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以前成绩门门优秀,现在却突然对任何事提不起興趣;曾经对父母无话不谈,现在却总把父母拒之门外;乖巧听话的孩子,手腕上突然多了几道伤痕……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发展趋势,不时爆出青少年自杀的社会事件,令人痛心疾首。2021年5月,《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志愿在各“约死群”劝年轻人回心转意的父亲徐世海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在这里,作文君也希望各位素粉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遇到问题与师长多沟通。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人生不一定每一天都会快乐,但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时文选读
一个中年人非要劝年轻人快乐
□作者/王景烁 编辑/秦珍子
一个45岁的中年人混进了成员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
通常在晚上11点,这些群会活跃起来,中年人徐世海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条消息。孩子们吐槽学校,聊流行歌,他一首没听过,插不上话。有人喊他“上两把”游戏,他回复,“上不了,家长管得严”,其实是不会打。他担心老“潜水”会被群友遗忘,就总发10元、20元的群红包。
只有一类发言能真正触发徐世海的行动,比如“想死”。他会马上向发言者提交好友申请,并设为“特别关注”,准备私聊。有一次他看见有人在QQ群发了这种话,几十条怂恿和鼓励的信息随即冒出来。徐世海模仿青春期少年的语气发言:“你真傻,有什么比我们一起快乐地玩耍更有意义吗?自杀就是胆小鬼!”结果他被移出群聊。
年轻人熬夜,他也不睡觉。一看见有年轻人发“轻生”的言论,不管这言论发泄情绪的成分有多大,他都会启动“救人”模式。在现实中,徐世海做装修工程,是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也是位父亲。有天深夜,一个男孩在QQ群里发了一句“再见”,爬上宿舍楼顶。徐世海陪他聊了5个小时。凌晨4点,男孩对他说,学校要出早操了,“放心,我已经想开了”。
2020年5月12日,徐世海17岁的大儿子徐浩宇自杀了。就在前一天,徐世海还跟救援队去打捞落水老人。晚上回家,看见两个儿子正在玩游戏,“一切如常”。他记得徐浩宇给自己倒了茶,洗完衣服又拖了地。第二天早晨,他被敲门声叫醒,小区保安问,有个孩子从顶楼跳下来了,“是不是你家孩子”。
在很多亲戚朋友的记忆里,徐浩宇是阳光开朗的形象。他身高186厘米,皮肤白皙,样貌帅气。他会在爬山时帮同伴背最重的包,有同学生活费花完了,他拉着对方一起吃饭。徐浩宇喜欢美术,他画抗疫的护士,也动手给朋友制作礼物。生前,他已经想好了未来要学服装设计或做自媒体人。他爱和家人开玩笑。认识他们一家的人说,他家里挺有“烟火气”。徐世海翻遍儿子的遗物,也没找到他轻生的原因。那段时间,徐世海“整个人活得像是悬浮的空气”。
他打开儿子的QQ号,进入儿子常去的聊天群。那是一个他不曾了解的世界——即使在一些以游戏、动漫为话题的青少年网络社交群里,也有人发和“死亡”相关的话题。徐世海拜托儿子的朋友、自己认识的年轻人,把他拉进类似的群里。有孩子在群里说,想掐死某人。有人称“真的活得够够的”……
徐世海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刻做了那个决定。在群里“潜伏”越久,他越觉得后怕。一些人会公开传递这样的思想——别指望父母、老师能帮你做什么,想改写人生,只有生命重来。这些话使得本就低落的年轻人更加绝望。他认为,这些隐秘的角落就像“黑洞”,年轻人涉世不深,很容易被裹挟进去。
在徐世海的日常生活中,说不准何时,年轻人就会发来消息。他走路攥着手机,睡觉把手机搁在枕头边上。他从不关机,始终开着响铃提醒。他正开车,信息来了,他会靠边停车,熄火专心陪聊。好几次,他在驾驶座上从天黑坐到天亮。有时他睡着了,手机响了,他强迫自己清醒过来,在黑暗中回复。他抽烟,手机信息一只手回不过来,他就把烟放下,常常忘了再拿起来。“他们压抑太久了,”徐世海说,“就像一个汽油桶,早已积满了油,就差一个火星把它引爆。”
不止一个年轻人对徐世海说过,日常烦恼几乎没有出口。一个18岁的男生告诉他,自己不开心,但很少向人袒露心迹,父母觉得他衣食无忧,认定他无病呻吟,老师也常责备他。他自我怀疑,越来越敏感,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不断找徐世海倾诉,会聊到半夜2点,3小时后又发来消息。
