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前调研和问题链对活力课堂有效实施的作用

来源 :新课程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者依据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对“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并参照“活力课堂”多维度评价指标,实施并记录一节采用课前调研、课上用问题链串接的高中英语阅读课.通过对该课的评价与反思,笔者总结概括出课前调研与运用问题链进行阅读教学对实现英语活力课堂的作用并提出相关教学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思维品质 课前调研 问题链 活力课堂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在即,其改革要点集中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在学校对活力课堂的大力倡导下,笔者近期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修模块7)》Unit 21 Lesson 1 “Super Athletes”这一节阅读课的授课中,尝试采用了课前调研和授课时使用问题链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本文记录了此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一、课程实施背后的理论支持与依据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拟由原来以五个维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是借助于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识,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学习能力”指学生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积极调试英语学习策略,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认识、品质和潜能;“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1]
  (二)课前调研的意义与作用
  学情调研从广义上看,是指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而从工作需要出发,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与分析等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看,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地达成学生的发展目标,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情感以及学习方式、问题解决策略和障碍等方面进行了解、分析与把握的过程.[2]
  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学习的起点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必须借助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学习起点能力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前概念、认知方式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3]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更要在教学设计之前充分关注学生.[4]
  (三)问题链的定义
  所谓“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化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从形式上看,“问题链”是一问接一问、一环套一环;从内容上看,它是问问相连,环环紧扣;从目标上看,它是步步深入,由此及彼.[5]
  (四)活力课堂的定义
  “活力”一词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出现已有数年,仅在2010~2015年间,以活力课堂为题的研究成果就有700余篇.其中关于英语活力课堂的文章近百篇.谢利民在2001年指出,对教师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教学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知识的生成过程.综合来看,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内在品质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各个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和谐,教学活动中不断调和的动态生成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等关系上的共进共振等方面.
  二、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课前调研
  1.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授课班级——高二某理科实验班.
  调查时间:授课前一周半.
  调查内容、目的及结果分析如下.
  课外内容部分:
  (1)平时在学习一篇英语课文之前你预习吗?如果是,你是如何预习的?
  (2)你觉得所学课文的难度大体是怎样的?
  A.很难,很多地方不太明白.
  B.能读懂,个别地方不太明白.
  C.比较容易,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3)你觉得大部分课文的内容
  A.比较有趣,可读性强.
  B.不是很有趣,可读性不是很强.
  C.非常没意思,不太想读.
  (4)你对现在阅读课的授课方式感觉如何?有何建议?
  目的:了解学生阅读方面的学习习惯,对课文内容、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
  分析:预习和不预习的学生各占一半,其中预习主要以背生词、读书和画语言点为主;大部分学生认为课文难度不大,不是很有趣,但不抵触.七八成学生对阅读课现有授课方式比较满意,也有一些学生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增加相关话题的补充阅读等.
  课文部分:
  (1)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EFORE reading the text:
  ①=1\*GB3 How do you understand “super athletes”?
  目的:了解学生对主题词的理解和认知.
  分析:学生基本上认为成功的或取得巨大成就的运动员就可被称为 “super athletes”.
  ②=2\*GB3 Can you name some super athletes?
  目的:对主题词的拓展,同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点.
  分析:学生列举的super athletes以篮球运动员、奥运冠军等比较受关注的明星为主.
  ③=3\*GB3 If the “super athletes” had ever taken drugs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in the competition, do you still consider them “super” or not? Why?   目的:对主题词的深层理解,同时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分析:除两三个学生外,其他人都回答NO,理由主要是认为这样做不公平,违背道德规范.
  ④=4\*GB3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gene-therapy”?
  目的:考查学生对文章另一关键词的了解情况.
  分析: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对这一概念有较准确的理解.
  ⑤=5\*GB3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Olympic spirit”?
  目的:对文章主题的提升,同时了解学生在读前对此问题的看法,可与其学完课文后的看法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变化.
  分析:大部分学生给出了“faster, higher and stronger”这一较为浅显的答案,几乎没有学生对其深层含义进行剖析或给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2)Translation
  ①=1\*GB3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to Chinese:
  Ben Johnson would still be the 100 meters world record holder, if he had not been caught.
  目的:考查学生对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的理解.
  分析:几乎全班学生都很好地理解了句意.
  ②=2\*GB3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to English:
  如果电脑没被发明出来,那么世界就会是另外一副样子.
  目的:考查学生对虚拟语气的运用.
  分析:个别学生在时态上有错误,但大部分都正确使用了虚拟语气.
  2.随机访谈
  调查对象:英语成绩分别是班级较好、中等、较弱的三名学生(A、B、C).
