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诚是周敦颐《通书》中的核心观念。从天道层面讲,诚是天道本质、圣人本有。从人道层面讲,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天道之赋予人而成為人道之德性。周子认为,只要一日而决,果敢决断于外,坚守深藏于内,就能贯通天道与人道。周敦颐通过对“诚”这一观念分天道与人道进行阐发和论证,贯通了天道和人道,使天道落实到了人道的心性本体之上,同时也使人道有了天道这一本体论的依归。周子以诚为中心建立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为儒学在宋明时期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通书;诚;天道;人道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3-0049-03
韩愈在《原道》中有云:“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自孟轲死后,孔孟不传之正统在整个汉唐时期就中断了。直到北宋程颢、程颐两夫子才接续了这一道统。然而二程受学于周敦颐,这样的渊源是显而易见的。周子之所以能发出仲尼颜回之乐的不传奥秘,启发其宗旨而有所收获,是不可求而得也,是难得听闻的。周敦颐所著的书大多散失了,只此《通书》一篇,原来叫《易通》,与《太极图说》一起,由程氏流传于世。《太极图说》和《通书》的宗旨是一样的,互相依存,都是推导一理、二气、五行不同之处与浑然一体的关系,树立和简要表述道的精微之处,决断道义、文辞、利禄之间的区别和取舍,以改变如词章、偈诵等俗学的鄙陋。至于《通书》的入德之方与经世之具,又都亲切简要,不做空言。纵观《通书》的总的纲领和大的效用,又非秦汉以来的儒生能比的。其条理的缜密、意味的深远不是当今的读书人一眼就能看通透的。所以在二程去世后,能够传承《太极图说》和《通书》的人就非常少了。那些所谓的传承的人,认为《通书》不过是用意高远而已,只有朱熹为《通书》所做的注释能创通其大义。
本文仅就周敦颐的《通书》和朱熹所做的注解对其中的诚观念作一讨论。宋明理学的兴盛,开山鼻祖周敦颐功不可没,其承源启流,打破了道统千年不传的幽暗。“周子之学,以诚为本。从寂然不动处,握诚智本,故曰:主静立人极。本立而道生,千变万化,皆从此出。化吉凶悔吝之途,而反覆其不善之动,是主静真得力处。千载不传之秘固在是矣。”黄宗羲将周敦颐的学问概括为“以诚为本”,诚是周子哲学体系的核心,贯通天道与人道。本文以周敦颐的诚观念为中心,分天道、人道两个层面进行探讨,辅以朱熹的注解,同时对宋以前儒家诚观念的发展做一梳理,以期领会其精微意蕴。
一、宋以前诚观念的发展
儒家哲学是关于人自身的学问,是个人内在生命修养的实践哲学。儒家哲学的世界观是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而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更可因其自身的努力与创造,得与天地的存在意义同其伟大。人道来源于天道,人道又能“赞天地之化育”。“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作为本体意义的诚,贯彻天地人,人才能成其为人,物才能成其为物。诚观念在中国古代产生较早,影响深远。宋以前儒家诚观念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
第一,诚的字面意义。《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从言,成声。”诚的本义为信实,诚信无欺,真实无妄。诚为形声字,以言为形旁,表其意;以成为声旁,表其音。诚字最早见于《尚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这里的“诚”应为虔诚的意思,即是做到对鬼神虔诚笃信。对鬼神的虔诚心理,主要源于原始宗教崇拜,那时的百姓相信鬼神的存在,并相信只要对鬼神虔诚,鬼神会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诚观念由原始宗教崇拜转变为社会人际关系的诚德观念。如“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传·文言》乾九三),“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都是对诚德意蕴上的阐发。
第二,诚的对象性意义。诚的对象性意义包括诚意、诚心、诚身三个方面。《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在这里诚的对象就是意,即意不自欺,这是工夫论上的不自欺。《大学》又云:“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这里诚的对象是心,心诚即是正其心。《中庸》有云:“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这里诚的对象是身,诚身确立了儒家非常有特色的观念。以上三个对象赋予了诚意义的方向和价值的方向。