和这些年轻人聊天时,徐世海觉得和去世的儿子更近了。根据他的体会,自己接触过的说着“不想活”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善良、懂事。他寻找儿子的影子——从小被身边人称赞“省心”,习惯把压力埋在心底,对家长“报喜不报忧”。他观察过一些家庭,父母自认为成了孩子的朋友,但孩子并不认可。聊天时,徐世海从不反驳年轻人的意见,他会顺着对方说,给他们发段子,帮他们出招解压。他还经常做“夹在中间”的调和者。
徐世海觉得,学业是年轻人最大的压力来源。他回忆,儿子徐浩宇近视,去世前每天5点起床,晚上10点多回宿舍。他朋友的女儿正上初三,每晚做题到深夜,常常为作业急得大哭,会抽自己耳光,用圆规刺伤自己。这个优秀的女孩一直上“精英班”,一次考试失利掉进“普通班”,就冒出了自杀的念头。
2021年高考前,他写了一篇《给高三孩子们的一封信》,发在社交网站,劝学生别把人生押在高考这一关。“就好比我们到了电影院,不管进去哪个放映厅,都有精彩的故事。”
徐世海出生在河南南部一个村庄,家里只供得起哥哥读书。初三没上完,他就外出打工。他同时打过几份工,20年前就月收入过万,逐渐在郑州站稳脚跟。“现在的孩子不必为一点想吃的零食绞尽脑汁,不必为一件新衣服辗转难眠,也不必为一点学费忐忑不安、为一套三角尺软磨硬泡。”他在文章中写道,大儿子去世后,他开始理解当代孩子的压力。小儿子正读小学二年级,徐世海每天都会问问学校里的事,“开心不开心的都说说”。看到孩子不高兴,他买玩具换真心话。 和孩子们聊深了,他会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发去徐浩宇生前的照片,感叹“其实对父母来说,没什么比你们活着更重要了”。徐世海算过,自己试图“救”过的年轻人有几十个。有的生活在郑州,有的在云南、贵州。有人后来工作了,当警察的、做生意的、开工厂的、送外卖的都有,还有人是“斜杠青年”,同时忙活好几份事业。
每过一两个月,他就会去儿子坟前,摆上儿子生前爱吃的鸡腿、爱喝的雪碧。他会对儿子念叨那些被自己救下的孩子。他想,如果当初有人拉儿子一把,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如今谈起去世的儿子,徐世海会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不时背过身去擦眼泪。在巨大的悲痛中,他依然选择在网上讲出失子故事,“让别人家参考,不要发生这样的悲剧”。
又一次陷入对儿子的想念时,他会翻出年轻人发来的信息,给自己打气。一个男孩拿第一笔工资给徐世海买了礼物。一个曾请他雇人袭击父母的少年,平稳地度过了青春期,现在向他咨询该给父母买点儿什么。让徐世海最难忘的是,有年轻人说,自己也想有个他这样的爸爸。不止一个年轻人和他提过:“以后能不能叫你爸爸?”他全都拒绝了。
“无论如何,每个孩子的父亲都只有一个,别人无法取代。”徐世海说。
(摘自微信公众号“冰点周刊”,文中徐浩宇为化名)
跟帖:
@Sunshine Girl:好家伙,我哭得在图书馆停不下来,这个爸爸真的太好了,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多么幸福啊!
@子鸣:我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人。这是我理解中的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那双肩像大山一样。
@狗子叫了一整夜: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快乐太难,我祝你平安。最重要的是活着啊,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好好学习:很感动,同时也提醒各位家长,真的要好好地、好好地陪伴孩子成长,作为一个老师,发现很多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上。家庭是逃不开的,也是别人——任何人替代不了的。
@茉丽:这位海哥是有大爱的,感动得哭了!我的女儿是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前段时间也轻微抑郁了,幸亏我们母女之间关系很融洽,女儿最后袒露了心声,我也大量沟通,帮她度过了那段时光……庆幸!这个社会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人人都压力山大;沟通非常重要,不只是两代人之間,还有夫妻之间,人与人之间。我们每个人遇事都要主动尝试换位思考,这是沟通最重要的出发点,而且方式方法非常重要!愿天下父母多寿,儿女健康成长!
