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华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11200 浙江杭州)
摘要:混凝土在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笔者先对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介绍,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确保结构物外美内结实。
关键词:混凝土 外观 质量 措施
改革开放的今天,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混凝土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混凝土作为现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建筑结构中的面子工程,要创造外观美的精品,尤为重要的也是最难掌握的是混凝土施工中精细的工艺要领。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外观,本文谈了一些简要的见解。
1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概述和控制原理
1.1 概述
随着建筑施工整体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强调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外,还越来越关注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为使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达到内坚外美的效果,就必须从严控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着手,加强观感质量评定控制。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表面密实度,即有无蜂窝、孔洞、漏筋、缝隙、夹渣等缺陷,以及结构的平整度,几何尺寸偏差,轴线位移等方面。
1.2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原理
混凝土的施工,取决于两大因素,首先是原材料品质,再则是施以两次加工的施工质量,可用一个直观的模拟方程来表示:
混凝土施工质量=(水泥、砂、石、水等合格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工艺技术=(混凝土配比质量+搅拌质量+运送质量)+(浇铺质量+振捣质量+养护质量)=混凝土拌和物材料质量+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
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基理,关键在于控制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施工中,只要控制好灰浆成分、灰浆含量、灰浆分布的均匀性,基本可控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 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混凝土表面有气泡(即出现麻面现象),尤其是较大的气泡,使有钢筋的结构物局部保护层减小,影响结构物的耐久性。这类较大气泡一般不是空气或游离水过剩造成的,而往往是由于油质的脱模剂涂刷不均局部聚积所致,因为油质不溶于水,聚积的油质物无处扩散,便形成气泡。当然,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同样也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现象。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致使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也会出现麻面现象。
(2)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有印痕,形似裂缝或补丁,影响美观。多出现在模板接缝和施工缝处。
(3)混凝土表面有斑点、麻点,影响美观。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模板清除不净。如模板上的混凝土残渣清除不净,若残渣被粘掉,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斑点;若残渣未被粘掉。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麻点;若面积较大则容易出现麻面的现象。
(4)混凝土表面有水纹、花纹等,这一般是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局部漏浆严重、振捣器过振等原因造成的。
(5)混凝土表面漏浆,有空洞。这一般是因为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而导致混凝土不密实,或是结构物不同部位结合处模板支撑不牢固而导致的漏浆所致。
(6)结构物局部断面尺寸偏大。这一般是因为模板本身刚度不够或支撑不牢固,导致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模板变形或移位所致。
3 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
3.1 模板质量的控制
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能否达到工程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质量的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于模板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时,首先应满足模板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模板拼缝严密、不变形、拆卸方便;其次,要选择好板面材质,并使其同混凝土脱模剂相匹配。
3.2 浇筑工艺质量的控制
3.2.1 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必须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总的原则是:较通常情况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作细微调整,即维持一定数量的水泥用量,略增加砂率,稍减用水量。
3.2.2 水泥用量
根据经验,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是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的。但施工现场模板的周转一般是根据进度确定的,延长混凝土模内养护期较难做到,因此,掺加减水剂,相对增加水泥用量是较为普遍的做法。
3.2.3 砂率
砂率除与级配、空隙率有关外,还与砂子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有关。最佳含砂率是指在砂石骨料颗粒级配的规定条件下,选择能同时满足混凝土质量和工作和易性要求的砂子最佳含量。为了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度质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较通常稍微增大一点。
3.2.4 塌落度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所以,恰当控制塌落度很有必要。塌落度较通常一般采用的塌落度略减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粘稠一些,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
3.3混凝土浇铺和振捣
强调浇铺与振捣,必须克服重视振捣、轻视浇铺的习惯。浇铺无序或振捣无方,都是混凝土产生各种不均匀性的根源。唯一的克服板缝是注意把握浇铺与振捣的“火候”。混凝土的浇振方法:
3.1分段分层、限时接茬
混凝土的浇筑,无论是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对称,呈斜面层次、全断面推进的浇筑,还是从下向上一层层的、呈水平层次的浇筑方法,都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一般确定分段长度的原则:
3.1.1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接茬和分段接茬,同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能力供料及时;
3.1.2.根据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筑面上水分挥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
3.2浇前振后、切莫早振
混凝土振捣基理,一是液化,二是捣实,为达到混凝土均匀密实性,浇与振需协调配合,切忌早振。对于混凝土浇与振,前后应相差一定的距离,前沿一段至少相当于振捣棒作用半径二倍的范围内的混凝土,不要急于振捣,待下一接段混凝土浇铺接茬后再振。
3.3 过振时混凝土易产生离析、泌水,离析较重的,骨料分离,显露砂石或出现水波纹状的云斑或鳞状色斑。轻的出现泌水、砂斑、砂线。
3.4混凝土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振点等距离布置的原则,混凝土振实的表现为:混凝土已无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冒气泡、混凝土开始泛浆。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确保结构物的外观美又坚挺。
参考文献:
【1】张 岩 浅谈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控制要点[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3)
