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人们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也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今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这种种比喻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了,教师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被动摇。另外,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领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素质。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很少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位置,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不一定是教学实际的需要,也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而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要求相应地变革。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总之,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将使教师教学方法和行为转变,两者相辅相成,是有机结合的。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Y]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已被动摇。另外,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领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素质。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很少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位置,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不一定是教学实际的需要,也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而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要求相应地变革。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总之,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将使教师教学方法和行为转变,两者相辅相成,是有机结合的。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