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我们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性、游戏性、故事性、操作性等多种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创设情境 生活性 游戏性 操作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玩、好动、好乐是儿童的天性。数学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压抑,思维闲置,学习效果差。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发挥,要想法设法点燃心中探索知识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对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 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老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可能性》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一定”“不一定”,“可能““不可能”后,我便为学生讲述了一个名为《生与死》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向学生提出要求:认真听故事,回答老师的问题。过程是这样的:一个奴隶冒犯了国王,被国王下令抓进大牢,当时这个国家有个规定,那就是囚犯有选择生死的机会,国王将装有“生”与“死”的纸条放在盒子里交给大法官,让奴隶来抽一张纸条,如果抽到“生”就生存下来,如果抽到“死”就要执行死刑。同学们,你认为奴隶的命运会怎样?(生答:可能生也可能死)可国王却耿耿于怀,他很想这个奴隶死,于是他派人将盒里的两张纸条都换成了“死”字。这时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生答:一定死)有一位好心人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这个囚犯,囚犯一夜没睡觉,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到了第二天,当大法官把盒子端到囚犯面前时,他不假思索地拿出一张纸条,看也没看一口吞了。同学们这时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生答:一定生)这个囚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生存的机会。
在听故事过程中,学生都被故事内容吸引,思绪随着故事情节而改变。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唤起了学习兴趣。
2 创设生活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问题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在导入时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我先出示了一件物品,请学生猜猜用多少钱买来的。随后我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学生都联系生活,各抒己见,探索欲望被充分激发起来了。
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便是使用人民币,我又设计了“购物”这一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整个学习环节中,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并存的价值。也恰恰是因为生活性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例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在讲1/2、1/3之后,让学生用手折出1/4,并用阴影表示,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1/4。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如,学习 “厘米、米的认识”时,低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卷尺、米尺、直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量课桌的长度、铅笔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厘米、米有了感性认识。
在课堂上,不折不扣地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分一分、称一称、量一量、摸一摸、拼一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在课堂上的作用功不可没,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浓厚,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陆丽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2003
2 张国祥.辽宁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2
【关键词】 创设情境 生活性 游戏性 操作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玩、好动、好乐是儿童的天性。数学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压抑,思维闲置,学习效果差。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发挥,要想法设法点燃心中探索知识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对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 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老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可能性》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一定”“不一定”,“可能““不可能”后,我便为学生讲述了一个名为《生与死》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向学生提出要求:认真听故事,回答老师的问题。过程是这样的:一个奴隶冒犯了国王,被国王下令抓进大牢,当时这个国家有个规定,那就是囚犯有选择生死的机会,国王将装有“生”与“死”的纸条放在盒子里交给大法官,让奴隶来抽一张纸条,如果抽到“生”就生存下来,如果抽到“死”就要执行死刑。同学们,你认为奴隶的命运会怎样?(生答:可能生也可能死)可国王却耿耿于怀,他很想这个奴隶死,于是他派人将盒里的两张纸条都换成了“死”字。这时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生答:一定死)有一位好心人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这个囚犯,囚犯一夜没睡觉,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到了第二天,当大法官把盒子端到囚犯面前时,他不假思索地拿出一张纸条,看也没看一口吞了。同学们这时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生答:一定生)这个囚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生存的机会。
在听故事过程中,学生都被故事内容吸引,思绪随着故事情节而改变。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唤起了学习兴趣。
2 创设生活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问题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在导入时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我先出示了一件物品,请学生猜猜用多少钱买来的。随后我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学生都联系生活,各抒己见,探索欲望被充分激发起来了。
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便是使用人民币,我又设计了“购物”这一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整个学习环节中,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并存的价值。也恰恰是因为生活性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例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在讲1/2、1/3之后,让学生用手折出1/4,并用阴影表示,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1/4。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如,学习 “厘米、米的认识”时,低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卷尺、米尺、直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量课桌的长度、铅笔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厘米、米有了感性认识。
在课堂上,不折不扣地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分一分、称一称、量一量、摸一摸、拼一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在课堂上的作用功不可没,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浓厚,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陆丽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2003
2 张国祥.辽宁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