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脲酶活性与底物浓度定量关系研究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陕西7种类型19个土样脲酶活性与底物浓度关系的研究,表明Y=a×b×x/(1+b×x)模型能较好地表征二者的关系,并得到了最大表观脲酶活性Umax,同时揭示出酶促反应存在着吸附机制;除水稻土和黄褐土外,其余土样的Umax值均呈现高肥力大于低肥力的规律性变化,相关分析发现在不同生态区中土壤脲酶特征截然不同,其Umax值有明显差异,故在分析时需区分开来;只有同一生态区中土壤脲酶的Umax与肥力密切相关,可作为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对石河子垦区农业自然条件和不同年份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阐明了垦区利用早熟冬麦成熟收获后尚有的≥10℃的活动积温2 000~2 200℃,无霜期95~10
日本现行小麦精选系统的精选效果,因收获期小麦受雨害的程度而异.针对精选系统中粒径分选机的适用性,连续3年在收获期小麦遭受雨害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对小麦内部品质与粒径的
1992~1995年对陕南巴山地区食用豆资源进行了考察与鉴定。采集各种豆类250余份,对其中200份材料进行了田间种植鉴定,就其分布区域栽培状况主要性状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