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成都双流机场。
81岁的孙家栋又一次搭乘飞往西昌的航班。孙家栋多次去西昌。无数次的奔波,让双流机场检票口的值班员对这个面孔太熟悉了,所以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分外热情。
孙家栋这次去“月亮城”,是坐镇指挥北斗导航系统第七颗卫星上天。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一百多个航天器中,由孙家栋担任负责人的就有34个。
“我能在航天方面作出一点成绩,说来其实有点偶然。”孙家栋说。
这位航天专家的学习经历,可谓一波三折。童年时的孙家栋,上学时曾因左撇子被学校退学。一年以后,孙家栋学会熟练地使用右手。到营口上学后,他已可左右开弓打乒乓球,而且各科成绩优异。18岁时,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怀揣着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学生的愿望,憧憬的是将来可以去修大桥。那一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汽车专业。他觉得,汽车的神秘色彩似乎超过了大桥,便转投汽车系。没想到,还没来得及碰汽车,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1951年,他被选送到前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专业是飞机设计。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7年里,孙家栋各科成绩年年是优秀。1958年3月,年年保持全优的孙家栋获得“斯大林奖章”——那一年,前苏联军队院校毕业的全学员中,总共只有13名学生获得“斯大林奖章”。
1958年4月,孙家栋登上了归国的列车。“我在前苏联学的是飞机设计,当时并没有考虑更大更长远的目标,就想着回来后在空军好好工作。”
但是,孙家栋没能实现造飞机的宏愿。
其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孙家栋二话不说,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国防部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一无设备,二无资料。当时发展导弹事业可谓一张白纸,两手空空。自己学的是航空专业,导弹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孙家栋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
那就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孙家栋跟着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搞了9年导弹,并且由导弹总体设计员、总体组长、总体设计室主任一直升任为总体部副主任。其间,中国导弹、核导弹先后研制成功,孙家栋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弹专家。
1967年7月,一个炎热的夏天。孙家栋正在办公室伏案进行导弹设计。一道调令,让孙家栋又一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中央决定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且建树颇丰的领域,担当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次,孙家栋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
1967年,孙家栋接过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总负责人的担子。此时的孙家栋,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难题。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那一刻,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孙家栋,顿时感到浑身疲惫无力。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探月热潮的兴起,我国也于2004年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
在此之前,中国的卫星最远只到过8万公里的太空,而月亮离我们有38万公里。此前我们所有的卫星,都只需要考虑地球和卫星之间的运动关系,而探月需要考虑地球、月亮和卫星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加一个变量,情况就要复杂得多。
时年75岁的孙家栋,接下了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
“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了。他该得的院士、‘两弹一星’奖章都得到了,却仍冒着极大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张荣桥由衷地赞叹说。
对此,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的老伴魏素萍回忆说,搞“嫦娥一号”时,孙家栋经常半夜走到凉台上,仔细地看着月亮在天上慢慢移动,心里在默默琢磨工程技术方案。“有时他在窗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折腾得我也睡不踏实。”
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这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偷偷擦眼泪。
“了不起的工程总设计师和战略科学家”
一枚蓝色的小徽章,常年别在孙家栋的外衣口袋上。
这枚徽章如一角硬币般大小,图案是三个同心圆包着一枚火箭。“它象征着中国航天,那三个圈代表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就是飞行器进入太空、离开地球和离开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孙家栋抚摸着徽章说。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意味着我们从第一个圈到了第二个圈。”孙家栋笑笑说。
从第一个圈到第二个圈,不仅标记着中国人迈向深空的脚步,更标记着孙家栋不平凡的航天生涯。
“孙家栋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既是一位善于协调各种技术问题的工程大总师,更是一位战略科学家,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嫦娥一号”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说。
无论是“东方红一号”,还是“嫦娥一号”,抑或是尚在实施的北斗导航工程,孙家栋均显示出卓尔不凡的协调能力和战略眼光。
当年的“东方红一号”,孙家栋实际上是半路接手的——早在1958年,中科院的同志就开始制订方案,开展了大量的研制工作;到1965年中央批准正式立项,已经做了好几年。
孙家栋回忆说,因为中科院搞的那个方案内容太多,太完善了,以那时的技术条件,要保证工程实现是十分困难的。以小小的插头为例,那时国内连有二十几个插针的专用插头都生产不了。
孙家栋接手以后,与一些老专家研究,把卫星研制计划分为两步走,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随后,孙家栋大胆地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简化。比如,我们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不成熟,那就用银锌化学电池;姿态控制部分做不好,那就只保留姿态测量用的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
用最少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最有利的配合,制订出最可行的方案,保证获得最好的结果,这是长期作为工程大总师的孙家栋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个就像桌子与椅子的配合,如果桌子太高而椅子矮了,你可以把椅子升高,也可以把桌子的高度降低,就看哪个更方便。”听孙家栋叙说自己的工作,似乎是那样的平淡无奇。
但实际上,孙家栋所要做的,远非如此简单。
如果把中国发射的诸多卫星比作棋盘上的棋子,那么,孙家栋就是最重要的棋手之一。作为布局者,他不仅布下了众多“棋子”,更想到了今后多少年在何处落子。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获得圆满成功后,探月工程成为中国航天新的热点。作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孙家栋,肩上的压力比谁都大。
2007年10月24日,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随着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嫦娥一号”成功开始了奔月之旅。
此时的孙家栋,心中所想的是更长远的战略——
绕月只是第一步,以后我们的探测器还要能落在月球上,还要能返回地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派宇航员登上月球,实现中国人的“登月”梦想。在这以后,我们还要在月球上建立驻点……这就是月球探测计划的“小三步”(探月阶段的“绕、落、回”)和“大三步”(“探、登、驻”)。