  调查时间:授课前一周半.
  调查内容、目的及结果分析如下.
  (1)你对英语阅读课的建议是什么?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阅读课的需求.
  学生的回答:A,应多深入分析文章内涵;B,多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比如诗歌,他个人比较喜欢诗歌);C,觉得非常好,不用做任何改变.
  小结:可以看出不同兴趣特点的学生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教师授课时还应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话题,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胃口.另外,对文章内容的深入剖析是必要的,也是学生期待的.
  (2)你是不是同意这样的陈述:“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在赛前如果服用了违禁药物就算不上super了?”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员才是super athletes?
  目的:了解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深度认知.
  学生的答案与分析:三个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YES;因为有第一个问题的铺垫,所以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涉及了运动员的品质等因素,而不只局限于“faster, higher and stronger”这样的表层回答.
  (3)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①=1\*GB3如果我是你,我会更加努力学习.
  ②=2\*GB3他要是听了我们的建议,就不会遇到这么多麻烦.
  ③=3\*GB3要是我来干,我会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目的:考查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虚拟表达.
  分析:三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在虚拟语气的使用上出现错误,因此在课上对虚拟语气的核心知识进行复习是必要的.
  (二)基于课前调研,使用问题链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分为warm-up,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四个教学步骤.以下为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及意图.
  1.Warm-up
  (1)问题类型:认知性问题.
  (2)设计意图:让学生听一首歌,看一些图片,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猜出本课的主题.
  2.Pre-reading
  (1)问题类型:认知性问题.
  (2)设计意图:学生对已有相关知识进行调取和整理.
  (1)问题类型:理解性问题.
  (2)设计意图:对上一问题的总结分析,同时是对课文内容的引入和铺垫.
  3. While-reading
  (1)问题类型:分析性问题.
  (2)设计意图: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利用已有知识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
  (1)问题类型:评价性问题.
  (2)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和观点对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判断与阐述.
  4.Post-reading
  (1)问题类型:评价性问题.
  (2)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教师对采访的建议对同伴表现进行评论.
  三、授课后的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
  (一)基于课前调研进行教学设计是实现活力课堂的有力保障
  课前调研完成后,笔者仔细分析了问卷结果和访谈记录,然后根据所反映的问题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了本课的教学设计.比如,学生对“super athletes”和“Olympic spirit”的浅层理解使笔者意识到这节课应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super athletes”以及奥运精神的深层含义,于是就有了阅读环节的最后一个大问题“What makes an athlete super?”和关于奥运精神深层含义的讨论,并且在本课结尾处教师提供了对“奥运精神”阐述的独特视角(Olympic spirit is challenging and fun, provid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auty, grace, and passion of Olympic sport and human values.).又如,通过调研得知学生对“gene-therapy”这一概念所知甚少,于是就有了阅读环节中关于gene-therapy基本信息采集的表格设计.在词汇学习方面,课前调研对本课教学设计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通过词汇与解释的连线设计,笔者发现学生借助语境理解关键生词的难度不大,所以在阅读课的讲授中不把词汇认知学习作为重点.虚拟语气是本篇课文主要复习的语法内容,问卷中设计的两道相关题目(英译汉和汉译英)反映学生对于虚拟语气的理解没有问题,但是精准表达还有困难,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笔者添加了一处对虚拟语气核心结构复习的环节(见下图),旨在帮助学生在采访活动中能够对其正确使用.   (二)用问题链进行阅读教学是实现英语课堂思维活力、情感活力的有效方法
  1.问题链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多层思维训练
  在设计本课时,笔者把重心之一放在了问题之间的连续性和逻辑关系上,尽可能使问题层级递进、步步深入.
  认知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学生在不同层级问题的引导下积极进行思考与表达,最终在回答评价性问题“What makes an athlete super?”时迸发出强烈的思想火花,产出与课前调研有天壤之别的深度想法和见解.例如,有学生回答:“A super athlete should have outstanding skills, but more importantly have strong mental ability.”另一位学生回答: “A super athlete should first be a good person.” 这些答案的产生证明本课在思维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另外,读后活动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提问,因为提出深层问题本身就是对高阶思维的训练,所以学生做interview之前教师先进行必要的指导,告诉他们如何采访、如何提问(回答),见下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表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展示的同学提出了类似“Why did you want to take drugs?”和“How did you feel after taking drugs?”等较有意义和深度的问题.
