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际电力设备为载体,参照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以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工厂变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为例,研究专业课程说课思路、方法和内容,旨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定位;学习情境;教学方法;课程实施;评价考核
作者简介:耿凡娜(1978-),女,陕西渭南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陕西 咸阳 7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工厂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研究”(课题编号:JY11-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31-02
说课是教师阐述一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教学目标、课时分配、课程设计思路、教材内容取舍与序化、教学条件、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考核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1]说课可以考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的能力,近几年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系统介绍“工厂变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说课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方法。
一、基于专业体系的课程定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国家级示范专业之一,“工厂变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则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通二专三结合”中专业专项能力学习领域之一,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其前身为“工厂供电”、“供配电技术”,该课程不仅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前导后续课程涉及的设备提供电力供应与保障,更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类学生毕业前获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有利支持。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依据由市场分析及社会需求调研—定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的理念和思路,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逻辑推断能力较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由企业人员、教育专家及双师型教师广泛合作参与开发。选择企业供配电系统中实际的电力设备为载体,设计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四个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从应知理论、应会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明确课程目标(如表1所示),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图2 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表1 课程目标
核心岗位 中高级维修电工、电气安装工
应知理论 掌握供电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与规定;掌握供电系统的组成;掌握用电负荷的基本计算;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掌握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接线与整定;掌握供电安全技术;掌握变电所高低压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掌握供配电设备电气安装标准、安装工艺和电缆接线工艺
应会技能 具有安全操作、安全供用电方面的技能;能够熟练进行供电系统的分析与接线;能够正确进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接线与整定;具有工厂供电系统用电负荷的统计与计算的能力;具有对供电系统的设备、电缆及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调试、运行维护和常见故障分析处理的能力;设备资料阅读、安装图纸绘制
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职业道德,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团队意识强;工作完毕后必须清扫场地,保持工作现场整洁,产品摆放整齐;提高质量意识、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以基于典型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课程为引领组织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汇报、项目演示、答辩等方式进行授课。[2]可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辅之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用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内容理解。
案例:学生学过了高压开关柜的结构和特点后,进入低压配电柜的学习之前,教师使用引导文教学法设置表2中若干个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控制学习,通过学生提前自我查找资料、自我探索解答、课后自我反馈提高极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体系构建,也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实施配套条件
1.师资队伍
课程组教师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工程师2人,技师1人,助教1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团队呈现专兼结合、专业方向优势互补、梯队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
2.实训条件
与秦川机床厂、西安鸣士机电、陕西金山电气、西电三菱电机开关设备、西安西玛电机、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等企业合作建成6个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和实习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训练体系。
3.课程资源
已建成的网络课程中配置有视频库、动画库、工程案例、行业标准等贴近生产的素材以及电子教材、习题库、试题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
课程改革效果评价可由校内督导、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学生共同完成,用学生技能证书一次性通过率、技能大赛获奖率、专业招生及就业率等直观数据来说明。课程考核从专业知识能力、社会能力、工程报告等多方面入手,以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实现考核的过程化和多元化。考核内容如表3所示。
六、课程特色与改革
本课程将教室设在校内实训室,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融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现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教室与实训室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员与徒弟一体、教材与职业标准一体。
在本门课程开发和本次说课设计过程中均关注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三个方面(职业发展规律与职教发展规律的关系、教育普遍性与职教特殊性的关系、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关系),[3]实现了教学内容职业化、方法手段灵活化、评价考核多元化。通过自动化0801、0901、1001班三年的试点表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艳莉,于泓,周凌云.《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课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
[2]江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31).
[3]江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课程定位;学习情境;教学方法;课程实施;评价考核
作者简介:耿凡娜(1978-),女,陕西渭南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陕西 咸阳 7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工厂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研究”(课题编号:JY11-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31-02
说课是教师阐述一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教学目标、课时分配、课程设计思路、教材内容取舍与序化、教学条件、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考核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1]说课可以考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的能力,近几年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系统介绍“工厂变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说课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方法。
一、基于专业体系的课程定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国家级示范专业之一,“工厂变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则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通二专三结合”中专业专项能力学习领域之一,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其前身为“工厂供电”、“供配电技术”,该课程不仅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前导后续课程涉及的设备提供电力供应与保障,更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类学生毕业前获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有利支持。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依据由市场分析及社会需求调研—定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的理念和思路,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逻辑推断能力较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由企业人员、教育专家及双师型教师广泛合作参与开发。选择企业供配电系统中实际的电力设备为载体,设计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四个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从应知理论、应会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明确课程目标(如表1所示),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图2 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表1 课程目标
核心岗位 中高级维修电工、电气安装工
应知理论 掌握供电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与规定;掌握供电系统的组成;掌握用电负荷的基本计算;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掌握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接线与整定;掌握供电安全技术;掌握变电所高低压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掌握供配电设备电气安装标准、安装工艺和电缆接线工艺
应会技能 具有安全操作、安全供用电方面的技能;能够熟练进行供电系统的分析与接线;能够正确进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接线与整定;具有工厂供电系统用电负荷的统计与计算的能力;具有对供电系统的设备、电缆及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调试、运行维护和常见故障分析处理的能力;设备资料阅读、安装图纸绘制
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职业道德,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团队意识强;工作完毕后必须清扫场地,保持工作现场整洁,产品摆放整齐;提高质量意识、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以基于典型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课程为引领组织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汇报、项目演示、答辩等方式进行授课。[2]可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辅之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用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内容理解。
案例:学生学过了高压开关柜的结构和特点后,进入低压配电柜的学习之前,教师使用引导文教学法设置表2中若干个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控制学习,通过学生提前自我查找资料、自我探索解答、课后自我反馈提高极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体系构建,也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实施配套条件
1.师资队伍
课程组教师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工程师2人,技师1人,助教1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团队呈现专兼结合、专业方向优势互补、梯队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
2.实训条件
与秦川机床厂、西安鸣士机电、陕西金山电气、西电三菱电机开关设备、西安西玛电机、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等企业合作建成6个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和实习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训练体系。
3.课程资源
已建成的网络课程中配置有视频库、动画库、工程案例、行业标准等贴近生产的素材以及电子教材、习题库、试题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
课程改革效果评价可由校内督导、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学生共同完成,用学生技能证书一次性通过率、技能大赛获奖率、专业招生及就业率等直观数据来说明。课程考核从专业知识能力、社会能力、工程报告等多方面入手,以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实现考核的过程化和多元化。考核内容如表3所示。
六、课程特色与改革
本课程将教室设在校内实训室,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融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现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教室与实训室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员与徒弟一体、教材与职业标准一体。
在本门课程开发和本次说课设计过程中均关注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三个方面(职业发展规律与职教发展规律的关系、教育普遍性与职教特殊性的关系、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关系),[3]实现了教学内容职业化、方法手段灵活化、评价考核多元化。通过自动化0801、0901、1001班三年的试点表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艳莉,于泓,周凌云.《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课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
[2]江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31).
[3]江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