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基础
记者:“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打造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请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构建这个体系,有何新亮点?
赵锋:“十三五”期间,加快实施以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为目标的“两网两通”工程,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综合运输通道,统筹交通网络和各种交通方式提档升级、协调发展。
一是重点加强铁路建设。基本建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1、2、3小时”交通圈。构建南北通达、东西贯通、与国家高铁网融为一体的“两横两纵双辐射”全省高速铁路网,加快推进济青高铁、京沪高铁二线、沿海高速铁路等一批高铁项目,实现市市通高铁;全面建成“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到2020年,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2100公里。二是优化提升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山东段和省际通道项目建设,实施济青、京沪等交通运输量大的路段改扩建工程。2018年底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全省各县(长岛县除外)。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7600公里。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穿城路段改造及安全设施提升。加快农村公路隐患整治。三是合理布局航空建设。加强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完善机场布局,着力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建成青岛新机场;开工建设济宁、菏泽、聊城、枣庄、潍坊、威海机场;加快济南机场、临沂机场扩建。开通美洲、欧洲、澳洲洲际直航,国内外航线达到340条以上。四是加快推进水运建设。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港为重要组成的现代化港口群。初步形成以京杭运河主航道为骨架,其他支流航道为补充的“一干多支”航运网络和济宁港、枣庄港等港口群。积极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论证工作。到2020年,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9亿吨,货物吞吐量15亿吨;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600公里,综合通过能力7000万吨,货物吞吐量1亿吨。
记者:拥堵已成为困扰我省城市发展的桎梏,“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方面将有哪些针对性措施?
赵锋:“十三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着力构建绿色智能、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使全省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明显改善。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快速通道建设,推进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启动烟台、潍坊、淄博、临沂、济宁、威海、日照等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城市高架、大容量快速公交(BRT)系统、综合立交等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城市交通综合体,推进轨道、公交等交通设施与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枢纽紧密衔接。大力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加快建设无障碍设施,方便残障人士出行。合理布局建设城市人行天桥和地道、停车场和立体车库。建立高效智能的公交调度、信息反馈和救援救助系统。规范管理出租车行业发展,鼓励便民出租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
记者:“十三五”期间,我省能源体系建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我省将怎样发展构建现代能源新体系?
赵锋:从国际看,新一轮以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发展,能源科技创新将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从国内看,能源结构调整进入了“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期,但能源消费总量大、利用效率低、市场化进程慢等问题依然突出。从省内看,山东能源发展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双第一”、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对能源价格承受力较低等问题也困扰着我省转型发展。同时,“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能源需求稳定增加,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机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我省能源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我省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一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实施能源保障和能源网络工程,建立健全统筹内外、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资源枯竭矿井的退出矿。2020年,省内煤炭产量控制在1亿吨左右。建设宁蒙、晋陕、云贵、新疆、澳大利亚五大省外、海外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近海油气田和页岩油开发。打造北部沿海生态煤电集群、“路口”高效煤电走廊和鲁西南煤电一体化开发基地;建设海阳、荣成两大核电基地和陆上、海上双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实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和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外电入鲁”,到2020年接纳省外来电能力达到2400万千瓦左右。二是完善能源储输网络。加快建设枣庄、泰安、菏泽、德州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积极对接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国家骨干输气工程,加强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加快内蒙古等省区至我省特高压送电通道和省内特高压电网建设。加强“互联网+”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微电网示范推广工程。三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以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主攻方向,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扩大风电、光伏、核电等装机规模。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在供暖、热水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重点推进生物质燃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的生产和应用。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气化山东工程,加快天然气加气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建设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工程,加强车用充电设施建设。
记者:“十二五”期间,山东大力开展的“乡村文明行动”已初见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赵锋:“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辐射延伸,不断提高便利化程度和环境宜居水平。一是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村庄道路硬化逐步由“村村通”实现“户户通”,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优化农村电网结构,加强变电站、电力配套设施和技术服务站建设。二是实施农村改暖、改水、改厕工程。加快建设农村集中供热设施,巩固提升饮水安全成果,加快农村改厕步伐,统一设计、购料、施工、验收,到2018年底完成647万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三是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城镇和园区周边村庄铺设污水管线,接入城镇污水管网。2020年,全省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35%,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记者:“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打造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请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构建这个体系,有何新亮点?
