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有兴趣,学习才有动力,才会快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话正验证了这一点。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第氏理论强调教育的天然性、启发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尤其注重教育的人性价值,带有反教条和倡导民主的特征。用在英语教学上,其根本点也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唤醒学生学习兴趣;事实上,有了兴趣,英语教学和学习都会变得自然而顺利了。
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运用“激励、唤醒和鼓励”的理论,采取分层次逐步递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激励,引发兴趣,唤醒,挖掘兴趣,鼓励,巩固兴趣——“三步走”,有效地克服了以前人们只追求临时激励但不能长久保持兴趣的毛病,我称之为“三部曲”法。
一、激励,引发英语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关于教学理论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而这一点,正是能够激发兴趣、有效维持兴趣并形成爱好的的根本。激励,关键在“激”,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能够“激”的点,引起兴趣。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要让学生感觉语言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教师就要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寓教于乐”。
(一)联系实践,创设情境。
新教材内容大都讲真实、自然的交际情景,这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语言的机会。教师可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结合教学大纲规定的复习(Reversion)、呈现(Presentation)、操练(Dril1)、练习(Practice)和巩固(Consolidation)五环节,让每一堂课都得精彩、有效。
培养学习兴趣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中,直观教学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实物教学,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学生兴趣大增。(2)情景教学,充分运用情景会话和描述。(3)简笔画教学,可使课文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4)课堂游戏教学,有效培养、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如表演、竞猜等。(5)多媒体教学。等等。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景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奇感及强烈的表达欲望,采取各种方式,形成学习兴趣,容易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要使学生在轻松、兴奋、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牢固正确地掌握知识并形成语言技能。
(二)巧用教材,活化课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从英语教材的内容,教学手段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多可利用的兴趣因素,而且还配有许多色彩鲜明的彩图,图文并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共鸣,激起兴趣。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都可成为英语课的“兴趣点”,经加工后再逐个切入,以点带面优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就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课堂内外,活动激趣。
“活动”是指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机会开展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兴趣。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兴趣,把握学生好新、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的特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同时创造机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吸引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在运用中,让学生自己体验英语学习乐趣。
课堂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教师一定要巧妙运用。比如,每日一句、Free Talk值日报告、课堂生活对话、情景会话、分角色朗读、复述英语故事、扮演角色、模拟采访、猜谜语、游戏等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类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英语语言实践机会。如,公共场所与老外聊天、学唱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故事会、表演英语短剧等等,学校或班级组织英语节,开设英语角等。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讲究新颖性,组织工作要到位,不要流于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兴趣的发源地”是很有道理的。
二、唤醒,挖掘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点燃智慧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方法得当,教师懂得唤醒学生“沉睡”的兴趣,他们就会对英语课内容发生浓浓的兴趣,思想就会活跃,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精神负担,其效果必然降低。
(一)了解关注学生心理,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刚接触英语往往有种好奇心,新鲜感强,学习的兴趣浓,动力足;但随着课程内容的加大加深,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渐渐变少了,兴趣“沉睡”了。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的这种变化,要不时地“唤醒”。课堂上,学生们具有双重心态:一是羡慕教师,渴望自己能讲几句;另一方面却又羞于开口。因此,教师课堂上要学会化解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让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地呈现,消除紧张心理,利用巧妙的教学艺术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会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主动学习。 教学中,总有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这是正常的,但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导致厌学英语的原因,固然不仅仅在老师,但老师的影响是很大的。部分教师忽略了情感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课堂上下,教师都应当和学生的心拉近,课下用英语交流,聊天、开玩笑、作辅导等等,师生融为一体,心灵相通,融洽为伴,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不学,学生自知面子上就过不去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只要千方百计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自觉与老师接近,情感上也就会产生共鸣。“亲其师,信其道”,自然变成“乐学之”了,学生“乐学”,教师也会“乐教”,教和学是相互的,相得益彰。上课时,教师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适当煽情),保持饱满的热情,以情感染学生,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情感,加速双边活动进程。 (三)尊重学生,共享成功,在个性平等的课堂上,教师唤醒的不只是兴趣,更是持久的学习动力。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这是很中肯的。从“主人”的位子走下来,到学生当中去,教师不要唱“独角戏”,要学会和学生“同欢共乐”。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学生对自己有了信心,对英语学习有了感情,就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
