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文本”不是“去文本”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ne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受邀于北京第七届南锣鼓巷戏剧节“文学剧场”单元,上海戏剧学院2012级戏文系创作班的同学在蓬蒿剧场上演了两部作品:《建筑家》和《后雷雨》。前者以叙事体戏剧的形式描述了逃亡上海的匈牙利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Laszlo Hudec)的建筑家生涯,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完成了一种自我关照,传递出非常鲜明的、戏文系独有的对生活状态地表达。《后雷雨》则以曹禺的剧本《雷雨》《北京人》为基础,利用现代剧作技巧进行新的解读与重构,展现了文本创作方面的巧妙构想。
  作为“文学剧场单元”的入选剧目,两部作品都以呈现剧本为前提。在以传达剧本思想为第一要务的演出中,观众体验了创作者的热情与感伤。作品的成功演出也许让两部作品的戏剧构作郭晨子老师实现了她对于戏剧文学专业教学的意图: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潜能,回归戏剧的文学性。
  首先上演的《建筑家》是一部根据文献资料集体创作而成的作品,叙述体戏剧的特点清晰明确。五位歌队演员在剧中穿梭,引导着观众在情节内外转换,他们是歌队,是剧中人,在某些时刻他们又代表着自己,代表着创作者,代表着一个应届毕业生。他们在自己和邬达克之间搭建了一种联系,演员在对角色的演绎之外,更多的是对当下的思考:建筑对于城市代表着什么?是时代变迁?是文化遗产?是经济发展?是艺术还是商业?邬达克留下的建筑对上海这座城市意味着什么?面对业主的要求,他的妥协是否有过挣扎?在创作者们通过建筑来反思社会和艺术存在的关系的时候,又应该怎样去寻找一条适宜自己的“出路”?
  舞台上,邬达克建筑的影像串联起那一时代上海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分别由五名歌队演员扮演,拼凑出邬达克在上海28年的客居生涯:他从战俘营逃亡到上海,他与祖国隔断,与亲人离合,于西方传统建筑工艺在东方有继承也有悖逆,他饱受着建筑理念的煎熬与身体病痛的折磨设计出风格鲜明的图纸,既完成了雇主的需求,又保留了美好的创意……在剧本中,作者们直言了对邬达克的某种推崇与羡慕,不过放在当代,以编剧这一行业作为对照,即将离开校园的学子却没有这般坚强的意志,或者说,他们的自由创作没有被包容的幸运。舞台上他们综合运用着新闻视频、街头采访、原创音乐的现场演奏,用《建筑家》讲述着一个发生在过去却也依然活在当下的故事。
  该剧中,邬达克作为创作者或建筑师都不及邬达克作为一位流亡者所带来的触动。战争时代,他被迫远离自己的故土,多年都未能归返。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为一座寄居的城市,他设计的矗立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众多建筑竟成为了这座东方都市的某种象征。邬达克在空间上被拔离自己的土壤,在精神上他或许通过作品找到了自己的归属!邬达克是匈牙利人,而匈牙利人似乎自古以来就有着流亡的宿命。在欧洲,匈牙利像是个“半国”,无论是艺术家、诗人还是作家,一代代的匈牙利人总是带着混乱的认同感在逃亡中寻找自己。很难说邬达克的遭遇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但对20岁出头的青年剧作者而言,精神上或许也要面对相似的选择——坚持还是转向,选择邬达克作为一部戏的灵魂人物并对应自我当下的处境去找寻“出路”,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对戏文系的学生来说,《后雷雨》是更有意思的一次尝试,从中可以看到改编作品在技术上的专业性。与文献剧《建筑家》更偏重思想的表达与舞台上的呈现不同,《后雷雨》所在意的是对经典文本内在思想的开掘或重建。
  在《雷雨》问世的时代,曹禺的编剧技巧堪称非常成熟。他所运用的室内剧(chamber theatre)技术是易卜生式现实主义戏剧开端时的一种走戏方式,而他本人所想反映的是古希腊戏剧的内容,这是当时的中国话剧一次有趣的实践。而在易卜生之后,剧本创作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时空上寻找突破,一定程度上当代剧作家并没有走远,而是回到了莎士比亚甚至古希腊时期的做法。
