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巴文字形态逼真,有的文字还涂上了颜色,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纳西的先民们用它记录了纳西人对宇宙的冥想,对人类起源的解释,对鬼神的敬畏以及纳西族的神话传说,淳朴而富有哲理,成为纳西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精神家园,是人类远古文明的灵魂写照。
祖国西南边陲,距离赤道最近的大雪山——玉龙雪山四周,聚居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纳西族。千百年来,纳西人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并创造了神奇的纳西语和东巴文。
纳西语是纳西人自己的语言,而东巴文则是纳西人发明的文字。东巴文具备图画和象形文字的双重特点,用生动曼妙的图形勾画出纳西族先民对世界万物的认识。
作为世界范围内唯一至今仍被使用且已经系统化的象形文字,它备受关注却扑朔迷离。
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夜幕笼罩下的丽江古城灯火辉煌,一条清澈的溪流流遍全城。溪流的两岸,古色古香的门店鳞次栉比,古老的巷道内游人摩肩接踵。畅游在这条绵延数公里的古街上,随处可见一种奇特的图案,它们或镶嵌于商店的牌匾、景点的指路牌上,或刻在木雕、风铃、首饰等工艺品上,或绘制在T恤衫和各种披肩上,它们就是东巴文。
东巴文是创始于唐代的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该文字大约有1400个单字,至今仍为东巴(祭司)、研究者和艺术家所使用。据专家考证,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洪荒太古之美
传说东巴始祖丁巴什罗造字时,“手握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着蓝鸟带来的灵感,面对粗糙的树皮,用刚萌芽的智慧,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龟纹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造字的时候采用大胆、夸张、概括的手法,追求气势的生动、细节的真实完善,每个字都具有优美的线条、造型,美丽的色彩。面对着东巴文字,不用完全理解文本的意义,形式本身就给人以一种满纸日月山川鸟兽鱼虫的洪荒太古之美的感受。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东巴文字在纳西语里被称作“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东巴文中的每一图象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目前已各有1400个符号,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它至今仍在使用,故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用東巴象形文字书写的经书,主要用于东巴在作道场时朗诵之用。东巴经卷帙浩繁,留存至今的东巴经书和文献多达1500余种,共两万多册。其中属东巴经典的约有一千多部,将其分类,大致可分为:祭天、祭龙、祭神、祭祖、驱鬼、解禳消灾、祭风、占卜、道场规矩、零杂经等十大类。它广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俗民风,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大百科全书”。在东巴经中,有著名的三大史诗:创世史诗《崇搬图》、战争史诗《黑白争战》、爱情史诗《鲁摆鲁饶》。
东巴文字似乎是一种最早期的印象画,夸张、大胆、简约、概括、气势生动,像一串流畅灵动的音符。纳西东巴们用竹子削成竹笔,用松烟加胶水墨在一种木质纤维上书写下几万卷卷帙浩繁的东巴经书,有的象形文字还涂上了颜色,它们记录下纳西先民对宇宙人生的冥想,对天地人神鬼的探索,对万事万物的起源等纯朴而又不无哲理的解释。
东巴们都用本地土产的一种木质纤维的“纸”来书写东巴经书,天长日久被岁月染成古铜色,窄窄的、长长的一页一页装订成册。满纸日月山川鸟兽鱼虫的述说。一种天之语,一种洪荒太古之美。
流畅灵动的音符
在远古时期,世代迁徙的纳西先民在没有文字、没有纸张的情况下,却对记录事相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他们见到马,就照着马的样子在石头或者木头上画出一幅像马的图画;早晨看到太阳从山后升起来,便画出一座山,并在山的上方画一轮发光的太阳,而在表示日落时,则画一轮沉没在山腰的太阳。他们见物画物,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一些自然现象并将其用图画表达出来。
东巴文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卷帙浩繁的经书,内容丰富多彩。涉含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拿东巴文来比较汉字的古象形文字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文字的演进中,东巴文算是童年,而今能看到的汉字古象形字已经到了少年时代。”与已经符号化了的甲骨文相比,古朴的东巴文显得更为古老。
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东巴文也经历了变化。最初,东巴文被写在木头或者石头上,后来纳西族人以荛花为原材料创造了粗糙而厚实耐用的东巴纸后,便开始了纸上书写的时代。
作为纳西族的民间“智者”,东巴成了唯一掌握东巴文的人。东巴们书写东巴文常用自制的竹笔及用松明烟灰与续断根混合制成的墨水。这种书写习惯,至今仍然保存着。在丽江古城的商店里,人们不仅能够买到东巴纸,还能请坐店的东巴们挥墨书写几个东巴大字。
