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复杂的数形变化知识产物。数学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其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因为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数学思维,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的过程还是比较抗拒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具体的方法来解决学生这一问题。画图策略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使问题更加形象化,学生可以直观地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与小学生的理解力相契合。奇形怪状的图形,有趣直观的形状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力而且可以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爱上图形,爱上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画图策略 解决问题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将绘图作为小学生的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绘图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简单化,易于学生接受,活跃学生的思维。轻松愉悦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发散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复杂数量和逻辑关系等问題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提供“画图策略”这种有效的数学模式,帮助学生找到抵达数学宫殿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知图、认图。教师恰当的使用教学挂图、课文中的插图或多媒体,强化学生识图意识,指导学生认识图片、分析图片、自行画图的方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学习“里程表”这一课时,可以有意强调学生看图,要求学生通过看图来获取知识,通过读图理清各个地方的里程,通过自己绘图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看图是学习未知知识的重要方法,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不愿意读图,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不会读图,所以教给学生看图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基础。最快捷的方法是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备课的重点放到用画图的方法上教授孩子知识,经常启发、鼓励学生说图,明析思维过程。
二、指导学生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从而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其次要规范学生画图,在授课时,给学生一个画图的大概框架,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图形中的学问”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画线段图,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各个路口。这样,学生可以将头脑中的数字转化成图形,进而形成一个在脑海中的客观形象;其次,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在脑海中可以形成问题示意图,学生不再拘泥于手动画图,而长时间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步骤想象能力,使其在脑海中就可以自动绘图,节约了解决问题的时间,提高了答题效率。教师可以传授“画图五步法”使学生形成惯性思维。第一,阅读题意;第二,捕捉数学信息;第三,在脑海中形成示意图;第四,列式解答;第五,检查。通过这5个步骤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度,而且给将来学生进行深度数学研究和解答时提供一个清晰明了的解题思路。
三、善用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数学元素,全面理解数形关系,就要从“以数助形”“以形助数”两个方面体会。解题过程中有效的数形结合,常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通过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众所周知,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一般要借助直观实物。如,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现在的绳子占原来绳子总长的几分之几?这道题的条件虽然少,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单从字面上的意思很难弄清绳子与原来绳子之间的关系。如果画出线段图,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对折第二次的线段长是第三次的2倍,对折一次是上次的2倍,所以2×2×2=8 因此得出八分之一的结论,因此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学生表象清晰,思维清楚,对算理能理解透彻。如果没有图形的帮助,这样的教学理解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借助图形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形成学生的客观规律认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束语
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和终身性,小学生学习数学对思维逻辑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授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使他们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去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数学成绩。我认为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按照“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指导学生画图解决实际问题”“善用数形结合思想”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慧.运用画图策略 丰富模型认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8(4):60-62.
[2] 戚志清.利用“画图策略”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信息周刊,2019(35):1.
[3] 王凤.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画图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软件:电子版,2015(10):189-190.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画图策略 解决问题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将绘图作为小学生的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绘图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简单化,易于学生接受,活跃学生的思维。轻松愉悦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发散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复杂数量和逻辑关系等问題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提供“画图策略”这种有效的数学模式,帮助学生找到抵达数学宫殿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知图、认图。教师恰当的使用教学挂图、课文中的插图或多媒体,强化学生识图意识,指导学生认识图片、分析图片、自行画图的方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学习“里程表”这一课时,可以有意强调学生看图,要求学生通过看图来获取知识,通过读图理清各个地方的里程,通过自己绘图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看图是学习未知知识的重要方法,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不愿意读图,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不会读图,所以教给学生看图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基础。最快捷的方法是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备课的重点放到用画图的方法上教授孩子知识,经常启发、鼓励学生说图,明析思维过程。
二、指导学生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从而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其次要规范学生画图,在授课时,给学生一个画图的大概框架,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图形中的学问”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画线段图,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各个路口。这样,学生可以将头脑中的数字转化成图形,进而形成一个在脑海中的客观形象;其次,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在脑海中可以形成问题示意图,学生不再拘泥于手动画图,而长时间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步骤想象能力,使其在脑海中就可以自动绘图,节约了解决问题的时间,提高了答题效率。教师可以传授“画图五步法”使学生形成惯性思维。第一,阅读题意;第二,捕捉数学信息;第三,在脑海中形成示意图;第四,列式解答;第五,检查。通过这5个步骤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度,而且给将来学生进行深度数学研究和解答时提供一个清晰明了的解题思路。
三、善用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数学元素,全面理解数形关系,就要从“以数助形”“以形助数”两个方面体会。解题过程中有效的数形结合,常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通过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众所周知,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一般要借助直观实物。如,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现在的绳子占原来绳子总长的几分之几?这道题的条件虽然少,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单从字面上的意思很难弄清绳子与原来绳子之间的关系。如果画出线段图,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对折第二次的线段长是第三次的2倍,对折一次是上次的2倍,所以2×2×2=8 因此得出八分之一的结论,因此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学生表象清晰,思维清楚,对算理能理解透彻。如果没有图形的帮助,这样的教学理解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借助图形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形成学生的客观规律认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束语
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和终身性,小学生学习数学对思维逻辑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授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使他们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去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数学成绩。我认为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按照“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指导学生画图解决实际问题”“善用数形结合思想”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慧.运用画图策略 丰富模型认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8(4):60-62.
[2] 戚志清.利用“画图策略”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信息周刊,2019(35):1.
[3] 王凤.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画图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软件:电子版,2015(10):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