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景观体验和场所意义研究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2894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学在存在层面为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围绕体验和场所意义的解读方法,然而在国内有关景观感知的研究中,尚缺乏从对“存在”概念的深入理解中解读景观体验及场所意义的研究。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对“存在”层面的景观进行解读,指出真实性是进入和理解现象学中景观体验的途径。从客观真实性、建构真实性、存在真实性3个关于真实性的维度对景观体验进行系统的解读,并以真实性体验为基础,建构出景观对于参与者的意义,包括感官享受、情感联结、自我探索3个层次,为景观体验和场所意义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规划逐步转向国土空间规划,准确掌握宏观尺度中的城市群绿色空间的服务特征成为规划决策的重要前提。基于多源数据,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土壤流失方程、INVEST模型识别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入后半程,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营造日益受到关注,城市绿道也在此背景下作为空间品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受到重视。但当前绿道规划更多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出发,在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景观技术已成为有效解决现阶段风景园林领域所面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并呈现出愈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将现阶段风景园林领域所面临的核心科学问题归
基于环境舒适度的理论扩展和街景大数据的应用实践,在城市尺度下对北京和上海2座城市的街景在舒适度感知、影响舒适度的元素以及城市间街景舒适度分布差异方面进行探讨。采用
1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竹藤组织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都市博览局承办单位:成
1智慧公园管理系统产生的背景与其时代意义以公园为主的城市户外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和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和广大市民使用的场所,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随着游
文艺复兴以来,古遗址美学的发现与发展为工业遗址价值识别奠定了美学基础。随着传统工业逐渐退到历史的幕后,工业遗址凭借其崇高美特征被人们发现其文化价值内涵,并由此诞生
城市公园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除了基于交通(距离、时间、成本)的可达性外,视觉可达性是度量居民对公园心理感知的重要内容。针对公园周边地区复杂的建筑布局和高低错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