第三,诚的哲学意义。《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从天道层面讲,诚是最高本体,诚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不诚则无物。从人道层面讲,效法诚,便是合乎天道,“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便是诚之。关于如何贯通天道与人道,《孟子》一书中有两处涉及。一是“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这里提到合乎天道的方法便是思,思是对想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二是“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这里说合乎诚的方法是反身,是对自我的反躬自省,追问自己是否具备诚的价值和德性。
二、从《通书》中天道层面论诚
《通书·诚上第一》主要讲诚作为实理,是本于天而赋予人的,是性命的根源。此篇主要从天道、形而上的层面来阐述。周子以诚为天道的本质、圣人本有的德性,为儒家的本体论确立了一个天道的哲学基础,一方面把天看作是阴阳相推而化成天下。另一方面又把天道看作是人存在的本质和内在依据。周子在《通书·诚上第一》第一章说道:“诚者,圣人之本。”这是说诚是圣人本有的。在朱熹的注释中,对诚的解释是至实无妄。诚是天所赋、物所受之正理,天所受是顺说,物所受是反说,正理即命。这是人人都具有的,这个“有”不是外在附属的有,而是内在的有。但是普通人被气禀拘滞、物欲蒙蔽、习俗诱惑,而不能全此实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没有其他特别的,就在于能全此实理。《通书》主要论诚,《太极图说》主要讲太极,《通书》与《太极图说》相表里,诚即是太极。 《通书·诚上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说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这里主要讲诚的发源和确立。“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是《周易》中《彖》对“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中的“元”进行的解释。“《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周敦颐在“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后加一句“诚之源也。”这叫下转语,是注经的一种办法。源是发动的意思。“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是引《易传》以明诚之旨。乾在《周易》中是纯阳卦,其义为刚健,是天德的别名、天的实质。乾道之元,是万物所以资取以为初始,是实理流出以赋予人之本有,诚由此而得以发动。就像水之有源,也就是太极图的阳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是《周易》中《彖》对“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中的“利贞”进行的解释。“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诚由此而得以确立。天所赋的叫作命,物所受的叫作性。乾道变化,万物都受其所赋之正理。实理是万物的主干和根本。这就是太极图的阴静。太极本体由此而确立。
周子对前三章的总结说道:“纯粹至善者也。”诚是纯粹至善的。这并不是对诚的赞美,而是实指。纯,就是不杂。粹,就是无瑕疵。这是说天所赋、物所受的都是实理之本然,没有不善的杂染。天地间总的来说就是实理的运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善杂于其间。
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阴阳交替的变化为道。能承继道的叫作善,人禀受天道成就它的叫作性。阴阳,属于气,是形而下的。之所以能阴阳交替变化的,是理,是形而上。道就是理。承继它的,是气之将出而未出,还没有成形的状态。善是理之方行,而未有所确立之名,即是性善,即是太极动而生阳,这也就是诚的发动。诚是物之已成,理已在物中已经确立,即是静而生阴,这也就是诚的确立。
“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元亨利贞,语出《易经》乾卦的卦辞,原文“乾,元亨利贞。”代表乾卦的四种基本性质。“元”为大、为始(开始);“亨”为亨通(开通);“利”为有利、利遂(长成);“贞”为正(终结)。这是乾之四德。元亨,诚之通。这个“通”是由里向外发出,诚方出而赋于物,善由是而承继。利贞,诚之复。这个“复”是由外向里的反向运动,回返有所止,万物各得而性藏于己。这个反复运动便是诚斯立,诚之者性,性由此而成就。大哉《易》也,是对《易》的赞叹之辞。《易》是性命的根源、来源。易的本义就是交替变化。六十四卦,二百五十六爻由此而确立。天地之间的阴阳交错、实理流行,天所赋物所受于其中,说的也就是“易”的交替变化,这个“易”是天地自然之易。圣人为性命所出之源作《周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间的规律,由此而确立卦和爻,后经孔子作传,发挥其宗旨,性命之学的微妙之处由此而彰显。周敦颐的《通书》以此诚为根本,其旨意又更加深远。