  《后雷雨》由三名作者共同完成。全剧分为四个部分:引子,一群有人物身份的类歌队集体出场,在舞台上表达《雷雨》中人物的情感和声音。此类情形从贝克特开始就已经发生,到卡丽尔·丘琪尔、马丁·克瑞普以及萨拉·凯恩来发展完善,仅通过人的声音以及声音后面情感的展现来构成戏剧情境,简单地说是用一股强大的话语或者声效气场将观众强行带入作者的叙述领域,而非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或者叙述来推进。这是一种粗暴的技术,但是并不粗糙,常见于目前在国内流行的许多德国剧本中。《后雷雨》开场便提供了这样的语境,慢慢演变为一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峙,并以女性情感对男性的包围而终止。
  之后的第一部分《雷》拎出了鲁大海,围绕着鲁大海和与他直接发生关系的《雷雨》中的其他角色来重塑了这个人物。在曹禺的原作中,鲁大海是个被写得很“蠢”的人物,因此给了改编者很富裕的可能性,无论是描写他内心的阴暗面还是他“雷”一般暴烈的性情都有戏可做。鲁大海的粗犷被放大,他的扭曲得以展现,他变成一只张牙舞爪的恶猫,很细腻,很做作,也很会意淫,他带着凶狠的妒忌和强烈的报复心理,像一个黑色的精灵,游荡在《后雷雨》同样压抑而隐动的空气中。
  第二部分《雨》,是三组女性人物之前的对话。作者将《雷雨》中的鲁侍萍、鲁四凤、周繁漪同《北京人》中的曾思懿、曾瑞贞、愫方并置在舞台上。“并置”作为从现代美术中借用来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段,意在将某一材料或内容的不同角度并列放置在叙述中而实现暗示或者隐喻的意义。《雷雨》和《北京人》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并置产生了奇妙的内部关联,在各自的故事中,她们的行动与情感并不对位,而放置在同一种语境下,瑞贞和四凤共同追寻着“是否应该生下自己的孩子”,她们本来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罪恶的”或者是“不应该生下来的”,当她们出现在同一画框中时,《雷雨》中的四凤和《北京人》里的瑞贞都不存在了,她们变成了《后雷雨》解构下的“瑞贞”与“四凤”;同样地,周繁漪和愫方并列在一起,她们构成的命题是“遭受压抑和束缚的病态女性对自由与真实的渴望”。“并置”拼接出了人物全新的戏剧功能,她们站在各自的戏中,彼此辉映,互相认同,也互相冲突。她们的来自不同文本之下的灵魂带有可以不断延展的通约性。
  尾声部分,再次回到引子中,所有人物充满了舞台,他们的声音交替重叠,很飘忽,试图用诗意的节奏恢复语言本身的力量。
  《后雷雨》归类了当代编剧的一些技术,并选择了很好的素材,每一部分都形成不同的戏剧模式,是戏剧文学系教学意图的成功演示。
  现代编剧这一学科对于学生的要求正在发生转变,在能够独立创作剧本之外,编剧也要具备组织、参与和呈现的能力。演后谈中,上戏的郭晨子与高城两位老师都谈到,当代剧场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当导演介入编剧的同时编剧也早就开始介入了导演的工作,对舞台呈现的设想不断更新着编剧们对剧本写作的理解和改革。因此,“去剧作家”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所谓“后文本”时代,怀有私心地说,是剧作家重新介入剧场的工作方式。
  “后文本”不是“去文本”,通过上戏戏文系12创作班的两部作品,无论是《建筑家》一剧的选材和样式感的建立,还是《后雷雨》的经典重构策略,都可以看到上海戏剧学院敏锐地捕捉了这样的趋势,关注国内外创作现状,并在教学中大胆地实践,这种意图令人欢欣鼓舞。
  (作者为中央戏剧学院在读博士)
其他文献
人 物  穆萧萧 女,曾经是语文老师,未婚,角色年龄为三十一岁和四十三岁。  罗 辰 男,高中生,后来职业是股票投资咨询师,角色年龄为十六岁和二十八岁。  歌 者 男,人物精神世界的叙述者,使用神秘语言诵读《九歌》。  巫、觋 人物精神世界的外化呈现者,同时兼顾功能性角色。  场 景  穆萧萧家的客厅和学校教室,场景极简化处理。  第一场  [舞台上映出黝黯密集的竹子的影子。一束灯光下,穆萧萧一个
期刊
近年来,亮相京津的国外演出是如此之密集,集中于德国和东欧的演出剧目质量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前辈学者田本相将之命名为“新时期戏剧的二度西潮”。  终于,上海也赶上了一回,柏林戏剧节的三部作品《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和《等待戈多》集中上演。  柏林高尔基剧院的《共同基础》是一部文献剧,女导演耶尔·罗恩聚焦于前南斯拉夫战争,以一段完全出自个人角度的回忆佐以多屏幕的新闻画面开场。回忆零星,新闻
期刊
