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2月1日也是大年初五。1000多个孩子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赶来,齐为他们共同的老爸杜聪庆贺生日。他们动情地合唱着“父亲”:谢谢您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让您再变老了,我愿意用我一切,换您岁月长留。我是您的骄傲吗?还在为我担心吗?您牵挂的孩子长大啦,感谢一路上有您……
在孩子们簇拥下的杜聪泪光闪闪,回忆自己18年的公益之路。他觉得一切都值得。杜聪,曾是美国华尔街一位出色的银行家。18年前,他放弃优越生活,到中国贫困农村投身于救助艾滋遗孤的公益事业当中。如今,他已资助了2万多个孤儿,有的在国内外大学深造,有的已经成家立业……
这些孩子命运的改变,也是他对生命最好的回馈。
银行家倾力救助艾滋孤儿
1992年,杜聪于哈佛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在华尔街一家创投银行供职一年后,被纽约雷曼兄弟投资银行高薪聘为副总裁。3年后,雷曼兄弟银行委派杜聪回香港的兄弟银行工作。作为银行的老总,杜聪经常前往内地出差。1998年7月,在一次出差途中,杜聪在火车上遇到了一对父女。父亲满身满腿都是疱疹并且溃烂严重,溃烂的恶臭弥漫了整个车厢,顾客们纷纷躲避,杜聪走过去问那位女孩的父亲:“需要我帮忙做点什么吗?”父亲哭着说:“你帮不到我。我们村里,很多人都得了这种怪病,陆续都死了。但我不甘心啊,孩子妈妈也死于这个病,孩子还那么小,我死了她咋办啊?”
受到强烈震撼的杜聪当即放下一切,想帮助这个苦难的家庭。他带着父女俩去北京一家大医院检查。结果是父亲感染了艾滋病!庆幸的是,孩子是健康的。当时国内还没有有效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几天后,孩子父亲在医院去世了。父亲临终前,死死拽着杜聪的手祈求:“好心人啊,我女儿就托付给你了!如果你愿意资助她继续上学,她要是能考上大学,我死也瞑目了……”
杜聪握住他的手难过地说:“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的孩子,让她好好读书!”
当杜聪送女孩回到她的河南家中时,他又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那个地区,几乎每三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是艾滋病遗孤!在村里住了三天,杜聪得知了一个真相:1993年,当地农民为了致富,眼见两三次献血抵得上全家一年的种田收入,都争先恐后地去血站献血,促进了当地蓬勃发展的“血浆经济”。后来这个血浆市场,偷偷进驻了黑血站,因把关不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二次利用针管造成了交叉感染,一个又一个艾滋村就这样被制造了出来,艾滋遗孤也日渐增多起来。
一个15岁的男孩,胳膊上刻着一个大大的“仇”字。他跟杜聪说:“我一定要报仇,去杀掉害死我父母的人!”那天夜里,杜聪失眠了,脑子里一遍遍回响着男孩的这句话。他们本该是天真快乐的孩子,却因为艾滋病失去了父母,变得更加贫穷,失去了上学机会,甚至遭受到邻居和亲戚的疏远和歧视,那是一种多么无助的痛苦体验?他们太需要一个智慧的行动者来帮他们重建心灵,重拾信心了!当意识到这点之后,杜聪几乎在1分钟之内就决定,他要办一个艾滋遗孤的公益助学机构,治愈孩子们的心理伤痛,让他们涅槃重生。
1998年10月,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杜聪在河南成立了“智行基金会”。此后,杜聪在云南、安徽、贵州等13个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也陆续成立了基金会分社,给这些地区寄居在亲戚家的贫困艾滋遗孤,每月发放固定的生活费和学习经费,每月还和同事们对孩子们进行2次家访,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做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和纠偏。
让孩子们承接爱的接力棒
“智行基金会”成立后,杜聪越来越感受到时间不够用:虽然各地区基金会都有专职同事替自己分管各项工作事宜,资金上的缺口也能通过社会捐助和创办社会企业得以周转,可是,改变这些孩子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
2001年11月,“智行”运营3年后,杜聪放弃了锦绣前程,专职做起了“智行基金会”,他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教育和培养这些孩子身上。家人和朋友都觉得杜聪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全职去做没有工资拿的义工,简直就是疯掉了。他们提醒杜聪:“世间有那么多苦难不幸的人,凭你一己之力,你能帮得了多少人?”但是,杜聪没办法不去管这些孩子。