三、从《通书》中人道层面论诚
《通书·诚下第二》则从人道层面论诚。讲圣人能够全备诚这个实理,为五常百行的根本。周子从天道、形而上落实到人道、形而下的层面来论述。
此篇开篇便说:“圣,诚而已矣。”圣人之所以称之为圣人,就是能够完全彰显这个诚。诚,也就是太极。诚是五常的根本、百行的发源。五常,仁义礼智信,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金火水土,是五行的本性。百行,也就是孝悌忠信这一类行为,是万物万事所遵循的准则。人如果能够全此实理,那么在人身上彰显的五常就不会有所亏损,孝悌忠信这类百行就能够得到修养与修齐。所以五常百行的根本和根源,就是一诚而已。
诚是“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太极图说》里说“静而生阴”,正处于静而阴的状态时,诚固然不是没有,因其并没有显现出来所以称之为“无”。《太极图说》里说“动而生阳”,在它发动之后的状态,诚并不是到了这个状态之后才称为有,因为它在这个状态下有形可见才称之为“有”。静无,则至正不偏不斜。动有,然后光明、通达可以形见。静无,静而阴,是现象的无。动有,动而阳,是现象的有。
人道的五常百行,是“非诚非也,邪暗塞也。”人的五常百行,如果非诚,就不能称之为五常百行,因皆无其实,所以说非诚非也。也就是《中庸》里说的“不诚无物”,“物”是指万物和事。静而不正,也就是修养工夫不够,所以就会有所偏邪。动而不够光明、不够通达,所以就晦暗并有所堵塞。所以贵在向圣人学习,“贤希圣”,只是在存此“诚”而已。
所以说:“故诚则无事矣。”诚则无事,事是指用功而言。是说诚并没有消极的事,也没有积极的事,无所谓消极与积极,诚没有特别的、可刻意的作为。诚,万事万物就自然而然,人道的五常百行则无一不具备。诚,是不用思索、不用勉力而为,就从容合乎道了。
虽然“诚则无事”,但诚又是“至易而行难”。诚是自然而然,不假作为,从容中道。但因为人伪地占据并灭弃了本有的诚,想要复其本来,是非常难的。但周子又说只要做到“果而确”,则“无难焉”。果,是表现于外的决断,一决而决。确,深藏于内的坚守,矢志不渝。决断之果敢,坚守之坚固,那么人伪就不能动摇它了,也就没什么难的了。朱熹在论说良心与私欲时,认为人是良心与私欲的交战,须立定脚跟站稳,果敢不疑确守这天理、诚,才能胜得私欲,才能守得这理不迁变。知其易,则行必果。知其难,则守必确。
最后周子总结到:“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周子用《论语·颜渊》里的一段话来说明人道上穷天道的途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去己私,复归、依循天理,虽然是天下最难的事情。然而,它的关键可以一日而决,确守不疑,它的效果就能达到天下的人都认为你做到了仁。果断决绝、确守不疑,不难的就在这里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天道层面讲,诚是天道本质、圣人本有。乾道之元,万物所以资取以为初始,诚由此而得以发动。乾道变化,万物都受其所赋之正理,诚由此而得以确立。从人道层面讲,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人道的五常、百行,皆有诚得以彰显,“诚则无事”“非诚非也”。天道之赋予人而成为人道之德性。至于如何践行天道,周子认为,只要一日而决,果敢决断于外,坚守深藏于内,就能贯通天道与人道。
這样,周敦颐通过对“诚”这一观念分天道与人道进行阐发和论证,打通了天道和人道,使天道落实到了人道的心性本体之上,同时也使人道有了天道这一本体论的依归。周子以诚为中心建立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为儒学在宋明时期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敦颐撰.太极图说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黄宗羲.宋元学案·濂溪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周敦颐.周敦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孟子,等著.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樊东,译注.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7]许慎,撰著.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关键词:通书;诚;天道;人道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3-0049-03
