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1 班级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目前人们使用频率较高而又颇有争议的一个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给文化提出了一百六十多个定义。根据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理论,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便产生了物质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便产生了制度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本身,便产生了精神文化。
  2 班级文化的功能
  2.1 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2.2 凝聚功能。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2.3 制约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班级文化对成员的这种制约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得以实现:氛围制约(环境、关系、风气等);制度制约(规章、纪律、守则等);观念制约(理念、道德、舆论等)。
  2.4 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3 班级文化的建设
  3.1 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2 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是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其他文献
班集体不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而且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活动的基地,自我教育的课堂。所以,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尤为重要。和谐班集体是一个集体成员对集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着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是一个满足于学生想学习、能学习、会学习的班集体;是一个做事高效率、懂得真善美的班集体。  1 活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活动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途径,活动是进步的阶梯,同时活动又是提高班级凝
期刊
数学是小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渐采用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
期刊
1 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课开展不乐观的原因  受传统单一教育方法的影响,目前虽然提倡素质教育,提出新课程标准,但是大部分老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理论把握不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组织能力不强,上课就是三尺讲台加根粉笔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又一代书呆子。  1.1 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活动课增加工作难度。目前初中地理几乎还是副科的地位,很多学校不重视这门学科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换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关键词】兴趣;英语学习;农村学生  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黎明六点从家往学校赶的时候,我常常想起宋朝词人秦观的这一句词,我家在城里,却每天要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诸如备课没有针对性,目标不明确;教学素材运用不精练、不到位;备课随意性强,忽视学生情感;只备知识不备学生,课堂调控不灵活等现象比较集中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1 确立新的音乐教学备课观。  从备课的内容范围看,备课不仅要备教的内容,即是一个什么音乐作品或有关音乐内容,其中,涉及哪些音乐知识技能?哪些音乐文化?哪些人文精神?  从备课的对象范围看
期刊
笔者做过“中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问卷调查,发现有70.5%的学生认为环保与低碳生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90.5%的学生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关系到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这方面看,的确令人欣喜。但有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但没有采取行动,有62%的学生去购物时没有有自带包具或循环使用塑料袋的习惯,认为带上不方便 ,有50.5%的学生在外面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餐
期刊
教学改革是这几年热议的话题,许多学校、许多教育同仁们都在为教学改革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育的教育者,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四十五分钟,为什么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效果呢?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通过对上好一堂数学活动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知识,并学会利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问
期刊
【摘要】面对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何摆脱目前书法教育的困境?以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尝试多种策略,让书法教育回归正道。  【关键词】书法教育;困境;策略  一方面随着电脑的普及、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素质教育表面热闹、其实举步维艰;导致书法及书法教育早已不被中小学生重视,甚至以“学习”为借口遭到全面冷落。面对当前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存在的种种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一是认真阅读新的课程教学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过程中要清晰地展示教学目标。三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的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四是课后反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目标;教学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期刊
做班主任以来,我一直很困惑,老师都希望学生能愉快学习,那么,作为教育者自身,尤其是班主任,要不要进行愉快工作呢?诚然,班主任工作是美的,使人有美感的工作是幸福的,有美感的班主任工作,不仅能减轻班主任工作的身心负担,而且能使班主任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体现着无穷无尽的美,并且让班主任这份工作创造更多的美?我觉得从班级管理入手,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很有必要。  1 在师生交往中,创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