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思路及体会的介绍,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新型的管理制度、创新育人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突出办学理念和特色,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 改革创新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159 — 02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及教育管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十八大报告到今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和措施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壮大,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须认真探索市场经济形势下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寻求新思路,开辟新途径,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观念、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下面就我校管理改革创新的实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谈谈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一些实践做法和思考。
一、确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学校超越自我、追求特色的动力之源。它彰显着学校的风格、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特色。这种理念一经确立,就应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确立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我觉得一是要体现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色;二要符合党和国家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三要结合地方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先进、独特、富有生命力的办学理念应该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确立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使之成为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指南。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办学特色。从十八大报告来看,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拥有精湛技能的人才,而是培养综合素养高的技能人才,因为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就业教育。我校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素质,重技能,重就业”的办学理念,使学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更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稳定就业也得到了保障。
二、改革内部管理制度
对一所学校来说,科学管理是关键,制度、措施的落实是保证。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职业教育不同时期的要求,对所执行的规章制度及时进行改革和修订,才能确保师生按照学校的规定有章有序地开展工作和学习。规章制度的出台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所以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符合学校师生工作、学习的实际;二是要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四是要保障学校办学的特色。对此,我校在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围绕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成效显著,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是改革人事分配管理制度。为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将学校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挂钩、工资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实行教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并确立了收入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原则,激发教师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做到“智者尽其谋、仁者播其意”。 同时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努力实现学校、企业技术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合理流动,实现校内外教师、专兼职教师良性竞争的局面。
其次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聘任制,加大考核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学校精简了部分科室,改革了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陈规旧制,设置了符合实际需要的职能机构,各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教职员工实行全员聘用制,环节干部竞聘上岗;制定了比较科学的考核与考勤制度及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对教职工实行部门目标考核与年度绩效考核相结合,严格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年终按照考核结果给予奖惩,有效激发了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强化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行为上缺乏规范意识和良好习惯,已经是各学校不争的事实。所以只有帮助学生认清中职教育形势,转变观念,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意识,就要创新育人模式。
对此,我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适应社会、行业、企业需求,近年来,我校坚持“瞄准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校企合作,引领专业发展”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了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与行业、企业共同研讨制订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标准,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制定行动导向学习的课程标准,健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制度等,实现了与企业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学校还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部分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使企业从招生、培养、实训、就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学校与企业全面联系、紧密合作的良好局面。我校现在已于蒙牛集团、伊利集团、河套酒业集团、TCL王牌电器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天川车业、京能集团内蒙古岱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国际软件园、北国之春等十几家区内外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加快了我校管理改革创新的步伐;也促进了我校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改变了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识,使家长、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更高了,增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针对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行为习惯难以规范的特点,我校将军事化管理引入校园,经呼和浩特市军分区批准,成立了自治区首家职业教育青年军校,对在校生实行军事化封闭式管理。学生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职业教育青年军校”管理制度进行,并通过入学军事训练、国防教育、部队优良传统教育、军容军纪养成教育、以及日常军事训练课等,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吃苦耐劳、不畏艰难、严谨求实的军人作风和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组织纪律性,毕业生深受家长和用人单位好评。
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从业教师的专业素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学校办学特色,首要工作就是要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抓好“双师型”队伍建设。
我校原来是一所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素质较高,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对企业岗位的认知能力和专业技术研发能力等,针对学校师资队伍现状,面对转型后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对此,我校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鼓励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充电,提高学历层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学校每年提供一定经费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培训和继续深造;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同时不断加强校本培训,每年举办一次教职工教育教学培训班,通过聘请专家、学者、能工巧匠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师德讲座或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现场观摩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努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学期分专业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加社会实践,与企业技术人员学习交流,锻炼和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认知能力,并鼓励其参加本专业相应的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考试,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做到了有计划、有保障、有落实;同时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或专职教师,紧贴企业岗位需求,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一致认可。
三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的“青蓝工程”活动和“一对一”拜师互助活动,学校统一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各专业科根据实际情况提交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从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进行指导,做到了有评比,见实效,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四是每年定期开展教职工“发展、成长、创新”主题系列活动,内容涵盖全校性听课评课、教学观摩、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风采大赛、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演讲比赛、各类球赛、优秀主题班会评比等,并对表现优秀者予以隆重的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特长,通过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学习和交流,调动了其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展示特长、增进团结的目的。
五是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根据目前职教形势,结合学校青年教师多、经验不足的现状,重点修订出台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制度》、《校本教材编写管理办法》、《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表彰奖励制度》、《专兼职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既规范了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又调动了教师教研教改、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对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提供了保障。
学校还在转变教师职业教育观念,增强开拓进取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校已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人才已达到教师队伍的60%以上,这使我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宗旨落到了实处。
此外,校园文化也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内容,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培育学校特色和优势的必然要求。我校一直努力通过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把校园文化精神融入到师生日常生活和行为中,来加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展示学校的校风和校貌。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交流会、研讨会、观摩课、讲座、才艺表演、评比竞赛活动,使师生真正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激励,形成积极向上、优美和谐的良好校园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抓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校园“文明工程活动月”评比、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还通过校园十佳歌手评选、专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百灵杯”大型文艺汇演等形式,给学生创造发挥特长、展示技能的舞台,对引导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热爱所学专业、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在管理上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考验,只有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转变观念,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在管理上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和实践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关键词]职业学校 改革创新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159 — 02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及教育管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十八大报告到今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和措施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壮大,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须认真探索市场经济形势下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寻求新思路,开辟新途径,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观念、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下面就我校管理改革创新的实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谈谈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一些实践做法和思考。
