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淑敏的职业是医生,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红处方》《血玲珑》和《拯救乳房》等一批在读者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从职业角度来讲,她对生命的认识是非常具体的,人会生老病死,一个人得了病就要打针吃药,而从作家的角度来讲,生命就具有了抽象意义,当然也就复杂得多。肉体和精神本来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是多么的神奇与微妙啊!难怪毕淑敏二十多年来“为生命而写作”的劲头愈来愈足。2007年4月,重庆出版社推出她的长篇新作《女心理师》,是作家对生命的又一次聆听和呼唤。
《女心理师》只是一本小说
目前,中国患心理疾病的人数量庞大,但整个社会缺少对这种现象的认识,通常把心理问题看成是带有贬义性质的词。那么,感冒是不是一个贬义词呢?我们的心灵也会感冒,心理疾病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感冒了。从这个意义上讲,90%以上的人,在自己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可能罹患心理上的病症,这不但是正常现象,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反过来说,对心灵状态的关注程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化程度的标尺。这或许是毕淑敏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意旨,她希望她的作品能够慰藉人的心灵,尤其当一个人遇到障碍的时候,怀疑自己生命的时候。至少她自己觉得文学是能够给人以力量的。
毕淑敏对生命的认识得益于她曾经的艰难岁月。17岁时,她离开北京到西藏阿里当兵,酷寒、缺氧和边防军的艰苦,让她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力,在那样的条件下,人随时都有可能死亡。她形容自己当时虽然只有17岁,却和70岁的老人一样心境苍凉。在半年和山下不通任何音讯的日子里,嚼着干枯的脱水菜呆呆地看着万古不化的寒冰出神,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冈底斯山的一块石头。反而是夜晚有些变化,每当眺望星空,想到自己必有一天会死亡,化作烟尘,便渐渐产生了一些念头,想把自己在高原11年所体验到的对生命的感受传达给他人,把悲怆壮丽的过程描绘出来,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死亡的必然。这一想法后来促使毕淑敏在创作中形成了一以贯之的主题——善待生命。
当然,毕淑敏的小说并非只靠概念支撑,大量的生活细节来源于多年的生活积累。她是人到中年才进入写作的,可以说,她的写作完全是生命能量的某种爆发。那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正好毕淑敏值班,没有紧急病人,日光灯下铺开一张纸,开始了她的第一篇小说的写作。开始的时候,她根本不敢想象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但一旦写了,就再也没能停下来。
说到《女心理师》的写作起源,毕淑敏兴趣很高,她说,在现实中,并没有“心理师”这个概念,只有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称呼,所谓“心理师”完全是为写小说而虚构出来的职业。因此,《女心理师》不能作为一本心理学教材来对待,它没有中规中矩地遵循心理学的治疗原则,也没有完全还原心理诊所和心理医生的工作。“它只是一本小说,没有一个故事来源于实际的心理咨询案例。这也符合心理咨询界的保密与尊重原则,我期待这个故事更集中更好看,触及的社会层面更广泛,我希望借此展示人性的优美与幽暗。”
人间的事物都是不完美的
毕淑敏的小说是干预现实的,是她理解和解释生活的特殊方式,读者所以能接受她的作品,大概正是因为她对生活有所发现、有所开掘。毕淑敏小说涉及的问题,看起来都是一些表面化的问题,但常常被人们忽略了,因而不知不觉逐渐潜入了人们的内心。当问题积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引起爆发,这时候人通常会手足无措,事情往往就朝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压力愈大,人所付出的代价就愈大,同样,期望获得回报的欲望也就愈加强烈,如果一切都是正方向运转,倒也罢了,问题是,事情不会按照想象的逻辑去发展。婚姻和感情生活尤其如此。人在生活中遇到压力怎么办?心理也是需要锻炼的,一个脆弱的人,是难以获得幸福的。其实,压力有它的双面性。如果一点压力都没有,人就没有活力了。打个比方,血压太低会影响人的健康,电压太低则会影响电器的效率。有压力的生活是正常的,问题是要学会如何把压力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要有缓释压力的方法。毕淑敏形象地解释她的理念时说:一个人如果从冰天雪地进入热气腾腾的房间,或者反过来,从暖和的地方一头扎进风雪中,都是很容易生病的。我觉得中国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医生的地方,中国的变化太快了,中国的积淀太深了。我觉得人首先要搞清楚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你到底要什么东西?你怎样才能达至目标?我喜欢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幸福能多一些。