2003年7月,“智行”資助的第一批23名艾滋遗孤,正好大学毕业,其中一位复旦大学毕业的孩子婷婷,因出色的学习成绩留校任教,杜聪想到一个好方法:让婷婷去给那些迷茫的孩子现身说教,也许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当婷婷说“我也是艾滋遗孤。但我通过努力,照样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时,很多孩子都哭了。杜聪又趁热打铁,带这些孩子去参观大学校园,感受大学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回来后,学习态度果然积极了很多。
此后,每年为艾滋遗孤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成了“智行”的一项规定。每年暑假和寒假,杜聪和同事们会带孩子们参观一些大城市和大学校园。开阔了眼界后,出于对精彩世界的本能追求,孩子们就很自然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努力学习。
除此之外,杜聪还要求被资助的大学生遗孤,每年暑假都要回到家乡,组成暑期帮扶班,对遗孤弟弟妹妹们做家访活动。杜聪主张一帮三,三帮九的社区互助氛围和形式,他希望孩子们体会到,从一个受助者变成一个助施者的那份成就感,也更希望他们承接下爱的接力棒,变成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千名子女为老爸齐唱生日歌
杜聪资助的2万多名艾滋遗孤中,有600多个孩子是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大都通过母婴传播而感染。杜聪眼见这些孩子中有100多个已长大成人,很是心焦:虽然他们感染了艾滋病,但他们也有婚姻权和生育权。再说,艾滋病患者生孩子,完全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生出一个健康宝宝。2013年开始,杜聪又当起了热心红娘,多次组织这些年轻人一起旅游聚餐,给他们创造互相认识的机会。3年多来,其中有48对领了结婚证,30多对生了孩子,而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健康的。
这些孩子成家立业,并且生下了健康的孩子延续血脉,他们的爷爷奶奶是最开心的。有位老奶奶的命运特别坎坷:她28岁时守了寡,这场“血灾”,相继夺去大儿子一家和小儿子夫妇的生命,小孙子命虽保住了,但却因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老奶奶绝望地守着小孙子,感觉生活没有希望……当她得知孙子生了个健康宝宝时老泪纵横,硬是颤颤巍巍走了5公里的山路,辗转找到杜聪,只为跟他说声“谢谢”。面对老人们的含泪感谢,杜聪时常感慨:自己在香港出生美国长大,能与一群从未离开过偏僻农村的孩子们人生重叠和交集,十几年来如同家人般的亲密,真是有着太深的缘分了。而每年春节和自己的生日,杜聪总是既担忧又幸福满满。因为房子太小,孩子太多,特别是每年春节初一至初六期间,孩子们都会分批来看他。家里人满为患,一顿团圆饺子,光是煮,就要花上3个小时,房间里挤满了吃饺子的孩子。如果人都来齐了,估计10间房子也不够挤的。但这其乐融融的景象又是激励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今年的生日,听着孩子们齐唱着送给老爸的歌,杜聪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十几年来,在无数的劝阻和重重压力下,他坚持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尽管他因此而单身,没有自己的孩子,但能有这么多孩子把他当成爸爸惦记着,他已经心满意足了。未来,他还会继续做孩子们的“杜爸爸”。
编辑/刘洋
在孩子们簇拥下的杜聪泪光闪闪,回忆自己18年的公益之路。他觉得一切都值得。杜聪,曾是美国华尔街一位出色的银行家。18年前,他放弃优越生活,到中国贫困农村投身于救助艾滋遗孤的公益事业当中。如今,他已资助了2万多个孤儿,有的在国内外大学深造,有的已经成家立业……
这些孩子命运的改变,也是他对生命最好的回馈。
银行家倾力救助艾滋孤儿
1992年,杜聪于哈佛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在华尔街一家创投银行供职一年后,被纽约雷曼兄弟投资银行高薪聘为副总裁。3年后,雷曼兄弟银行委派杜聪回香港的兄弟银行工作。作为银行的老总,杜聪经常前往内地出差。1998年7月,在一次出差途中,杜聪在火车上遇到了一对父女。父亲满身满腿都是疱疹并且溃烂严重,溃烂的恶臭弥漫了整个车厢,顾客们纷纷躲避,杜聪走过去问那位女孩的父亲:“需要我帮忙做点什么吗?”父亲哭着说:“你帮不到我。我们村里,很多人都得了这种怪病,陆续都死了。但我不甘心啊,孩子妈妈也死于这个病,孩子还那么小,我死了她咋办啊?”
受到强烈震撼的杜聪当即放下一切,想帮助这个苦难的家庭。他带着父女俩去北京一家大医院检查。结果是父亲感染了艾滋病!庆幸的是,孩子是健康的。当时国内还没有有效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几天后,孩子父亲在医院去世了。父亲临终前,死死拽着杜聪的手祈求:“好心人啊,我女儿就托付给你了!如果你愿意资助她继续上学,她要是能考上大学,我死也瞑目了……”
杜聪握住他的手难过地说:“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的孩子,让她好好读书!”
