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执政:权力交替新布局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er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官员逐渐开始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
  从中央高层不断释放的信号来看,
  这已是从中央到地方完成干部建设梯队格局调整的大势所趋
  
  当湖北“最年轻市长”周森锋遭遇全国媒体的集中追访时,他曾如此回应:“我的当选其实也是受益于国家对青年干部的政策。”这个颇为典型的官样回答,虽充满了外交辞令的意味,却也道出了中央调整干部建设梯队格局的大趋势。
  2009年,中央连续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开始部署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2月,中共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对新一轮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部署。这是中央首次制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随后不久,《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也得以进一步完善。3月30日,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克服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各种障碍,改革创新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人民日报》称,新一轮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
  
  崭露头角的“80后”
  
  之后,在一些省市,数量众多的“80后”出任县处级领导职务,一批“80后”官员正在成批量地进入干部建设梯队,开始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
  2009年6月初,昆明市对60名经公开选拔挂职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的年轻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公告,在这份名单中,有30名“80后”,其中最年轻的只有24岁,叫赵臻。这在昆明市干部任用历史上尚属首次,也立即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无独有偶,6月21日,湖北省宜城市,周森锋当选新一任宜城市市长。这位湖北“最年轻市长”立即成为公众焦点,并点燃了人们对于“80后”干部的热议。
  消息一出,关于周森锋的家庭、历史背景、工作经历等信息被媒体大量报道,各大论坛上,公众对于这位年轻市长更是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议,褒贬不一。其实2009年之前,“80后”干部曾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2008年初,1980年6月出生的张辉,被任命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的厅官”;25岁的孙靓靓当选共青团江苏泰州市委副书记,成为副处级干部,她毕业后仅用了两年半时间。
  2008年7月,湖南株洲面向“80后”海选干部,选出100人进入市里的人才库,入选前十名者则根据本人条件和有关规定,可破格选拔和调整岗位,优先安排到科局级或副处级领导岗位任职。从全国来看,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公布,但在各地党政机关中,“80后”县处级干部已不鲜见。
  这些年轻干部升迁的速度以及他们的能力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甚至有人指出,如此选拔年轻干部是不是仅是一场政治秀?张辉、赵臻、周森锋等“80后”官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让他们倍感压力。
  “我在想,上世纪80年代时,大量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不也做得很好?当时,人们对于年轻官员们没有求全责备,为什么现在争议这么大?”昆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康提出了这样的疑惑。
  最早提出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的是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文革”后复出的许多部门领导年龄偏大的问题,邓小平大力提倡培养年轻的接班人,提出干部的“四化”建设,即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其中年轻化是核心,也是最为刚性的指标。其后,各届领导人也都十分看重年轻干部的选拔。
  据统计,从1982年到2007年,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8.4岁、6.8岁、5.7岁。截至2007年底,中国机关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71.5%,其中35岁以下的占3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5%,比1978年提高了78.2个百分点。
  然而,部分政论家仍然对大批量的“80后”集中提拔持保留态度。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霞认为,当时刚走出十年“文革”,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一方面很多老干部已经不能工作,另一方面建设又需要大量人才。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干部年轻化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如果今天某个地区还以运动式进行,我就要质疑其合理性、持久性。”她认为,昆明的做法有当地的特殊性,但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可以一窝蜂效仿。
  “为什么要公选年轻后备干部呢?因为此前我们在年轻后备干部选拔方面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李康坦率地向媒体分析了他们所面临的人才困局:2008年,昆明县市区领导干部换届,按照规定,应该有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结果却尴尬地发现,在知识结构、年龄方面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
  此前,他们列出35岁左右、任职满两年以上的副县级的后备干部,结果全市1400多县处级领导干部中只有十几个人符合条件。在知识结构上,虽然现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多数,但实际上真正通过全日制本科教育,特别是熟悉经济工作方面的干部并不多。
  而从昆明目前的发展阶段看,他们急需解决干部年轻化的问题,急需引入一些高学历背景的人才进入领导层面。
  针对当下不同时期的领导干部,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最近公布一组调研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央国家机关中的“60后”、“70后”和“80后”三大干部群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以及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报告显示,“80后”干部一般学历较高,極大地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在成长的过程中,“80后”一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他们不怕挑战,乐于在竞争中证明自己。他们处在充满激情的年龄,对工作充满热情,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接受新事物快,善于学习新的思想和方法,善于借鉴和运用外来经验。
  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常务副校长谈宜彦认为,“80后”干部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基本素质好,自主意识较强。他说,“这拨年轻人是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是机关大量工作的具体承办者,处在干部成长的萌芽期或成长期。相较‘60后’、‘70后’的干部而言,他们在成长历程中个人自主意识较强,比较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实践经验有待丰富,抗挫心理有待成熟。”
  
