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脑脂结合蛋白(Brain lipid binding protein,BLBP)、放射状胶质细胞标记物2(Radial glial cell marker-2,RC2)、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机 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专项基金(No.Z111021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脑脂结合蛋白(Brain lipid binding protein,BLBP)、放射状胶质细胞标记物2(Radial glial cell marker-2,RC2)、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鸡胚不同发育时期视顶盖胶质细胞(Glial cell,GC)中表达的差异。方法:从鸡胚发育的第8天(E8)开始到E18,分别进行取材、固定、包埋,振荡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视顶盖的胶质细胞进行
其他文献
基于4根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试验,以通用非线性程序ABAQUS为平台,提出了用于模拟预应力连续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受力行为的精细有限元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变化的规律,探讨纤溶系统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7日龄SD新
目的:构建人源annexinA2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从GenBank(BC093056.1)中获得人源annexinA2基因的cDNA序列并根据不含信号肽的编码序列设
目的:探索不同体外刺激对小鼠腹膜腔B细胞产生IL-10的影响。方法:在不同刺激剂作用下,体外培养小鼠腹腔细胞5或48小时,流式细胞仪分析CD19+IL-10+B细胞比例。结果:PIM刺激5小时后,
目的:探讨IL-23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哮喘组、激素治疗组儿童血清中IL-23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清IL-23水平中位数13.7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