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生,受方言的影响,说起普通话来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更别说写作文了。因此,如何指导他们写作文,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艰巨任务。本文从培养学生用普通话交流;指导学生写日记,培养写作兴趣;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有机结合;给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留心观察,积累素材;精心点评,认真修改;多写多练等几个方面谈了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写作文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c)-0087-02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是语文教师最伤脑筋的事,也是学生最头疼上的课。尤其是农村小学生,他们从年幼开始,长辈们就用方言与他们交流,只有在看电视时,他们才能听到普通话,方言对他们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因此,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些年来,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交流
几年前,我接任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刚接触作文,且受方言的影响,很多学生写的作文乱七八糟,根本看不懂。如,一位学生这样写:“下课了,我高兴地‘看’着书包回家,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料’。”其实,这位学生是用当地的客家方言表达—— “看”是“背”的意思、“料”是“玩”的意思。而这些句子,用普通话根本就读不通。此外,有些学生经常不交作文,就是交上来也只有寥寥几行字。学生的作文写得如此糟糕或不愿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前任教师平时都用方言与学生交流,甚至授课也用当地方言;二是平时训练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我在班里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说普通话。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不得使用方言。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有机会进行语言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基本能适应普通话教学,同学间也开始乐于用普通话交流了。学生适应了普通话教学后,我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征,每天在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给他们讲简短有趣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回家后,用普通话将故事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就这样,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慢慢提高了。
2 指导写日记,培养写作兴趣
多年来,我把写日记定为固定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的内容不限,形式可多样,篇幅可长可短,只要能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就行。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经常利用下课时间和学生聊天,他们也喜欢簇拥在我周围,和我有说不完的话。比如,我家买了台电脑,我可以上网玩游戏了;我妈妈昨天从广东回来,给我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我爸爸星期天带我去钓鱼……他们滔滔不绝,说得有声有色。每当此时,我都鼓励他们把这些事写在日记里,让老师分享他们的快乐。渐渐地,学生知道了日记中应该写什么,并且懂得了,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班里有位小女生,她的父亲病逝了,母亲带着她和弟弟,生活非常艰苦,她在日记中写到:妈妈很辛苦,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她。另有位男生在日记中这样写:爸爸整天喝酒,醉了就打妈妈,我恨他。从以上事例看,学生已知道日记该写什么,且懂得在日记里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渐渐对写作产生了兴趣。
3 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切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我很重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我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他们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如《石榴》中有这么一段:“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写出了石榴的吃法、石榴子儿的样子和石榴的味道。在教学后,我就引导学生模仿这一段的写法,写一种水果的样子、吃法和味道。又如,《“东方之珠”》中有这样一段:“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排排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用了三个比喻句,写夜晚香港的美丽。在教学后,我安排学生模仿这一段话的写法,以“一到节假日,广场就热闹起来。”开头,要求用上比喻句写一段话。这样,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不仅增加了,同时又可以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地学会了从“读”中学“写”,他们的写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4 给学生创设写作情境
农村小学生阅历少,又不善于从亲身经历中选取典型的材料,这样写出的作文叙事不清楚、不完整、不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文前要先经过观察、参与、体会等活动以丰富写作材料,因为来源于生活的材料才有真情实感,否则就无异于“闭门造车”,而教师如何创设情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作文兴趣与热情,创设的情境独特引人,学生写起来就有兴致,思路就会活跃,思维才会敏捷。因此,教师创设情境必须讲究方法,比如写苹果,把一红一青两个苹果同时摆放在一起,就比只放一个苹果要好,仅从颜色的不同这一点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什么苹果会有两种颜色?它们的味道相同吗?产地相同吗?……从而激起学生了解苹果的欲望和热情,再通过触摸、品尝等途径,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比较有条理。又如写一次活动,我先组织学生做“丢沙包”、“老鹰捉小鸡”、“击鼓传球” 等游戏。让学生尽情的玩,玩得开开心心,然后我再指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和玩时的心情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但有事可写,而且写出来的作文有板有眼,富有生活气息又不失童趣。
5 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源于生活。学生脑子里没有写作的材料,是写不出好的作文的。只有对生活勤于观察,善于积累,才有内容可写,才能把作文写好。平时,学生虽然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但是,由于他们不会观察,捕捉不了生活素材,很少注意积累写作材料,因此,对周围的人、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懂得去积累,头脑空空,无材料可写,作文内容贫乏,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导他们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善于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如四川汶川遭受了特大地震,我校一名二年级学生得了严重的肾炎,一位老师家发生了火灾,学校针对这些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献爱心”活动,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伸出了援助的手。这些事都是学生亲眼看到的,亲自参与的,它就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我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自拟题目,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怎么做的写下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生动、感人。
6 精心点评,认真修改
点评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以引导学生能更准确地表述。小学生缺乏整体思维,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顾此失彼,有的文章有新意,但遣词用句不够准确;有的一些段落写得有特色,但顺序安排不当;有的语句通顺了,但语言平平淡淡;有的见解独到,但中心又不明确……所以,我点评时就注意把握全局,将每个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融合在一起,组合成一篇精彩的文章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哪部分该怎么写才好。点评之后,先由学生自行修改再交给我看,我逐一认真批改,然后选几篇写得好的作文,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相互促进。
7 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正如巴金先生所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多年来,我一直这样训练我的学生。我在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人、事、景、物,作为写作的对象,以日记或随笔的形式写下来;可以按别人的作文题目自己另外构思去写;也可以自己拟个题目自由构思去写;还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另外,每上完一篇课文,我都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学习课文后最想说的话。这样,学生练多了,就能触类旁通,熟能生巧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会写了。
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探寻出最佳方法,让学生轻松作文。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参考书(三年级上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
