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优劣取决于两大因素: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导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的成效。名师与教书匠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名师在教的过程中导得巧妙、高效,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进行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何谓导学?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可见所谓导学就是教师以学情为依托,相机诱导,引发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进而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导学,才能发挥出最高效益呢?
一.以趣激学,是高效导学的前提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才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特别强烈地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一切科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1.巧用趣味图。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片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或是图片的展示中感受感知世界,并逐步去认识世界,为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打下基础”。在《春》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握好时机,为学生精心设计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激发了学生积极探讨的兴奋点,在这优美动人的画面中学生既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又增强了探究的趣味。
2.巧抓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钻研教材,解析文本,从多角度去挖掘教材中学生最可能感兴趣的地方,从而引领学生既能走进文本,产生共鸣,又能走出文本,结合生活体验,发展智力,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曹刿论战》一课的教学中,我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巧引善拨。如:弱小的鲁国如何战胜强大的齐国?为什么一个堂堂的鲁国,鲁庄公同意让一个草根——曹刿去指挥这场关系鲁国生死存亡的战争?又为什么要让这场战争安排在长勺开打?……在教学推进过程中巧妙地抓住这些兴趣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巧营好氛围。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度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深入探究,进而引导他们从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在《郑人买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放下了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充当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友好对话,让学生在初次接触文言文时,不感觉到畏惧;赏识每一个学生,用信任的目光去关注,用激励的话语去赞美,用亲切的教态去影响,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注重营造学生之间融洽的合作氛围,通过兵教兵的方法,在小组学习的轻松氛围中极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4.巧设美情境。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设诱人深入的充满美感地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和外引力。如《安恩和奶牛》一课中设计的画面:在人群熙来攘往、嘈杂喧闹的牲口交易市场,站着一个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老妇人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的翩翩起舞,不时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从杂货摊上飘来的音乐声。身旁的奶牛虽然上了年纪,但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的确是头健壮结实的奶牛。随之老师话题一转:然而当有买主前来问价时,却被老妇人一一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兴趣盎然,脑中出现许多生动的画面,急切地思考这一问题,快速的到文本中去找答案。这样老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
二.以问诱学,是智慧导学的关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提问,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一种最佳的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鉴于这个特点,在确定探究问题时就要有所选择,要善于把握学习的动态,对文本的重要内容、内在含义,进行多元化、有梯度的探究和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力求:
1.要掌握问的时机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问的时机成熟,即可进行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后一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2.要注意问的层次
大教育家孔子强调因材施教,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需要提出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启发性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去逐步深入、乐于探究思考。如教学《窗》一文,让学生探究两位重症病人的性格时,我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靠窗病人看到窗外一片优美的景色,而远窗病人却只看到光秃秃的一堵墙这个问题。而在研讨窗外那片优美景色时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优美的画面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他想象这些画面出于什么目的。这样设计一系列有鲜明层次的环环相扣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文本,感知了文本的大意,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3.要找准问的突破口
任何一种导学的策略都是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大胆想象、猜测,提出创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而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 三.以拨创学,是理想导学的核心
北宋教育家程颐认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所以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成为学生发散思维的点拨者,引领学生以一种积极思考的姿态进入文本,师生才能共同演绎语文课堂情智交融的动人乐章。
1.探究方法的点拨。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解读文本的技能还不够成熟,因而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就有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探究文本的方法及时予以指导。①教给学生常见的切入方法和探究的基本路径;②组织稳定的合作学习形式;③指导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等。
2.恰当时宜的点拨。追求理想的导学,必须捕捉恰当的时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要拨在学生的需求处,拨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让拨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点拨时要把握三个层面:
首先是点拨的对象要适当。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在点拨时对于优秀学生可以点到即止,给一个弹簧他们就可以自己跳上去;对于中等学生教师的点拨要力求面宽,架一把梯子他们也可以自己走上去;而对于后进学生的点拨需要教师耐心加耐力,牵着他们的手一步一步拉上去。
其次是点拨的程度要适中。老师点拨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应该适可而止。要将课堂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中完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但是老师的指导又要防止不充分,让学生吃不饱,所以教师必须以最精练的语言传达出最丰富的内涵,确保点拨的最优化。
第三是点拨的时机要适宜。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进入愤悱状态时,老师应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争论不休,认识模糊时,老师应及时予以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当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产生模糊认识或不妥时,教师要予以点拨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教师画龙点睛的启发可以让学生拨开迷雾,产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言以蔽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努力提高导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内驱力,还能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双赢。
周江,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海门。责任编校:秦晓燕
何谓导学?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可见所谓导学就是教师以学情为依托,相机诱导,引发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进而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导学,才能发挥出最高效益呢?
