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发生改变,融合“互联网 ”技术的在线教育教学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以综合大学的二级学院为例,分析疫情防控阶段本科教学管理面对的难点和有利点,重点围绕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后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云”教学管理的概念,有效促进教学管理方式改革和建设。
关键词: 新冠疫情防控;互联网 ;“云”教学管理
“互联网 ”思维正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社会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1](9-11),教育从传统封闭式学校教育环境向半开放甚至全开放的教育环境转变。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课堂中以面对面交流为主,现代教育技术为辅的教学模式,全面转为在线教学,从时间、空间上改变了教学模式,形成了处处、时时、人人皆可学、皆可教的形态,全新的教学形态大大推动了教学管理形态变革,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高校的重点工作是教学,教学成果走向直接取决于教学管理质量。教学管理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规范性运行,尤其是本科教學。对象数量庞大、教育背景复杂多样、对象的心理层次处于浮动的状况,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以扬州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为例,分析特点如下:(1)课程类型多,教师除本院的专业课以外还要承担全校的部分公共课程及其他学院的选修课程,共计68门;(2)关键时期,无法开展线下教学。而第二学期是每年的教学工作任务较重时期,面临毕业生的毕业审核、三年级教育实习和见习、一年级学生转专业等工作;(3)学生群体种类多样。综合性院校面向的学生群体广泛,学生的受教育基础不一样。线下教育方式可以直观感受到学生的反馈,通过课堂上的一些举措有针对性地处理,而线上教学方式不仅需要考虑不同的学生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还要考虑如何有效检测学生的真实状态;(4)双向性问题。线上教学是同时对学生和老师的考验,考察学生的自律性和自学能力,检验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对课堂的把控能力。需要及时推进老师评教和监督机制及对学生的考勤、考验测试。针对以上特点,本文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相关文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以供大家探讨。
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扬州大学数学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小组,统筹管理本年度本科教学计划的调整。构建虚实结合、双线多促的机制,落地疫情防控期间相关专业的计划调整、“云”教学管理工作、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虚实结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建设“云”教学管理模式。
疫情防控初期,学院要求每位教师准备2周—4周的线上教学脚本,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线上教学[2]。鼓励老师建设网络课程,大力推进教学数字化、信息化改革,进一步促进“金课”建设,提高在线教育教学质量。学院积极探索合适的在线教学方式,组织教师通过学校教学平台或QQ群上传教案、讲义和电子教材,供学生预习,推荐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视频供学生自学;以课程名为单位建立QQ群、微信群或者钉钉群,要求任课老师与实体班级的班主任相互配合,共同敦促学生学习;公共课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的优势,相同或相近课程共建在线课程。
建立自顶而下的督学机制,明确督导工作分工,成立由教学院长总负责、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专业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团委老师参加的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小组,组织落实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活动工作,为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建立虚拟教学群,负责督教、督学工作,并适时组织在线教学交流、观摩展示活动。继承现有的实体班级管理方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通力打造一个闭环的“云”教学管理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1;“云”教学管理模式
二、双线多促,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条线是服务和保障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在线教学活动的文件精神,制定我院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和预案。收集统计学院开课和未开课情况,对暂不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实践性教学)制定详细的预案,为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
考虑到直播形式受网络及外界诸多因素的限制,推荐教师使用“平台 QQ群/微信群”的方式进行授课和答疑。针对未使用过平台的部分教师,本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并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和教学服务工作。主要措施有:
1.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学习中国大学MOOC平台、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等专业平台的使用方法,允许多平台使用;为部分年长教师提供一对一的咨询交流,帮助年纪较大的教师快速上手,掌握至少一个学习平台。强化教师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熟练程度,定期在院群中分享各类在线教学的使用方法,做到多学习、多研究、多操作。
2.以课程号为名,组建全校选课QQ群,保障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顺畅。
3.要求老师事先按课时课前分发教学课件、讲义、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给学生;细化课前教学设计,精心制作教学PPT,精炼教学内容,每次课堂均实施互动而不是自顾自的演讲方式。
4.设法解决教师在在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问题,紧急购置了50套在线教学设备(耳麦、摄像头)供教师使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5.每日完成在线教学日报,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合作。
6.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线上听课看参与度和线下作业看正确率,以及期中阶段进行测验。
第二条线做好学生和教师心理和精神保障工作。疫情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影响,要在疫情防控下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挑战。在制度和后勤的保障下,心理建设不容忽视。充分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工具,分多期推送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并开通留言功能,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付出,让老师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学生的肯定。在这种双向互促的形式下,激发大家的共情力,极大提高教师的教授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学院特地举办线上教学展示活动,征集线上教学作品,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鼓励教龄较长的老师多多参加。通过这种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发掘自身问题,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提高、不断成长,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做好学院教学的传帮带工作。
