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一件罩着你的衣裳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老课本里,母爱多用缝衣表达,那是农耕社会的丝丝牵挂。一篇写针头线脑的识字课文,只是一段白描,那种“慈母手中线”的千秋意境便跃然纸上。我的配文是:“母亲们用几千年的线穿过一辈子的针眼,缝缀我们沐雨栉风的布衣华服,让我们知寒知暖。”
  


  在汉族服装史上,元朝、清朝都在我们的衣襟上鞭笞下血泪。日寇侵华之初,也曾重点抓捕过穿中山装的青年。
  尤令人寒心的还是我们袍泽自撕。我采访过一位腾冲老兵,他说为打鬼子入伍时,第一件事不是操练打枪,而是编草鞋,因为布条裹草不磨脚,他养成了在路上捡拾碎布的习惯。战后他回家,母亲已谢世。国军老兵的身份让他无力结婚和拥有后代,他无人疼爱也无疼爱之人,像是一件用过的旧军服。好在这些年有了志愿者送来些鞋子、衣服和粮油。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在民国时别具一格。柳树,襁褓,国破山河在的家园,逃难途中的学校,都在裹着尚不省事的孩子,如同绵厚的岁月裹着悲凉护生的画家。如今先生殊荣再显,可见一川的风狂雨骤,压不过悲悯加身的一蓬劲草。
  高尔泰在《寻找家园》中,记述了穿着藏蓝色棉袄的劳改右派龙庆忠。他因为瘦,棉袄空荡荡的,透风,但他不舍得扎根绳子,怕将衣服磨出白印;他也不愿像其他人那样就地躺下,怕弄脏棉袄。在他被送到夹边沟前,远在河北的母亲寄来亲手缝制的蓝棉袄。他在饿殍满地的劳改农场给母亲回信,只说吃得好、穿得暖。第二年,高尔泰回农场,远远看到他终于在腰间拴根绳子了,高兴地跟他打招呼,却发现是别人。龙庆忠早死了,蓝袄已几易其主,送走好几位主人。我看完那段,掩卷想想,那是件暖和过几个人的衣服。
  我还想到1983年春天,胡耀邦在深圳对市委干部说:你们穿的衣服怎么还是老样子?我赞成你们穿西装。同外商打交道,人家的第一观感就是穿着服饰,你们总是老样子,他们就觉得你们这里还很落后,没有什么变化,投资担风险。
  几年前,拍摄纪录片《布衣中国》,我想到百多年来世界服装千变万化,中国人的服装却在战争、革命、运动里,不是灰头土脸、衣不遮体,就是蓝黑灰绿、千篇一律,缺失个性、异性、人性。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一场时装秀,模特将衣裳轻轻一撩,台下的中山装、轻便装们,轰的一声头往后仰,仿佛大风吹过。唉,阴霾太久,阳光刺眼。
  我本想拍衣裳在社会跌宕中的命运,禁不住朋友的劝说,侧重了服装的五个技术维度:原料、颜色、款式、设计、制作,举轻若重。可这些依然逃脱不了百姓刻骨铭心的时代冷暖。审片时,一个情节让我心头一凛:一位河南老奶奶说,她一辈子做了几代人的衣裳,一生都在纺车上,只有家里饿死几口人的那年,纺车停过几天。
  


  


