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有一部电影会拥有这么多的名字,由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导演的美国影片《盗梦空间》,本名《奠基》(Inception),
  影迷们在不满意其商业名字《盗梦空间》的同时,给出《全面启动》《潜行凶间》《心灵犯案》《记忆迷阵》《记忆魔方》等译名,仍意犹未尽。
  很少有一部电影会拥有这么多的解读角度,这部迷宫般的电影为观众奉上的是视觉的冲击与狂欢,是智力的挑战与亢奋,是现实与梦境的迷离重叠,是人伦与亲情的艰难回归。《盗梦空间》是动作片,是劫匪片,是心理片,是惊悚片,是爱情片,还是科幻片?众说纷纭,现有的分类不够用了。伦理学、建筑学、心理学、脑科学、逻辑学、哲学、数学、药学、影像学、麻醉学……影迷们解析片中梦境,用上了十八般武艺。诺兰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定义是“一部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科幻动作片”,这就够绕了,可他又说这是部心理剧,他想表现的是“层层穿透某个人的心理”。这真叫人不知从哪下手。
  鉴于此,笔者早早打消全面深入分析《盗梦空间》的企图,努力绕开智力暗礁,不惧挂一漏万,惴惴记下粗浅心得。
  1970年出生的诺兰被誉为“智商最高的导演”,“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才华横溢的诺兰显然对自己期许甚高。诺兰7岁就开始使用父亲的小型摄像机学习摄影,十九岁时立志成为电影导演,“他很特别,有独特的抱负。我想他能在好莱坞赢得尊重,并不是靠票房或什么强势的性格。他的想象力、对故事的判断以及表达的方式,才是诸多同行愿意与之合作的主要原因。”这是诺兰妻子、也是诺兰的御用制片人艾玛·托马斯对他的评价。
  据媒体介绍,诺兰一出现在影坛上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敏锐灵感。诺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一一超低成本的《追随》1999年在伦敦上映,电影讲述了一位作家逐渐成为一个跟踪癖的故事。在这部被称为“怀揣年轻的梦想与野心,酷毙了的黑白电影”中,故事完全不按事件发生顺序呈现,诺兰以倒叙作为基本的电影叙事语言,然后将时间彻底捏碎,再将这些时间的碎片拼贴在一起,不到70分钟的电影有了不可思议的叙事长度。2000年上映的《记忆碎片》讲述了一个患有短期失忆症的男子为妻子报仇的故事,采用双线叙述,构造两爪、中突不断的时空,在各大电影节上连连获奖:独立精神奖的最佳脚本及最佳导演奖,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剧本奖,广播电影协会最佳电影脚本奖,金球奖、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2002年,诺兰完成《失眠症》,这部翻拍自1997年上映的挪威同名电影,被评论界赞誉为少有的将欧洲电影翻拍为美国片的成功之作。2003年凭借《蝙蝠侠·开战时刻》获最佳编剧奖。2006年导演的作品《致命魔术》,以其诡异的气氛和精细的结构再次赢得了影评人和影迷的心。而2008年,一部新的“蝙蝠侠”电影让全球为诺兰疯狂,《蝙蝠侠·黑暗骑士》成为2008年的全球票房冠军。
  从以上粗略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诺兰导演是非线性叙事方式的爱好者,有足够的能力将完全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热衷于设置迷宫般错综复杂、高度浓缩的故事结构,而主人公不安定的精神状态和不可信的逻辑推理也一直是诺兰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每一次观看这些以多线程多层面的复杂叙事结构完成的电影,无疑都是进行智力冲浪,天马行空的诺兰不给人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当2009年初诺兰正式向外界公布将拍摄一部由他亲自撰写剧本、并导演的完全原创的电影时,人们有理由期待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
