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5月5日,兩岸還沒開放三通,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赴大陸訪問,在陝西鹹陽機場發表演講,表示很多台灣鄉親都問他能不能把三通做好?他說更重要的是把“第四通”做好,就是“兩岸要心靈相通”。他說“只要我們心靈相通,我們就會精誠合作,讓我們為真正共同的未來一起奮鬥”。
2008年7月,兩岸正式實現三通。2009年6月,第三屆海峽論壇開幕前夕,國台辦主任王毅也提出類似觀點:“兩岸已經實現了通商、通航、通郵,希望兩岸實現心靈相通、感情相通、命運相通,從‘三通’逐漸邁向‘第四通’心靈相通”。
宋楚瑜和王毅,兩人都是高瞻遠矚的政治人物,早就看出促進兩岸人力物力交流的三通,終究會走到極限。如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所言,隨著兩岸三通帶動兩岸經貿發展,至2012年12月,大陸已經成為台商投資最多的地區,也是台灣最大貿易對象、出口市場和出超來源,更是台灣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外需因素來源。問題是,即使台灣民眾已經因為絡繹不絕的兩岸觀光和兩岸經貿交流,對大陸不再感到陌生,但兩岸互信始終還有無形的政治障礙。
舉例來說,2012年是兩岸ECFA元年,儘管兩岸經貿已有明顯突破,但台灣民眾並未把“兩岸民間交流”等同於“兩岸政府往來”。儘管認為兩岸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低,但不管對兩岸政府互動、軍事競爭、外交競爭的認知,敵對認知仍然領先友善認知,兩年來並未明顯變動。
台灣聯合報從2012年起,連續三年舉行“兩岸和戰天平”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和大陸民眾的認知頗有區別。高達55%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維持負面印象,包括專制、霸道、不民主、貪腐、獨裁等等。儘管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2014年6月首度訪台,也坦承過去兩岸經貿對於“三中一青”(中南部、中下階層、中小企業、青年)照顧不夠,但大陸對台灣基層的柔情攻勢才剛開始,目前還不足以使台灣民眾立刻改變對大陸政府的負面印象。
儘管兩岸民間交流更多,仍有48%台灣民眾對大陸人民持負面印象,包括水準低、霸道、惟利是圖、暴發戶、高傲自大等等。兩岸交流持續深化,2013年陸客來台已經突破300萬人,仍然難以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負面印象。2014年對大陸民眾排名第一的負面印象,前兩名為“不文明”29%、“強悍霸道”6%,和各國媒體所報導的刻板印象完全一致。顯而易見,儘管擴大兩岸交流可以增加雙方認識,但也並生出“因為接觸更多、反而增加惡感”的負面交流效應。不過,隨著兩岸民間交流迅速成長,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好印象認知已經高達四成,對比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的正面評價不到一成,二者頗有區別。
馬政府的“外交休兵”策略,顯然也未能改善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的認知,仍有47%認為“兩岸外交處於高度競爭狀態”,29%認為“關係和緩”,只有15%認為“兩岸外交戰火已經降溫”。
弔詭的是,儘管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的正面評價不多,卻有高達63%不擔心大陸國力愈來愈強,對於兩岸採取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已經愈來愈有信心。儘管兩岸軍事和外交競爭依舊,但兩岸既然不太可能爆發戰爭,大陸國力愈強,對台灣就未必純屬威脅,也可能是發展機會的增加。
兩岸交往仍是“民間熱、政府冷”、“外表熱絡、內心戒懼”。對於台灣前途的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始終都有過半支持,顯示台灣民眾仍多保守觀望,寧可以不變應萬變,不願冒太多不確定風險。不過,主張“儘快獨立”加上“維持現狀以後再獨立”(二成九),仍然明顯高於“儘快統一”加上“維持現狀以後再統一”(一成四),符合“不要統、不敢獨、不可武”的務實邏輯。即使2014年爆發太陽花反服貿學運,也沒有改變民眾對台灣前途的務實看法,支持“永遠維持現狀”,仍然和2013年一樣高達47%。
但從2013年起,隨著大陸產業的迅猛發展,台灣民眾開始認為兩岸經貿越來越處於“競爭”關係:38%民眾認為“兩岸經貿處於競爭狀態”,29%認為“兩岸既競爭又互利”,只有25%認為“兩岸經貿互利居多”。兩岸經貿性質的逆轉,反映出大陸經濟結構的質變,尤其是沿海地區相繼仿效廣東的“騰籠換鳥”轉型計畫,包括工資暴漲、提高環保、限制用地等等,導致不少台商被迫遷往內陸或東南亞,獲利已經大不如前。更嚴重的是,歷經20多年鍛鍊,與台商高度重疊的大陸企業也相繼崛起,有些甚至後來居上淘汰台商,使大陸台商的處境愈來愈難。
