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影子工程”?“像影子一样跟随在名校管理者的身边,贴身学习校管经验,是为影子工程。”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说。该区是“影子工程”的实践者之一,他们将潭柘寺中心小学等普通学校的优秀干部选送到北京小学等名校,从深入到班级听课,到查阅研读名校的各种管理资料,全方位学习“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经验。北京并不是“影子工程”的首创者,为了实现教育均衡,2009至2011年,国家教育部实行了“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又称“影子工程”,全国范围内的名优学校都成为“影子培训”的实践基地,为普通学校培养管理者。
进名校学管理
在门头沟区教育中层干部赴北京市名校挂职锻炼(影子工程)动员布置会上,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强调,选派优秀中青年中层干部赴北京名校挂职锻炼是建设老中青三结合梯队式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是“贴身”学习北京名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的捷径;派出校的校长要支持、关心挂职干部,并以他们为桥梁和纽带,与北京名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城乡优质教育的和谐发展。
“贴身”学管理,也就是与名校校长们如影随形,细致观察其日常领导与管理行为。这样的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拿北京小学的校长来说,日常工作非常繁忙,还有各种外事活动,总要有个“影子”跟在身后,的确有一定难度。为了达到“贴身”,门头沟区教育局与名校进行了多次沟通和研讨,终于取得北京小学、清华附小等学校的同意,作为门头沟区干部培训基地,定期接收门头沟区教育干部到校学习。
“影子”进入名校,通过查看学校档案资料、观摩日常课堂教学、参与学校行政会、参与教师会、各科组的教研活动等,全程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切身感受与领悟名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法等。门头沟区教委组织部负责人说:“选择那些优秀的教师送出去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让他们提高,对教师的鼓舞是影响终身的。”经过培训,“影子”干部们的科学决策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总结反思能力以及自身专业发展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他们回到原工作单位,将自己学习到的经验应用在日常工作之中,名校的管理方法被普通学校吸纳了。
合作授课受益匪浅
“影子工程”提高了普通学校教育管理者的素质,但其效果不止于此。比如门头沟区三家店小学和潭柘寺小学以影子工程为桥梁,和名校之间开拓出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合作空间,全方位借助名校资源,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因为“影子工程”,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与三家店小学亲密合作,三家店小学渴望优质的教育资源,希望得到前沿的课改信息,热情邀请中关村三小的名教师“送课下乡”。中关村三小接受了邀请,为三家店小学带来了优质的公开课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讲座,教师们受益匪浅。三家店小学校长李西英说,与名校的交流为教师发展搭建了学习平台,也为教学质量提高进行有效助力,两校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学校教育全方位对接。
由于教育部开展“影子工程”的辐射作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相似的工作。目前的问题是,普通学校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名校分身乏术,无法提供太多的帮助。因为培训时间短,“影子”干部的学习大多浮于表面,泛泛而过,无法真正掌握名校管理的精髓。
长期坚持不可速成
学校管理是一门专精之学,是长久的积累,而非短时能够取效的。类似影子工程,中国教育者曾专门到外国的名校去取经,也如影随形般学习外国名校管理者的先进经验,但大多收效甚微。因为校管不是速成之术,无法灌输。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特点,尤其是名校,更是特点突出,没有雷同。比如北京人大附小的教育理念是“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在这个大理念之下,还有许多作为支撑的管理细节,这些细节的完善从1954年学校建立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也还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已经形成校园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几天或几个月的走马观花不可能真正掌握。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说:“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相对容易,学习先进的校管经验难,但是校管是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是大方向,只有校管得到提升,学校才有发展的希望。”和其他地方一样,北京市也面临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现象,大多数优质学校、名校集中在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等区,在居住地之外的区县就学的中小学生跨区县就学现象非常普遍,规模在15万人左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郭志成认为,跨区县就学规模庞大的直接原因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核心区之外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满足需求。为了平衡教育资源,北京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比如“一长执两校”等。“影子工程”提升普通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面貌,值得期待。
进名校学管理
在门头沟区教育中层干部赴北京市名校挂职锻炼(影子工程)动员布置会上,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强调,选派优秀中青年中层干部赴北京名校挂职锻炼是建设老中青三结合梯队式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是“贴身”学习北京名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的捷径;派出校的校长要支持、关心挂职干部,并以他们为桥梁和纽带,与北京名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城乡优质教育的和谐发展。
“贴身”学管理,也就是与名校校长们如影随形,细致观察其日常领导与管理行为。这样的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拿北京小学的校长来说,日常工作非常繁忙,还有各种外事活动,总要有个“影子”跟在身后,的确有一定难度。为了达到“贴身”,门头沟区教育局与名校进行了多次沟通和研讨,终于取得北京小学、清华附小等学校的同意,作为门头沟区干部培训基地,定期接收门头沟区教育干部到校学习。
“影子”进入名校,通过查看学校档案资料、观摩日常课堂教学、参与学校行政会、参与教师会、各科组的教研活动等,全程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切身感受与领悟名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法等。门头沟区教委组织部负责人说:“选择那些优秀的教师送出去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让他们提高,对教师的鼓舞是影响终身的。”经过培训,“影子”干部们的科学决策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总结反思能力以及自身专业发展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他们回到原工作单位,将自己学习到的经验应用在日常工作之中,名校的管理方法被普通学校吸纳了。
合作授课受益匪浅
“影子工程”提高了普通学校教育管理者的素质,但其效果不止于此。比如门头沟区三家店小学和潭柘寺小学以影子工程为桥梁,和名校之间开拓出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合作空间,全方位借助名校资源,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因为“影子工程”,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与三家店小学亲密合作,三家店小学渴望优质的教育资源,希望得到前沿的课改信息,热情邀请中关村三小的名教师“送课下乡”。中关村三小接受了邀请,为三家店小学带来了优质的公开课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讲座,教师们受益匪浅。三家店小学校长李西英说,与名校的交流为教师发展搭建了学习平台,也为教学质量提高进行有效助力,两校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学校教育全方位对接。
由于教育部开展“影子工程”的辐射作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相似的工作。目前的问题是,普通学校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名校分身乏术,无法提供太多的帮助。因为培训时间短,“影子”干部的学习大多浮于表面,泛泛而过,无法真正掌握名校管理的精髓。
长期坚持不可速成
学校管理是一门专精之学,是长久的积累,而非短时能够取效的。类似影子工程,中国教育者曾专门到外国的名校去取经,也如影随形般学习外国名校管理者的先进经验,但大多收效甚微。因为校管不是速成之术,无法灌输。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特点,尤其是名校,更是特点突出,没有雷同。比如北京人大附小的教育理念是“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在这个大理念之下,还有许多作为支撑的管理细节,这些细节的完善从1954年学校建立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也还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已经形成校园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几天或几个月的走马观花不可能真正掌握。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说:“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相对容易,学习先进的校管经验难,但是校管是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是大方向,只有校管得到提升,学校才有发展的希望。”和其他地方一样,北京市也面临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现象,大多数优质学校、名校集中在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等区,在居住地之外的区县就学的中小学生跨区县就学现象非常普遍,规模在15万人左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郭志成认为,跨区县就学规模庞大的直接原因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核心区之外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满足需求。为了平衡教育资源,北京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比如“一长执两校”等。“影子工程”提升普通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面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