@Monica:看着真的很感动,很有感触。因为,我的妹妹初一的时候也进过这样的“约死”群,遭受各种网络暴力,后来患上了中度抑郁症和焦虑症,时不时会发现她拿着刀片划自己的手要自杀。我们家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陪她治疗,只要我有空,我也像海叔一样陪着妹妹聊,我爸妈的工作时间也牺牲了不少,花费的金钱也是不少……现在……还没好起来。确实现在某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好好注意一下。
@朱古力:光靠一个人还是不行,既然这种事情已经成为一种现象,那么就应该有专业的心理人士进行普适的教育,甚至可以在大学针对性地增加相关专业的人数,让心理行业成熟起来。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在这种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些会进行心理疗愈的专业人士进行介入,这种打游击或蹲点方式固然有其好处,但是规模化的团队,益处是呈几何式增长。
@四号大宇:有心事,可拨打12355热线电话。“12355”是共青团开展青少年权益服务的公益短号码。
时文选读
一个中年人非要劝年轻人快乐
□作者/王景烁 编辑/秦珍子
一个45岁的中年人混进了成员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
通常在晚上11点,这些群会活跃起来,中年人徐世海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条消息。孩子们吐槽学校,聊流行歌,他一首没听过,插不上话。有人喊他“上两把”游戏,他回复,“上不了,家长管得严”,其实是不会打。他担心老“潜水”会被群友遗忘,就总发10元、20元的群红包。
只有一类发言能真正触发徐世海的行动,比如“想死”。他会马上向发言者提交好友申请,并设为“特别关注”,准备私聊。有一次他看见有人在QQ群发了这种话,几十条怂恿和鼓励的信息随即冒出来。徐世海模仿青春期少年的语气发言:“你真傻,有什么比我们一起快乐地玩耍更有意义吗?自杀就是胆小鬼!”结果他被移出群聊。
年轻人熬夜,他也不睡觉。一看见有年轻人发“轻生”的言论,不管这言论发泄情绪的成分有多大,他都会启动“救人”模式。在现实中,徐世海做装修工程,是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也是位父亲。有天深夜,一个男孩在QQ群里发了一句“再见”,爬上宿舍楼顶。徐世海陪他聊了5个小时。凌晨4点,男孩对他说,学校要出早操了,“放心,我已经想开了”。
2020年5月12日,徐世海17岁的大儿子徐浩宇自杀了。就在前一天,徐世海还跟救援队去打捞落水老人。晚上回家,看见两个儿子正在玩游戏,“一切如常”。他记得徐浩宇给自己倒了茶,洗完衣服又拖了地。第二天早晨,他被敲门声叫醒,小区保安问,有个孩子从顶楼跳下来了,“是不是你家孩子”。
在很多亲戚朋友的记忆里,徐浩宇是阳光开朗的形象。他身高186厘米,皮肤白皙,样貌帅气。他会在爬山时帮同伴背最重的包,有同学生活费花完了,他拉着对方一起吃饭。徐浩宇喜欢美术,他画抗疫的护士,也动手给朋友制作礼物。生前,他已经想好了未来要学服装设计或做自媒体人。他爱和家人开玩笑。认识他们一家的人说,他家里挺有“烟火气”。徐世海翻遍儿子的遗物,也没找到他轻生的原因。那段时间,徐世海“整个人活得像是悬浮的空气”。
他打开儿子的QQ号,进入儿子常去的聊天群。那是一个他不曾了解的世界——即使在一些以游戏、动漫为话题的青少年网络社交群里,也有人发和“死亡”相关的话题。徐世海拜托儿子的朋友、自己认识的年轻人,把他拉进类似的群里。有孩子在群里说,想掐死某人。有人称“真的活得够够的”……
徐世海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刻做了那个决定。在群里“潜伏”越久,他越觉得后怕。一些人会公开传递这样的思想——别指望父母、老师能帮你做什么,想改写人生,只有生命重来。这些话使得本就低落的年轻人更加绝望。他认为,这些隐秘的角落就像“黑洞”,年轻人涉世不深,很容易被裹挟进去。
在徐世海的日常生活中,说不准何时,年轻人就会发来消息。他走路攥着手机,睡觉把手机搁在枕头边上。他从不关机,始终开着响铃提醒。他正开车,信息来了,他会靠边停车,熄火专心陪聊。好几次,他在驾驶座上从天黑坐到天亮。有时他睡着了,手机响了,他强迫自己清醒过来,在黑暗中回复。他抽烟,手机信息一只手回不过来,他就把烟放下,常常忘了再拿起来。“他们压抑太久了,”徐世海说,“就像一个汽油桶,早已积满了油,就差一个火星把它引爆。”
不止一个年轻人对徐世海说过,日常烦恼几乎没有出口。一个18岁的男生告诉他,自己不开心,但很少向人袒露心迹,父母觉得他衣食无忧,认定他无病呻吟,老师也常责备他。他自我怀疑,越来越敏感,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不断找徐世海倾诉,会聊到半夜2点,3小时后又发来消息。
和这些年轻人聊天时,徐世海觉得和去世的儿子更近了。根据他的体会,自己接触过的说着“不想活”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善良、懂事。他寻找儿子的影子——从小被身边人称赞“省心”,习惯把压力埋在心底,对家长“报喜不报忧”。他观察过一些家庭,父母自认为成了孩子的朋友,但孩子并不认可。聊天时,徐世海从不反驳年轻人的意见,他会顺着对方说,给他们发段子,帮他们出招解压。他还经常做“夹在中间”的调和者。
