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要以更高格局谋划未来发展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这“一区四高地”是苏州自贸片区的功能定位,也彰显出了苏州片区的与众不同。
  “相对于第五批其他自贸区来说,苏州片区所在苏州工业园区拥有的开放基础、中新合作平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定位,都为片区发展带来了优势。”丁宏强调,正因为基础不同,所以无论是党中央还是江苏省政府,都对苏州自贸片区有着不一样的期望,希望苏州可以发挥争先创优精神,在推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产业创新、自主创新综合改革等方面,进行首创性、差异性的探索。
  打造有影响力的自贸试验区集群
  纵观长三角地区的自贸区试点建设,涵盖了第一批、第三批、第五批三个批次,坐拥着上海、浙江、江苏3个自贸区以及临港新片区。“长三角地区三大自贸区,已经组成了自贸区‘黄金三角’集群,各个自贸片区间也应该是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各自发挥所长,构成整体优势。”丁宏认为,上海围绕总部经济、跨境金融等,浙江瞄准油品全产业链,江苏则注重开放型和实体经济,三者可形成联动与互补。
  作为“开路先锋”的上海自贸区已满六周岁,再加上上海临港片区,带来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优势,必然会往外延伸。作为与其临近的苏州自贸片区,与上海之间在产业、人才、技术等方面形成更多良性互动。
  “浙江自貿试验区挂牌后,就以推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和贸易自由为核心任务,苏州也可能从中受到启发。”在他看来,自贸片区寸土寸金,不可能涉及太多产业,那么如何推动产业向着更高层级发展,就是决策者们需要思考的。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配置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产业区域化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他直言,苏州自贸片区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产业布局多年,并初具规模,未来可以提高相关产业的区域集中度,打造出更具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
  “上海自贸区和浙江自贸区已有不少探索,值得江苏自贸区学习。从长三角层面来看,未来三者一定是彼此合作、联动,进一步推动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向着打造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力的自贸区集群前进。”
  “双自联动”,叠加创新能量
  江苏省政府近日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苏政发〔2020〕38号)中指出,要坚持“双自联动”,支持“双自联动”片区率先开展相关改革试点,实现自创区与自贸区功能叠加、政策共享。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内首个以城市群为规划范围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两大龙头城市苏州和南京都是自贸区片区所在地,这种空间上的重合,为推进‘双自联动’奠定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丁宏介绍,自贸区和自创区分别是我国在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两个维度上最前沿、最高层次的战略部署,如何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
  “自贸区最重要任务是制度创新,但本身空间是有限的,制度创新成果需要向外复制、推广。自创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要素最集聚、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承接改革创新经验辐射最好的区域。同时,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资源优势可以支持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上海、广东等地早已开始了“双自联动”探索,苏州自贸片区也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他说,希望苏州可以发挥好自创区产业基础好、科技能力强和自贸区制度创新灵活的叠加优势,为区域发展带来新动能。
  目前,苏州和南京是江苏省率先有条件实行“双自联动”的区域,而随着相关政策安排的逐渐成熟。他认为,可以进一步向全省其他区域拓展,逐渐将连云港片区纳入联动格局,进而形成“双自联动”的全覆盖。
  对标找差,再攀新高峰
  “这一年,苏州自贸片区成果丰硕。”丁宏说,虽然苏州片区批复的晚,但无论是江苏省还是苏州自身,都对其有不一样的要求,希望苏州片区可以走在前列,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接下来,苏州要继续在营商环境,全产业链打造和推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方面更下功夫。”他进一步说,“无论是苏州,还是片区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近几年在营商环境的构建上,都得到了全国乃至全球认可,但不能满足于此。苏州需要对标全球最发达城市,对标找差、补差,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着力打造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其中苏州片区建设以“一区四高地”为目标。“下一步,苏州要继续围绕产业方向、围绕全产业链布局,并将产业链细分,细分后去找到阻碍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围绕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助力产业发展解决难题,为发展提速增效。”
  自贸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以最简的手续、最少的环节、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为区域吸引资源要素提供强大制度支撑。“区域要发展,最重要的是要集聚国内、国际最顶尖要素,包括人才、资本、数据等等。当下,全球高端要素看中的早已不再是一个区域能给多少优惠,而是更看中全域环境,包括城市建设、文化、政府服务等等综合实力。苏州片区下一步也要更注重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发挥高端要素作用,为自身产业发展、区域腾飞所用。”
