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小切口辅助腹腔镜切除胃底贲门部肿瘤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le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壁小切口辅助腹腔镜切除胃底贲门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89例胃底贲门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壁小切口辅助腹腔镜组(小切口组)43例,全腔镜组37例,电子纤维内镜组(内镜组)58例,传统开腹组51例,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胃病史及术前上消化道症状)、术中和术后预后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禁饮及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非计划内再手术或再入院率)。统计学检验水准取α=0.05,采用R×C表χ2检验分割法时,校正为α’=0.083。结果四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四个研究组中,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三项均值最短,依次为(55.70±13.91)min、(71.63±15.61)ml和(3.40±0.90)d。小切口组与内镜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禁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与开腹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全腹腔镜组比较在术后并发症率、非计划内再手术或再入院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均<0.083)。结论腹壁小切口辅助腹腔镜治疗胃底贲门部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其他文献
通过对电网企业的调研了解到:当前在变电站检修作业现场缺乏三维越界预警设施和有效安全管理手段;随着施工项目和检修工程的不断增多,作业人员误入带电间隔、施工设备误闯高
目的探讨无菌体液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针对目前临床上各种无菌穿刺液标本的采集、采样、储存与送检、医嘱开立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应用到临床中。结果选取2014
新课程改革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更要在教育方法上实现转变,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改变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中的蛋白全表达、生物标记应用等方面内容作一综述。 In this paper, the proteomics in saliva of patients with Sjs protein ex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