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能耗和污染排放却在降低。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而内蒙古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对矛盾。
近年来,内蒙古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环境保服务经济建设的21条措施,积极主动为经济建设项目提供环评等服务,严把环境质量关。今年全区安排的减排项目达517项。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8.6%,而装备制造业增长46.5%,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5.8%。目前,非资源型产业在内蒙古工业中所占比重已达到40%左右。
据记者了解,去年,内蒙古经济增长17.2%,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消化增量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44%和2%。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高耗能产品有序退出市场,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电石产能10万吨、铁合金产能5万吨;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长大幅度回落,电解铝、电石、铁合金产量增幅比上年同期均有下降;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6.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两项指标实现“双降”。
通过加大力度节能减排,内蒙古全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在内蒙古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样令人刮目相看:2000年,呼和浩特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只有121天,在北方15个省会城市中居倒数第一位;而200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1天,在北方15个省会城市中的位次上升到第二位。包头是老工业城市,主打产业是钢铁、铝、稀土、机械等重工业,过去曾是全国三大污染城市之一。近年来则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2008年的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1.6%。黄河流经鄂尔多斯段有728公里,境内无一家企业向黄河排污。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盟市,近年来新上马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由于环保同步或先行,天空依然湛蓝,草原依然碧绿。今年上半年,内蒙古重点监测的38条河流水质达标率为68.3%,较上年同期上升6.9个百分点。特别是黄河、嫩江水系干流水质百分之百达标。
除此之外,内蒙古风能资源居全国之首,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作为能源产业大区,内蒙古近年来下大力气做好“追风逐日”这篇大文章,把培育新能源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积极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开发“绿色能源产业”。如今,新能源大型项目建设已在内蒙古广袤的大草原上开花结果。
近年来,内蒙古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环境保服务经济建设的21条措施,积极主动为经济建设项目提供环评等服务,严把环境质量关。今年全区安排的减排项目达517项。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8.6%,而装备制造业增长46.5%,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5.8%。目前,非资源型产业在内蒙古工业中所占比重已达到40%左右。
据记者了解,去年,内蒙古经济增长17.2%,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消化增量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44%和2%。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高耗能产品有序退出市场,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电石产能10万吨、铁合金产能5万吨;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长大幅度回落,电解铝、电石、铁合金产量增幅比上年同期均有下降;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6.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两项指标实现“双降”。
通过加大力度节能减排,内蒙古全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在内蒙古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样令人刮目相看:2000年,呼和浩特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只有121天,在北方15个省会城市中居倒数第一位;而200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1天,在北方15个省会城市中的位次上升到第二位。包头是老工业城市,主打产业是钢铁、铝、稀土、机械等重工业,过去曾是全国三大污染城市之一。近年来则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2008年的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1.6%。黄河流经鄂尔多斯段有728公里,境内无一家企业向黄河排污。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盟市,近年来新上马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由于环保同步或先行,天空依然湛蓝,草原依然碧绿。今年上半年,内蒙古重点监测的38条河流水质达标率为68.3%,较上年同期上升6.9个百分点。特别是黄河、嫩江水系干流水质百分之百达标。
除此之外,内蒙古风能资源居全国之首,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作为能源产业大区,内蒙古近年来下大力气做好“追风逐日”这篇大文章,把培育新能源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积极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开发“绿色能源产业”。如今,新能源大型项目建设已在内蒙古广袤的大草原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