  人皆有梦。然而如同大自然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梦的面目千变万化。有人多梦,有人少梦,有的梦光怪陆离,有的梦完整清晰,有人在梦中哭醒,有人在梦中欣然,有人梦过仿佛无梦,有人整日介想弄清楚梦的暗示,有人在梦中越过千山万水,有人在梦中尝遍酸甜苦辣。梦究竟是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最草根的解释,“南柯一梦”是好例证。唐代一个叫淳于棼的人爱酒,一日醉酒,在家中槐树下歇凉,恍惚中去了大槐安国,中状元,当驸马,勤政爱民,名满天下。外敌入侵,奉命出征,因不懂兵法,一败涂地。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愧而醒。这个梦的前半段,是古代读书人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后半段,则表明潜意识里还有自知之明,即使春风得意之时,也还知道梦不是万能的。
  那么,诺兰如何看待梦境?诺兰说梦与中国古代的《周公解梦》、外国现代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又有些什么不同?诺兰在回答记者问时坦言孩提时梦境一直让他觉得神秘不可思议,“我一直很着迷于梦境这个主题,真的,从小就这样,没断过。我现在想不出具体的场景,但梦境总是给我想象的无限自由,这也正是梦迷人之处。”梦境提供灵感,把他从逻辑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当人睡着的时候,大脑居然能够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如此不可思议地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自己不知不觉,却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对于人类头脑的潜在能量做出了最好的解释,尤其是大脑的创造潜力。这是令我无比痴迷于其中的根本原因。”诺兰设想他的电影人物能够操纵“神志清醒的梦”,即你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梦,因而能够制造或者改变梦境,能够侵入他人的大脑,控制他人的思维,还能与他人在同一时间分享同一个梦境。
  梦境爱好者诺兰倾十年之力编织并再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多重梦境。
  影片主人公道姆·柯布是一个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入侵他人心灵和梦境的方法盗取商业机密的盗梦者兼造梦者,“我可以进入你的思想,找到你的秘密”。他与同伴在一次针对日本能源大亨齐藤的盗梦行动中失败,反被齐藤占了先机。所谓不打不相识,柯布因涉嫌杀害妻子梅尔遭通缉流亡海外,苦苦思念儿女,齐藤抓住这一软肋,允诺柯布帮他搞垮竞争对手便助其回家。齐藤的对手虽已病入膏盲,但仍牢牢掌控公司的一切。齐藤要柯布在其唯一继承人罗伯特·费希尔的深层潜意识中植入放弃家族公司、开创自己的事业,走跟父亲不一样的路的想法,以达到不攻自破的目的。“我要找到回家的路”,柯布说服同伴,并吸收了年轻的梦境设计师艾里阿德妮、梦境演员艾姆斯和印度药剂师约瑟夫加入行动。
  故事在层层递进的梦境中展开,观众必须放弃固有的时间空间概念,接受诺兰设定的游戏规则,才能边惊叹梦境设计如搭七巧宝楼,险中见奇,层层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边紧随行动小组成员在现实与梦境中穿行出入。
  这里对诺兰的部分游戏规则稍作解释:
  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柯布就是在现实世界接受齐藤的任务);
  做梦时在第一层梦境(这样的梦大家都做过):
  做梦中梦在第二层梦境,需要服用普通药物(将梦境分层,是突破性的想法);此时要从梦中醒来有两种方法,一是受到重力;中击突然失去平衡而苏醒,二是受到伤害而吓醒(这方法应该还是建构于日常生活的经验);
  做梦中梦中的梦,进入第三层梦境,需要服用加强型 药物(顺理成章的推演,如果有摆脱药物的新想法,更妙):加强型药物有副作用,如果在梦里被杀不能醒来,则会进入迷失之城(第三层梦境和迷失之城之间还有第四层梦境,柯布和妻子梅尔实验时进入过);
  迷失之城是一个意识空间,环境由记忆碎片组成,空旷寂寥,时间永无穷尽(无序、记忆丢失等元素运用得心应手);在这个空间里如果死亡就能回到现实,但因记忆损坏,被动进人者无法采用自杀的方式自救(这是诺兰喜欢的概念,在《记忆碎片》里,主人公说“即使闭上眼睛,世界并没有消失”,可他又说“记忆未必可靠,记忆并不准确”);
  协同刺激(在电影中表现为梦境的穿越、坠落),只有在各层梦境中同时施加刺激,才能把某层梦境中的做梦人唤醒,因此,当小组成员侵入深层梦境时,每一层必须留清醒之人负责唤醒,而且用乐曲协调同时唤醒的时刻(略带南亚风格的音乐时而悠扬,时而雄壮);
  时间的计算,现实五分钟,梦境一小时,费希尔赶去参加父亲的葬礼,十小时的航班,在第一层梦境是大约5天,在第二层梦境是大约六个月,而在第三层梦境是大约十年;
