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示范”成就大“创意”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1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要不要示范”一直是美术老师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的认为示范是艺术学习的最佳捷径;有的认为示范是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杀手,长期的示范教学导致儿童只会依葫芦画瓢。
  巧妙的示范是一门艺术,教师通过示范、讲解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及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原理,不但能引领学生快捷地掌握方法,迅速点燃创造激情,更能彰显教师扎实而亮丽的教学风采,使之成为美术课堂特有的一道美丽风景,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不为示范而示范
  新课程开展以来,我们的教学开始返璞归真,人们更加注重朴实、理性地看待课堂,由过去追求表面形式转为注重教学行为的纯粹性、针对性和目的性。但现实教学中,我们依然不能否认“为示范而示范”“为课件而课件”“为评价而评价”等现象的存在。在某些教研活动评课时,甚至把是否有教师示范、是否有黑板板书作为评价的硬性标准。在教学方式、学习方法日趋多元的今天,这样的评价显然有失偏颇,而且也有着舍本逐末、只求表象的误导作用。
  要不要示范?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一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依问题难度及在整个课堂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而定。
  以四年级教材《罐和壶》一课为例。如果把教学目标锁定为欣赏、感受罐和壶的文化,只要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对这一文化现象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目标就能达到;如果教学重点是对罐和壶的造型表现,那么显然对罐和壶制作的难点、夸张变形的方法应该成为示范的焦点,以便激发学生对罐和壶造型的创意表现。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教师更多的是对罐和壶的基本结构,比如罐和壶的身体、盖子如何做,先做什么等等非本质问题的示范,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示范显然是多余的,是一种为示范而做的示范。
  由此可见,我们的示范应该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基础、教材文本等有深入了解基础上的针对性示范。
  二、重视过程示范
  重视过程示范就是要强化对学习方法、探究过程的示范,避免学生对结果的简单重复模仿,为学生尝试创造提供借鉴。
  以三年级《剪纸》一课为例,示范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方形纸在经过几次对折后,在不同位置剪裁就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对称纹样,进而达到吸引学生进行大胆创新的目的。如果在教学中一味让学生模仿教师作品剪,显然就会事倍功半,作品面貌也势必单一,缺乏生机。
  在很长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依样画瓢式的示范教学;也在很长时间里,我们一部分人厌倦了示范教学,进而忽视了示范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前者使教育古板,缺少生机,后者使美术空洞乏味。虽是两个极端,但中间的区别恐怕只在重过程与重结果,或者既不重过程,亦无视结果的差别而已。
  三、把握局部示范
  以一年级美术课《这是我呀》为例。教师通过让学生边照镜子,边观察自己的特点,如脸的方圆、头发的长短、眼睛的大小等,接着分析用什么样的线表现不同的发型等,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是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然后开始作画。可画到一半,有的学生被鼻子难住了,有的嘴巴画不下去了。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并不急着做示范,而是让大家和老师一起摸摸自己的鼻子:鼻梁、鼻翼、鼻孔,摸完再照照镜子,再换个角度看看,说说自己的鼻子像什么。有的说像一座大山,有隧道的大山;也有的说像家里的插座,两个鼻孔就是插孔……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依次板演,一个个妙趣横生、符合孩子想法的鼻子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的难题很快得到解決,随后完成的作业也因为鼻子受到启发,变得更富夸张与传神。
  在面对新的教学内容中,儿童有难度的部分或一个局部,教师把握示范的时机将其示范出来,让学生从局部入手,由表及里,以点带面,达到促进学生整体性探究的目的,借以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四、强调多形式、多层次示范
  示范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教材、目标而不同。针对学生先天对结构的感知、概括能力的不同,可以让掌握快的学生给领悟慢的同学示范;教师结合学生差异,做针对性的示范;对低段儿童多做动作示范;等。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
  二年级第3册《快乐的假日》,首先让学生在纸上以“一个快乐的人”为题加以表现,再集中比较各自不同的表现方法。有的用上弯弧线表现眼部表情,有的通过嘴角变化表现快乐的样子,也有的表现得非常简单和呆板,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度。但通过对同学示范作品的分析比较,多数同学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方法。接下来的环节通过学生演一演、同学猜一猜等方法,初步感受人物动态的表现方法,再进一步通过示范人物动态活动教具,让学生摆一摆人物动态,重点解决动作造型问题。最后通过欣赏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使人物构图、空间表现有一个整体的借鉴。教师还可利用学生作业时间做好个别学生的示范与辅导,使所有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各项能力得到兼顾协调发展。
  五、让示范成为美术课堂迷人的风景
  首先,不滥用“不示范”。
  不为示范而示范不是“不示范”,而是强调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示范”也并非就意味着保护了孩子的天真,不实事求是的“不示范”是一种不作为行为。
  “自己都不会,还想让学生会。”此话虽有些偏颇,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一位语文教研员笑着对美术老师说:“你这样的美术课我们语文老师也能上。”这反映了我们部分美术教师对课堂教学专业性的忽视,我们要是在自己专业水准不足的前提下,还要举着“不示范”的幌子四处招摇,那就有欺世盗名之嫌。
  其次,明确“示范”是为了最终的“不示范”。
  示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进行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达到最终的不示范。这就强调我们在学生能走时绝不背着他,哪怕扶着、搀着,也要使其在过程中感受成长,做到能不示范绝不示范。
  示范是美术课堂亮丽的风景,它可以展示教师独具智慧的专业学识,受学生尊敬,令同行信服;它可以统领活动全局,引领学生在美术知识王国里自由驰骋,创设出智慧碰撞的火花。示范又是美术课堂的灵魂,是一道独具美术文化特色的迷人景致。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变式教学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集中思维能力的形成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变式教学可以直观地应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除此之外,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和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不仅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实施课堂提问可
科学新课标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也指出: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地推进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建设,那么10年以后、20年以后,全民族科学素质提高就有了基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上有了一些粗浅的想法,阐述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 
探讨了酚醛树脂的溶剂——甲醇和丙酮对酚醛树脂残炭率、热解过程及成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时,酚醛树脂残炭率比以丙酮为溶剂的树脂高5%以上,并且树脂的起始热解
众所周知,认识科学始于观察科学,引导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认识科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学生观察得越仔细,就越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越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探究。  为了跟随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的单一传授已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
制备了不同Ni、Cu比例的纳米NiCu复合粉,用差示热分析(DTA)法研究了纳米NiCu复合粉对AP及AP/HTPB推进剂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NiCu复合粉可显著降低AP以及AP/HTPB推进剂
记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快乐学习呢?这就是本文所要谈到的激趣方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潜心钻研的课题。数学教材本身枯燥无味,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有趣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依法行政是近代社会法治国家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我国确立实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为依法行政创造了前提条件。依法行政 ,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
通过工程实例,就桩身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指导思想:以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位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