三、鼓励,巩固英语学习兴趣。
新课改,追求的是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而英语教学也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和求知的过程,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来源于激励,但要维持并巩固这种兴趣,成为自身的内在的情感,就需要不断地鼓励。多表扬,慎批评,勤鼓励,重引导,是形成长久稳定的喜爱情感的最好方法。
(一)运用鼓励的方法,持续强化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巩固归结于情感的固化,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调控情绪,引导感情的倾向,学习主动性就产生了。学习情感调控的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让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过程中亲身感受英语广泛应用的特性,并借此鼓励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产生肯定的学习情感。通过鼓励和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必须学习英语,并且一定要学好英语。
(二)教师发用自内心的鼓励,不断强化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日常教学中的许多细微之处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鼓励和对自己的关怀,时刻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自己,“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持久强烈的兴趣,学生们就会变得好学、爱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艺术和技巧,就是在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尊严。教师要遵循“表扬加帮助”的原则,避免“批评并训斥”做法。
(三)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固化已形成的兴趣。人们常说,“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英语教学讲究“由易而难”,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要不断给学生以成功感。当学生在某一点或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也会感到高兴甚至自豪,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必产生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个成功点前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鼓励要多,方式要活。多创设竞争与成功的机会,面要广,形式要灵活,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自己努力就会取得成功,就会产生快乐。注重分层教学,分级训练,题目要有“坡度”,让不同水平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特别关注中、差生。要特别留意他们的体验,耐心启发,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对他们学习中的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成功的愉快中,不断强化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随堂或课后,设计几组难易层次不同的题印发给学生,引导积极思维,迎难而上,在反复讨论中解决问题,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激励,引发兴趣,唤醒,挖掘兴趣,鼓励,巩固兴趣的“三部曲”法,最终目的是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
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运用“激励、唤醒和鼓励”的理论,采取分层次逐步递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激励,引发兴趣,唤醒,挖掘兴趣,鼓励,巩固兴趣——“三步走”,有效地克服了以前人们只追求临时激励但不能长久保持兴趣的毛病,我称之为“三部曲”法。
一、激励,引发英语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关于教学理论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而这一点,正是能够激发兴趣、有效维持兴趣并形成爱好的的根本。激励,关键在“激”,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能够“激”的点,引起兴趣。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要让学生感觉语言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教师就要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寓教于乐”。
(一)联系实践,创设情境。
新教材内容大都讲真实、自然的交际情景,这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语言的机会。教师可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结合教学大纲规定的复习(Reversion)、呈现(Presentation)、操练(Dril1)、练习(Practice)和巩固(Consolidation)五环节,让每一堂课都得精彩、有效。
培养学习兴趣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中,直观教学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实物教学,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学生兴趣大增。(2)情景教学,充分运用情景会话和描述。(3)简笔画教学,可使课文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4)课堂游戏教学,有效培养、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如表演、竞猜等。(5)多媒体教学。等等。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景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奇感及强烈的表达欲望,采取各种方式,形成学习兴趣,容易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要使学生在轻松、兴奋、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牢固正确地掌握知识并形成语言技能。
(二)巧用教材,活化课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从英语教材的内容,教学手段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多可利用的兴趣因素,而且还配有许多色彩鲜明的彩图,图文并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共鸣,激起兴趣。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都可成为英语课的“兴趣点”,经加工后再逐个切入,以点带面优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就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课堂内外,活动激趣。
