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流行特征,然后研究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疗方法,同时提出了加强免疫接种、完善养殖管理、做好防御措施、做好猪只的引种工作几方面的防治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诊疗;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322-01
前言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猪的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也有该病发生的报道,严重影响着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种类较多,所以,准确、及时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1 概述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机理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可以在短期造成各个年龄段的猪只发病,尤其是首次感染的猪群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相关研究表明,猪只的病情发展速度与猪的日龄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日龄小的猪只病情发展会比较迅速,且死亡率较高(图1)。
1.2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潜伏期短、早期症状不明显等特征。2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后会在发病后的2-7天死亡,且死亡率在90%以上,发病初期常会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突发呕吐,随后会出现黄绿色、灰色或乳白色水样腹泻。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哺乳仔猪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体型消瘦、体温变化等变化;3周龄以上的仔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但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速度缓慢、发育不良等特征;育肥猪在感染后,初期会出现食欲下降、茶褐色或灰色水样腹泻,发病一周后可耐过;泌乳猪在感染后,常会出现体温升高、腹泻呕吐、乳房萎缩等特征。
1.3 流行特征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存在于猪只的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肠内容物和小肠粘膜以及排泄物中,可经过被污染的水或饲料进入消化道加以感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通常情况下,猪舍的湿度大、卫生条件差或者是饲养密度大等情况会加剧猪群的集体感染。传染性胃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在早春或者是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最高,呈现出流行性爆发式传染。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疗方法
2.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
首先,由于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症状表现较为典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征对该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其次,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实验室病理分析进行确诊:第一,可以采用血清学进行分析。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处于急性期和康复期的猪只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将血清样本在56℃条件下灭活半个小时,采用二倍法进行稀释,各稀释度都和等量的本病毒悬液混合。将稀释好的血清样本在37℃的条件下静置1小时,随后取出适量混合液接种PK15细胞单层培养,1-2天后观察结果,相较于急性期,康复期血清滴度超过其五倍以上为阳性;第二,可以采用免疫荧光试验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需要采集猪只空肠绒毛上皮细胞,然后制成抹片,采用4℃的丙酮固定半个小时。在抹片中滴加猪传染性胃肠炎荧光抗体,半个小时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漂洗15分钟。将制作好的抹片干燥后上镜进行观察,观察空肠绒毛上皮细胞胞浆内是否会出现特异性的黄绿色荧光;第三,可以采用细菌培养方式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需要采集新鲜病死猪的淋巴结、脾脏和肝脏等组织,将其进行无菌处理,置于肉汤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细菌培养过程中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7℃,培养24小时。
2.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特效药物,所以,在治疗该病时需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第一,通过口服补液盐,帮助猪只缓解脱水的症状,如灌服氯化钠和葡萄糖水溶液等;第二,对精神状态差的猪只可以采用250-500mL葡萄糖盐水+10-40mL50g/L小苏打+20mLVC+50-200mgVB6进行静脉滴注,连用三天;第三,采用4万-8万IU的庆大霉素+30万-50万IU的链霉素,对其进行混合灌服,连用3天,每天2次;第四,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在选择方剂时需要坚持涩肠止泻、温中补虚、补涩不滞气的治则。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对策
3.1 加强免疫接种
工作人员需要坚持“防重于治”的理念,积极做好猪只的免疫接种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免疫接种系统,提前做好怀孕母猪、仔猪、育肥猪等猪群的免疫接种计划,其次,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对猪只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其抵抗力,避免出现猪传染性胃肠炎大面积爆发的情况。
3.2 完善养殖管理
首先,工作人員需要做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尿液,做好猪舍的内环境;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做好疫情的控制工作,并通过隔离病猪和感染猪等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然后,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饲料的保存工作,预防饲料感染引起猪只的发病;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疫情后消毒工作,彻底清洁和转移感染猪或病猪的粪便及分泌物,并清洁消毒猪舍、喂食工具、清洁工具等,防止接触性或食物传染。
3.3 做好防御措施
第一,冬天做好御寒保暖措施,尤其是对于仔猪和处于哺乳期的猪,工作人员需要将其放置于恒温的圈舍内,并对圈舍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掌控;第二,母猪分娩的猪舍要做好保温的措施,并注意猪舍的通风,做好消毒;第三,工作人员要辅助新生仔猪尽早吸食母乳(初乳),以此来增加仔猪的抵抗力,同时也能保证营养均衡;第四,工作人员可以在猪的日常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其抗病能力。
3.4 做好猪只的引种工作
第一,为了避免猪只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猪只的引种工作,保证其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第二,冬季合理疏群,猪舍内每天定期采取空气对流措施,排除舍内有害气体;第三,对于怀孕母猪,工作人员需要在产前的45天,对其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让仔猪通过吸食母猪乳汁获取被动免疫。
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发病率高和传染性高的特点,可以造成养殖场内猪群的大面积感染,严重影响着猪场的养殖效益和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免疫接种、完善养殖管理以及及时对猪只进行治疗等方式,减少猪传染性胃肠炎带来的危害,最大程度上保证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3):103.