象形文字虽然字源为应物写作,但其应用为同音假借。如东巴文“火”字,读高平调时作“熟了”解,又可作“忘记”,亦可作“女儿”、“女人”解;读中平调时作“火”,又可作“听见”,亦可作“想念”解;降调时作“名字”解。 纳西象形文字保存着最初造字的形象,这对研究人类文字的创始以及与其他象形文字作比较研究,颇有价值。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从东巴象形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还有一种标音文字,称“哥巴文”。“哥巴”是弟子的意思,“哥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
“哥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东巴也用它写了二百来册经书。这种文字笔画简单,一字一音,比象形东巴文进了一步。哥巴文虽有2400多个符号,但重复較多,常用的只有500多字,标音不标调,同音和近音代替很多,致使运用不广。
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这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确是个奇迹。
东巴文的文化价值
东巴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法国学者巴克是最早研究东巴文化的外国学者,他在1913年出版的《么些研究》中,介绍了他在丽江搜集到的370个东巴象形文字。美国学者洛克编有《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两卷,也对收集研究东巴文字作了贡献。中国学者李霖灿编著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等,代表着东巴文字研究领域的高水平。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被称为“小民族创造了大文化”。如今,经过30年的发展,东巴文化研究已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也由早期集中于文字与经典的收集,转向更广阔的学科视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东巴古籍文献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东巴文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扬名,离不开国内外学者们的前赴后继、积极发掘。
在西方,上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雅奈特及杰克逊成为西方研究纳西东巴文化的后起之秀。在日本,学者西田龙雄以其在1966年出版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文化》开启了日本关于纳西东巴文化的研究之路。
上世纪80年代,东巴文及纳西文化迅速复苏发展。1981年,在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任继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纳西东巴文研究学科创始人傅懋勣两位先生的积极协调和运筹下,在丽江成立了东巴文化研究室。这个研究室即如今的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也就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分院。当时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已经聚集了一批以东巴文化学者和志武为首的研究人员。1981年,也正是和志武在当时的云南民族学院的一场关于东巴文化的讲座,使得在此就读的中文系大四学生和力民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作家梦想,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东巴文化研究领域,今天他的学术成果已然蜚声海内外。
如今,经过30年的发展,东巴文化研究已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在中国,已经形成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的东巴文化研究机构;在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均建有以东巴文字为主的研究基地;并形成了以和志武、杨福泉、和力民、喻遂生、王元鹿、郭大烈、木仕华等上百位学者为主的学术队伍。另外,纳西文化学会、东巴文化促进会、纳西文化传习馆等各种民间团体纷纷成立。随着东巴文及东巴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也由早期集中于文字与经典的收集,转向更广阔的学科视野。
在国际上,东巴文及纳西文化研究由曾经的欧美扩展至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尤其是日本,在此领域异军突起,成果不俗。1999年,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学术研讨会在丽江召开,会议期间不仅举行了100卷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首发式,还成立了国际纳西学会。这预示着纳西学这门学科体系的基本成型。
