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泉源,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素材、开展语言表达训练、拓展视野,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对此必须进行反思和解决,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要积极创设阅读情景,灵活使用多媒体,还要注重强化学生的阅读发散思维,提倡课外阅读,从而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语文学科而言,小学生需要在掌握了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更进步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接、最准确地反映其掌握书面语言成都的就是阅读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動,教师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兴趣不浓,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上,并不像初高中那样有一定的认识和自控力,他们需要一定的兴趣作为指引。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按照初高中的那套教学方法,最终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对阅读理解也缺乏一定的理解力。
2.教学内容有待丰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作为课堂的主体,阅读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多维度的,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多维度的。但实际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的问题。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很难起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不利于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
3.教学方式单一化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缺失。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最终找到了一种自认为可行的教学方式,并且将其作为自己固定的唯一的教学方式,这就会导致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思维受限,不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散发,无法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新鲜感和学习热情[1]。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策略
1.积极创设阅读情景,促进学生理解和感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阅读情景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情景创设的直接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兴趣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蝌蚪妈妈在生下小蝌蚪之后为了给他们找吃的迷路了,小蝌蚪很想去找它们的妈妈,但是它们一路上经历了许多波折,你们知道这些波折是什么吗?”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先为阅读设定一个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去感受文章的美学意蕴,去感知作者的思想内涵。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直观感受,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走进语文阅读,走进生活[2]。
2.灵活使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正确使用多媒体,以其作为一个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这样能使文章描述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课文《长城》的时候,虽然小学生们一般都知道长城是雄伟壮观的,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形象全面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长城的相关历史,展示图片和视频,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理解,焕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当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是以师生互动为主,以学生思考感悟为主,多媒体课件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作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3.强化阅读发散思维,培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只是认读文本,对于文本的思想情感都依赖老师的讲解,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就成为无稽之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小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创造性地区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让阅读文本中的含义在小学生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文本中得到启发,拓展思维能力。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会自己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然后还要学会正确、有条理地表达。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让文本中的文字活跃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感知文本[3]。
4.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从而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 充分感受了祖国文字的奇妙与伟大[4]。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对各种阅读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己通过读报、看书去获取知识、信息,懂得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文阅读的教学,用灵活多变、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靖玉红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10):54-55.
[2]邓敏 .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5(02):125.
[3]马丽丽 .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01):29.
[4]陈永旭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08):5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语文学科而言,小学生需要在掌握了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更进步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接、最准确地反映其掌握书面语言成都的就是阅读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動,教师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兴趣不浓,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上,并不像初高中那样有一定的认识和自控力,他们需要一定的兴趣作为指引。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按照初高中的那套教学方法,最终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对阅读理解也缺乏一定的理解力。
2.教学内容有待丰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作为课堂的主体,阅读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多维度的,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多维度的。但实际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的问题。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很难起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不利于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
3.教学方式单一化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缺失。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最终找到了一种自认为可行的教学方式,并且将其作为自己固定的唯一的教学方式,这就会导致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思维受限,不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散发,无法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新鲜感和学习热情[1]。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策略
1.积极创设阅读情景,促进学生理解和感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阅读情景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情景创设的直接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兴趣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蝌蚪妈妈在生下小蝌蚪之后为了给他们找吃的迷路了,小蝌蚪很想去找它们的妈妈,但是它们一路上经历了许多波折,你们知道这些波折是什么吗?”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先为阅读设定一个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去感受文章的美学意蕴,去感知作者的思想内涵。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直观感受,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走进语文阅读,走进生活[2]。
2.灵活使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正确使用多媒体,以其作为一个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这样能使文章描述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课文《长城》的时候,虽然小学生们一般都知道长城是雄伟壮观的,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形象全面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长城的相关历史,展示图片和视频,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理解,焕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当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是以师生互动为主,以学生思考感悟为主,多媒体课件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作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3.强化阅读发散思维,培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只是认读文本,对于文本的思想情感都依赖老师的讲解,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就成为无稽之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小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创造性地区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让阅读文本中的含义在小学生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文本中得到启发,拓展思维能力。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会自己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然后还要学会正确、有条理地表达。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让文本中的文字活跃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感知文本[3]。
4.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从而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 充分感受了祖国文字的奇妙与伟大[4]。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对各种阅读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己通过读报、看书去获取知识、信息,懂得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文阅读的教学,用灵活多变、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靖玉红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10):54-55.
[2]邓敏 .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5(02):125.
[3]马丽丽 .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01):29.
[4]陈永旭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