对于现代人来说,什么是幸福?各人心中的答案不尽相同。毕淑敏的观点独辟蹊径:其实记忆的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的真相,记忆中的主要部分是感觉。即便是同性恋,失恋时,表现出的也是自我评价的降低,并无特殊。孩子出现的问题全都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该质疑自己是否有为人父母的资质。有很多人认为真相就是对自己的告慰,但真相后面还有真相,说出真相不一定是报复了死去的人,更多需要考虑的是活着的人的幸福。毕淑敏在她的小说中不断尝试分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以人物的行为巧妙地传递给读者“经过奋斗和努力才能得来幸福”的观念。
1998年至2002年,毕淑敏因偶然的机会得知北师大的心理学课程,又因为自己一向对人的心理感兴趣这个必然因素,她暂缓写作,开始了心理学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她坦言,学习是为写作积蓄能量,向更高的难度攀登。她希望自己超越以往对个体的人的研究经验,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并把握人的复杂性,这其中也包括认识和把握自己。
医学、文学、心理学,毕淑敏在努力寻找这三个不同层面的结合点,最终以文学的形式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难怪王蒙在评价毕淑敏时说:“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
最初开始做心理咨询师时,毕淑敏并没有想写这个题材的小说。“那个时候真是想一直干下去,但没想到来访者太多了,招架不住。”毕淑敏很清楚地记得在心理诊所坐堂时面对的压力。有来访者打“飞的”过来,咨询了50分钟后就飞回去。也有的提前一天来,就住在距离诊所最近的五星级酒店里。每天晚上,诊所的60组电话录音都录满留言。还有很多人打电话留言,但磁带满了已录不下了。
按照行业规定,每个来访者通常一次只能咨询50分钟。一个心理咨询师每天可以接待的来访者是有限的,咨询师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来访者会来多少次。可能来十多次,甚至一年。几十个人、上百个人这样求助的时候,毕淑敏感到根本没有时间来回报这些信任。“我甚至已经生出绝望之感。小说有一章就是这样,所有的故事都搭在一起了,进入一个混乱的状态,心理师也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拯救乳房》意在拯救心灵
2003年6月,毕淑敏以《拯救乳房》,揭开了她面对生命和死亡的叙事。
据统计,乳腺癌已位居全球女性癌症的首位,小说却是以一个男性乳腺癌患者想要用自爆的方式自杀以掩盖其得病的真相展开故事的,留美心理学博士程远青登报招聘乳腺癌患者组成心理治疗小组,于是公务员、老干部、下岗女工、硕士生、白领丽人以及上述那个乔装成女人的男人带着各自的秘密和对死亡的恐惧纷纷出场……这些命运天差地别的各色人等汇聚一堂,经过艰难的碰撞,找回了健康人的心态,正确地理解和期望着生活。作品主要涉及癌症病人的精神尊严、人性完美,如何对待恐惧、死亡等现代话题,因而成为国内首部心理治疗小说。
癌症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心理“癌症”。有许多癌症病人,在未知病情时生龙活虎,一旦知道病情马上“病入膏肓”,这显然是畏惧心理在作祟。毕淑敏希望通过小说传播“死亡是成长的最后阶段”这样一个积极的心理学观点。即使到了死亡不能避免的时候,人生总还有相濡以沫的真情。在关系的寒冷中寻找温暖,在残酷中争取柔和。如果不超拔于琐碎之上,文学就丧失了照耀的力量。所以,毕淑敏说,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在阿里的艰难岁月里,气温零下28摄氏度,她曾经不停顿地行走了24个小时,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想到过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连自杀的方式和地点都已经做了选择。人在最艰苦的时候,常常会产生绝望,以为自己就此倒下,一了百了。但只要不懈地坚持,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曙光会重新出现。
有一次,她和一位老军医用担架抬着一个因患肝癌抢救无效而病故的牧羊人,一步一步爬上人迹绝踪的山顶,在那里把尸身剖开,引来秃鹫,实施土法的天葬。在这次行动中毕淑敏几乎死去。面对苍凉旷远的高原,俯冲而下乜视的鹰眼,散乱高山之巅的病态脏器和牧羊人颜面表皮层永恒的笑容,毕淑敏明白了什么叫生命,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摧毁与重建的力量。
回到北京后的毕淑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烹调,学编织,学着做孩子的棉裤……她极力想把自己纳入温婉女人的模式。因为她自己知道,在她的血管里,经过冰雪洗礼的血液,已不可能完全融化,对生命的倾诉时刻在推动着她……于是她开始做准备,读文学书,上电大的中文系。开始写作的时候,她已经是35周岁的中年妇女。
迄今为止,毕淑敏已发表400余万字作品,获海内外文学奖30余次。她的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其内容归拢来,一是反映藏北军旅生活,二是反映医生方面的生活,作品中始终关注关怀着人的生存状态,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