韩愈在《原道》中有云:“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自孟轲死后,孔孟不传之正统在整个汉唐时期就中断了。直到北宋程颢、程颐两夫子才接续了这一道统。然而二程受学于周敦颐,这样的渊源是显而易见的。周子之所以能发出仲尼颜回之乐的不传奥秘,启发其宗旨而有所收获,是不可求而得也,是难得听闻的。周敦颐所著的书大多散失了,只此《通书》一篇,原来叫《易通》,与《太极图说》一起,由程氏流传于世。《太极图说》和《通书》的宗旨是一样的,互相依存,都是推导一理、二气、五行不同之处与浑然一体的关系,树立和简要表述道的精微之处,决断道义、文辞、利禄之间的区别和取舍,以改变如词章、偈诵等俗学的鄙陋。至于《通书》的入德之方与经世之具,又都亲切简要,不做空言。纵观《通书》的总的纲领和大的效用,又非秦汉以来的儒生能比的。其条理的缜密、意味的深远不是当今的读书人一眼就能看通透的。所以在二程去世后,能够传承《太极图说》和《通书》的人就非常少了。那些所谓的传承的人,认为《通书》不过是用意高远而已,只有朱熹为《通书》所做的注释能创通其大义。
本文仅就周敦颐的《通书》和朱熹所做的注解对其中的诚观念作一讨论。宋明理学的兴盛,开山鼻祖周敦颐功不可没,其承源启流,打破了道统千年不传的幽暗。“周子之学,以诚为本。从寂然不动处,握诚智本,故曰:主静立人极。本立而道生,千变万化,皆从此出。化吉凶悔吝之途,而反覆其不善之动,是主静真得力处。千载不传之秘固在是矣。”黄宗羲将周敦颐的学问概括为“以诚为本”,诚是周子哲学体系的核心,贯通天道与人道。本文以周敦颐的诚观念为中心,分天道、人道两个层面进行探讨,辅以朱熹的注解,同时对宋以前儒家诚观念的发展做一梳理,以期领会其精微意蕴。
一、宋以前诚观念的发展
儒家哲学是关于人自身的学问,是个人内在生命修养的实践哲学。儒家哲学的世界观是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而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更可因其自身的努力与创造,得与天地的存在意义同其伟大。人道来源于天道,人道又能“赞天地之化育”。“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作为本体意义的诚,贯彻天地人,人才能成其为人,物才能成其为物。诚观念在中国古代产生较早,影响深远。宋以前儒家诚观念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
第一,诚的字面意义。《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从言,成声。”诚的本义为信实,诚信无欺,真实无妄。诚为形声字,以言为形旁,表其意;以成为声旁,表其音。诚字最早见于《尚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这里的“诚”应为虔诚的意思,即是做到对鬼神虔诚笃信。对鬼神的虔诚心理,主要源于原始宗教崇拜,那时的百姓相信鬼神的存在,并相信只要对鬼神虔诚,鬼神会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诚观念由原始宗教崇拜转变为社会人际关系的诚德观念。如“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传·文言》乾九三),“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都是对诚德意蕴上的阐发。
第二,诚的对象性意义。诚的对象性意义包括诚意、诚心、诚身三个方面。《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在这里诚的对象就是意,即意不自欺,这是工夫论上的不自欺。《大学》又云:“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这里诚的对象是心,心诚即是正其心。《中庸》有云:“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这里诚的对象是身,诚身确立了儒家非常有特色的观念。以上三个对象赋予了诚意义的方向和价值的方向。
第三,诚的哲学意义。《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从天道层面讲,诚是最高本体,诚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不诚则无物。从人道层面讲,效法诚,便是合乎天道,“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便是诚之。关于如何贯通天道与人道,《孟子》一书中有两处涉及。一是“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这里提到合乎天道的方法便是思,思是对想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二是“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这里说合乎诚的方法是反身,是对自我的反躬自省,追问自己是否具备诚的价值和德性。
二、从《通书》中天道层面论诚