  2.目的明确的问题链有助于学生思想意识、情感价值观发生积极变化
  在了解文中两位主人公Ben Johnson和Floyd Landis服用违禁药品后,笔者在课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Are they still super athletes?”.此时,一位男生很主动地举起了手,回答的主要内容是“服用违禁药品在体育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两人比较不幸地被查了出来,但别人的成绩也未必是真实的”.所以他坚决认为他们依旧是“super athletes”.我马上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没有反应;我再次追问“Does it mean all of you think they are still super athletes?”,然后听到的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Yes”.我非常诧异,甚至有些震惊,因为这和我的预想答案有天壤之别.但是随着之后一个接一个问题的引导和启发,我逐渐感受到学生们思想和态度的变化.当我问到“What makes an athlete super?”这个问题时,我特意叫了刚才那位男生回答,他的回答是“His virtues.”.然后我马上追问:“If he has the experience of doping, do you still consider him super?”他这次也给出了很坚决的回答,但答案是“No”,该生前后两次答案的骤然变化体现了这节课对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三)预设问题的有效延展有助于实现英语课堂的语言活力
  1.教师需要关注预设问题的延展性以及课堂上语言的动态生成过程
  课堂实景重现:
  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What makes an athlete super?”时,一位学生的答案是“First, he should be honest.”(此答案说明该生已抓住本课的主题思想之一).为了引向预期答案,教师接着发问:“What else?”,此生继续回答:“He should also be diligent and talented.”,此时教师停止追问.接着教师请下一位学生发言,该生的答案是“A super athlete should be able to motivate the audience and others and enable us to enjoy the beauty of sports.”.这个回答既借用了前面讨论的结果“enjoy the beauty of sports”,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to motive others”.教师认为这个回答很精彩,所以没有追问,而是把他回答中的经典部分重述,以保证其他学生都能听见,从而达到共同分享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所起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学生有限度地使用了本课所学的目标语言.
  该情景的改良建议:
  当第一个学生回答“First, he should be honest.”之后,教师可以先肯定该生的答案,“Being honest is a virtue of the athlete.”,并把关键词virtue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有目的地追问“Are there any other virtues that make an athlete super?”,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学生结合本课探讨的第二个问题“What qualities do they have in common?”(此问题的答案已写在黑板上:diligent and talented).该生可能会回答“He should also be diligent and talented.”,这样学生就使用了本课先前所学语言或结论,此时教师可以正面强化:“You’re able to use what we have learned or discussed to answer a new question. That’s great!”.然后教师请下一位学生回答,当他说完“A super athlete should be able to motivate the audience and others and enable us to enjoy the beauty of sports.”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加以肯定:“Just now we talked about ‘the beauty of sports’ and now you properly use it. It’s amazing! But how can an athlete enable us to enjoy the beauty of sports?”,学生有可能给出“With his hard work and success.”之类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将答案转为“Yes, success gained through hard work.”,同时把success写在黑板上,与之前的板书合成这样的公式:Being diligent + talented= success.
  诚然,做到如此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和提问需要教师快速的反应和过人的智慧,或许在真实的课堂中做到如此有效的引导是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至少可以成为优秀教师的努力方向.
  2.教师在学生语言习得方面要有足够的正向干预意识
  本课中,虽然在学生准备活动之前教师用两个典型例句提示了使用虚拟语气时要注意的问题,但遗憾的是,之后上台展示的两组学生都没能用上虚拟语气,这说明之前教师的正向干预不够.
  试想将本课教学设计做这样的修改:
  教师在学生准备采访前给出以下口令:“Start your interview in this way: (interviewer) If you had another chance, …”.
  这样就给完全开放的采访活动加入一定限制,使学生在产出的语言中有意识地使用虚拟语气.在之后的评价中,教师可以对学生使用虚拟语气的情况加以点评或纠正,从而达到有的放矢地展开口语活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综合提高.
  结语
  课前调研与问题链的设计在英语教学中都非新鲜事物,当我们的课堂开始关注学生的生命与活力,开始倡导活力课堂时,这些有效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实现学生多层次、多维度的语言习得之目的,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和完善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
  参考文献
  [1]王蔷.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英语教师,2015(16).
  [2]李献初.如何做好学情调研[J]. 西藏教育,2014(12).
  [3]陈洁. 运用课前调研方法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J]. 辅导员:教学研究,2015(12).
  [4]李长胜. 课前调研是尊重学生学习起点的有效方法[J]. 中国教育学刊,2013(S3).
  [5]王后雄.“问题链”的类型及教学功能[J]. 教育科学研究,2010(05).
  [6]裴松. 问题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06).
