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教工作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口语能力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在开发口语教学资源方面,教师既要转变观念,从语文阅读教材中整合,也要扩大眼界,充分汲取来自于课外的鲜活素材。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职业口语训练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再一次的明确。学前教育要实现“基本普及”的目标,满足群众的迫切需求,不但要改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更要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而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便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2012年教育部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要“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这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口语能力。
大部分中职学校除了普通话训练教材外,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口语教材,虽然在高教版语文课本的每个单元设置了口语交际环节,但其中的内容并不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培养的目标。所以,开发口语训练的资源就成了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转变观念,旧瓶装新酒。
语文教材中其实就有着丰富的口语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阅读与欣赏”板块的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采用各种形式。即使是简单的文本朗读,也可以异彩纷呈,比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比赛读、配乐朗读、配肢体动作、方言朗读等等,新鲜元素的加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只要教师能转变观念,根据口语训练的需求,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旧瓶也能酿出新酒,让语文教材焕发新的活力。
比如在教《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由于文本浅显易懂,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梳理文中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外,可以把课堂改成活动实践课,让学生扮演幼儿教师,向小朋友介绍荔枝这种水果。通过反复的修改,学生就会发现幼儿教师在介绍事物的时候,不光要做到条理清晰,富有知识性,更要采用富有幼儿特色、甜美、童真、短小的语言,以及搭配恰当的体态语,并且与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课堂形式的改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直接服务于职场,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如在教《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为了分析主人公西蒙的形象,请学生结合文本,为他填写一张夏季旅客列车服务员的《工作业绩考核表》,从而使文本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讨论并评价班内同学谁最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能很好地把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未来职业联系起来,尤其是生活化的情境更能给学生以亲切感、真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且学生的讨论也能使他们明确从事今后的职业需要具备哪些素养,使他们的努力更有方向性。
在当前的形式下,语文教材中口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可能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更具可操作性,也更有意义和价值。
2.扩大眼界,源头引活水。
由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差异,在教材中的话题未必能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也需要我们在口语教学中引入更多富有幼教特点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符合幼儿心理的文学作品,比如在课前演讲中我们可以安排儿歌、童话、寓言、儿童诗、幼儿故事、绘本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等内容;也可以搜集学生生活中、见习实习时所碰到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來自于源头的活水,能让口语训练更有专业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与实践相长,更好、更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来。
比如在《口语交际:接待》中,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安排:
(1)先由学生讲述案例
【案例】小豆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生活技能比其他孩子都要差一点,吃饭、穿衣服等都要大人帮忙。他还喜欢在上课时跑来跑去,老招惹别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也为此感到很头疼。早晨,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幼儿园,李老师看到小豆和妈妈走过来,就一边迎上去,一边说:“小豆早!小豆妈妈早!小豆,你有没有告诉妈妈昨天你很棒啊,都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了!老师奖给你的小苹果贴纸给妈妈看了吗?”小豆妈妈一听就高兴地说:“真的吗?小豆,你真厉害!”李老师蹲下来对着小豆说:“今天还要自己穿衣服对不对?吃饭也要吃得很快好吗?如果你做到了,老师再给你小苹果贴纸好不好?”小豆连忙点点头,拉着李老师的手,对妈妈说:“妈妈,再见!”妈妈笑眯眯地离开了。
(2)学生讨论点评,分析案例中李老师在接待工作中的表现,发现其闪光点。
(3)教师总结点评:
老师要充分利用早晨和家长的短暂接触,进行家校沟通。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态度热情,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
②熟悉每个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孩子近阶段的表现。家长对这样的老师总是格外的信任,也有利于其他问题的沟通。
③抓住亮点多表扬,使幼儿和家长在新的一天中都有个美好的开始,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
④巧妙指出不足,取得家长配合。
⑤了解幼儿在家情况,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实践证明,在口语教学中引入此类案例能带来众多优势:首先,这些案例由学生负责提供,这就促使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多记录、多思考;其次,来自于学生生活的案例远比教师提供的例子更能激发学生探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再次,这些案例的充分运用能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好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也让教学与职业接轨。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既是中职语文教学课改的要求,更是中职学校响应社会需求,为幼教岗位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举措。作为一名普通的中职语文教师,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不管能走多远,只要走下去,总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赵丽颖.中职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2011
[2]刘玥.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郑飞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运用技能培养路径探索[J]幼儿教育,2011(Z6) :52-54
[4]单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技能的培养路径[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2(3):96-98