赵锋:“十三五”期间,加快实施以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为目标的“两网两通”工程,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完善综合运输通道,统筹交通网络和各种交通方式提档升级、协调发展。
一是重点加强铁路建设。基本建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1、2、3小时”交通圈。构建南北通达、东西贯通、与国家高铁网融为一体的“两横两纵双辐射”全省高速铁路网,加快推进济青高铁、京沪高铁二线、沿海高速铁路等一批高铁项目,实现市市通高铁;全面建成“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到2020年,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2100公里。二是优化提升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山东段和省际通道项目建设,实施济青、京沪等交通运输量大的路段改扩建工程。2018年底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全省各县(长岛县除外)。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7600公里。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穿城路段改造及安全设施提升。加快农村公路隐患整治。三是合理布局航空建设。加强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完善机场布局,着力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建成青岛新机场;开工建设济宁、菏泽、聊城、枣庄、潍坊、威海机场;加快济南机场、临沂机场扩建。开通美洲、欧洲、澳洲洲际直航,国内外航线达到340条以上。四是加快推进水运建设。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港为重要组成的现代化港口群。初步形成以京杭运河主航道为骨架,其他支流航道为补充的“一干多支”航运网络和济宁港、枣庄港等港口群。积极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论证工作。到2020年,沿海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9亿吨,货物吞吐量15亿吨;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600公里,综合通过能力7000万吨,货物吞吐量1亿吨。
记者:拥堵已成为困扰我省城市发展的桎梏,“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方面将有哪些针对性措施?
赵锋:“十三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着力构建绿色智能、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使全省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明显改善。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快速通道建设,推进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启动烟台、潍坊、淄博、临沂、济宁、威海、日照等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城市高架、大容量快速公交(BRT)系统、综合立交等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城市交通综合体,推进轨道、公交等交通设施与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枢纽紧密衔接。大力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加快建设无障碍设施,方便残障人士出行。合理布局建设城市人行天桥和地道、停车场和立体车库。建立高效智能的公交调度、信息反馈和救援救助系统。规范管理出租车行业发展,鼓励便民出租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
记者:“十三五”期间,我省能源体系建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我省将怎样发展构建现代能源新体系?
赵锋:从国际看,新一轮以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发展,能源科技创新将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从国内看,能源结构调整进入了“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期,但能源消费总量大、利用效率低、市场化进程慢等问题依然突出。从省内看,山东能源发展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双第一”、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对能源价格承受力较低等问题也困扰着我省转型发展。同时,“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能源需求稳定增加,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机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我省能源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我省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一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实施能源保障和能源网络工程,建立健全统筹内外、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资源枯竭矿井的退出矿。2020年,省内煤炭产量控制在1亿吨左右。建设宁蒙、晋陕、云贵、新疆、澳大利亚五大省外、海外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近海油气田和页岩油开发。打造北部沿海生态煤电集群、“路口”高效煤电走廊和鲁西南煤电一体化开发基地;建设海阳、荣成两大核电基地和陆上、海上双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实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和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外电入鲁”,到2020年接纳省外来电能力达到2400万千瓦左右。二是完善能源储输网络。加快建设枣庄、泰安、菏泽、德州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积极对接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国家骨干输气工程,加强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加快内蒙古等省区至我省特高压送电通道和省内特高压电网建设。加强“互联网+”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微电网示范推广工程。三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以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主攻方向,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扩大风电、光伏、核电等装机规模。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在供暖、热水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重点推进生物质燃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的生产和应用。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气化山东工程,加快天然气加气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建设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工程,加强车用充电设施建设。
记者:“十二五”期间,山东大力开展的“乡村文明行动”已初见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赵锋:“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辐射延伸,不断提高便利化程度和环境宜居水平。一是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村庄道路硬化逐步由“村村通”实现“户户通”,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优化农村电网结构,加强变电站、电力配套设施和技术服务站建设。二是实施农村改暖、改水、改厕工程。加快建设农村集中供热设施,巩固提升饮水安全成果,加快农村改厕步伐,统一设计、购料、施工、验收,到2018年底完成647万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三是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城镇和园区周边村庄铺设污水管线,接入城镇污水管网。2020年,全省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35%,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