神秘的东巴文及纳西东巴文化就像迷人的玉龙雪山一样,昭示着一代代学者孜孜不倦地攀登着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山峰。东巴文及纳西文化研究也必将在学者们前赴后继的探索中发扬光大。
(编辑 王琳琳)
祖国西南边陲,距离赤道最近的大雪山——玉龙雪山四周,聚居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纳西族。千百年来,纳西人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并创造了神奇的纳西语和东巴文。
纳西语是纳西人自己的语言,而东巴文则是纳西人发明的文字。东巴文具备图画和象形文字的双重特点,用生动曼妙的图形勾画出纳西族先民对世界万物的认识。
作为世界范围内唯一至今仍被使用且已经系统化的象形文字,它备受关注却扑朔迷离。
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夜幕笼罩下的丽江古城灯火辉煌,一条清澈的溪流流遍全城。溪流的两岸,古色古香的门店鳞次栉比,古老的巷道内游人摩肩接踵。畅游在这条绵延数公里的古街上,随处可见一种奇特的图案,它们或镶嵌于商店的牌匾、景点的指路牌上,或刻在木雕、风铃、首饰等工艺品上,或绘制在T恤衫和各种披肩上,它们就是东巴文。
东巴文是创始于唐代的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该文字大约有1400个单字,至今仍为东巴(祭司)、研究者和艺术家所使用。据专家考证,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洪荒太古之美
传说东巴始祖丁巴什罗造字时,“手握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着蓝鸟带来的灵感,面对粗糙的树皮,用刚萌芽的智慧,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龟纹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造字的时候采用大胆、夸张、概括的手法,追求气势的生动、细节的真实完善,每个字都具有优美的线条、造型,美丽的色彩。面对着东巴文字,不用完全理解文本的意义,形式本身就给人以一种满纸日月山川鸟兽鱼虫的洪荒太古之美的感受。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东巴文字在纳西语里被称作“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东巴文中的每一图象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目前已各有1400个符号,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它至今仍在使用,故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用東巴象形文字书写的经书,主要用于东巴在作道场时朗诵之用。东巴经卷帙浩繁,留存至今的东巴经书和文献多达1500余种,共两万多册。其中属东巴经典的约有一千多部,将其分类,大致可分为:祭天、祭龙、祭神、祭祖、驱鬼、解禳消灾、祭风、占卜、道场规矩、零杂经等十大类。它广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俗民风,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大百科全书”。在东巴经中,有著名的三大史诗:创世史诗《崇搬图》、战争史诗《黑白争战》、爱情史诗《鲁摆鲁饶》。
东巴文字似乎是一种最早期的印象画,夸张、大胆、简约、概括、气势生动,像一串流畅灵动的音符。纳西东巴们用竹子削成竹笔,用松烟加胶水墨在一种木质纤维上书写下几万卷卷帙浩繁的东巴经书,有的象形文字还涂上了颜色,它们记录下纳西先民对宇宙人生的冥想,对天地人神鬼的探索,对万事万物的起源等纯朴而又不无哲理的解释。
东巴们都用本地土产的一种木质纤维的“纸”来书写东巴经书,天长日久被岁月染成古铜色,窄窄的、长长的一页一页装订成册。满纸日月山川鸟兽鱼虫的述说。一种天之语,一种洪荒太古之美。
流畅灵动的音符
在远古时期,世代迁徙的纳西先民在没有文字、没有纸张的情况下,却对记录事相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他们见到马,就照着马的样子在石头或者木头上画出一幅像马的图画;早晨看到太阳从山后升起来,便画出一座山,并在山的上方画一轮发光的太阳,而在表示日落时,则画一轮沉没在山腰的太阳。他们见物画物,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一些自然现象并将其用图画表达出来。
东巴文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卷帙浩繁的经书,内容丰富多彩。涉含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拿东巴文来比较汉字的古象形文字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文字的演进中,东巴文算是童年,而今能看到的汉字古象形字已经到了少年时代。”与已经符号化了的甲骨文相比,古朴的东巴文显得更为古老。
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东巴文也经历了变化。最初,东巴文被写在木头或者石头上,后来纳西族人以荛花为原材料创造了粗糙而厚实耐用的东巴纸后,便开始了纸上书写的时代。
作为纳西族的民间“智者”,东巴成了唯一掌握东巴文的人。东巴们书写东巴文常用自制的竹笔及用松明烟灰与续断根混合制成的墨水。这种书写习惯,至今仍然保存着。在丽江古城的商店里,人们不仅能够买到东巴纸,还能请坐店的东巴们挥墨书写几个东巴大字。
