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艺术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时代社会意识的产物,无论是外来传入还是本土生发,艺术总会通过不同形态和方式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人文景观的形成和器物文化的创造,在不断变迁的社会文化中显现着时代的影子,也不断跨越着“各安其分”的日本社会阶层。从日本市町文化的初步形成,到当代城市生活中进行艺术形象的创造与空间建构,如何实现“美用一体”的理想并彰显富含民族审美意趣的造物精神,是日本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在复杂的市町生活中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此中不仅需要人的主观创造,还需要艺术背后的意义世界的力量。
【基金项目】
: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城市艺术区的景观生产与景观消费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BA015)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1ZD10)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时代社会意识的产物,无论是外来传入还是本土生发,艺术总会通过不同形态和方式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人文景观的形成和器物文化的创造,在不断变迁的社会文化中显现着时代的影子,也不断跨越着“各安其分”的日本社会阶层。从日本市町文化的初步形成,到当代城市生活中进行艺术形象的创造与空间建构,如何实现“美用一体”的理想并彰显富含民族审美意趣的造物精神,是日本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在复杂的市町生活中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此中不仅需要人的主观创造,还需要艺术背后的意义世界的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生态环境形势的日趋严峻,传统的环境保护与贸易发展之间固有的矛盾在新时期表现得愈发显著.文章以国际贸易领域广泛存在的绿色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其功能进行重新审视,并详细考察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始前后沿线地区的绿色贸易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一带一路"提出以来,沿线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强度和结构均有所改善,贸易绿色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但在区域和行业布局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下一阶段,中国应与沿线其他国家共同持续规范绿色贸易壁垒,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并
WTO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对WTO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目前,欧盟和中国已就WTO改革发布了正式的方案,加拿大发布了讨论性文件,美国也表明了自身立场.文章通过对WTO代表性成员改革立场的梳理,发现在改进WTO运行机制、实行开放的诸边主义、加强透明度建设、推进渔业补贴和电子商务规则谈判等方面,各成员分歧较少,易达成共识,而在争端解决机制、发展议题、国有企业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各成员分歧较大,是改革的"关键性议题",我国需为此做好预判.展望未来,由于主要成员在"关键性议题"上的分歧明显,加上新冠肺炎疫情
国家间的金融制裁与反制裁依托于国际法律框架。这一框架包括两部分:国际金融法框架中存在的“帝国秩序”,以及金融制裁作为政策工具不违反国际法。美国利用自身在该国际法框架中的优势地位,以其国内法为依据对华采取金融制裁。现阶段美国对华制裁基本可以排除“脱钩”的可能性,以单点制裁为主,这为我国采取反制措施提供了基本坐标系,而《反外国制裁法》则奠定了我国以立法为中心的多元反制裁格局。以《反外国制裁法》为依据,我国可对特定外国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阻断次级制裁。依据国内法采取的行动能否产生良好的效果亦依托于国际法律框架。
随着社会变迁中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蒙汉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城镇化问题有着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性。文化大院是一种自娱自乐、非营利性的群众组织形式,通过民众日常音乐实践活动将传统音乐形式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作为浓缩城乡关系、蒙汉关系的载体,承载着特殊的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大院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今已发展成为政府组织管理并被纳入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的重要场域。文章从蒙汉杂居民众音乐实践现实状况出发,考察城乡不同类型文化大院及组织方式,力求将现实问题与国家政策联系起来,进一步完善公
第十七章雕像与石柱对于舍利塔扶手和通道-对于到目前为止我们调查中所有接触的,实际上还远不及山崎所有的雕刻。收集在当地小博物馆(已被出版的极好的一个目录)或散落在圣山顶部和通道上大约一百个石柱和石雕都是或多或少处于残存的状态,不包括装饰后期寺庙的走廊和地窖的浮雕。最有意思且保存的最好的样本已在此地被修复,同时我们也预留了此章来对其做调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回头看看浮雕中众多的形象,如陀兰那(即牌楼)已经展现的“双面的”或环形的。这样的回顾是很必要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系统性地忽视了对人物的认定,而主
论文通过比较研究22首民歌谱例,寻找出蒙古族、汉族、匈牙利民歌中存在的同宗曲调。指出音乐形态方面的共同点,排列出同宗曲调的谱系关系,以及音乐审美方面的内在联系。作者总结出同宗民歌曲调流播嬗变的三点结论:同源分流,超越时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变中守恒,不离其宗,比较音乐学研究方面有所创见,填补了一项学术空白。
本文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艺术人类学,该阶段是人类学领域动荡且发生重大转型的一个时期。艺术人类学领域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可以理解为是对“艺术”范畴本身不稳定所作出的回应。这一转型时期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而拉开帷幕:198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展览“20世纪艺术中的‘原始主义’”(“Primitivism”in 20th Century Art)所引起的反响,日益增长的表述危机,“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及不断增长的去殖民化和全球化趋势,这种趋势以1984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
中国北方民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艺术的“民俗化”倾向,它有其内在原因,也有外部条件。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民俗的形成,多借助艺术的形式加以包装完成,而定格化的民俗活动,又依靠艺术“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日渐程式化,并最终使艺术成为民俗活动固定的标配。艺术的民俗化,是以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天人互益的生产、生活为载体,以多种艺术形式为媒介,从物质到精神,再从精神到物质的一种程式化、符号化的浓缩、固化过程,也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以蒙古族艺术中的若干实例,来印证并分析这一文化现象,以
孙良是蒙古族高音四胡演奏的一代宗师,他精湛绝伦的高音四胡演奏技艺以及在蒙古高音四胡乐器改革、人才培养、器乐曲创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我国民族音乐界一直享有盛誉。但孙良同时又是一位潮尔演奏大师,除业界极少人了解外,鲜为人知。因而涉及孙良先生对潮尔演奏艺术的研究,在学术界仍属空白。本文就是以孙良大师潮尔演奏艺术特征为研究内容的一篇专题研究论文,试图通过对孙良大师潮尔演奏艺术特点的总结归纳,向学界首次展现孙良大师独特而自成一派的潮尔演奏技艺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定位。
2019年12月,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内蒙古艺术学院为实施主体承办的“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圆满落幕。该项目力求青年动漫创作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展创作思路、提升创作技巧、加强交流互鉴。同时,了解国内外动漫业发展的新趋势,为国家民族题材动漫创作锻炼、培养并储备人才。“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始终围绕着以“工匠精神”为中心,对民族题材实施动漫化表达,朝着实现中国动漫“民族化”的道路发展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