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还有许多外地人不知道“砀”字怎么读,如今,这个总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成了全国有名的“网红县”,每天都在用各种方式向世界展示梨都的花海美,梨都的酥梨甜,向五洲四海讲述生态砀山的美丽故事。
砀山酥梨因砀山而得名,砀山又因砀山酥梨而闻名中外。砀山酥梨的栽培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开始大面积栽培,成为当地特产。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均被列为贡品。
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砀山酥梨也曾有过滞销和果贱伤农的经历。有着近百万亩连片生态果园,年产各类水果34亿斤,却始终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酥梨之都如何破解财富密码?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一语道破:“有名气才有人气,有人气才有财气,有财气才能给老百姓带来福气,有福气老百姓才会少了怨气!”
为了提升砀山的“名气”,县里积极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机遇,借助拥有近百里黄河故道这一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依托一年一度的梨花节和采梨节,探索形成了“生态旅游+休闲运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去年以来,砀山县先后成功举办了春秋两季梨园国际马拉松、国际马术一星级耐力赛、国际马术二星级耐力赛、2017中国砀山马术高峰论坛暨企业名家马术耐力赛、“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等体育赛事,荣获中华民族大赛马·传统耐力赛最佳赛道奖和推动奖两项大奖,被评为“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最美公路赛道。其中国际二星级马术耐力赛为国内首次举办,开创了国内马术发展史上的先河。砀山县依托黄河故道打造的世界顶级马术赛道,被中国马业协会称为全国“十大黄金赛道”之首,受到国内外骑手的广泛好评,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为了提升砀山的“名气”,去年采梨节和今年梨花节,由人民网主办的融媒体砀山行活动,利用《人民日报》、人民网及“两微一端”的传播优势和强大影响力,同时通过网络名人梨树认养等活动,传播梨乡文化。其中,有网络紅人发表感言: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转型是否成功事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砀山作为贫困县积极发展特色梨文化,运用电商发展特色产业,用特色打出美誉度,对边远贫困地区很有借鉴意义。砀山发展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互联网让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我网上下单,梨子很快就到了家。来砀山看到了一种踏踏实实的发展,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为了提升砀山的“名气”,县委书记王广敏的名片一面是中文,印着梨花飞雪的图片,一面是英文,印着酥梨飘香的图片。县长陶广宏通过网络向全世界的网友推介“砀山酥梨”:生食可以清六腑之热,熟食可以滋五脏之阴。砀山壹体合作社理事长绳立勇受邀登上央视《识材有道》栏目,向海内外观众推介砀山酥梨,现场成交100万元大单。
有名气才有人气。2017年,“酥梨小镇”获评宿州市首家省级特色小镇,“梨都马术运动小镇”入选全省首批体育特色小镇,来砀游客358万人次。梨花节和采梨节期间,每天来砀山旅游的人数都保持在两万人以上。
有人气才有财气。去年,砀山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7亿元。
作为“砀山酥梨”原产地,砀山年产各类水果34亿斤,其中,砀山酥梨15亿斤左右,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全国水果加工十强企业半数落户砀山,初步形成了以水果加工产业链为纽带的“企业簇群”和“块状经济”,全县水果年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年出口创汇近1亿美元。
电商扶贫是砀山的支柱性扶贫工程,作为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砀山目前已拥有电商企业1211家,网店、微店超1.5万家,10万余人从事电商及相关产业,实现了全县扶贫村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带动1.3万户果农摆脱贫困。
通过线上销售,不但解决了梨的出路问题,还涌现出了一批梨都自己的网红。体重不足25公斤的重瘫女孩李娟自学微商技巧,用嘴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网上销售水果,年卖水果40万斤,不仅解决了自家卖果难题,还带动更多的贫困残疾人走上电商脱贫之路,带动街坊邻里稳定脱贫。李娟身残志坚、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和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逆境阳光典范女性”“安徽好人”“安徽省2017年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家住砀山县玄庙镇的“95后”姑娘许静家里种植了上千棵梨树,2014年开始做微商。每天,许静都会用手机拍一些花开蝶舞、果满枝头的照片,随手发到微信朋友圈。很多人看到许静发的图片后,觉得她家的梨子新鲜,品质好,远的纷纷下单,住在周边市县的慕名到她家梨园亲自采摘。短短四年时间,许静已经拥有了多个自己的电商平台,方便世界各地的粉丝们品享“砀山味道”。去年,光是销售砀山酥梨,许静的收入就有六七千万元。