1944年12月26日,话剧《玻璃动物园》在芝加哥市民剧院首演。1945年3月31日,田纳西·威廉斯34岁生日后的第五天,《玻璃动物园》在百老汇Playhouse剧院演出。之后,该剧不断复演并一再感动世界各地的观众。2016年1月,《玻璃动物园》登陆上海舞台,为了更原汁原味地呈现这部经典之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特意邀请了美国导演大卫·埃斯比约恩松(David Esbjornson)执导。演出后的第二
期刊
空荡的舞台,矗立着一堵由大约20个简陋木箱堆砌而成的高墙。随着演出的进行,这堵高墙被拆解,木箱的不同组合构筑成了不同的戏剧场景——战火下的避难所、柏林办公室、前往故乡的大巴、父亲安葬的墓地等。关于战争的记忆,对于故乡的怀念混合着战火的硝烟和家破人亡的伤痛被尘封在心底,不愿去回想和提及。那堵构筑在心中阻隔着我们回溯过往历史的高墙,在木箱的一次次搬动中被拆解成碎片,又在一次次重组中被还原成记忆中的场景
期刊
汉堡德意志剧院的《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既富有创新性,又准确把握了原著精髓,做到了两者兼美,十分难得。走进大宁剧院,乍一看,很难想象这是现实主义大师易卜生的作品,在汉堡德意志剧院的演绎下,戏剧呈现出“卡夫卡式”的风格——无法言述的逼仄房间,狭长的窗户,面目模糊的主人公,丑恶而病态的人物关系……而恰恰,这种直观表达切中易卜生创作《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的主旨:个体在权力的腐蚀下被异化,变得越来
期刊
“国际导演大师班”是上海戏剧学院从2009年开始创办的一项全面引介当代国际导表演艺术名家创作技法的系列高端学术项目,迄今为止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大洋洲、北欧五国和南欧五国,涉及了西方具有较大戏剧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各国的导演艺术家们在与中国戏剧人的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观念交锋,是大师班对中国乃至世界当代戏剧文化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本文将以德国导演大师班为例,具
期刊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德语戏剧作品在中国上演,引发了国内戏剧圈对其创作风格、方法、理念的热议,德语戏剧似乎被戴上了某种神秘的光环。2016年6月,拥有半世纪历史的“柏林戏剧节”来到了上海,带来了三台风格迥异的剧目,上海的观众终于可以一睹真容。为促进更深入的交流,上戏田蔓莎主持的戏曲创新工作室组织了讲座和工作坊,本刊特别精选了一些精彩内容,就让这些德国创作者来为我们揭开德语戏剧的神秘面纱吧。  为何总
期刊
近日,浸入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在上海未演先热,12小时斩获百万票房,一万张预售票迅即售罄。这部风靡全球的作品到底有何魅力?浸入式戏剧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戏剧形式?本刊采访到了Punchdrunk艺术总监菲利克斯·巴雷特(Felix Barrett),让他来为我们解答这些疑问。  让观众成为戏剧的核心  菲利克斯做浸入式戏剧的初衷,是想要
期刊
荷香悠长、蝉声激越、彩蝶飞舞的炎炎夏日,走近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由远及近,清亮圆润的老生唱腔在长长的走廊回响,他就是今天采访的主角傅希如。为了8月的专场演出,他和他的团队一起,顶着高温酷暑投入紧张的排练之中。  初识傅希如是在今年上海戏剧学院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举办的莎剧系列展演中,他的代表作《王子复仇记》又一次上演。儒雅、端方是傅希如给我的第一印象,但京剧舞台上的他是能文能武、实力不凡的
期刊
不久前,柏林德意志剧院带来了于2014年排演的剧作《等待戈多》,在大宁剧院上演。尽管已看过很多个版本的《等待戈多》,但今天的主创如何解读贝克特依然是我所感兴趣的。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名作。贝克特这位曾当过乔伊斯助手,也被法西斯追捕过的剧作家,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投身了带有实验性质的戏剧创作,他的风格后来被归为了“荒诞派”。此类剧作,充斥着荒凉、隔膜、悲观、迷茫、虚妄、绝望,这正符合“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