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学习主要是语言的学习,而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方可避免一些误区,消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学习障碍,进而取得语言学习的实效。那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通过阅读给学生介绍必要的英语文化知识背景;利用多媒体把文化背景知识形象化,模拟真实环境。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文化教学 知识背景 真实环境
英语学习主要是语言的学习,而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方可避免一些误区,消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学习障碍,进而取得语言学习的实效。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所产生的背景是不同的,所承载的内涵是不同的。如果抛开语言所产生的背景,对其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缺乏认识,势必造成许多误解,甚至影响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差异进行必要的教育,并作为教学目标落实于教学之中。其实语言的学习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的教学并不矛盾,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要渗透相应的文化教育。因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可以说都是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学习相关的语言的,这样才能突出语言的魅力和所要表达的意思及其意义。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应把相关知识背景的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促进语言学习与表达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英语进行的实效性。
高中英语教材(包括人教版的2003年前后的教材)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各个方面,如问候、购物、问路指路、打电话、有关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等,这些学习内容的设计意图就是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求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幅提高。因此结合教材学习内容,适度拓展相应跨文化的内容,并作为“三维”教学目标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文化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自觉性,进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单词、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注重语法知识结构的分析和讲解大量的语言性知识,认为英语教学就是教授这些知识,忽视文化背景的渗透与学习,结果导致学生考试时英语成绩比较理想,但在英语交际时就会出现许多错误,总是掺杂着汉语的味道[1]。究其原因,就是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所带来的隐患,这无疑给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困难,使其事倍功半。比如常常体现在交际能力中的说和写中,很简单的一句“我很(不)喜欢英语”常常出现脱口而出或脱手就写“I very(don’t)like Eng·lish very much.”。Peasant在英语国家的口语中意指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人,所以在与外国人对话时避免说“My parents are peasants.”。以前在与外教对话时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直到现在才懂得他们重问的原因。因为英美国家的人认为说“农民”为peasant意指地位低下之人(有些像现代人骂穷酸、寒碜、无知的人为“农民”)。所有这些成为学生运用英语的一大障碍。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对矛盾存在于课堂之中,而且是课堂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决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因此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做好学情和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充分认识到语言学习和文化教育之间关系,把文化背景知识融于语言教学,并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中。既然文化教育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可不轻视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文化教育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通过阅读给学生介绍必要的英语文化知识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英语教材发生相应的变化,增加相关的阅读文本,英语阅读需要以语言作为基础,但对其文本的理解,不仅仅需要语言的表达,还需要文化背景知识及其相关链接内容的支持,两者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汉语阅读中不存在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问题,即使对“跳槽”,“下课”,“另类”,“show”,“high”,“人气”,“郁闷”,“晕”等这些时尚词汇的含义,他们也能充分领会。而在阅读英文时,由于英语国家和我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就会给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此,在学生阅读学习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及其在文章中的特殊意义。如在教学jobs的话题时,谈论男女平等的问题,讲的是澳大利亚的一位工程师Mr King因腿部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因他拒绝医生检查而最终被发现是一位lady,于是“Mr King”被迫说出“他”为找到工作而不得不女扮男装的这个秘密,说明当时妇女地位的低下,这样学生阅读时就能很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二是利用多媒体把文化背景知识形象化,模拟真实环境。
在人教版教材Unit14 “Festivals”里边有关节日的教学,由于学生对西方的某些节日的来历并不十分的清楚,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介绍。如《圣诞节》、《平安夜》的来历,与中国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同时把“Silent Night”这首歌放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圣诞的气氛。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日常生活情景,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的了解,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是对教师的一个更高要求。因此要注重教材中文化教育的因素,适时渗透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玉静.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策略浅谈.吉林课改, 2005(1).
[2]王金友.课堂教学主要矛盾浅析及应关注的几点问题.吉林教育·学刊,2012(3).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文化教学 知识背景 真实环境
英语学习主要是语言的学习,而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方可避免一些误区,消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学习障碍,进而取得语言学习的实效。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所产生的背景是不同的,所承载的内涵是不同的。如果抛开语言所产生的背景,对其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缺乏认识,势必造成许多误解,甚至影响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差异进行必要的教育,并作为教学目标落实于教学之中。其实语言的学习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的教学并不矛盾,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要渗透相应的文化教育。因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可以说都是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学习相关的语言的,这样才能突出语言的魅力和所要表达的意思及其意义。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应把相关知识背景的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促进语言学习与表达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英语进行的实效性。
高中英语教材(包括人教版的2003年前后的教材)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各个方面,如问候、购物、问路指路、打电话、有关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等,这些学习内容的设计意图就是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求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幅提高。因此结合教材学习内容,适度拓展相应跨文化的内容,并作为“三维”教学目标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文化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自觉性,进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单词、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注重语法知识结构的分析和讲解大量的语言性知识,认为英语教学就是教授这些知识,忽视文化背景的渗透与学习,结果导致学生考试时英语成绩比较理想,但在英语交际时就会出现许多错误,总是掺杂着汉语的味道[1]。究其原因,就是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所带来的隐患,这无疑给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困难,使其事倍功半。比如常常体现在交际能力中的说和写中,很简单的一句“我很(不)喜欢英语”常常出现脱口而出或脱手就写“I very(don’t)like Eng·lish very much.”。Peasant在英语国家的口语中意指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人,所以在与外国人对话时避免说“My parents are peasants.”。以前在与外教对话时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直到现在才懂得他们重问的原因。因为英美国家的人认为说“农民”为peasant意指地位低下之人(有些像现代人骂穷酸、寒碜、无知的人为“农民”)。所有这些成为学生运用英语的一大障碍。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对矛盾存在于课堂之中,而且是课堂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决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因此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做好学情和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充分认识到语言学习和文化教育之间关系,把文化背景知识融于语言教学,并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中。既然文化教育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可不轻视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文化教育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通过阅读给学生介绍必要的英语文化知识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英语教材发生相应的变化,增加相关的阅读文本,英语阅读需要以语言作为基础,但对其文本的理解,不仅仅需要语言的表达,还需要文化背景知识及其相关链接内容的支持,两者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汉语阅读中不存在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问题,即使对“跳槽”,“下课”,“另类”,“show”,“high”,“人气”,“郁闷”,“晕”等这些时尚词汇的含义,他们也能充分领会。而在阅读英文时,由于英语国家和我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就会给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此,在学生阅读学习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及其在文章中的特殊意义。如在教学jobs的话题时,谈论男女平等的问题,讲的是澳大利亚的一位工程师Mr King因腿部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因他拒绝医生检查而最终被发现是一位lady,于是“Mr King”被迫说出“他”为找到工作而不得不女扮男装的这个秘密,说明当时妇女地位的低下,这样学生阅读时就能很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二是利用多媒体把文化背景知识形象化,模拟真实环境。
在人教版教材Unit14 “Festivals”里边有关节日的教学,由于学生对西方的某些节日的来历并不十分的清楚,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介绍。如《圣诞节》、《平安夜》的来历,与中国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同时把“Silent Night”这首歌放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圣诞的气氛。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日常生活情景,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的了解,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是对教师的一个更高要求。因此要注重教材中文化教育的因素,适时渗透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玉静.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策略浅谈.吉林课改, 2005(1).
[2]王金友.课堂教学主要矛盾浅析及应关注的几点问题.吉林教育·学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