一、确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学校超越自我、追求特色的动力之源。它彰显着学校的风格、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特色。这种理念一经确立,就应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确立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我觉得一是要体现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色;二要符合党和国家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三要结合地方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先进、独特、富有生命力的办学理念应该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确立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使之成为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指南。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办学特色。从十八大报告来看,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拥有精湛技能的人才,而是培养综合素养高的技能人才,因为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就业教育。我校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素质,重技能,重就业”的办学理念,使学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更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稳定就业也得到了保障。
二、改革内部管理制度
对一所学校来说,科学管理是关键,制度、措施的落实是保证。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职业教育不同时期的要求,对所执行的规章制度及时进行改革和修订,才能确保师生按照学校的规定有章有序地开展工作和学习。规章制度的出台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所以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符合学校师生工作、学习的实际;二是要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四是要保障学校办学的特色。对此,我校在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围绕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成效显著,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是改革人事分配管理制度。为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将学校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挂钩、工资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实行教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并确立了收入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原则,激发教师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做到“智者尽其谋、仁者播其意”。 同时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努力实现学校、企业技术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合理流动,实现校内外教师、专兼职教师良性竞争的局面。
其次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聘任制,加大考核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学校精简了部分科室,改革了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陈规旧制,设置了符合实际需要的职能机构,各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教职员工实行全员聘用制,环节干部竞聘上岗;制定了比较科学的考核与考勤制度及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对教职工实行部门目标考核与年度绩效考核相结合,严格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年终按照考核结果给予奖惩,有效激发了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强化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行为上缺乏规范意识和良好习惯,已经是各学校不争的事实。所以只有帮助学生认清中职教育形势,转变观念,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意识,就要创新育人模式。
对此,我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适应社会、行业、企业需求,近年来,我校坚持“瞄准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校企合作,引领专业发展”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了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与行业、企业共同研讨制订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标准,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制定行动导向学习的课程标准,健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制度等,实现了与企业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学校还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部分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使企业从招生、培养、实训、就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学校与企业全面联系、紧密合作的良好局面。我校现在已于蒙牛集团、伊利集团、河套酒业集团、TCL王牌电器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天川车业、京能集团内蒙古岱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国际软件园、北国之春等十几家区内外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加快了我校管理改革创新的步伐;也促进了我校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改变了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识,使家长、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更高了,增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针对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行为习惯难以规范的特点,我校将军事化管理引入校园,经呼和浩特市军分区批准,成立了自治区首家职业教育青年军校,对在校生实行军事化封闭式管理。学生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职业教育青年军校”管理制度进行,并通过入学军事训练、国防教育、部队优良传统教育、军容军纪养成教育、以及日常军事训练课等,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吃苦耐劳、不畏艰难、严谨求实的军人作风和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组织纪律性,毕业生深受家长和用人单位好评。
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从业教师的专业素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学校办学特色,首要工作就是要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抓好“双师型”队伍建设。
我校原来是一所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素质较高,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对企业岗位的认知能力和专业技术研发能力等,针对学校师资队伍现状,面对转型后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对此,我校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鼓励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充电,提高学历层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学校每年提供一定经费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培训和继续深造;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同时不断加强校本培训,每年举办一次教职工教育教学培训班,通过聘请专家、学者、能工巧匠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师德讲座或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现场观摩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努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学期分专业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加社会实践,与企业技术人员学习交流,锻炼和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认知能力,并鼓励其参加本专业相应的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考试,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做到了有计划、有保障、有落实;同时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或专职教师,紧贴企业岗位需求,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一致认可。
三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的“青蓝工程”活动和“一对一”拜师互助活动,学校统一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各专业科根据实际情况提交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从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进行指导,做到了有评比,见实效,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四是每年定期开展教职工“发展、成长、创新”主题系列活动,内容涵盖全校性听课评课、教学观摩、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风采大赛、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演讲比赛、各类球赛、优秀主题班会评比等,并对表现优秀者予以隆重的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特长,通过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学习和交流,调动了其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展示特长、增进团结的目的。
五是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根据目前职教形势,结合学校青年教师多、经验不足的现状,重点修订出台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制度》、《校本教材编写管理办法》、《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表彰奖励制度》、《专兼职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既规范了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又调动了教师教研教改、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对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提供了保障。
学校还在转变教师职业教育观念,增强开拓进取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校已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人才已达到教师队伍的60%以上,这使我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宗旨落到了实处。
此外,校园文化也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内容,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培育学校特色和优势的必然要求。我校一直努力通过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把校园文化精神融入到师生日常生活和行为中,来加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展示学校的校风和校貌。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交流会、研讨会、观摩课、讲座、才艺表演、评比竞赛活动,使师生真正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激励,形成积极向上、优美和谐的良好校园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抓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校园“文明工程活动月”评比、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还通过校园十佳歌手评选、专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百灵杯”大型文艺汇演等形式,给学生创造发挥特长、展示技能的舞台,对引导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热爱所学专业、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在管理上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考验,只有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转变观念,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在管理上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和实践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