大陸台商的窘境,反映出40-49歲台灣民眾赴大陸就業意願的消退,從2012年33%降到2013年26%,顯示中壯年民眾赴大陸創業或擔任台幹的機會愈來愈少。但大陸內需市場的迅速崛起,相對於台灣經濟的持續低迷,卻使20-29歲年輕人更願意赴大陸就業,從2012年32%增加到2013年40%,其中以白領專業和高學歷赴大陸的工作意願最高,平均高達四成。這種更願意赴大陸尋找就業出路的年輕化趨勢,一方面反映出兩岸經濟的消長,一方面則反映出大陸經濟對台灣的磁吸效應,已經從吸收投資轉向吸收高級人力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大陸國力進一步提升,以及反服貿運動的衝擊,台灣民眾對於出外打拼冒險犯難,反而顯得保守起來,取而代之是越來越熱愛台灣本地情調、確保台灣生活品質的“小確幸”。“願意去大陸工作”從2013年31%下跌到2014年25%,“願意去大陸創業”從2013年24%下跌到2014年21%,“願意讓子女到大陸唸書”從2013年26%下跌到2014年25%,“願意搬到大陸定居”仍然只有8%,比例都呈現下滑趨勢。
事實上,儘管兩岸開放觀光已經長達25年,但仍有過半台灣民眾從未去過中國大陸,對大陸歷史人文並不熟悉。曾經長年任職福建的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於兩岸長期分治所導致的心靈隔閡,顯然比歷屆大陸領導人更加瞭解。他在2014年2月18日會見連戰和台灣各界人士時,就特別指出“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於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並以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肯定台灣先民勇敢打拼的艱辛歷史,強調“我們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願意首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2014年5月7日,台灣太陽花學運剛落幕不久,習近平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再次強調“只要我們都從『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出發,將心比心,以誠相待,就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總之,儘管兩岸交流已經從曲折彎流走向波瀾壯闊,但交流要從物質層面提升到心靈和精神層面,仍然還有漫漫長路,需要兩岸共同努力。唯有在經貿交流之外,啟動更全方位的人文交流,擴及文化、教育、社會、法律等層面,才有可能從三通真正走向“第四通”,讓兩岸民眾真正心靈相通,讓兩岸建立更渾厚的信任基礎。
2008年7月,兩岸正式實現三通。2009年6月,第三屆海峽論壇開幕前夕,國台辦主任王毅也提出類似觀點:“兩岸已經實現了通商、通航、通郵,希望兩岸實現心靈相通、感情相通、命運相通,從‘三通’逐漸邁向‘第四通’心靈相通”。
宋楚瑜和王毅,兩人都是高瞻遠矚的政治人物,早就看出促進兩岸人力物力交流的三通,終究會走到極限。如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所言,隨著兩岸三通帶動兩岸經貿發展,至2012年12月,大陸已經成為台商投資最多的地區,也是台灣最大貿易對象、出口市場和出超來源,更是台灣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外需因素來源。問題是,即使台灣民眾已經因為絡繹不絕的兩岸觀光和兩岸經貿交流,對大陸不再感到陌生,但兩岸互信始終還有無形的政治障礙。
舉例來說,2012年是兩岸ECFA元年,儘管兩岸經貿已有明顯突破,但台灣民眾並未把“兩岸民間交流”等同於“兩岸政府往來”。儘管認為兩岸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低,但不管對兩岸政府互動、軍事競爭、外交競爭的認知,敵對認知仍然領先友善認知,兩年來並未明顯變動。
台灣聯合報從2012年起,連續三年舉行“兩岸和戰天平”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和大陸民眾的認知頗有區別。高達55%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維持負面印象,包括專制、霸道、不民主、貪腐、獨裁等等。儘管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2014年6月首度訪台,也坦承過去兩岸經貿對於“三中一青”(中南部、中下階層、中小企業、青年)照顧不夠,但大陸對台灣基層的柔情攻勢才剛開始,目前還不足以使台灣民眾立刻改變對大陸政府的負面印象。
