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零向量”教材中仅给出了“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的描述性定义,不少教师对此概念也是一带而过,不少学生也不深究,但是简单的、朴素的结论和思想,往往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朴素的想法常常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本文介绍几个关于零向量的命题及应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零向量”教材中仅给出了“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的描述性定义,不少教师对此概念也是一带而过,不少学生也不深究,但是简单的、朴素的结论和思想,往往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朴素的想法常常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本文介绍几个关于零向量的命题及应用。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问题的提出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一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数学是一门超难的课程,我是含泪学习,哭着做题。”这句话深深地触动笔者,使笔者不断地反思;高一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开始,也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线的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附后),其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象是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一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中考数学试题作为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质量评价手段和高中择优录取的依据,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时代对基础数学教学的要求,着力推动数学教学改革进程。(新课标)实验区中考数学试题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方向,纵观近两年课改实验区中考数学试题,试题内容进一步突出了数学与社会背景及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刨新思维、动手探究实验操作能力,既重视试题的开放性,又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改革的同时试题也注意继承了数学教
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学习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人内部的一种活动。情境理论则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我认为,从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对智育方面的要求看,第一个层次是学好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四个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
在一个数学问题里,常有一些已知元素与未知元素(都称为“原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称原象关系),如果直接求得未知元素比较困难,可寻找一个适当的映射(一般为一一对应),把“原象关系”映射成“映象关系”,通过映象关系求得未知元素的映象,最后从未知元素的映象通过逆对应(称为“反演”)求得未知元素,这种研究问题的思路称为关系映射反演方法,简称RMI方法。其思维模式可用下列框图表示:
引理1:椭圆b2x2+a2y2=a2b2 (a>b>0)上A、B两点的切线交于P(x0,y0),则AB的直线方程为 b2x0x+a2y0y=a2b2 证明: 设A(x1,y1), B(x2,y2),则过A,B的切线方程分别为b2x1y+a2y1y=a2b2,b2x2y+a2y1y=a2b2,因P点是两切线的公共点,故(x0,y0)同时满足上述两方程,应有b2x0x1+a2y0y1=a2b2, b
1 200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综析 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广西]、全国卷Ⅱ[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紧扣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卷结构稳定,稳中求变,稳中有新,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平而不俗,淡中见奇. 试题科学、规范,重点考查了中学数学的通性通法,同时还加强了对数学核心能力的考查. 具体
从2004年开始,全国普通高考实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统一考试”要求考试标准统一。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有关普通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考试大纲》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
前不久,我接受兄弟学校教科室的邀请,在一所农村初中上了一堂数学公开课,内容是“梯形的添线及解题策略”。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追记如下,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