如今,走在砀山的街巷村寨,都能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赶早去快递点送货,也会看到二三十岁的返乡青年坐在家里忙着回复客户发来的信息。电商的出现,就像一缕春风,一泓清泉,承载起人们创富的梦想。2016年,砀山县网上农产品销售额达31.6亿元,成为全国县级农产品电商销售大县,并荣获“2016年中国十大农村电商合作探索奖”。2017年,砀山县网上交易额超40亿元,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对该县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绩效评价,名列全省第一,走出了一条“产业+基地+电商+贫困户”扶贫模式,成为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的“砀山模式”。
有财气才能给老百姓带来福气。近年来,砀山县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惠民生、促和谐,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联合国对长寿乡规定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砀山县老龄办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县现有百岁以上老人138位,砀山百岁老人如此之多,与他们经常食用砀山酥梨是否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福气老百姓才会少了怨气。生态旅游让砀山人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的吸引力,秸秆焚烧这一老大难问题,在砀山实现了连续六年“零火点”,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空气质量达到省控目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荣获“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县城”称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五届获全省“平安县”称号。
老百姓少了怨气才会有干事创业的底气。如今的砀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首批平安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首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信访工作先进县、双拥模范县。
春从砀山来,百万梨花开。砀山人说,走遍千山万水,还是砀山最美。
“春有梨花秋有果,赏花采梨都不错。花开富贵果丰硕,有滋有味新生活。”这就是世界梨都砀山,这就是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群众的幸福生活。
砀山酥梨因砀山而得名,砀山又因砀山酥梨而闻名中外。砀山酥梨的栽培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开始大面积栽培,成为当地特产。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均被列为贡品。
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砀山酥梨也曾有过滞销和果贱伤农的经历。有着近百万亩连片生态果园,年产各类水果34亿斤,却始终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酥梨之都如何破解财富密码?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一语道破:“有名气才有人气,有人气才有财气,有财气才能给老百姓带来福气,有福气老百姓才会少了怨气!”
为了提升砀山的“名气”,县里积极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机遇,借助拥有近百里黄河故道这一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依托一年一度的梨花节和采梨节,探索形成了“生态旅游+休闲运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去年以来,砀山县先后成功举办了春秋两季梨园国际马拉松、国际马术一星级耐力赛、国际马术二星级耐力赛、2017中国砀山马术高峰论坛暨企业名家马术耐力赛、“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等体育赛事,荣获中华民族大赛马·传统耐力赛最佳赛道奖和推动奖两项大奖,被评为“健康安徽”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最美公路赛道。其中国际二星级马术耐力赛为国内首次举办,开创了国内马术发展史上的先河。砀山县依托黄河故道打造的世界顶级马术赛道,被中国马业协会称为全国“十大黄金赛道”之首,受到国内外骑手的广泛好评,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为了提升砀山的“名气”,去年采梨节和今年梨花节,由人民网主办的融媒体砀山行活动,利用《人民日报》、人民网及“两微一端”的传播优势和强大影响力,同时通过网络名人梨树认养等活动,传播梨乡文化。其中,有网络紅人发表感言: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转型是否成功事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砀山作为贫困县积极发展特色梨文化,运用电商发展特色产业,用特色打出美誉度,对边远贫困地区很有借鉴意义。砀山发展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互联网让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我网上下单,梨子很快就到了家。来砀山看到了一种踏踏实实的发展,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为了提升砀山的“名气”,县委书记王广敏的名片一面是中文,印着梨花飞雪的图片,一面是英文,印着酥梨飘香的图片。县长陶广宏通过网络向全世界的网友推介“砀山酥梨”:生食可以清六腑之热,熟食可以滋五脏之阴。砀山壹体合作社理事长绳立勇受邀登上央视《识材有道》栏目,向海内外观众推介砀山酥梨,现场成交100万元大单。