  陀螺,重要道具,反复出现,用以区分梦境与现实,始终旋转不倒是在梦境之中,反之回到现实(诺兰挺为观众着想的);
  奠基,不是指在梦中偷窃情报,而是指根据需要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大脑中,使得他觉得这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在意识越少的梦境里(电影中的茫茫雪原)植入效果越强;
  梦主,每层梦境都有一个梦主,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境;
  被带进梦境中的目标人物的潜意识会攻击梦主(费希尔接受过特殊防盗梦训练,潜意识似千军万马,反抗剧烈,打斗场面火爆)……
  端的是才华横溢,移形换影,汪洋恣肆,无懈可击。影片的精彩远不是我能够描摹的。柯布的扮演者、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认为参演《盗梦空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是一个不太做梦的人,对梦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做过的梦通常也是浮光掠影,只能记得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片。所以,当我接到这部戏的时候,我试着通过一些很传统的方法来增加自己对梦境的了解。我读了一些关于解梦的书,比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这部电影完全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梦境,有着独特的构架和规则,而这些结构和规则,完全就是克里斯托弗创造出来的。所以,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隔三差五就会和克里斯托弗一起聊天,了解他的想法、思路,尝试理解他创造的这个梦境。我认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能够精确、具体地对梦境做出解释。很明显,梦境因人而异。白天没有完成的事情、没能表达的’情感、没弄明白的想法,到了夜晚,在梦中、在潜意识里,就会随机地以超现实的形式出现。”莱昂纳多得出结论:“梦很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摆脱了“逻辑思维束缚”的诺兰,再造具有自成一体逻辑的梦境。造梦,自己的梦,他人的梦,进入他人的梦境,在他人梦境中做自己的梦,让他人按自己的意愿做梦,众人皆梦我独醒的感觉多好。梦境,匪夷所思中带着日常生活的蛛丝马迹,为所欲为中带着不动声色的缜密;看似险象环生,左支右绌,一切皆得到合理解释,危机四伏,无拘无束,知其不可而为之。在“真实梦境与半梦半醒状态之间”(诺兰语),内心的隐秘生动凸显,比如,我们通常这样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而此刻,我们或许更想知道:我希望我是谁?我希望从哪里来?我希望到哪里去?一切执着的探寻、重塑都是从不满意、不满足开始,我们多么渴望一个全新的自我啊。只可惜,即使在梦境中,旧有生活的痕迹顽强地存在着,意想不到的错失不断发生,矛盾在否定与肯定中反复出现。诺兰是对的,永不满足既是人最大的毛病,又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之道。
  关于梦,已谈了不少,当我们陶醉在与梦境对峙的快感中时,诺兰关于电影的另外一些论述值得我们注意。诺兰说:“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这几年一直活在这个电影故事里。我有了抢劫的元素,有了建筑和梦境的关系……但是,最伤脑筋的,是找到跟这个故事息息相关的感情线。”诺兰清楚地知道一部电影作品只有视觉冲击力是远远不够的,缺乏情感内涵、缺乏人的温度和性情的情节和场景可能一时新鲜,观众的好奇心一旦餍足就会厌倦,就会不以为然。冰冷空洞的建筑、八面玲珑的机械是没有生命体验和人生之情的,当尘埃落定,梦境消失,观众需要的依然是完善的生命形态,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呵护与温暖。思维的完全自足或绝对独立性是不存在的,想象力的自由驰骋必然受到约束。早有学者提出:“幻想作为心灵的功能,是一种将现实的因素联接在一起的创造活动。”当赞美之词一股脑儿涌向“思维的凯旋”时,“灵魂的优势”默默地俯瞰着我们。
