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n3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优化水稻产量和品质,确定汉中稻区晚熟稻最佳施N量、降低施肥对生态环境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和参照汉台区农民习惯施N量为对照,研究不同施N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对汉中稻区晚熟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种的每穗粒数在一定施N量范围内随施N量的递增而增加,但超过一定值后呈下降趋势;结实率及千粒质量在施N量递增到254.1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递增而增加,但超过254.10kg/hm2呈下降趋势;产量在施N量递增到277.20kg/hm2范围内随
其他文献
利用SSR和SRAP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87份甘蓝型油菜恢复系及2份不育系材料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2种标记混合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65处将89份材料分成4大类,除恢复系83外,其余
用100倍、300倍和500倍的1.2%瑞拉菌素水乳剂稀释液,通过室内离体叶片接菌、田间植株接菌和在自然发病情况下对油菜进行喷施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倍数稀释液1.2%瑞拉菌素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间套种黑麦草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团棵期至现蕾期套种黑麦草时间的提前,各部位烟叶的物理特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使其更趋近优质
为明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actinidiae)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田间防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在室内测定该病菌对1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选择其中9
在病毒培养物中添加IFN-γ,研究提高PCV-2病毒滴度的最佳培养方法。以不同活性单位的IFN-γ和不同浓度的NH4Cl配合使用分别添加至培养基,用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IPMA)对
研究砒砂岩与沙以不同比例混合复配土对冬小麦田0~30cm土层土壤稳定性与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在陕西富平设置砒砂岩与沙比例分别为1∶1(C1)、1∶2(C2)、1∶5(C3)和全沙(C4)4种复配土处理。测定分析0~30cm土壤团聚体分布、团聚体稳定率(WSAR)、平均质量直径(MM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以及有机碳(SOC)质量分数。结果表明,C1、C2和C3处理的土壤稳定性
选用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 cv.‘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Qinghai’)裸种子、未加保水剂丸粒种子和加有保水剂丸粒种子进行试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