当杜聪送女孩回到她的河南家中时,他又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那个地区,几乎每三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是艾滋病遗孤!在村里住了三天,杜聪得知了一个真相:1993年,当地农民为了致富,眼见两三次献血抵得上全家一年的种田收入,都争先恐后地去血站献血,促进了当地蓬勃发展的“血浆经济”。后来这个血浆市场,偷偷进驻了黑血站,因把关不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二次利用针管造成了交叉感染,一个又一个艾滋村就这样被制造了出来,艾滋遗孤也日渐增多起来。
一个15岁的男孩,胳膊上刻着一个大大的“仇”字。他跟杜聪说:“我一定要报仇,去杀掉害死我父母的人!”那天夜里,杜聪失眠了,脑子里一遍遍回响着男孩的这句话。他们本该是天真快乐的孩子,却因为艾滋病失去了父母,变得更加贫穷,失去了上学机会,甚至遭受到邻居和亲戚的疏远和歧视,那是一种多么无助的痛苦体验?他们太需要一个智慧的行动者来帮他们重建心灵,重拾信心了!当意识到这点之后,杜聪几乎在1分钟之内就决定,他要办一个艾滋遗孤的公益助学机构,治愈孩子们的心理伤痛,让他们涅槃重生。
1998年10月,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杜聪在河南成立了“智行基金会”。此后,杜聪在云南、安徽、贵州等13个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也陆续成立了基金会分社,给这些地区寄居在亲戚家的贫困艾滋遗孤,每月发放固定的生活费和学习经费,每月还和同事们对孩子们进行2次家访,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做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和纠偏。
让孩子们承接爱的接力棒
“智行基金会”成立后,杜聪越来越感受到时间不够用:虽然各地区基金会都有专职同事替自己分管各项工作事宜,资金上的缺口也能通过社会捐助和创办社会企业得以周转,可是,改变这些孩子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
2001年11月,“智行”运营3年后,杜聪放弃了锦绣前程,专职做起了“智行基金会”,他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教育和培养这些孩子身上。家人和朋友都觉得杜聪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全职去做没有工资拿的义工,简直就是疯掉了。他们提醒杜聪:“世间有那么多苦难不幸的人,凭你一己之力,你能帮得了多少人?”但是,杜聪没办法不去管这些孩子。
2003年7月,“智行”資助的第一批23名艾滋遗孤,正好大学毕业,其中一位复旦大学毕业的孩子婷婷,因出色的学习成绩留校任教,杜聪想到一个好方法:让婷婷去给那些迷茫的孩子现身说教,也许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当婷婷说“我也是艾滋遗孤。但我通过努力,照样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时,很多孩子都哭了。杜聪又趁热打铁,带这些孩子去参观大学校园,感受大学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回来后,学习态度果然积极了很多。
此后,每年为艾滋遗孤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成了“智行”的一项规定。每年暑假和寒假,杜聪和同事们会带孩子们参观一些大城市和大学校园。开阔了眼界后,出于对精彩世界的本能追求,孩子们就很自然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努力学习。
除此之外,杜聪还要求被资助的大学生遗孤,每年暑假都要回到家乡,组成暑期帮扶班,对遗孤弟弟妹妹们做家访活动。杜聪主张一帮三,三帮九的社区互助氛围和形式,他希望孩子们体会到,从一个受助者变成一个助施者的那份成就感,也更希望他们承接下爱的接力棒,变成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千名子女为老爸齐唱生日歌
杜聪资助的2万多名艾滋遗孤中,有600多个孩子是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大都通过母婴传播而感染。杜聪眼见这些孩子中有100多个已长大成人,很是心焦:虽然他们感染了艾滋病,但他们也有婚姻权和生育权。再说,艾滋病患者生孩子,完全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生出一个健康宝宝。2013年开始,杜聪又当起了热心红娘,多次组织这些年轻人一起旅游聚餐,给他们创造互相认识的机会。3年多来,其中有48对领了结婚证,30多对生了孩子,而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健康的。
这些孩子成家立业,并且生下了健康的孩子延续血脉,他们的爷爷奶奶是最开心的。有位老奶奶的命运特别坎坷:她28岁时守了寡,这场“血灾”,相继夺去大儿子一家和小儿子夫妇的生命,小孙子命虽保住了,但却因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老奶奶绝望地守着小孙子,感觉生活没有希望……当她得知孙子生了个健康宝宝时老泪纵横,硬是颤颤巍巍走了5公里的山路,辗转找到杜聪,只为跟他说声“谢谢”。面对老人们的含泪感谢,杜聪时常感慨:自己在香港出生美国长大,能与一群从未离开过偏僻农村的孩子们人生重叠和交集,十几年来如同家人般的亲密,真是有着太深的缘分了。而每年春节和自己的生日,杜聪总是既担忧又幸福满满。因为房子太小,孩子太多,特别是每年春节初一至初六期间,孩子们都会分批来看他。家里人满为患,一顿团圆饺子,光是煮,就要花上3个小时,房间里挤满了吃饺子的孩子。如果人都来齐了,估计10间房子也不够挤的。但这其乐融融的景象又是激励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今年的生日,听着孩子们齐唱着送给老爸的歌,杜聪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十几年来,在无数的劝阻和重重压力下,他坚持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尽管他因此而单身,没有自己的孩子,但能有这么多孩子把他当成爸爸惦记着,他已经心满意足了。未来,他还会继续做孩子们的“杜爸爸”。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