【2】姬根杰 浅谈如何提高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7(12)
摘要:混凝土在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笔者先对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介绍,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确保结构物外美内结实。
关键词:混凝土 外观 质量 措施
改革开放的今天,交通建设迅速发展,混凝土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混凝土作为现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建筑结构中的面子工程,要创造外观美的精品,尤为重要的也是最难掌握的是混凝土施工中精细的工艺要领。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外观,本文谈了一些简要的见解。
1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概述和控制原理
1.1 概述
随着建筑施工整体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强调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外,还越来越关注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为使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达到内坚外美的效果,就必须从严控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着手,加强观感质量评定控制。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的评定指标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表面密实度,即有无蜂窝、孔洞、漏筋、缝隙、夹渣等缺陷,以及结构的平整度,几何尺寸偏差,轴线位移等方面。
1.2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原理
混凝土的施工,取决于两大因素,首先是原材料品质,再则是施以两次加工的施工质量,可用一个直观的模拟方程来表示:
混凝土施工质量=(水泥、砂、石、水等合格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工艺技术=(混凝土配比质量+搅拌质量+运送质量)+(浇铺质量+振捣质量+养护质量)=混凝土拌和物材料质量+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
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基理,关键在于控制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施工中,只要控制好灰浆成分、灰浆含量、灰浆分布的均匀性,基本可控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 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混凝土表面有气泡(即出现麻面现象),尤其是较大的气泡,使有钢筋的结构物局部保护层减小,影响结构物的耐久性。这类较大气泡一般不是空气或游离水过剩造成的,而往往是由于油质的脱模剂涂刷不均局部聚积所致,因为油质不溶于水,聚积的油质物无处扩散,便形成气泡。当然,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同样也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现象。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致使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也会出现麻面现象。
(2)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有印痕,形似裂缝或补丁,影响美观。多出现在模板接缝和施工缝处。
(3)混凝土表面有斑点、麻点,影响美观。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模板清除不净。如模板上的混凝土残渣清除不净,若残渣被粘掉,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斑点;若残渣未被粘掉。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麻点;若面积较大则容易出现麻面的现象。
(4)混凝土表面有水纹、花纹等,这一般是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局部漏浆严重、振捣器过振等原因造成的。
(5)混凝土表面漏浆,有空洞。这一般是因为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而导致混凝土不密实,或是结构物不同部位结合处模板支撑不牢固而导致的漏浆所致。
(6)结构物局部断面尺寸偏大。这一般是因为模板本身刚度不够或支撑不牢固,导致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模板变形或移位所致。
3 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
3.1 模板质量的控制
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能否达到工程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质量的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于模板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时,首先应满足模板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模板拼缝严密、不变形、拆卸方便;其次,要选择好板面材质,并使其同混凝土脱模剂相匹配。
3.2 浇筑工艺质量的控制
3.2.1 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必须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总的原则是:较通常情况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作细微调整,即维持一定数量的水泥用量,略增加砂率,稍减用水量。
3.2.2 水泥用量
根据经验,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是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的。但施工现场模板的周转一般是根据进度确定的,延长混凝土模内养护期较难做到,因此,掺加减水剂,相对增加水泥用量是较为普遍的做法。
3.2.3 砂率
砂率除与级配、空隙率有关外,还与砂子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有关。最佳含砂率是指在砂石骨料颗粒级配的规定条件下,选择能同时满足混凝土质量和工作和易性要求的砂子最佳含量。为了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度质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较通常稍微增大一点。
3.2.4 塌落度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所以,恰当控制塌落度很有必要。塌落度较通常一般采用的塌落度略减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粘稠一些,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
3.3混凝土浇铺和振捣
强调浇铺与振捣,必须克服重视振捣、轻视浇铺的习惯。浇铺无序或振捣无方,都是混凝土产生各种不均匀性的根源。唯一的克服板缝是注意把握浇铺与振捣的“火候”。混凝土的浇振方法:
3.1分段分层、限时接茬
混凝土的浇筑,无论是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对称,呈斜面层次、全断面推进的浇筑,还是从下向上一层层的、呈水平层次的浇筑方法,都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一般确定分段长度的原则:
3.1.1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接茬和分段接茬,同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能力供料及时;
3.1.2.根据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筑面上水分挥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
3.2浇前振后、切莫早振
混凝土振捣基理,一是液化,二是捣实,为达到混凝土均匀密实性,浇与振需协调配合,切忌早振。对于混凝土浇与振,前后应相差一定的距离,前沿一段至少相当于振捣棒作用半径二倍的范围内的混凝土,不要急于振捣,待下一接段混凝土浇铺接茬后再振。
3.3 过振时混凝土易产生离析、泌水,离析较重的,骨料分离,显露砂石或出现水波纹状的云斑或鳞状色斑。轻的出现泌水、砂斑、砂线。
3.4混凝土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振点等距离布置的原则,混凝土振实的表现为:混凝土已无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冒气泡、混凝土开始泛浆。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确保结构物的外观美又坚挺。
参考文献:
【1】张 岩 浅谈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控制要点[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0(3)
【2】姬根杰 浅谈如何提高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