  当然,生活也多有温情。湖州一位老奶奶已无力绞丝了,仍留下一些蚕茧要亲手抽丝、剥茧,为将出生的孙儿铺一件丝绸小袄。清明节剧组随她去祭蚕丝娘娘,看到上山路上的老牌坊上刻着在风雨中保留了几百年的四个大字:衣被天下。
  我为《布衣中国》写过几遍主题歌,从母爱亲情到衣被天下,最终接受了音乐家何沐阳的意见,写成了一首隐喻爱情的歌曲《爱你如衣》:
  棉花开过的四季/苍凉依旧的大地/故乡的讯息/裹住我的浪迹/梦里温衾的暖意/丝路绵延千万里/岁月转身的距离/缠绕的往事编织成绸忆/而你针刺般华丽/等风起/爱你如衣/剪相思/归去遥遥无期/沉香的那匹/一直压箱底/留给你今生来世做嫁衣/冷暖不弃/爱你如一。
其他文献
飛机旅行的幽默
期刊
一次在纽约市中心,我离开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时,感觉非常孤独。  有一个巴西人向我走来,他说:  “我非常需要和您交谈交谈。”  我听了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于是开口滔滔不绝地说起自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我谈到神奇的力量、上帝的福祉和爱。  他默默地听我讲完,谢了我,然后离去。  我却怅然若失,没有快乐,反而比先前更加孤独。后来我认识到了,因為我当时没来由的兴奋,使我根本没有注意到那个巴西人真正想得到的东西
期刊
大洋洲史上最贵海上救援:一条命是否值  1997年1月,托尼·布利莫尔曾尝试在帆迪不靠岸单人环球航海赛中环球航行。他到达大洋洲海岸以南1500英里(约2414千米)危险而冰冷的水域时,船被飓风和巨浪掀翻。他被困在船下4天,直到被澳大利亚国防军救起,花费巨大。为了拯救一条生命,一个文明社会应当准备花多少钱?是“不惜一切代价”,还是应该有个限度?即使尝试一次昂贵的救援行动成功机会也很小的时候呢?  让
期刊
抵达赫尔辛基,已是夜间9点多了,但天空依然蓝着,白云依然飘荡,真是个名不虚传的“日不落”都城。这个濒临波罗的海的芬兰首都,市内的湖泊遍布街头巷尾,街上的建筑大多上了年纪,显得沉稳无华。石块石子构成的路面透着陈旧,电车轨道纵横交错,拖着小辫子的电车在慢悠悠地咣当咣当……次日,不落的太阳不知落到哪里去了,绵绵不断地下起雨来。这一天的大多时间我们是坐在车子里,在慢慢行驶中隔窗观景。雨天看风景也另有韵味,
期刊
我上学前,外婆在江北区工人文化宫做清洁工,每个月工钱10元。对于童养媳出身的外婆,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有了这份工作,她跟外公吵架的时候,能声音很响地说话。每个月8号,外婆发工资,我们吃好午饭就等在弄堂口,远远看到外婆,就合唱“外婆外婆外外婆”,总是搞得她心慌意乱地跑向我们,一路又是挥手又是示意。示意什么呢?到了跟前我们才听清:“你们小点声,否则全宝记弄都知道我发工资了。”  我们每人从外婆手里
期刊
父亲安东尼奥第一次见马策罗时,他出生刚两天,躺在早产儿保温箱里。安东尼奥蒙了。“他怎么发青,还皱巴巴的?”他说,“胳膊细得像火柴棍,你瞧那腿,还没我手指壮呢。”  这就是他希望的果实吗?他的儿子、继承人,“达拉世家”公司接班人,大家苦盼好久才盼来的?  “你摸摸他吧,”罗萨琳达说,“轻点。”    安东尼奥瞧瞧自己的手,粗糙,满是老茧,日头晒、泥灰浸的,像是给裹上一层粗革。“会刮破的。”说罢,他扭
期刊
2016年5月,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李云秋把昵称改成了“小宝贝”,头像也换成了一个小婴孩的照片。当时我一点都没意识到,我印象中那个龙阳村的小女孩,居然已经是头像中那个小婴孩的妈妈了。  10月份,我先生带研究生从昆明出发,重返龙阳村做田野调查。我让他一定代我去看看,云秋是否回到村里。先生到了村里,当天就找到村委会主任打听云秋的情况。没想到,一听到李云秋的名字,村主任就不住地摇头。  他说:“这个
期刊
我第二次到美国的时候,小雁开着车来旅馆接我去做客。由于路上堵车,我到她家时已经饥饿难耐,急忙打开冰箱,却发现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半块比萨饼和几个苹果。“你怎么能这样过日子呢?平时不做饭吗?”我大为不解。  她说:“是的,基本上不做饭,也不会做饭。”  “那我们就随便下碗面条吧。”我表示大度和通融。  但她说家里连面条也没有,真是不好意思啊。她拉着我到超市去买食品,在地下停车场倒车的时候,不小心,汽车
期刊
  
期刊
我有个朋友,妻子陪女儿在国外念书,他一个人留在台湾打拼。有次我问他平常周末怎么打发时间,他露出很不以为然的表情,说:“打发时间?我是享受时间。”    为了了解他是怎么享受时间的,我星期日跑去他家玩。  上午11点抵达,他很快乐地迎接我,并且说:“吃牛排怎么样?”当然好,于是我陪着他进厨房,赫然发现他准备了两种牛肉:一种是牛小排旁边的肉,呈长条状,当然没有骨头;另一种是他托厨师友人买的松阪肉,只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