[5]覃志毅.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2012(9):71-72
[7]周霄云.在阅读教学中兼顾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1):31-33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职业口语训练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再一次的明确。学前教育要实现“基本普及”的目标,满足群众的迫切需求,不但要改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更要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而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便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2012年教育部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要“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这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口语能力。
大部分中职学校除了普通话训练教材外,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口语教材,虽然在高教版语文课本的每个单元设置了口语交际环节,但其中的内容并不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培养的目标。所以,开发口语训练的资源就成了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转变观念,旧瓶装新酒。
语文教材中其实就有着丰富的口语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阅读与欣赏”板块的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采用各种形式。即使是简单的文本朗读,也可以异彩纷呈,比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比赛读、配乐朗读、配肢体动作、方言朗读等等,新鲜元素的加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只要教师能转变观念,根据口语训练的需求,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旧瓶也能酿出新酒,让语文教材焕发新的活力。
比如在教《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由于文本浅显易懂,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梳理文中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外,可以把课堂改成活动实践课,让学生扮演幼儿教师,向小朋友介绍荔枝这种水果。通过反复的修改,学生就会发现幼儿教师在介绍事物的时候,不光要做到条理清晰,富有知识性,更要采用富有幼儿特色、甜美、童真、短小的语言,以及搭配恰当的体态语,并且与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课堂形式的改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直接服务于职场,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如在教《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为了分析主人公西蒙的形象,请学生结合文本,为他填写一张夏季旅客列车服务员的《工作业绩考核表》,从而使文本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讨论并评价班内同学谁最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能很好地把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未来职业联系起来,尤其是生活化的情境更能给学生以亲切感、真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且学生的讨论也能使他们明确从事今后的职业需要具备哪些素养,使他们的努力更有方向性。
在当前的形式下,语文教材中口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可能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更具可操作性,也更有意义和价值。
2.扩大眼界,源头引活水。
由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差异,在教材中的话题未必能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也需要我们在口语教学中引入更多富有幼教特点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符合幼儿心理的文学作品,比如在课前演讲中我们可以安排儿歌、童话、寓言、儿童诗、幼儿故事、绘本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等内容;也可以搜集学生生活中、见习实习时所碰到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來自于源头的活水,能让口语训练更有专业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与实践相长,更好、更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来。
比如在《口语交际:接待》中,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安排:
(1)先由学生讲述案例
【案例】小豆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生活技能比其他孩子都要差一点,吃饭、穿衣服等都要大人帮忙。他还喜欢在上课时跑来跑去,老招惹别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也为此感到很头疼。早晨,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幼儿园,李老师看到小豆和妈妈走过来,就一边迎上去,一边说:“小豆早!小豆妈妈早!小豆,你有没有告诉妈妈昨天你很棒啊,都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了!老师奖给你的小苹果贴纸给妈妈看了吗?”小豆妈妈一听就高兴地说:“真的吗?小豆,你真厉害!”李老师蹲下来对着小豆说:“今天还要自己穿衣服对不对?吃饭也要吃得很快好吗?如果你做到了,老师再给你小苹果贴纸好不好?”小豆连忙点点头,拉着李老师的手,对妈妈说:“妈妈,再见!”妈妈笑眯眯地离开了。
(2)学生讨论点评,分析案例中李老师在接待工作中的表现,发现其闪光点。
(3)教师总结点评:
老师要充分利用早晨和家长的短暂接触,进行家校沟通。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态度热情,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
②熟悉每个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孩子近阶段的表现。家长对这样的老师总是格外的信任,也有利于其他问题的沟通。
③抓住亮点多表扬,使幼儿和家长在新的一天中都有个美好的开始,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
④巧妙指出不足,取得家长配合。
⑤了解幼儿在家情况,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实践证明,在口语教学中引入此类案例能带来众多优势:首先,这些案例由学生负责提供,这就促使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多记录、多思考;其次,来自于学生生活的案例远比教师提供的例子更能激发学生探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再次,这些案例的充分运用能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好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也让教学与职业接轨。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既是中职语文教学课改的要求,更是中职学校响应社会需求,为幼教岗位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举措。作为一名普通的中职语文教师,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不管能走多远,只要走下去,总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赵丽颖.中职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2011
[2]刘玥.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郑飞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运用技能培养路径探索[J]幼儿教育,2011(Z6) :52-54
[4]单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技能的培养路径[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2(3):96-98
[5]覃志毅.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2012(9):71-72
[7]周霄云.在阅读教学中兼顾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