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由数个肿瘤细胞黏附形成的不含纤维脉管束的微小乳头状或腺管状结构;在生物学行为上具有高淋巴管侵袭、高淋巴结转移、高复发、高远处转移和预后不良等特性。近年来,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及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进程,IMPC基因组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机 构】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研究室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研究室 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由数个肿瘤细胞黏附形成的不含纤维脉管束的微小乳头状或腺管状结构;在生物学行为上具有高淋巴管侵袭、高淋巴结转移、高复发、高远处转移和预后不良等特性。近年来,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及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进程,IMPC基因组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方兴未艾,在病理领域也正在不断深入,面对人工智能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应未雨绸缪,清楚认识到做好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基础及前提,以少走弯路,使人工智能能够真正为行业腾飞插上科技的翅膀,真正造福于人民。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14至2015年诊断的4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年龄51~57岁,平均年龄54岁;男女各2例;病变部位分别为胃底1例、十二指肠降段2例、回肠末端1例,内镜下表现为多发丘状或颗粒状隆起。组织学形态:黏膜层见多个淋巴滤泡增生,相当于低级别滤泡性
目的探讨LK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荆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存档的胃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各107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KB1的表达,分析LKB1低表达与胃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结果LKB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44.9%(48/107),低表达率为55.1%(59
目的探讨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 cell leukemia/lymphoma,ATLL)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诊断的4例ATLL蜡块,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技术,观察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检测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前病毒DNA,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4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淋巴瘤诊断研究中心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9例眼附属器MCL会诊病例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免疫表型、IgH/CCND1融合基因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附属器MCL占同期MCL的1.9%(9/466)。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53至70岁(中位年龄64岁)。临床表现为眼部肿胀不适
介绍了2016修订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T细胞/NK细胞肿瘤部分,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1)EB病毒阳性T细胞/NK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2)肠道T细胞淋巴瘤/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3)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以及滤泡辅助T细胞(TFH)来源的其他淋巴结淋巴瘤;(4)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5)原发皮肤的淋巴瘤及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目的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诊断的345例LCH,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透射电镜技术进行研究。结果(1)儿童LCH的临床初诊符合率为46.0%(210/457)。(2)345例LCH中,男213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复习相关文献并随访。结果60例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14~85岁,中位年龄
病理档案是医院病案的一部分,由于病理档案的特殊性,尚未纳入医院病案管理的范畴。目前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病理科档案管理的随意性比较大,由于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的制度以及档案的设施和设备,同时大多数病理科没有专职人员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的培训,由此给病理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问题。根据档案学的要求,结合病理科实际情况,对病理科档案管理进行系统规划,提出病理科档案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对档案进行分类,从档案的
深入研究微课的理论与技能,设计适用于病理实验教学的最佳微课制作方案。将微课联合数字切片、三维大体标本等资源应用于病理实验教学,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分层教学,能让学生轻松、高效的享受学习,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值得在病理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