其他文献
《壹》  夕阳西落,余影逆着金红,重回长安城。  熙攘的街头人头攒动,颀长的身形鹤立鸡群。步到桥头,他的目光被层层裹起的人群吸引。  借着好视力和多年习武带来的好听力。他见人海中心伫立着一位绿衣女子,表情自傲不屑,而纤指的微颤泄露了她的心虚。  对面站着的红衣女子娇俏活力,用保护的姿态护着身后的男子,那男子脸色微青,似因万众瞩目而窘迫。  “我就是不想和他成亲了,怎么地?难不成你能杀了我?”绿衣女
期刊
深冬的凌晨,我站在楼顶,俯瞰整个城市的夜色。风刮得我的脸有些疼。看着城市的尽头。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不断追逐一望无际自由的人——L。  许多的细枝末节构成了回忆。而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逃离回忆。  和现在相比,只有回忆才是永久的。  所以直到现在,我仍旧会想起众多关于你的细枝末节。它们构成了,我们的曾经。  也许明天  第一次见到L,是在一个深夜。当天是我的生日。我被灌了不知道多少瓶酒。脚步踉跄地步出
期刊
当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出现诸多困境时,物理“双课堂”教学以全新的姿态在物理教学改革的舞台上闪亮登场,初步显现出与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物理学科是怎么实施“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本文观摩物理“双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电容器的电容》(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的教学过程来揭示谜底.  课前  课前的预习是学生在初阅课本和调用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的
期刊
什么!你用切糕换了一张船票?  说好要成为新世界海贼王的少年们,你们还好么!  来,月已出现,你准备好了吗?  (友情提示,你认为主题有节操你就输了!)
期刊
对一些人来说,真正的末日,是失去爱人那一天吧。  多年前看过一本破旧《玫瑰的故事》,里头有一段话,今天还记得:“我知道你们的事,你们在夏日相遇,燠热的夏日夜晚,薰风下你们为恋爱而恋爱,你才十七八岁,一朵花都能引起无限的喜悦,他离开你的时候,你认为地球从此停止转动。”  不仅仅是认为地球从此停止转动,更希望地球从此停止转动吧,一了百了,石沉大海。可惜,自第一次听说2012年12月21号是世界末日时,
期刊
1、最让你震撼的末日类影片是?  《行尸走肉》。第三季居然卡在关键时刻赶在末日前给我冬歇让我震撼了。  2、连“末日”都被阳光打败,快为崭新的2013年送上祝福吧~  希望大家珍惜眼前,多多吸收正能量,多发现生活的可爱,浑浑噩噩消极度日的话世界末日每天都过哟!
期刊
2012年惟一的盼头,就是世界末日。  要知道,当末日论开始大张旗鼓在一切公众场合和非公众场合肆虐的时候,我就曾经无比未雨绸缪地设想过,万一末日真的降临了该怎麼逃生。针对不同的恐怖情况(比如2012的世界毁灭,比如生化危机的丧尸末日,或者干脆是外星人入侵地球),设想来设想去也没觉得自己会拥有主角不死定律光环加身,于是安心了,反正都要死,担心那麼多干啥。  连1999年的世界末日都活过来了,难道还需
期刊
塞林格笔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有这样一段感慨:“一群孩子在麦田里自由自在地奔跑、游戏,附近没有一个大人,主人公就站在那该死的悬崖边,哪个孩子往悬崖边跑来,就把他抓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每次读到这段话,我都想:作为教师,就要做麦田的守望者,走出死板呆滞满堂灌的教育,减少戕害孩子自由心灵的“悬崖”,为孩子们守望一方可以自由发展的麦田,从而享受教育真正的快乐.那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守望者”,让学生在
期刊
爱《新蕾》的你们果然都是乐观淡定星人啊  圜糯团团  话说末日的时候我们在上课。大家很默契地都没有认真听讲,齐刷刷地看着表倒计时,然后以“末日来了真好”为话题迅速展开讨论。可是过了那个点依然没有来。于是大家各种失望。总之玛雅人说的末日不靠谱就对了!  上课的时候突然想到快末日了,自己还有许多口味的方便面没有吃,于是乎屁颠屁颠地去买方便面……到现在还没吃完……  渭七  为了预防末日,我买了压缩饼干
期刊
玛雅文明预言,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每个人都当这预言是狗屁,消磨时光的继续消磨时光,昏庸度日的继续昏庸度日。  我一向不信末日说。  可是21号那晚做了个梦,着实让我有点慌。  梦中我跟家人在阳台上晒太阳,一望无际的蓝天美得让人窒息,可是不一会儿,天空开始乌云密布,黑滚滚的云像海浪一样从远处席卷而来。天空像裂了个大黑洞,要把世间万物都吞噬进去。家人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