象形文字虽然字源为应物写作,但其应用为同音假借。如东巴文“火”字,读高平调时作“熟了”解,又可作“忘记”,亦可作“女儿”、“女人”解;读中平调时作“火”,又可作“听见”,亦可作“想念”解;降调时作“名字”解。 纳西象形文字保存着最初造字的形象,这对研究人类文字的创始以及与其他象形文字作比较研究,颇有价值。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从东巴象形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还有一种标音文字,称“哥巴文”。“哥巴”是弟子的意思,“哥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
“哥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东巴也用它写了二百来册经书。这种文字笔画简单,一字一音,比象形东巴文进了一步。哥巴文虽有2400多个符号,但重复較多,常用的只有500多字,标音不标调,同音和近音代替很多,致使运用不广。
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这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确是个奇迹。
东巴文的文化价值
东巴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法国学者巴克是最早研究东巴文化的外国学者,他在1913年出版的《么些研究》中,介绍了他在丽江搜集到的370个东巴象形文字。美国学者洛克编有《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两卷,也对收集研究东巴文字作了贡献。中国学者李霖灿编著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方国瑜编撰、和志武参订的《纳西象形文字谱》等,代表着东巴文字研究领域的高水平。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被称为“小民族创造了大文化”。如今,经过30年的发展,东巴文化研究已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也由早期集中于文字与经典的收集,转向更广阔的学科视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东巴古籍文献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东巴文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扬名,离不开国内外学者们的前赴后继、积极发掘。
在西方,上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雅奈特及杰克逊成为西方研究纳西东巴文化的后起之秀。在日本,学者西田龙雄以其在1966年出版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文化》开启了日本关于纳西东巴文化的研究之路。
上世纪80年代,东巴文及纳西文化迅速复苏发展。1981年,在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任继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纳西东巴文研究学科创始人傅懋勣两位先生的积极协调和运筹下,在丽江成立了东巴文化研究室。这个研究室即如今的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也就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分院。当时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已经聚集了一批以东巴文化学者和志武为首的研究人员。1981年,也正是和志武在当时的云南民族学院的一场关于东巴文化的讲座,使得在此就读的中文系大四学生和力民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作家梦想,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东巴文化研究领域,今天他的学术成果已然蜚声海内外。
如今,经过30年的发展,东巴文化研究已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在中国,已经形成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的东巴文化研究机构;在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均建有以东巴文字为主的研究基地;并形成了以和志武、杨福泉、和力民、喻遂生、王元鹿、郭大烈、木仕华等上百位学者为主的学术队伍。另外,纳西文化学会、东巴文化促进会、纳西文化传习馆等各种民间团体纷纷成立。随着东巴文及东巴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也由早期集中于文字与经典的收集,转向更广阔的学科视野。
在国际上,东巴文及纳西文化研究由曾经的欧美扩展至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尤其是日本,在此领域异军突起,成果不俗。1999年,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学术研讨会在丽江召开,会议期间不仅举行了100卷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首发式,还成立了国际纳西学会。这预示着纳西学这门学科体系的基本成型。
神秘的东巴文及纳西东巴文化就像迷人的玉龙雪山一样,昭示着一代代学者孜孜不倦地攀登着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山峰。东巴文及纳西文化研究也必将在学者们前赴后继的探索中发扬光大。
(编辑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