[2] 罗秋铃.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EB/OL].来源于互联网.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写作文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c)-0087-02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是语文教师最伤脑筋的事,也是学生最头疼上的课。尤其是农村小学生,他们从年幼开始,长辈们就用方言与他们交流,只有在看电视时,他们才能听到普通话,方言对他们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因此,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些年来,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交流
几年前,我接任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刚接触作文,且受方言的影响,很多学生写的作文乱七八糟,根本看不懂。如,一位学生这样写:“下课了,我高兴地‘看’着书包回家,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料’。”其实,这位学生是用当地的客家方言表达—— “看”是“背”的意思、“料”是“玩”的意思。而这些句子,用普通话根本就读不通。此外,有些学生经常不交作文,就是交上来也只有寥寥几行字。学生的作文写得如此糟糕或不愿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前任教师平时都用方言与学生交流,甚至授课也用当地方言;二是平时训练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我在班里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说普通话。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不得使用方言。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有机会进行语言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基本能适应普通话教学,同学间也开始乐于用普通话交流了。学生适应了普通话教学后,我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征,每天在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给他们讲简短有趣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回家后,用普通话将故事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就这样,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慢慢提高了。
2 指导写日记,培养写作兴趣
多年来,我把写日记定为固定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的内容不限,形式可多样,篇幅可长可短,只要能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就行。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经常利用下课时间和学生聊天,他们也喜欢簇拥在我周围,和我有说不完的话。比如,我家买了台电脑,我可以上网玩游戏了;我妈妈昨天从广东回来,给我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我爸爸星期天带我去钓鱼……他们滔滔不绝,说得有声有色。每当此时,我都鼓励他们把这些事写在日记里,让老师分享他们的快乐。渐渐地,学生知道了日记中应该写什么,并且懂得了,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班里有位小女生,她的父亲病逝了,母亲带着她和弟弟,生活非常艰苦,她在日记中写到:妈妈很辛苦,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她。另有位男生在日记中这样写:爸爸整天喝酒,醉了就打妈妈,我恨他。从以上事例看,学生已知道日记该写什么,且懂得在日记里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渐渐对写作产生了兴趣。
3 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切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我很重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我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他们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如《石榴》中有这么一段:“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写出了石榴的吃法、石榴子儿的样子和石榴的味道。在教学后,我就引导学生模仿这一段的写法,写一种水果的样子、吃法和味道。又如,《“东方之珠”》中有这样一段:“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排排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用了三个比喻句,写夜晚香港的美丽。在教学后,我安排学生模仿这一段话的写法,以“一到节假日,广场就热闹起来。”开头,要求用上比喻句写一段话。这样,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不仅增加了,同时又可以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地学会了从“读”中学“写”,他们的写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4 给学生创设写作情境
农村小学生阅历少,又不善于从亲身经历中选取典型的材料,这样写出的作文叙事不清楚、不完整、不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文前要先经过观察、参与、体会等活动以丰富写作材料,因为来源于生活的材料才有真情实感,否则就无异于“闭门造车”,而教师如何创设情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作文兴趣与热情,创设的情境独特引人,学生写起来就有兴致,思路就会活跃,思维才会敏捷。因此,教师创设情境必须讲究方法,比如写苹果,把一红一青两个苹果同时摆放在一起,就比只放一个苹果要好,仅从颜色的不同这一点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什么苹果会有两种颜色?它们的味道相同吗?产地相同吗?……从而激起学生了解苹果的欲望和热情,再通过触摸、品尝等途径,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比较有条理。又如写一次活动,我先组织学生做“丢沙包”、“老鹰捉小鸡”、“击鼓传球” 等游戏。让学生尽情的玩,玩得开开心心,然后我再指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和玩时的心情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但有事可写,而且写出来的作文有板有眼,富有生活气息又不失童趣。
5 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源于生活。学生脑子里没有写作的材料,是写不出好的作文的。只有对生活勤于观察,善于积累,才有内容可写,才能把作文写好。平时,学生虽然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但是,由于他们不会观察,捕捉不了生活素材,很少注意积累写作材料,因此,对周围的人、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懂得去积累,头脑空空,无材料可写,作文内容贫乏,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导他们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善于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如四川汶川遭受了特大地震,我校一名二年级学生得了严重的肾炎,一位老师家发生了火灾,学校针对这些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献爱心”活动,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伸出了援助的手。这些事都是学生亲眼看到的,亲自参与的,它就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我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自拟题目,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怎么做的写下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生动、感人。
6 精心点评,认真修改
点评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以引导学生能更准确地表述。小学生缺乏整体思维,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顾此失彼,有的文章有新意,但遣词用句不够准确;有的一些段落写得有特色,但顺序安排不当;有的语句通顺了,但语言平平淡淡;有的见解独到,但中心又不明确……所以,我点评时就注意把握全局,将每个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融合在一起,组合成一篇精彩的文章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哪部分该怎么写才好。点评之后,先由学生自行修改再交给我看,我逐一认真批改,然后选几篇写得好的作文,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相互促进。
7 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正如巴金先生所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多年来,我一直这样训练我的学生。我在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人、事、景、物,作为写作的对象,以日记或随笔的形式写下来;可以按别人的作文题目自己另外构思去写;也可以自己拟个题目自由构思去写;还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另外,每上完一篇课文,我都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学习课文后最想说的话。这样,学生练多了,就能触类旁通,熟能生巧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会写了。
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探寻出最佳方法,让学生轻松作文。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参考书(三年级上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
[2] 罗秋铃.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EB/OL].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