徐世海觉得,学业是年轻人最大的压力来源。他回忆,儿子徐浩宇近视,去世前每天5点起床,晚上10点多回宿舍。他朋友的女儿正上初三,每晚做题到深夜,常常为作业急得大哭,会抽自己耳光,用圆规刺伤自己。这个优秀的女孩一直上“精英班”,一次考试失利掉进“普通班”,就冒出了自杀的念头。
2021年高考前,他写了一篇《给高三孩子们的一封信》,发在社交网站,劝学生别把人生押在高考这一关。“就好比我们到了电影院,不管进去哪个放映厅,都有精彩的故事。”
徐世海出生在河南南部一个村庄,家里只供得起哥哥读书。初三没上完,他就外出打工。他同时打过几份工,20年前就月收入过万,逐渐在郑州站稳脚跟。“现在的孩子不必为一点想吃的零食绞尽脑汁,不必为一件新衣服辗转难眠,也不必为一点学费忐忑不安、为一套三角尺软磨硬泡。”他在文章中写道,大儿子去世后,他开始理解当代孩子的压力。小儿子正读小学二年级,徐世海每天都会问问学校里的事,“开心不开心的都说说”。看到孩子不高兴,他买玩具换真心话。 和孩子们聊深了,他会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发去徐浩宇生前的照片,感叹“其实对父母来说,没什么比你们活着更重要了”。徐世海算过,自己试图“救”过的年轻人有几十个。有的生活在郑州,有的在云南、贵州。有人后来工作了,当警察的、做生意的、开工厂的、送外卖的都有,还有人是“斜杠青年”,同时忙活好几份事业。
每过一两个月,他就会去儿子坟前,摆上儿子生前爱吃的鸡腿、爱喝的雪碧。他会对儿子念叨那些被自己救下的孩子。他想,如果当初有人拉儿子一把,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如今谈起去世的儿子,徐世海会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不时背过身去擦眼泪。在巨大的悲痛中,他依然选择在网上讲出失子故事,“让别人家参考,不要发生这样的悲剧”。
又一次陷入对儿子的想念时,他会翻出年轻人发来的信息,给自己打气。一个男孩拿第一笔工资给徐世海买了礼物。一个曾请他雇人袭击父母的少年,平稳地度过了青春期,现在向他咨询该给父母买点儿什么。让徐世海最难忘的是,有年轻人说,自己也想有个他这样的爸爸。不止一个年轻人和他提过:“以后能不能叫你爸爸?”他全都拒绝了。
“无论如何,每个孩子的父亲都只有一个,别人无法取代。”徐世海说。
(摘自微信公众号“冰点周刊”,文中徐浩宇为化名)
跟帖:
@Sunshine Girl:好家伙,我哭得在图书馆停不下来,这个爸爸真的太好了,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多么幸福啊!
@子鸣:我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人。这是我理解中的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那双肩像大山一样。
@狗子叫了一整夜: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快乐太难,我祝你平安。最重要的是活着啊,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好好学习:很感动,同时也提醒各位家长,真的要好好地、好好地陪伴孩子成长,作为一个老师,发现很多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上。家庭是逃不开的,也是别人——任何人替代不了的。
@茉丽:这位海哥是有大爱的,感动得哭了!我的女儿是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前段时间也轻微抑郁了,幸亏我们母女之间关系很融洽,女儿最后袒露了心声,我也大量沟通,帮她度过了那段时光……庆幸!这个社会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人人都压力山大;沟通非常重要,不只是两代人之間,还有夫妻之间,人与人之间。我们每个人遇事都要主动尝试换位思考,这是沟通最重要的出发点,而且方式方法非常重要!愿天下父母多寿,儿女健康成长!
@Monica:看着真的很感动,很有感触。因为,我的妹妹初一的时候也进过这样的“约死”群,遭受各种网络暴力,后来患上了中度抑郁症和焦虑症,时不时会发现她拿着刀片划自己的手要自杀。我们家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陪她治疗,只要我有空,我也像海叔一样陪着妹妹聊,我爸妈的工作时间也牺牲了不少,花费的金钱也是不少……现在……还没好起来。确实现在某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好好注意一下。
@朱古力:光靠一个人还是不行,既然这种事情已经成为一种现象,那么就应该有专业的心理人士进行普适的教育,甚至可以在大学针对性地增加相关专业的人数,让心理行业成熟起来。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在这种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些会进行心理疗愈的专业人士进行介入,这种打游击或蹲点方式固然有其好处,但是规模化的团队,益处是呈几何式增长。
@四号大宇:有心事,可拨打12355热线电话。“12355”是共青团开展青少年权益服务的公益短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