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期间,有人不解地问他:“你这样执着地去写一部根本不知道结果的书,值吗?”
曹雪芹回答说:“小时候,我看到一位穷得揭不开锅的老农在种地,便担心地跑去问他,‘您这样辛苦,就不怕万一遇到天灾,最终颗粒无收吗?’老农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说,‘没有耕作,哪来收获?如果光想着失败而不努力,那我们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明代有个秀才名叫陈琼,性情洒脱。他曾在一个叫二里冈的地方建了一所别墅。这地方在城的北面,不仅位置偏远,而且别墅前后密密麻麻排满了坟墓。有人到他别墅拜访后说:“眼睛每天看的是这些东西,心情肯定不快乐。”他却笑道:“不,每天都看这些东西,就使人不敢不快乐!”
娄师德是唐代有名的贤臣,为人宽厚善良。有一次,他弟弟被派去做代州刺史,临行时来向娄师德辞行。他问弟弟:“你我受国家的恩宠太多,显荣太过,很容易招惹别人的妒忌,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
弟弟说:“往后即使有人在我面上吐唾沫,我也只把它揩干而已。”娄师德听后告诫道:“这还不行。人家唾你的脸,就因为他对你生气了,如果你把唾沫揩去的话,他便更恨你了。所以,你应该要等它自己干,这才对呢!”
青岛大学草创时,苦于没有名教授来校授课,校长杨振声只好亲自出马,力邀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闻一多和梁实秋来主持国文系和外文系。杨振声劝道:“上海不是久居的地方,要讲风景环境,青岛依山带海,可为全国第一。这样,两位先生不妨同去青岛游览一次,如果中意,就留在那里执教;如不满意,绝不勉强。”梁实秋称之为商家“先尝后买”的推销路数。就这样,一次游览、几场饮宴,二人便留在了青岛大学。
徐悲鸿在复旦读书的时候,认识了蒋梅笙教授的女儿蒋棠珍,两人一见倾心,竟然私奔去了日本。当时,蒋家已经在给女儿筹备婚事了,结果女儿跑了,这下丢人丢大了。蒋家为了面子,只好宣称女儿因病去世,还煞有其事地买了棺材,办了葬礼。徐悲鸿也很配合蒋家的动作,到日本后把蒋棠珍的名字改为蒋碧薇,还专门买了对戒指,一只刻“悲鸿”,一只刻“碧薇”,一时传为浪漫奇谈。
冯友兰作为学者,有一些可贵的“呆气”。抗战初期,几位清华教授从长沙往昆明,途经镇南关。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冯友兰听了这话,出于学术习惯,便开始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这些哲学问题,他的手就撞到城墙上骨折了,于是,冯友兰的“呆气”也出名了。
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他还是布衣时,有次夜宿馆驿,凄风苦雨之际,忽听窗外有人隐约在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虽觉得诗句佳妙,却不敢开窗。
十年后,钱起上京应试,考题是《湘灵鼓瑟》。前面几句,他挥笔而就,可结尾却犯了难。他搜肠刮肚,忽地想起十年前所听到的那两句诗,放在末尾倒恰恰相合。眼看快要交卷,他急匆匆地将那两句凑上了事。主考官李时一看,特别欣赏篇末的两句诗,认为钱起很有诗才,便取他为状元。
(本栏插图:孙小片)
曹雪芹回答说:“小时候,我看到一位穷得揭不开锅的老农在种地,便担心地跑去问他,‘您这样辛苦,就不怕万一遇到天灾,最终颗粒无收吗?’老农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说,‘没有耕作,哪来收获?如果光想着失败而不努力,那我们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不敢不快乐
明代有个秀才名叫陈琼,性情洒脱。他曾在一个叫二里冈的地方建了一所别墅。这地方在城的北面,不仅位置偏远,而且别墅前后密密麻麻排满了坟墓。有人到他别墅拜访后说:“眼睛每天看的是这些东西,心情肯定不快乐。”他却笑道:“不,每天都看这些东西,就使人不敢不快乐!”
婁师德唾面自干
娄师德是唐代有名的贤臣,为人宽厚善良。有一次,他弟弟被派去做代州刺史,临行时来向娄师德辞行。他问弟弟:“你我受国家的恩宠太多,显荣太过,很容易招惹别人的妒忌,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
弟弟说:“往后即使有人在我面上吐唾沫,我也只把它揩干而已。”娄师德听后告诫道:“这还不行。人家唾你的脸,就因为他对你生气了,如果你把唾沫揩去的话,他便更恨你了。所以,你应该要等它自己干,这才对呢!”
先尝后买
青岛大学草创时,苦于没有名教授来校授课,校长杨振声只好亲自出马,力邀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闻一多和梁实秋来主持国文系和外文系。杨振声劝道:“上海不是久居的地方,要讲风景环境,青岛依山带海,可为全国第一。这样,两位先生不妨同去青岛游览一次,如果中意,就留在那里执教;如不满意,绝不勉强。”梁实秋称之为商家“先尝后买”的推销路数。就这样,一次游览、几场饮宴,二人便留在了青岛大学。
徐悲鸿给妻子改名
徐悲鸿在复旦读书的时候,认识了蒋梅笙教授的女儿蒋棠珍,两人一见倾心,竟然私奔去了日本。当时,蒋家已经在给女儿筹备婚事了,结果女儿跑了,这下丢人丢大了。蒋家为了面子,只好宣称女儿因病去世,还煞有其事地买了棺材,办了葬礼。徐悲鸿也很配合蒋家的动作,到日本后把蒋棠珍的名字改为蒋碧薇,还专门买了对戒指,一只刻“悲鸿”,一只刻“碧薇”,一时传为浪漫奇谈。
冯友兰的“呆气”
冯友兰作为学者,有一些可贵的“呆气”。抗战初期,几位清华教授从长沙往昆明,途经镇南关。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冯友兰听了这话,出于学术习惯,便开始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这些哲学问题,他的手就撞到城墙上骨折了,于是,冯友兰的“呆气”也出名了。
凑句登第
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他还是布衣时,有次夜宿馆驿,凄风苦雨之际,忽听窗外有人隐约在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虽觉得诗句佳妙,却不敢开窗。
十年后,钱起上京应试,考题是《湘灵鼓瑟》。前面几句,他挥笔而就,可结尾却犯了难。他搜肠刮肚,忽地想起十年前所听到的那两句诗,放在末尾倒恰恰相合。眼看快要交卷,他急匆匆地将那两句凑上了事。主考官李时一看,特别欣赏篇末的两句诗,认为钱起很有诗才,便取他为状元。
(本栏插图:孙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