻找身边的资源和调动自身力量来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三、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心理魔法壶是绘画心理测试的一种,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会说不会画,这时要阐明,这个绘画不是为了美,没有美术功底反而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潜意识中的情感。
在进行心理魔法壶测试时,一定要清楚使用的目的:如果只是用来热身活动,那仅仅分享就够了;如果是想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提问,如“这些图画给你带来的启发是什么?”“有哪些方面是出乎你的意料的?”“你对哪一幅画最有感触?为什么?”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提问是抗拒和排斥的,就不要再继续。
一壶一世界,每个学生因为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等不同,在绘画中呈现的世界也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绘画特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故事。所以,在心理魔法壶实施操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分享,与学生多沟通,不能根据图片信息简单地下结论、贴标签。中小学生的身心發展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可塑性很强,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