81岁的孙家栋又一次搭乘飞往西昌的航班。孙家栋多次去西昌。无数次的奔波,让双流机场检票口的值班员对这个面孔太熟悉了,所以对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分外热情。
孙家栋这次去“月亮城”,是坐镇指挥北斗导航系统第七颗卫星上天。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一百多个航天器中,由孙家栋担任负责人的就有34个。
“我能在航天方面作出一点成绩,说来其实有点偶然。”孙家栋说。
这位航天专家的学习经历,可谓一波三折。童年时的孙家栋,上学时曾因左撇子被学校退学。一年以后,孙家栋学会熟练地使用右手。到营口上学后,他已可左右开弓打乒乓球,而且各科成绩优异。18岁时,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怀揣着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学生的愿望,憧憬的是将来可以去修大桥。那一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汽车专业。他觉得,汽车的神秘色彩似乎超过了大桥,便转投汽车系。没想到,还没来得及碰汽车,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1951年,他被选送到前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专业是飞机设计。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7年里,孙家栋各科成绩年年是优秀。1958年3月,年年保持全优的孙家栋获得“斯大林奖章”——那一年,前苏联军队院校毕业的全学员中,总共只有13名学生获得“斯大林奖章”。
1958年4月,孙家栋登上了归国的列车。“我在前苏联学的是飞机设计,当时并没有考虑更大更长远的目标,就想着回来后在空军好好工作。”
但是,孙家栋没能实现造飞机的宏愿。
其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孙家栋二话不说,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国防部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一无设备,二无资料。当时发展导弹事业可谓一张白纸,两手空空。自己学的是航空专业,导弹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孙家栋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
那就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孙家栋跟着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搞了9年导弹,并且由导弹总体设计员、总体组长、总体设计室主任一直升任为总体部副主任。其间,中国导弹、核导弹先后研制成功,孙家栋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弹专家。
1967年7月,一个炎热的夏天。孙家栋正在办公室伏案进行导弹设计。一道调令,让孙家栋又一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中央决定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且建树颇丰的领域,担当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次,孙家栋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
1967年,孙家栋接过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总负责人的担子。此时的孙家栋,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难题。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那一刻,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孙家栋,顿时感到浑身疲惫无力。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探月热潮的兴起,我国也于2004年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
在此之前,中国的卫星最远只到过8万公里的太空,而月亮离我们有38万公里。此前我们所有的卫星,都只需要考虑地球和卫星之间的运动关系,而探月需要考虑地球、月亮和卫星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加一个变量,情况就要复杂得多。
时年75岁的孙家栋,接下了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
“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了。他该得的院士、‘两弹一星’奖章都得到了,却仍冒着极大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张荣桥由衷地赞叹说。
对此,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的老伴魏素萍回忆说,搞“嫦娥一号”时,孙家栋经常半夜走到凉台上,仔细地看着月亮在天上慢慢移动,心里在默默琢磨工程技术方案。“有时他在窗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折腾得我也睡不踏实。”
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这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偷偷擦眼泪。
“了不起的工程总设计师和战略科学家”
一枚蓝色的小徽章,常年别在孙家栋的外衣口袋上。
这枚徽章如一角硬币般大小,图案是三个同心圆包着一枚火箭。“它象征着中国航天,那三个圈代表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就是飞行器进入太空、离开地球和离开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孙家栋抚摸着徽章说。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意味着我们从第一个圈到了第二个圈。”孙家栋笑笑说。
从第一个圈到第二个圈,不仅标记着中国人迈向深空的脚步,更标记着孙家栋不平凡的航天生涯。
“孙家栋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既是一位善于协调各种技术问题的工程大总师,更是一位战略科学家,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嫦娥一号”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说。
无论是“东方红一号”,还是“嫦娥一号”,抑或是尚在实施的北斗导航工程,孙家栋均显示出卓尔不凡的协调能力和战略眼光。
当年的“东方红一号”,孙家栋实际上是半路接手的——早在1958年,中科院的同志就开始制订方案,开展了大量的研制工作;到1965年中央批准正式立项,已经做了好几年。
孙家栋回忆说,因为中科院搞的那个方案内容太多,太完善了,以那时的技术条件,要保证工程实现是十分困难的。以小小的插头为例,那时国内连有二十几个插针的专用插头都生产不了。
孙家栋接手以后,与一些老专家研究,把卫星研制计划分为两步走,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随后,孙家栋大胆地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简化。比如,我们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不成熟,那就用银锌化学电池;姿态控制部分做不好,那就只保留姿态测量用的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
用最少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最有利的配合,制订出最可行的方案,保证获得最好的结果,这是长期作为工程大总师的孙家栋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个就像桌子与椅子的配合,如果桌子太高而椅子矮了,你可以把椅子升高,也可以把桌子的高度降低,就看哪个更方便。”听孙家栋叙说自己的工作,似乎是那样的平淡无奇。
但实际上,孙家栋所要做的,远非如此简单。
如果把中国发射的诸多卫星比作棋盘上的棋子,那么,孙家栋就是最重要的棋手之一。作为布局者,他不仅布下了众多“棋子”,更想到了今后多少年在何处落子。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获得圆满成功后,探月工程成为中国航天新的热点。作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孙家栋,肩上的压力比谁都大。
2007年10月24日,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随着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嫦娥一号”成功开始了奔月之旅。
此时的孙家栋,心中所想的是更长远的战略——
绕月只是第一步,以后我们的探测器还要能落在月球上,还要能返回地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派宇航员登上月球,实现中国人的“登月”梦想。在这以后,我们还要在月球上建立驻点……这就是月球探测计划的“小三步”(探月阶段的“绕、落、回”)和“大三步”(“探、登、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