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是从高中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的视角,通过对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容的理解,谈谈高中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如何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各方面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计算思维;情境;探究活动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可以满足个人终身需求及社会需求的一种核心必备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当代社会需求素养。本文就是以自身在实践工作中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和内容的理解,谈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实施策略。
一、核心素养“四个抓手”、学科教育“立足点”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这四个方面的核心要素统一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过程始终,共同构成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系统。日常教学中,须将这四项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育的立足点和抓手。[1]
(一)“意识抓手”:信息意识的内容是学生对信息能够带来的真实价值所需要具备的敏感性及相应的判断能力,具备信息意识,要求学生有发掘周边信息变化的能力,并可以合理获取与判断信息。
(二)“思维抓手”:计算思维是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运用的思维,要求学生学会合理运用其处理计算问题。
(三)“创新抓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学生学习使用数字化工具,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利用数字化工具对学习过程及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责任抓手”: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学生在个体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当自觉遵守规定,有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律精神、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理性的判断能力。
二、学科教育实施方法论之“五个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身的教学工作,并围绕着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实施课程策略,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实现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2]
(一)“思变略”:改变教学观念,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虽然,目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未纳入高考范围,这门课程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但其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善诱略”:情境驱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多数学生缺乏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想要对学生的信息意识进行培养,可以采用情境驱动任务教学法。
我以“德阳欢迎你”为主题讲授《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上课铃一响,先用三分钟时间播放德阳美丽景色及风土人情的视频(预热)。视频一结束,随即问学生:想不想把德阳的美传递出去,怎么传递呢?接着展示几张家乡优美风光的照片(寄语:以拍照的方式留住德阳的美),又以QQ晒图和朋友圈为图片附上文字的两张时尚而又接地气的截图营造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从生活实际引出课堂任务:制作WORD宣传文档。锻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分工协作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对制作的作品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交流的能力,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3]
(三)“践行略”:教学联系实际,鼓励学生提高计算思维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运用教学方法。在奥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剖析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章节中,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编程过程(分五步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应用过程中掌握计算思维。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第一步)得出解决办法:对邮件字符进行加密。平时做数学题审题后的解题,其方法和步骤就是算法,从而引出第二步:设计算法。算法设计了,我们怎样将其表达给计算机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第三步:编写程序。程序编好后,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中运行(第四步),当程序能顺利运行后,还需对程序功能进行分析与检查(第五步)。
更重要的是,教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时,记得鼓励学生深入学习编程,并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计算思维素养。
(四)“求索略”: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信息智能处理方式中模式识别的概念和研究范畴,我专门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1:体验语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控制功能;探究活动2:手写输入识别,思考:手写输入识别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探究活动3:扫描仪+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要求学生应用OCR识别“素材”里图片的文本内容,同时我还制作了OCR识别微课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感兴趣了。同时在应用技术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技术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也得以培养。
(五)“列举略”: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我在讲授《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这一课时,以案例教学法进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不断创新的信息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积极自律的信息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身的教学工作,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教学工作。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感各方面实施课程策略,以逐步形成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并为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雄鹰、肖广德、李伟《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5):15-18
[2]樊秀芬、孙庆光《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62):19-23
[3]田淑榮《创设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4(19):70-71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计算思维;情境;探究活动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可以满足个人终身需求及社会需求的一种核心必备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当代社会需求素养。本文就是以自身在实践工作中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和内容的理解,谈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实施策略。
一、核心素养“四个抓手”、学科教育“立足点”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这四个方面的核心要素统一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过程始终,共同构成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系统。日常教学中,须将这四项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育的立足点和抓手。[1]
(一)“意识抓手”:信息意识的内容是学生对信息能够带来的真实价值所需要具备的敏感性及相应的判断能力,具备信息意识,要求学生有发掘周边信息变化的能力,并可以合理获取与判断信息。
(二)“思维抓手”:计算思维是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运用的思维,要求学生学会合理运用其处理计算问题。
(三)“创新抓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学生学习使用数字化工具,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利用数字化工具对学习过程及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责任抓手”: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学生在个体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当自觉遵守规定,有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律精神、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理性的判断能力。
二、学科教育实施方法论之“五个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身的教学工作,并围绕着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实施课程策略,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实现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2]
(一)“思变略”:改变教学观念,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虽然,目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未纳入高考范围,这门课程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但其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善诱略”:情境驱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多数学生缺乏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想要对学生的信息意识进行培养,可以采用情境驱动任务教学法。
我以“德阳欢迎你”为主题讲授《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上课铃一响,先用三分钟时间播放德阳美丽景色及风土人情的视频(预热)。视频一结束,随即问学生:想不想把德阳的美传递出去,怎么传递呢?接着展示几张家乡优美风光的照片(寄语:以拍照的方式留住德阳的美),又以QQ晒图和朋友圈为图片附上文字的两张时尚而又接地气的截图营造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从生活实际引出课堂任务:制作WORD宣传文档。锻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分工协作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对制作的作品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交流的能力,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3]
(三)“践行略”:教学联系实际,鼓励学生提高计算思维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运用教学方法。在奥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剖析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章节中,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编程过程(分五步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应用过程中掌握计算思维。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第一步)得出解决办法:对邮件字符进行加密。平时做数学题审题后的解题,其方法和步骤就是算法,从而引出第二步:设计算法。算法设计了,我们怎样将其表达给计算机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第三步:编写程序。程序编好后,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中运行(第四步),当程序能顺利运行后,还需对程序功能进行分析与检查(第五步)。
更重要的是,教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时,记得鼓励学生深入学习编程,并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计算思维素养。
(四)“求索略”: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信息智能处理方式中模式识别的概念和研究范畴,我专门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1:体验语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控制功能;探究活动2:手写输入识别,思考:手写输入识别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探究活动3:扫描仪+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要求学生应用OCR识别“素材”里图片的文本内容,同时我还制作了OCR识别微课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感兴趣了。同时在应用技术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技术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也得以培养。
(五)“列举略”: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我在讲授《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这一课时,以案例教学法进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不断创新的信息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积极自律的信息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身的教学工作,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教学工作。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感各方面实施课程策略,以逐步形成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并为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雄鹰、肖广德、李伟《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5):15-18
[2]樊秀芬、孙庆光《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62):19-23
[3]田淑榮《创设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4(1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