[2] 王海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5):100.
[3] 方应逸.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7):72-73.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诊疗;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322-01
前言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猪的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也有该病发生的报道,严重影响着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种类较多,所以,准确、及时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1 概述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机理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可以在短期造成各个年龄段的猪只发病,尤其是首次感染的猪群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相关研究表明,猪只的病情发展速度与猪的日龄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日龄小的猪只病情发展会比较迅速,且死亡率较高(图1)。
1.2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潜伏期短、早期症状不明显等特征。2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后会在发病后的2-7天死亡,且死亡率在90%以上,发病初期常会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突发呕吐,随后会出现黄绿色、灰色或乳白色水样腹泻。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哺乳仔猪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体型消瘦、体温变化等变化;3周龄以上的仔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但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速度缓慢、发育不良等特征;育肥猪在感染后,初期会出现食欲下降、茶褐色或灰色水样腹泻,发病一周后可耐过;泌乳猪在感染后,常会出现体温升高、腹泻呕吐、乳房萎缩等特征。
1.3 流行特征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存在于猪只的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肠内容物和小肠粘膜以及排泄物中,可经过被污染的水或饲料进入消化道加以感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通常情况下,猪舍的湿度大、卫生条件差或者是饲养密度大等情况会加剧猪群的集体感染。传染性胃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在早春或者是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最高,呈现出流行性爆发式传染。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疗方法
2.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
首先,由于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后症状表现较为典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征对该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其次,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实验室病理分析进行确诊:第一,可以采用血清学进行分析。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处于急性期和康复期的猪只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将血清样本在56℃条件下灭活半个小时,采用二倍法进行稀释,各稀释度都和等量的本病毒悬液混合。将稀释好的血清样本在37℃的条件下静置1小时,随后取出适量混合液接种PK15细胞单层培养,1-2天后观察结果,相较于急性期,康复期血清滴度超过其五倍以上为阳性;第二,可以采用免疫荧光试验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需要采集猪只空肠绒毛上皮细胞,然后制成抹片,采用4℃的丙酮固定半个小时。在抹片中滴加猪传染性胃肠炎荧光抗体,半个小时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漂洗15分钟。将制作好的抹片干燥后上镜进行观察,观察空肠绒毛上皮细胞胞浆内是否会出现特异性的黄绿色荧光;第三,可以采用细菌培养方式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需要采集新鲜病死猪的淋巴结、脾脏和肝脏等组织,将其进行无菌处理,置于肉汤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细菌培养过程中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7℃,培养24小时。
2.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特效药物,所以,在治疗该病时需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第一,通过口服补液盐,帮助猪只缓解脱水的症状,如灌服氯化钠和葡萄糖水溶液等;第二,对精神状态差的猪只可以采用250-500mL葡萄糖盐水+10-40mL50g/L小苏打+20mLVC+50-200mgVB6进行静脉滴注,连用三天;第三,采用4万-8万IU的庆大霉素+30万-50万IU的链霉素,对其进行混合灌服,连用3天,每天2次;第四,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在选择方剂时需要坚持涩肠止泻、温中补虚、补涩不滞气的治则。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对策
3.1 加强免疫接种
工作人员需要坚持“防重于治”的理念,积极做好猪只的免疫接种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免疫接种系统,提前做好怀孕母猪、仔猪、育肥猪等猪群的免疫接种计划,其次,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对猪只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其抵抗力,避免出现猪传染性胃肠炎大面积爆发的情况。
3.2 完善养殖管理
首先,工作人員需要做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尿液,做好猪舍的内环境;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做好疫情的控制工作,并通过隔离病猪和感染猪等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然后,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饲料的保存工作,预防饲料感染引起猪只的发病;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疫情后消毒工作,彻底清洁和转移感染猪或病猪的粪便及分泌物,并清洁消毒猪舍、喂食工具、清洁工具等,防止接触性或食物传染。
3.3 做好防御措施
第一,冬天做好御寒保暖措施,尤其是对于仔猪和处于哺乳期的猪,工作人员需要将其放置于恒温的圈舍内,并对圈舍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掌控;第二,母猪分娩的猪舍要做好保温的措施,并注意猪舍的通风,做好消毒;第三,工作人员要辅助新生仔猪尽早吸食母乳(初乳),以此来增加仔猪的抵抗力,同时也能保证营养均衡;第四,工作人员可以在猪的日常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其抗病能力。
3.4 做好猪只的引种工作
第一,为了避免猪只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猪只的引种工作,保证其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第二,冬季合理疏群,猪舍内每天定期采取空气对流措施,排除舍内有害气体;第三,对于怀孕母猪,工作人员需要在产前的45天,对其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让仔猪通过吸食母猪乳汁获取被动免疫。
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发病率高和传染性高的特点,可以造成养殖场内猪群的大面积感染,严重影响着猪场的养殖效益和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免疫接种、完善养殖管理以及及时对猪只进行治疗等方式,减少猪传染性胃肠炎带来的危害,最大程度上保证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3):103.
[2] 王海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5):100.
[3] 方应逸.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0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