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政策层面上的保障2004年至今,国家相继出台了多份文件,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等进行了规范,这是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思想引领、政策规范和行动指南。但从实践来看,仍有一部分教师存在技术倦怠和技术抵触情绪,如果能从国家层面出台新政策或细化相关政策,激励教师进行信息技能的学习以及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够保障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扩充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内容要逐步涵盖信息技术能力标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及平台、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以及教师个人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同时,作为能力主体的教师既包括已经上岗的教师也包括仍在校的师范生。
已有的实证性研究大多采用调查法了解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很少有研究深入探究各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如各类培训课程)的实际效果,如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法对比教师在培训前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今后的研究需借助思辨性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以适应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这个复杂系统工程的需求。
二、培训课程的完善
中小學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多年来的培训也确实提高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然而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体系仍不完善,如在课程内容上重技能传授、轻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在教学模式上仍以“教”为主,无法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评价上,以能力测试为主,缺乏自评和实践测评等方式。
在课程内容上,逐步形成覆盖信息技术技能、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帮助教师突破理论和技术的壁垒,真正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借鉴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新型的教学设计,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化过程;在评价手段上,注重评价主体和手段的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相结合,能力测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
三、教师个人实践与群体实践的结合
目前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活动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教师被动参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应付和抵触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热情和效果。相比之下,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知识技能到实践应用能力的转化。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科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能够帮助教师克服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将教师个人实践和群体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可行方式。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了信息技术是否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数字化校园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组组长)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扩充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内容要逐步涵盖信息技术能力标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及平台、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以及教师个人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同时,作为能力主体的教师既包括已经上岗的教师也包括仍在校的师范生。
已有的实证性研究大多采用调查法了解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很少有研究深入探究各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如各类培训课程)的实际效果,如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法对比教师在培训前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今后的研究需借助思辨性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以适应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这个复杂系统工程的需求。
二、培训课程的完善
中小學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多年来的培训也确实提高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然而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体系仍不完善,如在课程内容上重技能传授、轻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在教学模式上仍以“教”为主,无法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评价上,以能力测试为主,缺乏自评和实践测评等方式。
在课程内容上,逐步形成覆盖信息技术技能、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帮助教师突破理论和技术的壁垒,真正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借鉴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新型的教学设计,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化过程;在评价手段上,注重评价主体和手段的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相结合,能力测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
三、教师个人实践与群体实践的结合
目前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活动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教师被动参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应付和抵触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热情和效果。相比之下,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知识技能到实践应用能力的转化。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科教师之间的分享交流,能够帮助教师克服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将教师个人实践和群体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可行方式。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了信息技术是否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数字化校园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