三、及时收集课后教学工作的评价,做好分析反馈工作。
收集开课情况和学生上课情况的数据信息。据任课老师1周—4周“线上教学情况日志”及提交的开课信息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其中第三周因为战“疫”课程,部分老师将内容安排提前或者推迟一周补上;部分课堂存在学生数超过教务系统内原始选课人数情况。反馈结果显示:教师开课率100%,教师上课准点率达97%(部分因为与其他线上课程冲突安排了其他时间),学生签到率95%。真正做到应开尽开,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拍视频记录、观摩网上视频撰写报告、每天打卡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依据督导分工表和前期收集的开课课程情况统计表,各督导进入对应的课程群,每周反馈督学情况至少5次,并填写课堂评价表格发还教务秘书。从督导的反馈情况可看出以下特点:
1.师生参与度高、互动多样、交流更流畅。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采取录播视频,后期通过QQ群工具或者其他交互平台讲解、答疑,通过课堂不时拍照提交笔记或解题过程,增加师生互动,既达到考勤目的,又即时了解听课效果;课后通过群内答疑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线课程基本实现课程全覆盖。学生课前预习充分,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按时作业,课程签到率高、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部分课堂学生听课人数远远超过选课人数。
2.线上授课方式新颖、内容精炼。老师提前一周在课程群发布上课内容、重点和难点,学生课前预习更具有针对性;线上授课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教学内容更紧凑、授课条理更清晰,学生更容易接受,特别是“腾讯视频”授课有回放功能,可以重复看、反复学习。从作业反馈情况看,教学效率高,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3.老师认真负责。很多老师夜里11点多还在线答疑,凌晨依然在批改作业、安排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老师的认真敬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对学院2017級、2018级、2019级三个年级发放600份问卷,收回588份问卷(匿名)。考评结果显示:上课准时率达99.7%,学生好评率达99.5%,督导线上出勤听课率为100%。任课老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注重师生互动交流,课后批改作业认真规范。数据采集与教师每日所填教学日报相匹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任课老师、督导、学生的反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更注重思维训练和推理过程,许多公式的推演需要实际推导、板书完成,学生才能理解掌握,给数学课程线上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2.有时网络平台会出现传输图片较慢、上课语音出现卡顿等现象;部分老师对软件应用不太熟悉;有时候课程内容会被消息覆盖。
3.一些注重实践的课程难以在线上进行(诸如体育、写字)。
4.线上课程容易分神,氛围不佳,学生的自觉性、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法的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
随着“互联网 ”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会更加频繁,尤其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方式逐步被社会接受认可。考虑到多校区上课不便,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返校等,线上教学依然会延续下去,线下线上融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会迎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鹏,杨红萍.“互联网 教育”的实质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9(09).
[2]皋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06).
[3]在线教学实现了从“单声道”到互动式“双声道”转变[EB/OL].http://www.northnews.cn/p/1852704.html.
基金号: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PPZY2015B109)。
关键词: 新冠疫情防控;互联网 ;“云”教学管理
“互联网 ”思维正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社会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1](9-11),教育从传统封闭式学校教育环境向半开放甚至全开放的教育环境转变。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课堂中以面对面交流为主,现代教育技术为辅的教学模式,全面转为在线教学,从时间、空间上改变了教学模式,形成了处处、时时、人人皆可学、皆可教的形态,全新的教学形态大大推动了教学管理形态变革,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高校的重点工作是教学,教学成果走向直接取决于教学管理质量。教学管理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规范性运行,尤其是本科教學。对象数量庞大、教育背景复杂多样、对象的心理层次处于浮动的状况,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以扬州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为例,分析特点如下:(1)课程类型多,教师除本院的专业课以外还要承担全校的部分公共课程及其他学院的选修课程,共计68门;(2)关键时期,无法开展线下教学。而第二学期是每年的教学工作任务较重时期,面临毕业生的毕业审核、三年级教育实习和见习、一年级学生转专业等工作;(3)学生群体种类多样。综合性院校面向的学生群体广泛,学生的受教育基础不一样。线下教育方式可以直观感受到学生的反馈,通过课堂上的一些举措有针对性地处理,而线上教学方式不仅需要考虑不同的学生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还要考虑如何有效检测学生的真实状态;(4)双向性问题。线上教学是同时对学生和老师的考验,考察学生的自律性和自学能力,检验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对课堂的把控能力。需要及时推进老师评教和监督机制及对学生的考勤、考验测试。针对以上特点,本文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相关文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以供大家探讨。
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扬州大学数学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小组,统筹管理本年度本科教学计划的调整。构建虚实结合、双线多促的机制,落地疫情防控期间相关专业的计划调整、“云”教学管理工作、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虚实结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建设“云”教学管理模式。
疫情防控初期,学院要求每位教师准备2周—4周的线上教学脚本,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线上教学[2]。鼓励老师建设网络课程,大力推进教学数字化、信息化改革,进一步促进“金课”建设,提高在线教育教学质量。学院积极探索合适的在线教学方式,组织教师通过学校教学平台或QQ群上传教案、讲义和电子教材,供学生预习,推荐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视频供学生自学;以课程名为单位建立QQ群、微信群或者钉钉群,要求任课老师与实体班级的班主任相互配合,共同敦促学生学习;公共课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的优势,相同或相近课程共建在线课程。
建立自顶而下的督学机制,明确督导工作分工,成立由教学院长总负责、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专业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团委老师参加的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小组,组织落实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活动工作,为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建立虚拟教学群,负责督教、督学工作,并适时组织在线教学交流、观摩展示活动。继承现有的实体班级管理方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通力打造一个闭环的“云”教学管理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1;“云”教学管理模式