  有影迷认为:“科幻片这种类型本身不太适合情感表达,因为导演的主要精力和影片时长主要会花在给观众介绍科幻体系,以及精心设计的剧情和火爆刺激的动作戏上,爱情戏往往只是影片的调料,真正从情感上尤其是爱情上打动人的佳作太少了。”诺兰不信这个邪,“经过几年的思考和酝酿,我发现自己之所以一直被困扰着,是因为没有总结出所有关于人类头脑和梦境的说法,其实最终还是落到。了。一个感情结局或者共鸣点的问题上。一旦明白了这一点,我就知道接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找到跟故事一起发展的爱情以及悲剧情节的创作。”诺兰不要他的人物只有机械的敏捷、冷酷,他要他们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
  于是,我们看到了梅尔,柯布去世的妻子,一个美丽的女人,一袭露肩黑色长裙,短发蓬松。在与柯布一起穿越多重梦境回到现实之后,记忆混淆,梅尔始终觉得只有和柯布一起自杀才能重新回到相爱之初。梅尔选择在结婚纪念日跃下窗台,消失在深不可测的暗夜。
  我们看到了费希尔,年轻富有的继承人,11岁失去母亲,和父亲关系紧张,不幸成为齐藤阴险计划的目标人物,“我需要他来击溃他父亲的帝国”。父亲临终,费希尔表示自己让父亲“失望”了,父亲的回答令费希尔震惊,“我失望是因为你变成了另一个我”。我宁愿这不是行动小组安排的圈套(按照剧情,他的潜意识深处已被植入解散公司,开创自己的事业的想法),而是父子之间因爱而生的真正和解,费希尔从此生活在父亲的祝福中。
  柯布的感情困惑贯穿全剧。梅尔自杀前留下对他不利的遗书,迫使他浪迹天涯。不论在试验、在行动、在梦境,梅尔的身影数十次出现在柯布面前,时时与他争执,处处破坏他的行动。被动的柯布并不还击,因为“她太爱我”,因为“内疚,我感到内疚,不管我做什么,不管我希望自己是什么,不管多困惑,都是内疚,永远都在。”当梅尔终于从柯布那儿得到爱的回应与证实,合上双眼,神情安详。这是柯布的自我救赎。这样的安排,隐隐传递出诺兰的伦理倾向,人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扰乱柯布思绪的还有一双儿女,电影里,柯布看着儿女玩耍的背影的镜头出现十数次之多。树木葱茏的花园里,寂寥的海滩上,楼宇的长廊里,温馨的餐桌边,飘拂的窗帘旁,女孩的金色长发、红色衣裙在阳光下闪烁,男孩埋头坐在地上,正起劲地挖掘宝物。“只要我叫他们,他们会转身,我会看到他们漂亮的脸蛋,但是,一切都太迟了”,柯布无比惆怅,“我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脸了”。回到孩子的身边,是柯布接受任务的前提。终于,一切结束,柯布迟疑地走进家门,孩子雀跃着扑进他的怀抱,我看见诺兰略带狡黠的笑脸,“我希望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我们来做一个最粗略的区分,把电影作品分为两大类,一类宏大叙事,历史潮汐扑面而至,时代氛围触手可及,展现的是阔大的形容和轮廓;一类着眼人的情怀,超越史与实的框架,直抵人性隐秘,勾勒心灵踪迹,于精细、精妙之处迫压我们在镜像中反省、领一陪生命的意义。
  如果“梦境”是现实中的诺兰心灵阅读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次意念深处的特殊追问,那么在现实与梦境之间那漫洇无际的地带,他呈现并努力修复的是爱与责任的困境,人人都可能遭遇的生命境域的困境。
其他文献
四  我去找徐赞的部队。因为目前我无处可去,所以先去见徐赞,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李柳安已经不在万福寺了,我是个假出家人,要是继续留下看人家的脸色,我也受不了。徐赞听到李柳安已经自焚的消息后,应该会很吃惊。再怎么说,在这个战争年代,李柳安对徐赞来说,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就像袋鼠的怀抱一样。我觉得这次徐赞去芽庄出差会很长时间。  因为是战场,无法约定任何事情,但是徐赞已经有一个月杳无音讯了,一想
编译/黄秀敏    结识克里斯多弗·里夫是在他一跃就能跳过高楼大厦的时候。那是1977年,他25岁,正在拍摄影片《超人》——一个会使他成为全美国人的偶像的角色。当时我是一名摄影师,为杂志拍名人照片,为电影拍剧照。在为《超人》拍摄剧照期间,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演员。但是,我并没有想到他会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第二年,当《超人》发行的时候,我被杂志社派去为他拍照,我们在一起
但愿我们能够找到一处纯粹、安宁的  人类之地,一处河流与岩石之间  属于我们自己的果园。因为我们的心总会超赿我们,  就像他们的心。我们终将不能再跟随它,  只能抚慰它梦想的图景和神一样的形体:  那里有更大的尺度,能让它获得更高的平衡。   ——里尔克《致杜依诺哀歌》    《致约翰·邓恩的大哀歌》,二百多行的长诗,接近于巫术、祈祷、预言和神话。写作这首诗歌的布罗茨基(1940—1996),20