有名气才有人气。2017年,“酥梨小镇”获评宿州市首家省级特色小镇,“梨都马术运动小镇”入选全省首批体育特色小镇,来砀游客358万人次。梨花节和采梨节期间,每天来砀山旅游的人数都保持在两万人以上。
有人气才有财气。去年,砀山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7亿元。
作为“砀山酥梨”原产地,砀山年产各类水果34亿斤,其中,砀山酥梨15亿斤左右,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全国水果加工十强企业半数落户砀山,初步形成了以水果加工产业链为纽带的“企业簇群”和“块状经济”,全县水果年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年出口创汇近1亿美元。
电商扶贫是砀山的支柱性扶贫工程,作为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砀山目前已拥有电商企业1211家,网店、微店超1.5万家,10万余人从事电商及相关产业,实现了全县扶贫村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带动1.3万户果农摆脱贫困。
通过线上销售,不但解决了梨的出路问题,还涌现出了一批梨都自己的网红。体重不足25公斤的重瘫女孩李娟自学微商技巧,用嘴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网上销售水果,年卖水果40万斤,不仅解决了自家卖果难题,还带动更多的贫困残疾人走上电商脱贫之路,带动街坊邻里稳定脱贫。李娟身残志坚、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和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逆境阳光典范女性”“安徽好人”“安徽省2017年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家住砀山县玄庙镇的“95后”姑娘许静家里种植了上千棵梨树,2014年开始做微商。每天,许静都会用手机拍一些花开蝶舞、果满枝头的照片,随手发到微信朋友圈。很多人看到许静发的图片后,觉得她家的梨子新鲜,品质好,远的纷纷下单,住在周边市县的慕名到她家梨园亲自采摘。短短四年时间,许静已经拥有了多个自己的电商平台,方便世界各地的粉丝们品享“砀山味道”。去年,光是销售砀山酥梨,许静的收入就有六七千万元。
如今,走在砀山的街巷村寨,都能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赶早去快递点送货,也会看到二三十岁的返乡青年坐在家里忙着回复客户发来的信息。电商的出现,就像一缕春风,一泓清泉,承载起人们创富的梦想。2016年,砀山县网上农产品销售额达31.6亿元,成为全国县级农产品电商销售大县,并荣获“2016年中国十大农村电商合作探索奖”。2017年,砀山县网上交易额超40亿元,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对该县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绩效评价,名列全省第一,走出了一条“产业+基地+电商+贫困户”扶贫模式,成为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的“砀山模式”。
有财气才能给老百姓带来福气。近年来,砀山县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惠民生、促和谐,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联合国对长寿乡规定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砀山县老龄办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县现有百岁以上老人138位,砀山百岁老人如此之多,与他们经常食用砀山酥梨是否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福气老百姓才会少了怨气。生态旅游让砀山人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的吸引力,秸秆焚烧这一老大难问题,在砀山实现了连续六年“零火点”,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空气质量达到省控目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荣获“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县城”称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五届获全省“平安县”称号。
老百姓少了怨气才会有干事创业的底气。如今的砀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首批平安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首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信访工作先进县、双拥模范县。
春从砀山来,百万梨花开。砀山人说,走遍千山万水,还是砀山最美。
“春有梨花秋有果,赏花采梨都不错。花开富贵果丰硕,有滋有味新生活。”这就是世界梨都砀山,这就是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群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