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者作为一个学者常常被其他学科的学者瞧不起,最经典的调侃语就是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的那段话:教育学老师常常被自己的学生所瞧不起,因为实在讲不出什么。教育学及教育学者,常常都是大学里用来垫底的。教育学者要有自己的学科地位,除了有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外,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在教育的实战功夫上,一个教育学者如果在学科专业上,在思想领域里不能够影响教育圈子之外的专业人士,他就不可能会是一个有魅力的教育学者。
教育学者的实战功夫常常表现在能不能有上一堂好课的能力。能不能有对教师的课堂现场点评能力。一个学者只会玩弄那些高深莫测的名词概念,从书本到书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化成一种判断能力,化成一种驾驭教育现场的能力。在听完一堂课之后,立即作出精要的点评,指出做得好的地方的同时,也能够指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同时还要能够以理服人。在香港,训练教师的能力,除了上公开课外,还有就是现场评课。现场评课的功夫,常常是在课外的。除了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外,还要对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作出点评。点评时要有根有据,心存终极教育目标。这种即兴的点评功夫与讲话能力,都不可能是突击训练的结果,一定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读书做学问毕竟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竟然懂那么多的东西,而是要解决现实问题。教育学者的实践功夫常常就表现在能够利用你所学过的一切,根据现实的教育情境,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灵光闪现,富有创意地指出更好的做法。这个过程才能够对现场的教育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
一个教育学者的素养常常表现在:第一,读一本书,能够立即抓住其要领,说得明白。第二,能够梳理书本的线索与脉络,将这本书与那本书联系起来,写出阅读心得。第三,能够用到教育现场作出评判并为更好的教育作出示范。这些功夫是按照程度递增的,越到后面越的要求越高。现在许多中小学教师常常反映,专家教授来开讲座,作现场指导,常常感觉他们的话听不懂,有时说得客气点,就是专家教授水平很高,但是不适合我们。其实,专家教授的指导如果不适合中小学教师,不能够说明他水平高低,无论他读了多少书,无论多么满腹经纶,只要不能够化成中小学教师能够明白的语言,则说明他所学的东西就还没有真正吃透,没有能够化成现实的教育能力作为一个教育学者,教育能力不强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一个教育学还要有讲的能力,讲,既是要能够有准备地讲,也要能够无准备地讲,也即即兴讲的能力。即兴讲,除了知识储备丰富外,还要迅速敏捷地根据现场的需要提取并运用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甚至还要具备现场PK的能力。这就是辩论能力与讨论能力。猜想与反驳,假设与论证,不同思想观点之间进行PK。这个能力比即兴演讲的能力更难的地方在于,你有一个对手,你们之间的对话立场与观点是对立的,而且你根本无法预料到你的对手会提出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就像踢足球一样,你永远无法预料下一个球将会是什么样的。但是,你必须随时准备化解危局。这是一种博弈关系,整个过程,结果与胜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种PK,可以训练思维敏捷与准确度,同时也大大激活了大脑的思维,提高了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如果一个教育学者,以上几个方面都做得不错,那么,无论什么学者,无论在什么场合,你都将是充满自信的。顶尖级的教育学者与其他任何专业的顶尖级人才一样,要修成正果,还得有一点天赋与灵气,但是,这个东西不是靠勤奋与刻苦就可以得到的。人的素养中不能不把天赋与灵气作为基本要素考虑进去,因此那种考不上别的专业的博士就考教育学博士,做不了数学教授,就当教育学教授的现象是不正常的。
(摘自许锡良的博客,有删改——编者注)
教育学者的实战功夫常常表现在能不能有上一堂好课的能力。能不能有对教师的课堂现场点评能力。一个学者只会玩弄那些高深莫测的名词概念,从书本到书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化成一种判断能力,化成一种驾驭教育现场的能力。在听完一堂课之后,立即作出精要的点评,指出做得好的地方的同时,也能够指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同时还要能够以理服人。在香港,训练教师的能力,除了上公开课外,还有就是现场评课。现场评课的功夫,常常是在课外的。除了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外,还要对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作出点评。点评时要有根有据,心存终极教育目标。这种即兴的点评功夫与讲话能力,都不可能是突击训练的结果,一定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读书做学问毕竟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竟然懂那么多的东西,而是要解决现实问题。教育学者的实践功夫常常就表现在能够利用你所学过的一切,根据现实的教育情境,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灵光闪现,富有创意地指出更好的做法。这个过程才能够对现场的教育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
一个教育学者的素养常常表现在:第一,读一本书,能够立即抓住其要领,说得明白。第二,能够梳理书本的线索与脉络,将这本书与那本书联系起来,写出阅读心得。第三,能够用到教育现场作出评判并为更好的教育作出示范。这些功夫是按照程度递增的,越到后面越的要求越高。现在许多中小学教师常常反映,专家教授来开讲座,作现场指导,常常感觉他们的话听不懂,有时说得客气点,就是专家教授水平很高,但是不适合我们。其实,专家教授的指导如果不适合中小学教师,不能够说明他水平高低,无论他读了多少书,无论多么满腹经纶,只要不能够化成中小学教师能够明白的语言,则说明他所学的东西就还没有真正吃透,没有能够化成现实的教育能力作为一个教育学者,教育能力不强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一个教育学还要有讲的能力,讲,既是要能够有准备地讲,也要能够无准备地讲,也即即兴讲的能力。即兴讲,除了知识储备丰富外,还要迅速敏捷地根据现场的需要提取并运用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甚至还要具备现场PK的能力。这就是辩论能力与讨论能力。猜想与反驳,假设与论证,不同思想观点之间进行PK。这个能力比即兴演讲的能力更难的地方在于,你有一个对手,你们之间的对话立场与观点是对立的,而且你根本无法预料到你的对手会提出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就像踢足球一样,你永远无法预料下一个球将会是什么样的。但是,你必须随时准备化解危局。这是一种博弈关系,整个过程,结果与胜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种PK,可以训练思维敏捷与准确度,同时也大大激活了大脑的思维,提高了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如果一个教育学者,以上几个方面都做得不错,那么,无论什么学者,无论在什么场合,你都将是充满自信的。顶尖级的教育学者与其他任何专业的顶尖级人才一样,要修成正果,还得有一点天赋与灵气,但是,这个东西不是靠勤奋与刻苦就可以得到的。人的素养中不能不把天赋与灵气作为基本要素考虑进去,因此那种考不上别的专业的博士就考教育学博士,做不了数学教授,就当教育学教授的现象是不正常的。
(摘自许锡良的博客,有删改——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