  “80后”的优势与劣势都同样明显
  
  在中国,“80后”以一个文学词汇出现,如今与政治挂钩,已经不只意味着一个年龄概念。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幸运地生活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最平稳的年代,完整地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他们具备诸多与前辈不同的成长经历,却也少了前辈们因特殊的年代所经历的生活苦难和磨砺。
  在很长时间里,他们一直备受争议。在人们眼中,这一代人不免留有自信、张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注重眼前利益、不负责任、贪图享受的印象。早前,公众甚至用“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来作形容。
  因此,当这一群人与这个国家最严肃的主题——政治相联系的时候,许多人对这些“80后”官员选拔的标准以及此后的成长空间是否经得住历史的检验仍然表示了担忧。
  
  为权力交替布局
  
  然而,这一群年轻人必然登上政治的舞台,被选拔和重用,这是各级政府的现实需要,也已是大势所趋。
  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结束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事关长远的战略举措》。文章指出:年轻干部不断地成长成熟起来,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够善于正确判断形势和把握大局,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涌现出来,我们的队伍才有可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
  据悉,中央有关部门还将继续调研,适时出台进一步优化干部任职年龄结构的意见。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2009—2012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该规划纲要对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将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同时也在为中共十八大换届作准备。
  一些政论家的看法是:距离下一次领导班子换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这段时间里,将迎来一轮对省部级和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集中调整。通过换届和调整,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选拔大批懂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优秀年轻干部。
  更为重要的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必须形成“5678”年龄梯次的干部建设梯队格局,以顺利完成权力的交替和过渡。如今看来,这样一个思路正在形成:目前的中央领导层中,已有多位“50后”一代进入政治局及常委会;在省部级官员中,“60后”逐渐上位,内地所有省级领导班子中,都已有至少一名“60后”领导成员;“70后”进入厅局级官员梯队;而“80后”也开始充实县处级官员群体,成为中国干部梯队的重要基础环节。
  李康表示,昆明此次选拔的这批年轻干部实际上也是一个干部储备,为五年以后的县市区党政机关换届作准备。
  “80后” 正好踩在了时代的节点上,其本身又具有不可比拟的年龄优势、知识优势,有能力、有热情、有潜力。但经验的不足始终被认为是他们最大的劣势,特别是在基层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他们能否应对和驾驭,这是个问题。
  从各省市的情况来看,解决“80后”干部的经验不足问题,普遍采用的办法是:在提拔之前下放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一段时间。
  2004年7月,周森锋以清华大学在读硕士的身份到襄樊市挂职锻炼,在不到5年时间内,从副处级升至处级,成为宜城市市长。
  昆明市此次选拔的干部也不是直接任职的,而是挂职。“挂职意味着可上可下,是一种培养锻炼干部的方式。”李康说。
  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注重选拔基层中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从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来看,重在实践锻炼、重视基层经历,将成为下一步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关注点”。
其他文献
成功处理人际或是国际关系,重点不在于你起手拿了什么牌,而在于胸襟,在于对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的访问,进一步夯实了中美关系的基础,这其中的一大亮点,便是美方对中国立场的更多理解和尊重,是坦然面对中国的崛起,是乐见两国共同发展和繁荣的未来。  在这方面,奥巴马最欣赏的“老师”林肯,可谓世人的楷模。提到林肯,人们就会想起他的乐观,他的宽容,但也许人们很难想到的是,林肯对人对事
期刊