死亡是生命的最后部分,只有完成了死亡,生命才最后完成了成长。“生老病死”是人生的永恒困境,现在,“生”已经非常受人关注了,“病”也渐渐地越来越引起重视,“老”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信也会得到不断改善。唯有“死”,还没有得到关注。而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要经过的苍茫路口。
《女心理师》只是一本小说
目前,中国患心理疾病的人数量庞大,但整个社会缺少对这种现象的认识,通常把心理问题看成是带有贬义性质的词。那么,感冒是不是一个贬义词呢?我们的心灵也会感冒,心理疾病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感冒了。从这个意义上讲,90%以上的人,在自己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可能罹患心理上的病症,这不但是正常现象,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反过来说,对心灵状态的关注程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化程度的标尺。这或许是毕淑敏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意旨,她希望她的作品能够慰藉人的心灵,尤其当一个人遇到障碍的时候,怀疑自己生命的时候。至少她自己觉得文学是能够给人以力量的。
毕淑敏对生命的认识得益于她曾经的艰难岁月。17岁时,她离开北京到西藏阿里当兵,酷寒、缺氧和边防军的艰苦,让她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力,在那样的条件下,人随时都有可能死亡。她形容自己当时虽然只有17岁,却和70岁的老人一样心境苍凉。在半年和山下不通任何音讯的日子里,嚼着干枯的脱水菜呆呆地看着万古不化的寒冰出神,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冈底斯山的一块石头。反而是夜晚有些变化,每当眺望星空,想到自己必有一天会死亡,化作烟尘,便渐渐产生了一些念头,想把自己在高原11年所体验到的对生命的感受传达给他人,把悲怆壮丽的过程描绘出来,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死亡的必然。这一想法后来促使毕淑敏在创作中形成了一以贯之的主题——善待生命。
当然,毕淑敏的小说并非只靠概念支撑,大量的生活细节来源于多年的生活积累。她是人到中年才进入写作的,可以说,她的写作完全是生命能量的某种爆发。那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正好毕淑敏值班,没有紧急病人,日光灯下铺开一张纸,开始了她的第一篇小说的写作。开始的时候,她根本不敢想象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但一旦写了,就再也没能停下来。
说到《女心理师》的写作起源,毕淑敏兴趣很高,她说,在现实中,并没有“心理师”这个概念,只有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称呼,所谓“心理师”完全是为写小说而虚构出来的职业。因此,《女心理师》不能作为一本心理学教材来对待,它没有中规中矩地遵循心理学的治疗原则,也没有完全还原心理诊所和心理医生的工作。“它只是一本小说,没有一个故事来源于实际的心理咨询案例。这也符合心理咨询界的保密与尊重原则,我期待这个故事更集中更好看,触及的社会层面更广泛,我希望借此展示人性的优美与幽暗。”
人间的事物都是不完美的
毕淑敏的小说是干预现实的,是她理解和解释生活的特殊方式,读者所以能接受她的作品,大概正是因为她对生活有所发现、有所开掘。毕淑敏小说涉及的问题,看起来都是一些表面化的问题,但常常被人们忽略了,因而不知不觉逐渐潜入了人们的内心。当问题积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引起爆发,这时候人通常会手足无措,事情往往就朝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压力愈大,人所付出的代价就愈大,同样,期望获得回报的欲望也就愈加强烈,如果一切都是正方向运转,倒也罢了,问题是,事情不会按照想象的逻辑去发展。婚姻和感情生活尤其如此。人在生活中遇到压力怎么办?心理也是需要锻炼的,一个脆弱的人,是难以获得幸福的。其实,压力有它的双面性。如果一点压力都没有,人就没有活力了。打个比方,血压太低会影响人的健康,电压太低则会影响电器的效率。有压力的生活是正常的,问题是要学会如何把压力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要有缓释压力的方法。毕淑敏形象地解释她的理念时说:一个人如果从冰天雪地进入热气腾腾的房间,或者反过来,从暖和的地方一头扎进风雪中,都是很容易生病的。我觉得中国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医生的地方,中国的变化太快了,中国的积淀太深了。我觉得人首先要搞清楚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你到底要什么东西?你怎样才能达至目标?我喜欢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幸福能多一些。
对于现代人来说,什么是幸福?各人心中的答案不尽相同。毕淑敏的观点独辟蹊径:其实记忆的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的真相,记忆中的主要部分是感觉。即便是同性恋,失恋时,表现出的也是自我评价的降低,并无特殊。孩子出现的问题全都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该质疑自己是否有为人父母的资质。有很多人认为真相就是对自己的告慰,但真相后面还有真相,说出真相不一定是报复了死去的人,更多需要考虑的是活着的人的幸福。毕淑敏在她的小说中不断尝试分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以人物的行为巧妙地传递给读者“经过奋斗和努力才能得来幸福”的观念。