一.以趣激学,是高效导学的前提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才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特别强烈地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一切科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1.巧用趣味图。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片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或是图片的展示中感受感知世界,并逐步去认识世界,为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打下基础”。在《春》一课的教学中,我把握好时机,为学生精心设计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激发了学生积极探讨的兴奋点,在这优美动人的画面中学生既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又增强了探究的趣味。
2.巧抓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钻研教材,解析文本,从多角度去挖掘教材中学生最可能感兴趣的地方,从而引领学生既能走进文本,产生共鸣,又能走出文本,结合生活体验,发展智力,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曹刿论战》一课的教学中,我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巧引善拨。如:弱小的鲁国如何战胜强大的齐国?为什么一个堂堂的鲁国,鲁庄公同意让一个草根——曹刿去指挥这场关系鲁国生死存亡的战争?又为什么要让这场战争安排在长勺开打?……在教学推进过程中巧妙地抓住这些兴趣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巧营好氛围。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度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深入探究,进而引导他们从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在《郑人买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放下了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充当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友好对话,让学生在初次接触文言文时,不感觉到畏惧;赏识每一个学生,用信任的目光去关注,用激励的话语去赞美,用亲切的教态去影响,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注重营造学生之间融洽的合作氛围,通过兵教兵的方法,在小组学习的轻松氛围中极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4.巧设美情境。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设诱人深入的充满美感地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和外引力。如《安恩和奶牛》一课中设计的画面:在人群熙来攘往、嘈杂喧闹的牲口交易市场,站着一个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老妇人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的翩翩起舞,不时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从杂货摊上飘来的音乐声。身旁的奶牛虽然上了年纪,但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的确是头健壮结实的奶牛。随之老师话题一转:然而当有买主前来问价时,却被老妇人一一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兴趣盎然,脑中出现许多生动的画面,急切地思考这一问题,快速的到文本中去找答案。这样老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
二.以问诱学,是智慧导学的关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提问,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一种最佳的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鉴于这个特点,在确定探究问题时就要有所选择,要善于把握学习的动态,对文本的重要内容、内在含义,进行多元化、有梯度的探究和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力求:
1.要掌握问的时机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问的时机成熟,即可进行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后一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2.要注意问的层次
大教育家孔子强调因材施教,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需要提出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启发性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去逐步深入、乐于探究思考。如教学《窗》一文,让学生探究两位重症病人的性格时,我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靠窗病人看到窗外一片优美的景色,而远窗病人却只看到光秃秃的一堵墙这个问题。而在研讨窗外那片优美景色时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优美的画面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他想象这些画面出于什么目的。这样设计一系列有鲜明层次的环环相扣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文本,感知了文本的大意,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3.要找准问的突破口
任何一种导学的策略都是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大胆想象、猜测,提出创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而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 三.以拨创学,是理想导学的核心
北宋教育家程颐认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所以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成为学生发散思维的点拨者,引领学生以一种积极思考的姿态进入文本,师生才能共同演绎语文课堂情智交融的动人乐章。
1.探究方法的点拨。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解读文本的技能还不够成熟,因而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就有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探究文本的方法及时予以指导。①教给学生常见的切入方法和探究的基本路径;②组织稳定的合作学习形式;③指导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等。
2.恰当时宜的点拨。追求理想的导学,必须捕捉恰当的时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要拨在学生的需求处,拨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让拨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点拨时要把握三个层面:
首先是点拨的对象要适当。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在点拨时对于优秀学生可以点到即止,给一个弹簧他们就可以自己跳上去;对于中等学生教师的点拨要力求面宽,架一把梯子他们也可以自己走上去;而对于后进学生的点拨需要教师耐心加耐力,牵着他们的手一步一步拉上去。
其次是点拨的程度要适中。老师点拨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应该适可而止。要将课堂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中完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但是老师的指导又要防止不充分,让学生吃不饱,所以教师必须以最精练的语言传达出最丰富的内涵,确保点拨的最优化。
第三是点拨的时机要适宜。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进入愤悱状态时,老师应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争论不休,认识模糊时,老师应及时予以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当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产生模糊认识或不妥时,教师要予以点拨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教师画龙点睛的启发可以让学生拨开迷雾,产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言以蔽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努力提高导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内驱力,还能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双赢。
周江,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海门。责任编校:秦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