二、双线多促,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条线是服务和保障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在线教学活动的文件精神,制定我院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和预案。收集统计学院开课和未开课情况,对暂不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实践性教学)制定详细的预案,为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
考虑到直播形式受网络及外界诸多因素的限制,推荐教师使用“平台 QQ群/微信群”的方式进行授课和答疑。针对未使用过平台的部分教师,本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并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和教学服务工作。主要措施有:
1.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学习中国大学MOOC平台、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等专业平台的使用方法,允许多平台使用;为部分年长教师提供一对一的咨询交流,帮助年纪较大的教师快速上手,掌握至少一个学习平台。强化教师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熟练程度,定期在院群中分享各类在线教学的使用方法,做到多学习、多研究、多操作。
2.以课程号为名,组建全校选课QQ群,保障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顺畅。
3.要求老师事先按课时课前分发教学课件、讲义、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给学生;细化课前教学设计,精心制作教学PPT,精炼教学内容,每次课堂均实施互动而不是自顾自的演讲方式。
4.设法解决教师在在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问题,紧急购置了50套在线教学设备(耳麦、摄像头)供教师使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5.每日完成在线教学日报,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合作。
6.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线上听课看参与度和线下作业看正确率,以及期中阶段进行测验。
第二条线做好学生和教师心理和精神保障工作。疫情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影响,要在疫情防控下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挑战。在制度和后勤的保障下,心理建设不容忽视。充分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工具,分多期推送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并开通留言功能,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付出,让老师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学生的肯定。在这种双向互促的形式下,激发大家的共情力,极大提高教师的教授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学院特地举办线上教学展示活动,征集线上教学作品,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鼓励教龄较长的老师多多参加。通过这种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发掘自身问题,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提高、不断成长,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做好学院教学的传帮带工作。
三、及时收集课后教学工作的评价,做好分析反馈工作。
收集开课情况和学生上课情况的数据信息。据任课老师1周—4周“线上教学情况日志”及提交的开课信息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其中第三周因为战“疫”课程,部分老师将内容安排提前或者推迟一周补上;部分课堂存在学生数超过教务系统内原始选课人数情况。反馈结果显示:教师开课率100%,教师上课准点率达97%(部分因为与其他线上课程冲突安排了其他时间),学生签到率95%。真正做到应开尽开,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拍视频记录、观摩网上视频撰写报告、每天打卡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依据督导分工表和前期收集的开课课程情况统计表,各督导进入对应的课程群,每周反馈督学情况至少5次,并填写课堂评价表格发还教务秘书。从督导的反馈情况可看出以下特点:
1.师生参与度高、互动多样、交流更流畅。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采取录播视频,后期通过QQ群工具或者其他交互平台讲解、答疑,通过课堂不时拍照提交笔记或解题过程,增加师生互动,既达到考勤目的,又即时了解听课效果;课后通过群内答疑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线课程基本实现课程全覆盖。学生课前预习充分,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按时作业,课程签到率高、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部分课堂学生听课人数远远超过选课人数。
2.线上授课方式新颖、内容精炼。老师提前一周在课程群发布上课内容、重点和难点,学生课前预习更具有针对性;线上授课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教学内容更紧凑、授课条理更清晰,学生更容易接受,特别是“腾讯视频”授课有回放功能,可以重复看、反复学习。从作业反馈情况看,教学效率高,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3.老师认真负责。很多老师夜里11点多还在线答疑,凌晨依然在批改作业、安排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老师的认真敬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对学院2017級、2018级、2019级三个年级发放600份问卷,收回588份问卷(匿名)。考评结果显示:上课准时率达99.7%,学生好评率达99.5%,督导线上出勤听课率为100%。任课老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注重师生互动交流,课后批改作业认真规范。数据采集与教师每日所填教学日报相匹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任课老师、督导、学生的反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更注重思维训练和推理过程,许多公式的推演需要实际推导、板书完成,学生才能理解掌握,给数学课程线上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2.有时网络平台会出现传输图片较慢、上课语音出现卡顿等现象;部分老师对软件应用不太熟悉;有时候课程内容会被消息覆盖。
3.一些注重实践的课程难以在线上进行(诸如体育、写字)。
4.线上课程容易分神,氛围不佳,学生的自觉性、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法的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
随着“互联网 ”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会更加频繁,尤其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方式逐步被社会接受认可。考虑到多校区上课不便,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返校等,线上教学依然会延续下去,线下线上融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会迎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鹏,杨红萍.“互联网 教育”的实质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9(09).
[2]皋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06).
[3]在线教学实现了从“单声道”到互动式“双声道”转变[EB/OL].http://www.northnews.cn/p/1852704.html.
基金号: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PPZY2015B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