1998年至2002年,毕淑敏因偶然的机会得知北师大的心理学课程,又因为自己一向对人的心理感兴趣这个必然因素,她暂缓写作,开始了心理学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她坦言,学习是为写作积蓄能量,向更高的难度攀登。她希望自己超越以往对个体的人的研究经验,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并把握人的复杂性,这其中也包括认识和把握自己。
医学、文学、心理学,毕淑敏在努力寻找这三个不同层面的结合点,最终以文学的形式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难怪王蒙在评价毕淑敏时说:“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
最初开始做心理咨询师时,毕淑敏并没有想写这个题材的小说。“那个时候真是想一直干下去,但没想到来访者太多了,招架不住。”毕淑敏很清楚地记得在心理诊所坐堂时面对的压力。有来访者打“飞的”过来,咨询了50分钟后就飞回去。也有的提前一天来,就住在距离诊所最近的五星级酒店里。每天晚上,诊所的60组电话录音都录满留言。还有很多人打电话留言,但磁带满了已录不下了。
按照行业规定,每个来访者通常一次只能咨询50分钟。一个心理咨询师每天可以接待的来访者是有限的,咨询师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来访者会来多少次。可能来十多次,甚至一年。几十个人、上百个人这样求助的时候,毕淑敏感到根本没有时间来回报这些信任。“我甚至已经生出绝望之感。小说有一章就是这样,所有的故事都搭在一起了,进入一个混乱的状态,心理师也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拯救乳房》意在拯救心灵
2003年6月,毕淑敏以《拯救乳房》,揭开了她面对生命和死亡的叙事。
据统计,乳腺癌已位居全球女性癌症的首位,小说却是以一个男性乳腺癌患者想要用自爆的方式自杀以掩盖其得病的真相展开故事的,留美心理学博士程远青登报招聘乳腺癌患者组成心理治疗小组,于是公务员、老干部、下岗女工、硕士生、白领丽人以及上述那个乔装成女人的男人带着各自的秘密和对死亡的恐惧纷纷出场……这些命运天差地别的各色人等汇聚一堂,经过艰难的碰撞,找回了健康人的心态,正确地理解和期望着生活。作品主要涉及癌症病人的精神尊严、人性完美,如何对待恐惧、死亡等现代话题,因而成为国内首部心理治疗小说。
癌症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心理“癌症”。有许多癌症病人,在未知病情时生龙活虎,一旦知道病情马上“病入膏肓”,这显然是畏惧心理在作祟。毕淑敏希望通过小说传播“死亡是成长的最后阶段”这样一个积极的心理学观点。即使到了死亡不能避免的时候,人生总还有相濡以沫的真情。在关系的寒冷中寻找温暖,在残酷中争取柔和。如果不超拔于琐碎之上,文学就丧失了照耀的力量。所以,毕淑敏说,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在阿里的艰难岁月里,气温零下28摄氏度,她曾经不停顿地行走了24个小时,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想到过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连自杀的方式和地点都已经做了选择。人在最艰苦的时候,常常会产生绝望,以为自己就此倒下,一了百了。但只要不懈地坚持,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曙光会重新出现。
有一次,她和一位老军医用担架抬着一个因患肝癌抢救无效而病故的牧羊人,一步一步爬上人迹绝踪的山顶,在那里把尸身剖开,引来秃鹫,实施土法的天葬。在这次行动中毕淑敏几乎死去。面对苍凉旷远的高原,俯冲而下乜视的鹰眼,散乱高山之巅的病态脏器和牧羊人颜面表皮层永恒的笑容,毕淑敏明白了什么叫生命,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摧毁与重建的力量。
回到北京后的毕淑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烹调,学编织,学着做孩子的棉裤……她极力想把自己纳入温婉女人的模式。因为她自己知道,在她的血管里,经过冰雪洗礼的血液,已不可能完全融化,对生命的倾诉时刻在推动着她……于是她开始做准备,读文学书,上电大的中文系。开始写作的时候,她已经是35周岁的中年妇女。
迄今为止,毕淑敏已发表400余万字作品,获海内外文学奖30余次。她的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其内容归拢来,一是反映藏北军旅生活,二是反映医生方面的生活,作品中始终关注关怀着人的生存状态,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
死亡是生命的最后部分,只有完成了死亡,生命才最后完成了成长。“生老病死”是人生的永恒困境,现在,“生”已经非常受人关注了,“病”也渐渐地越来越引起重视,“老”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信也会得到不断改善。唯有“死”,还没有得到关注。而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要经过的苍茫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