其他文献
生物医药是当今世界最具成長性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  苏州提出,要将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来打造,力争十年内集聚企业超万家、产业规模破万亿。作为苏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地,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聚集1500多家新药研发企业以及4万多名生物医药领域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今年上半年,苏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在园区举行。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介绍,园区将全力打造苏州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的核
期刊
去年8月26日,江苏正式获批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约占江苏自贸区一半面积,且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时至今年8月26日,苏州自贸片区获批建设已满一周年。  这一年,在这片60.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制度革命正在纵深推進中。围绕“一区四高地”的功能定位,苏州自贸片区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创新举措。一年来,苏州自贸片区蹄急步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交上
期刊
术节的举办时间,也从往年的盛夏,变成了相约在冬季。  俗话说,“晚到也比不到好”,更何况今年的iSING! Suzhou还为我们带来了特别的惊喜——在11月24日的“iSING! Suzhou·唐诗名篇”世界首演音乐会上,来自7个国家的青年歌唱家演绎了15首凝聚着中华文明优秀传承的唐诗,近800位苏州观众亲临现场,见证中华千古名篇在中外艺术家绝妙演绎下的同频共振,焕发出振聋发聩的艺术生命力。  一
期刊
江苏自贸区苏州自贸片区挂牌一周年,发生了哪些事情,取得了什么成绩……本刊记者带大家一起回顾这过去的365天。  成立一年来>>>  苏州自贸片区新设立外资企业近200家  实际使用外资11.36亿美元  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62个  中方实际境外投资额2.47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4091.688亿元  支持片区发展的政策文件47项  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首创率”达60%,
期刊
26年,白驹过隙。中新合作的梦想产物——苏州工业园区,不断带给苏州,带给中国,带给世界惊喜,成就了一段国际合作的传奇。  2019年,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落户园区,在这片梦想之地上开出了更鲜艳的花。一年多来,苏州自贸片区蓬勃发展,带着中国和新加坡的基因,创出了苏州发展的特色,丰富了国际合作的新内涵。  “中新合作”的国际基因,书写一个新的成长故事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园区从一片荒凉的“泥塘”,到
期刊
回顾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历程,从一片荒芜到高楼林立,从产业发展“一穷二白”到“创新之城”,国资国企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园区19家一级监管国企中,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集团)应该是成立最久、发展最传奇、成长最具代表的一家。  回望与致敬用“拓荒牛”精神闯出发展之路  1994年,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5月12日,园区打下第一根桩,这
期刊
相见恨晚,非常有趣  人物:张煜  来园区时间:2020年6月  “公司是2018年成立的,上个月,政府刚批了新的地方,面积比这里大了4倍,目前装修草案差不多了,春节前就可以搬进去。除了常规的工作场地、实验室之外,还有咖啡吧和健身房,工作开心,才能出活嘛!”张煜笑道。  今年6月,张煜正式来苏州工作。在此之前,他留美11年,回国后在杭州短暂工作过一年。至于为什么选择苏州,他好像有说不完的理由。  
期刊
一年来,苏州自贸片区坚持“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目标定位,着力在开放创新、营商环境、市域联动、产业转型等方面有所突破。例如在制度创新方面,先后出台支持片区发展的政策文件47项;推出涉及各领域改革创新举措130余项;形成创新性强、企业受惠面广、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案例62项,省级以上“首创率”达60%,其中2项案例获评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7项案例上报商务部,7项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7项
期刊
一年的时光,不长不短,但足够有所收获。回顾过去的一年,苏州自贸片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从落地之初到现在,已经形成制度型创新成果高达62项。  一年来,苏州自贸片区围绕《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在苏州自贸片区落地一周年之际,苏州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东吴商学院教授王俊接受
期刊
从电影中的“幻想”,到生活中的“具象”,人工智能正在带给生活实实在在的改变。  2018年,首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转眼今年就迎来了第三届。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本该在初夏举办的这场AI盛宴,延迟到了盛夏。8月14至8月16日三天,蘇州“高温三连”,2020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现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苏州AI创新试验展”“抗疫创新产品展区”“AI科普展区”等12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