“活动”是指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机会开展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兴趣。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兴趣,把握学生好新、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的特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同时创造机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吸引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在运用中,让学生自己体验英语学习乐趣。
课堂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教师一定要巧妙运用。比如,每日一句、Free Talk值日报告、课堂生活对话、情景会话、分角色朗读、复述英语故事、扮演角色、模拟采访、猜谜语、游戏等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类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英语语言实践机会。如,公共场所与老外聊天、学唱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故事会、表演英语短剧等等,学校或班级组织英语节,开设英语角等。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讲究新颖性,组织工作要到位,不要流于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兴趣的发源地”是很有道理的。
二、唤醒,挖掘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点燃智慧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方法得当,教师懂得唤醒学生“沉睡”的兴趣,他们就会对英语课内容发生浓浓的兴趣,思想就会活跃,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精神负担,其效果必然降低。
(一)了解关注学生心理,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刚接触英语往往有种好奇心,新鲜感强,学习的兴趣浓,动力足;但随着课程内容的加大加深,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渐渐变少了,兴趣“沉睡”了。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的这种变化,要不时地“唤醒”。课堂上,学生们具有双重心态:一是羡慕教师,渴望自己能讲几句;另一方面却又羞于开口。因此,教师课堂上要学会化解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让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地呈现,消除紧张心理,利用巧妙的教学艺术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会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主动学习。 教学中,总有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这是正常的,但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导致厌学英语的原因,固然不仅仅在老师,但老师的影响是很大的。部分教师忽略了情感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课堂上下,教师都应当和学生的心拉近,课下用英语交流,聊天、开玩笑、作辅导等等,师生融为一体,心灵相通,融洽为伴,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不学,学生自知面子上就过不去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只要千方百计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自觉与老师接近,情感上也就会产生共鸣。“亲其师,信其道”,自然变成“乐学之”了,学生“乐学”,教师也会“乐教”,教和学是相互的,相得益彰。上课时,教师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适当煽情),保持饱满的热情,以情感染学生,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情感,加速双边活动进程。 (三)尊重学生,共享成功,在个性平等的课堂上,教师唤醒的不只是兴趣,更是持久的学习动力。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这是很中肯的。从“主人”的位子走下来,到学生当中去,教师不要唱“独角戏”,要学会和学生“同欢共乐”。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学生对自己有了信心,对英语学习有了感情,就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
三、鼓励,巩固英语学习兴趣。
新课改,追求的是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而英语教学也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和求知的过程,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来源于激励,但要维持并巩固这种兴趣,成为自身的内在的情感,就需要不断地鼓励。多表扬,慎批评,勤鼓励,重引导,是形成长久稳定的喜爱情感的最好方法。
(一)运用鼓励的方法,持续强化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巩固归结于情感的固化,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调控情绪,引导感情的倾向,学习主动性就产生了。学习情感调控的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让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过程中亲身感受英语广泛应用的特性,并借此鼓励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产生肯定的学习情感。通过鼓励和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必须学习英语,并且一定要学好英语。
(二)教师发用自内心的鼓励,不断强化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日常教学中的许多细微之处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鼓励和对自己的关怀,时刻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自己,“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持久强烈的兴趣,学生们就会变得好学、爱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艺术和技巧,就是在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尊严。教师要遵循“表扬加帮助”的原则,避免“批评并训斥”做法。
(三)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固化已形成的兴趣。人们常说,“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英语教学讲究“由易而难”,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要不断给学生以成功感。当学生在某一点或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也会感到高兴甚至自豪,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必产生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个成功点前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鼓励要多,方式要活。多创设竞争与成功的机会,面要广,形式要灵活,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自己努力就会取得成功,就会产生快乐。注重分层教学,分级训练,题目要有“坡度”,让不同水平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特别关注中、差生。要特别留意他们的体验,耐心启发,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对他们学习中的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成功的愉快中,不断强化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随堂或课后,设计几组难易层次不同的题印发给学生,引导积极思维,迎难而上,在反复讨论中解决问题,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激励,引发兴趣,唤醒,挖掘兴趣,鼓励,巩固兴趣的“三部曲”法,最终目的是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