“你问我在做些什么”,高更到大溪地五个月后写到,此时刚好是九月份,“真的很难说,我自己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值得做的。有时,我觉得这里很好,但同时又觉得很糟……我仅仅满足于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喜欢探索自然,当然偶尔也试着画一点儿……”  其实,高更不仅注意到了他周围的世界,而且被这新的环境所触动,尤其是那种久违的宁静和永恒的感觉。在他看来,这与欧洲那充满活力但艰难紧张的生活截然相反。“我感到周围的
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四分之一的英国人有 “危险的饮酒习惯”,因酒精原因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人数与5年前相比有了急剧的增加。  根据该项调查的统计,英国有33%的男性和16%的女性有危险的饮酒习惯,这种饮酒习惯有可能对肉体或精神带来危害。特别是有6%的男性和2%的女性在饮酒后发生问题,他们的饮酒属于“有害的饮酒”。  此外,2007年英国由于酒精原因而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人数
39岁的杰森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知名网络大亨,他不仅拥有一家规模庞大的国际网路服务公司,拥资数千万。还经常出现于当地各新闻媒体上,他的名字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  事业发达的杰森在很多州都开设了分公司,为了缩短往来的时间和行程,他决定花巨资申请购买一架私人直升飞机。  几个月后,一架白色嵌有明亮橘色条纹的小型直升飞机,稳稳地降落在了杰森的豪华别墅的大露台上。一时间,这架飞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与此同
在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坛,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与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以及辛克莱·刘易斯等小说大师并驾齐驱,成为“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在作品中,他不仅以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批来自美国南方的热血青年在美国现实社会的所见所闻,更以细腻多情、极富诗韵的语言展现了这些“追梦者”所经历的纷乱复杂的情感波澜。其短篇小说《美国序幕》就是这样一部以“迷惘”为情感底色,交织着希望与失望、追求
这幅画是马格里特晚期的作品,是受邀创作的。尽管他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邀约,但还是认真对待,充分发挥了艺术创作的自由想象。画作的题目借用了法国象征主义作家克罗代尔一部小说的名字。玫瑰花是这幅画的主题,这一主题一直都对马格里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他在对立体主义画法进行初探的阶段,曾经以自己的妻子为模特创作了一幅裸女图,画中裸女的胸前就画了一朵玫瑰,艺术效果突出而强烈。  马格里特通过
“舞蹈是人类表现生命的最好形式” 。巴西文化部长、著名歌手兼词曲作家、吉伯托·吉尔称:“‘桑巴’是巴西文化的独特表现方式。”巴西国家艺术及历史遗产研究所的负责人指出,“‘桑巴’是‘巴西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巴西舞蹈的主流之一。”  位于巴西东部沿海的巴伊亚州是巴西古老文化的发祥地。据考证,桑巴舞最早流行于巴西的巴伊亚一带。原来,这里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陆殖民的地方。  桑巴舞(Samba)起源于非
“我的艺术中心在我的头脑里”,高更在大溪地创作这幅画时在信中这样对妻子说。多年后,他仍然坚持这样的创作原则:“我不是根据大自然创作,而是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这幅怪异的画最能揭示他的内心世界,各种毛利传说拼凑在一起(或许这就是他对毛利传说的理解),画中也包含了他对原始宗教、逝者膜拜、东方装饰画、以及自然万物的理解。这个挂着原始的颅骨、带有亚洲装饰画风格、黑黢黢的篱笆怎么会出现在供奉神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