儘管兩岸民間交流更多,仍有48%台灣民眾對大陸人民持負面印象,包括水準低、霸道、惟利是圖、暴發戶、高傲自大等等。兩岸交流持續深化,2013年陸客來台已經突破300萬人,仍然難以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負面印象。2014年對大陸民眾排名第一的負面印象,前兩名為“不文明”29%、“強悍霸道”6%,和各國媒體所報導的刻板印象完全一致。顯而易見,儘管擴大兩岸交流可以增加雙方認識,但也並生出“因為接觸更多、反而增加惡感”的負面交流效應。不過,隨著兩岸民間交流迅速成長,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好印象認知已經高達四成,對比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的正面評價不到一成,二者頗有區別。
馬政府的“外交休兵”策略,顯然也未能改善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的認知,仍有47%認為“兩岸外交處於高度競爭狀態”,29%認為“關係和緩”,只有15%認為“兩岸外交戰火已經降溫”。
弔詭的是,儘管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的正面評價不多,卻有高達63%不擔心大陸國力愈來愈強,對於兩岸採取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已經愈來愈有信心。儘管兩岸軍事和外交競爭依舊,但兩岸既然不太可能爆發戰爭,大陸國力愈強,對台灣就未必純屬威脅,也可能是發展機會的增加。
兩岸交往仍是“民間熱、政府冷”、“外表熱絡、內心戒懼”。對於台灣前途的主張,“永遠維持現狀”始終都有過半支持,顯示台灣民眾仍多保守觀望,寧可以不變應萬變,不願冒太多不確定風險。不過,主張“儘快獨立”加上“維持現狀以後再獨立”(二成九),仍然明顯高於“儘快統一”加上“維持現狀以後再統一”(一成四),符合“不要統、不敢獨、不可武”的務實邏輯。即使2014年爆發太陽花反服貿學運,也沒有改變民眾對台灣前途的務實看法,支持“永遠維持現狀”,仍然和2013年一樣高達47%。
但從2013年起,隨著大陸產業的迅猛發展,台灣民眾開始認為兩岸經貿越來越處於“競爭”關係:38%民眾認為“兩岸經貿處於競爭狀態”,29%認為“兩岸既競爭又互利”,只有25%認為“兩岸經貿互利居多”。兩岸經貿性質的逆轉,反映出大陸經濟結構的質變,尤其是沿海地區相繼仿效廣東的“騰籠換鳥”轉型計畫,包括工資暴漲、提高環保、限制用地等等,導致不少台商被迫遷往內陸或東南亞,獲利已經大不如前。更嚴重的是,歷經20多年鍛鍊,與台商高度重疊的大陸企業也相繼崛起,有些甚至後來居上淘汰台商,使大陸台商的處境愈來愈難。
大陸台商的窘境,反映出40-49歲台灣民眾赴大陸就業意願的消退,從2012年33%降到2013年26%,顯示中壯年民眾赴大陸創業或擔任台幹的機會愈來愈少。但大陸內需市場的迅速崛起,相對於台灣經濟的持續低迷,卻使20-29歲年輕人更願意赴大陸就業,從2012年32%增加到2013年40%,其中以白領專業和高學歷赴大陸的工作意願最高,平均高達四成。這種更願意赴大陸尋找就業出路的年輕化趨勢,一方面反映出兩岸經濟的消長,一方面則反映出大陸經濟對台灣的磁吸效應,已經從吸收投資轉向吸收高級人力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大陸國力進一步提升,以及反服貿運動的衝擊,台灣民眾對於出外打拼冒險犯難,反而顯得保守起來,取而代之是越來越熱愛台灣本地情調、確保台灣生活品質的“小確幸”。“願意去大陸工作”從2013年31%下跌到2014年25%,“願意去大陸創業”從2013年24%下跌到2014年21%,“願意讓子女到大陸唸書”從2013年26%下跌到2014年25%,“願意搬到大陸定居”仍然只有8%,比例都呈現下滑趨勢。
事實上,儘管兩岸開放觀光已經長達25年,但仍有過半台灣民眾從未去過中國大陸,對大陸歷史人文並不熟悉。曾經長年任職福建的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於兩岸長期分治所導致的心靈隔閡,顯然比歷屆大陸領導人更加瞭解。他在2014年2月18日會見連戰和台灣各界人士時,就特別指出“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於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並以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肯定台灣先民勇敢打拼的艱辛歷史,強調“我們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願意首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2014年5月7日,台灣太陽花學運剛落幕不久,習近平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再次強調“只要我們都從『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出發,將心比心,以誠相待,就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總之,儘管兩岸交流已經從曲折彎流走向波瀾壯闊,但交流要從物質層面提升到心靈和精神層面,仍然還有漫漫長路,需要兩岸共同努力。唯有在經貿交流之外,啟動更全方位的人文交流,擴及文化、教育、社會、法律等層面,才有可能從三通真正走向“第四通”,讓兩岸民眾真正心靈相通,讓兩岸建立更渾厚的信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