2009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居住小康”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调查参加的总人数累计达7865人。经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为67.2分,比上一年度的65分提高2.2分。其中:居住面积指数为75.5,比上年增加1.2分;住宅建筑质量指数为64.3,比上年增加2.9分;住宅配套及环境指数为65.6,比上
期刊
自有制度开始,婚姻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大概很难有什么问题像婚姻问题这样,让人们保持如此经久不衰的兴趣和持久争论的热情。  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或是社会机构来说,都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婚姻问题至少与以下三个问题息息相关:爱情、性和政治。这使问题变得十分繁难,以至于神学家圣奥古斯丁说:婚姻问题是最繁难和最扑朔迷离的问题。他说,他不敢说自己已经弄明白了这个问题。  但无论如何,婚姻问
期刊
相当一部分人希望配偶在婚姻中绝对地忠诚于自己,但与此同时,自己却不希望接受婚姻忠诚条例的约束,对配偶履行同样的忠诚道德义务。    2009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进行了“你的婚姻幸福吗?”和“你认为维系婚姻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两项调查,参加调查的网民人数为16919人。调查结果显示,略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婚姻使自己感到幸福”,“性格”、“孩子”与“家庭”是维系婚姻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六成男性
期刊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大概是每一对初入婚姻殿堂新人的婚姻理想。然而,如今人们却离这个理想越来越远。陈耕野老人说,是因为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了。    坎坷跨世纪,携侣度今昔。荣华富贵皆淡泊,知足悟至理……   这是苗莹、陈耕野两位老人在结婚65周年——超钻石婚庆典上,儿女们的献词。两位老人在1943年结婚,虽经过了诸多风雨坎坷,却一直相濡以沫,幸福地走到了现在。  在两人超钻石
期刊
丁克  如今,这种“只做贤妻,不做母亲”,不生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婚姻的形态中,认为“自己活着已经够累了,何必再找一件事情来受罪!”     只恋爱不结婚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婚恋形式,双方一致认为“结婚证只是一张纸而已,成不成家无所谓,两个人喜欢就住在一起,不喜欢拉拉手再见,就算谁也没见过谁。”    只有责任没有爱  夫妻表面上是一个完整的家,有房子、有孩子,双栖双宿,节假日走走亲戚,
期刊
保护知识产权可不可以跨越现有的政府的知识产权局或法院的知识产权庭?也许我们到了一个面对中国全体知识产权人搞“统战”的时候了!其实,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人、就是保护本国的知识经济。    《小康》:从这个案子中,有哪些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赵宏瑞:刘宝顺的案子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政府登记机关“公示公信”出来的民事行为效力模糊、甚至无效。  各类财产权利的登记备案,本身对于各类维权,特别是
期刊
理想中的县政应当充分体现现代政治规则。而当前县域主要领导最需要提升的是政治担当意识和政治责任伦理。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这句“名言”,在一天之内网上搜索量就高达100多万条。  在这个开放的网络时代,个别基层官员的素质遭到网民的强烈谴责。一位网友说,将党和老百姓的利益完全对立起来,显然违背了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权为民
期刊
将近60年前,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诞生,规定了一夫一妻制以及婚姻自由;将近30年年前,第一次修改后的《婚姻法》,放宽了离婚条件,并将计划生育写入法律;新千年以后,《婚姻法修正案》规定,同居不再非法,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中国人离婚也再不需要审查期和介绍信。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离婚最自由的国家之一。  自建国前的包办婚姻,到后来的婚恋自由;自改革开放前的严格限制离婚,到现在的离婚充分自由;自单一模式的
期刊
2009年6~7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调查人数为3376人。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的社会信息,得出2008~2009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1.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国人对中国整体信用的满意度在逐年温和向好;相对企业和个人信用,政府信用更受民众的关注;更多的网友认同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