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在新课改盛行的中学课堂中,如何有效、高效实施评价?本文提出了可以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尊重文本的评价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生态课堂;有效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生态课堂,要体现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提升和自我完善。有些课堂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这就是没有过程。过程要有层次性和阶段性,过程要经历曲折和失败,过程要体现学生思考。学生主体很简单,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教学,就是学生的事让学生自己做,就是让学生做该做的事,让学生做能做的事,包括做失败的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活动。教什么,什么都是语文;学什么,也什么都是语文。笔者认为,对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有效实施评价,可参考以下三点:
一、有味——尊重文本
张志公先生早在1962年便已发出声音:“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拿什么来衡量?我想,是否可以这样说: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实在在的运用语文的能力。”“教学语文,除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课文内容而外,还要在理解课文之后再进一步去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语文学科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价值和个性特征。叶圣陶先生明确论述:“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在一些语文课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在很多语文课上,什么也没有,只有授课老师所看见的那个“语文”。在课改流行的今天,很多人打着语文的旗帜,呼喊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口号,却上着一节似是而非的语文课。例如语文人文性的放大,很多课堂不是就文本叫文本,而是将文本作为一个例子,深入其他文本。执教汉乐府诗《木兰诗》,不是强化朗读和品味文章,而是观赏电影《花木兰》,激发兴趣的同时,却忽略了文本的价值,本末倒置;执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变成了一堂生动的民俗风情课,了解端午鸭蛋的吃法后,直奔各地风俗,偏离主干;执教《看云识天气》,忽略了文本的说明文特征,忽略语言的准确生动性,另辟蹊径,变成了一节生物课……
更有甚者,有些课堂是内容的堆积、问答的罗列和结论的传达,或者就是一个个题目和一个个答案组成,让人不禁大呼,语文何在,语文味去哪了,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怎能称之为生态课堂?
二、有效—— 学生主体
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好比一个既专业又聪明的导游,到了一个景区,能从纷繁的游人、杂乱的景点还有满布的荒草中劈开一条简洁、清晰的小径,带着游客直达目的地,而几个主要景点又没有错过。”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有着自我学习的主观意志。
肖培東老师在执教《神的一滴》公开课时时,请一位可能不爱发言的女生站起来,女生不太愿意回答,肖老师一再引导,终于鼓舞她说出问题的答案,尽管声音依然很小,但是学生的自信心得到锻炼,下一次提问中,这位女生就很积极地展现自己。后来,肖老师也自己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学生本位,要保证学生有充分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让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他的阅读,你再开始你的教学。“讨论两分钟”“写作五分钟”,时间,是这么给的吗?而且,时间,是由你口袋里摸出来的吗?在时间上专横的教师,他教的不会是真语文,学生也不是真正的主体。有时,在课堂上兼顾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也不是一对一的回答,而是全体师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主体,要给足学生表达的时间,让他把话说完,听完他哪怕是极其笨拙的回答;要允许学生犯错,真犯错,犯真错。语文教学的趣味,就在于教师怎么样让学生在文字文章思考上不断犯错。
三、有度——教师主导
尽管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堂课,没有老师的引导,仅仅是学生的思考展示,就能称之为生态课堂吗?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能够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具体合理的要求,还要对学习过程做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和具体有效的指导,提供及时的帮助,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课堂上,教师的确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可是怎么说、怎么概括,全不清楚。结果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概括就怎么概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终归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人,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和阅读经验的不足,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要学生自己去发现作品,创造意义,就像要他们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结果只能是乱了套。语文学习活动既不是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也绝不是搞一个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学习形式,而是学生和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都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
综上所述,生态课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有语文味的课堂中不再屈就眼前的苟且,一起追寻诗和远方的田野。
【关键词】中学生;生态课堂;有效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生态课堂,要体现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提升和自我完善。有些课堂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这就是没有过程。过程要有层次性和阶段性,过程要经历曲折和失败,过程要体现学生思考。学生主体很简单,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教学,就是学生的事让学生自己做,就是让学生做该做的事,让学生做能做的事,包括做失败的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活动。教什么,什么都是语文;学什么,也什么都是语文。笔者认为,对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有效实施评价,可参考以下三点:
一、有味——尊重文本
张志公先生早在1962年便已发出声音:“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拿什么来衡量?我想,是否可以这样说: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实在在的运用语文的能力。”“教学语文,除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课文内容而外,还要在理解课文之后再进一步去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语文学科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价值和个性特征。叶圣陶先生明确论述:“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在一些语文课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在很多语文课上,什么也没有,只有授课老师所看见的那个“语文”。在课改流行的今天,很多人打着语文的旗帜,呼喊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口号,却上着一节似是而非的语文课。例如语文人文性的放大,很多课堂不是就文本叫文本,而是将文本作为一个例子,深入其他文本。执教汉乐府诗《木兰诗》,不是强化朗读和品味文章,而是观赏电影《花木兰》,激发兴趣的同时,却忽略了文本的价值,本末倒置;执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变成了一堂生动的民俗风情课,了解端午鸭蛋的吃法后,直奔各地风俗,偏离主干;执教《看云识天气》,忽略了文本的说明文特征,忽略语言的准确生动性,另辟蹊径,变成了一节生物课……
更有甚者,有些课堂是内容的堆积、问答的罗列和结论的传达,或者就是一个个题目和一个个答案组成,让人不禁大呼,语文何在,语文味去哪了,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怎能称之为生态课堂?
二、有效—— 学生主体
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好比一个既专业又聪明的导游,到了一个景区,能从纷繁的游人、杂乱的景点还有满布的荒草中劈开一条简洁、清晰的小径,带着游客直达目的地,而几个主要景点又没有错过。”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有着自我学习的主观意志。
肖培東老师在执教《神的一滴》公开课时时,请一位可能不爱发言的女生站起来,女生不太愿意回答,肖老师一再引导,终于鼓舞她说出问题的答案,尽管声音依然很小,但是学生的自信心得到锻炼,下一次提问中,这位女生就很积极地展现自己。后来,肖老师也自己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学生本位,要保证学生有充分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让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他的阅读,你再开始你的教学。“讨论两分钟”“写作五分钟”,时间,是这么给的吗?而且,时间,是由你口袋里摸出来的吗?在时间上专横的教师,他教的不会是真语文,学生也不是真正的主体。有时,在课堂上兼顾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也不是一对一的回答,而是全体师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主体,要给足学生表达的时间,让他把话说完,听完他哪怕是极其笨拙的回答;要允许学生犯错,真犯错,犯真错。语文教学的趣味,就在于教师怎么样让学生在文字文章思考上不断犯错。
三、有度——教师主导
尽管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堂课,没有老师的引导,仅仅是学生的思考展示,就能称之为生态课堂吗?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能够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具体合理的要求,还要对学习过程做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和具体有效的指导,提供及时的帮助,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课堂上,教师的确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可是怎么说、怎么概括,全不清楚。结果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概括就怎么概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终归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人,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和阅读经验的不足,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要学生自己去发现作品,创造意义,就像要他们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结果只能是乱了套。语文学习活动既不是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也绝不是搞一个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学习形式,而是学生和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都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
综上所述,生态课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有语文味的课堂中不再屈就眼前的苟且,一起追寻诗和远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