《通书·诚上第一》主要讲诚作为实理,是本于天而赋予人的,是性命的根源。此篇主要从天道、形而上的层面来阐述。周子以诚为天道的本质、圣人本有的德性,为儒家的本体论确立了一个天道的哲学基础,一方面把天看作是阴阳相推而化成天下。另一方面又把天道看作是人存在的本质和内在依据。周子在《通书·诚上第一》第一章说道:“诚者,圣人之本。”这是说诚是圣人本有的。在朱熹的注释中,对诚的解释是至实无妄。诚是天所赋、物所受之正理,天所受是顺说,物所受是反说,正理即命。这是人人都具有的,这个“有”不是外在附属的有,而是内在的有。但是普通人被气禀拘滞、物欲蒙蔽、习俗诱惑,而不能全此实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没有其他特别的,就在于能全此实理。《通书》主要论诚,《太极图说》主要讲太极,《通书》与《太极图说》相表里,诚即是太极。 《通书·诚上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说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这里主要讲诚的发源和确立。“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是《周易》中《彖》对“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中的“元”进行的解释。“《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周敦颐在“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后加一句“诚之源也。”这叫下转语,是注经的一种办法。源是发动的意思。“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是引《易传》以明诚之旨。乾在《周易》中是纯阳卦,其义为刚健,是天德的别名、天的实质。乾道之元,是万物所以资取以为初始,是实理流出以赋予人之本有,诚由此而得以发动。就像水之有源,也就是太极图的阳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是《周易》中《彖》对“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中的“利贞”进行的解释。“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诚由此而得以确立。天所赋的叫作命,物所受的叫作性。乾道变化,万物都受其所赋之正理。实理是万物的主干和根本。这就是太极图的阴静。太极本体由此而确立。
周子对前三章的总结说道:“纯粹至善者也。”诚是纯粹至善的。这并不是对诚的赞美,而是实指。纯,就是不杂。粹,就是无瑕疵。这是说天所赋、物所受的都是实理之本然,没有不善的杂染。天地间总的来说就是实理的运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善杂于其间。
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阴阳交替的变化为道。能承继道的叫作善,人禀受天道成就它的叫作性。阴阳,属于气,是形而下的。之所以能阴阳交替变化的,是理,是形而上。道就是理。承继它的,是气之将出而未出,还没有成形的状态。善是理之方行,而未有所确立之名,即是性善,即是太极动而生阳,这也就是诚的发动。诚是物之已成,理已在物中已经确立,即是静而生阴,这也就是诚的确立。
“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元亨利贞,语出《易经》乾卦的卦辞,原文“乾,元亨利贞。”代表乾卦的四种基本性质。“元”为大、为始(开始);“亨”为亨通(开通);“利”为有利、利遂(长成);“贞”为正(终结)。这是乾之四德。元亨,诚之通。这个“通”是由里向外发出,诚方出而赋于物,善由是而承继。利贞,诚之复。这个“复”是由外向里的反向运动,回返有所止,万物各得而性藏于己。这个反复运动便是诚斯立,诚之者性,性由此而成就。大哉《易》也,是对《易》的赞叹之辞。《易》是性命的根源、来源。易的本义就是交替变化。六十四卦,二百五十六爻由此而确立。天地之间的阴阳交错、实理流行,天所赋物所受于其中,说的也就是“易”的交替变化,这个“易”是天地自然之易。圣人为性命所出之源作《周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间的规律,由此而确立卦和爻,后经孔子作传,发挥其宗旨,性命之学的微妙之处由此而彰显。周敦颐的《通书》以此诚为根本,其旨意又更加深远。
三、从《通书》中人道层面论诚
《通书·诚下第二》则从人道层面论诚。讲圣人能够全备诚这个实理,为五常百行的根本。周子从天道、形而上落实到人道、形而下的层面来论述。
此篇开篇便说:“圣,诚而已矣。”圣人之所以称之为圣人,就是能够完全彰显这个诚。诚,也就是太极。诚是五常的根本、百行的发源。五常,仁义礼智信,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金火水土,是五行的本性。百行,也就是孝悌忠信这一类行为,是万物万事所遵循的准则。人如果能够全此实理,那么在人身上彰显的五常就不会有所亏损,孝悌忠信这类百行就能够得到修养与修齐。所以五常百行的根本和根源,就是一诚而已。
诚是“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太极图说》里说“静而生阴”,正处于静而阴的状态时,诚固然不是没有,因其并没有显现出来所以称之为“无”。《太极图说》里说“动而生阳”,在它发动之后的状态,诚并不是到了这个状态之后才称为有,因为它在这个状态下有形可见才称之为“有”。静无,则至正不偏不斜。动有,然后光明、通达可以形见。静无,静而阴,是现象的无。动有,动而阳,是现象的有。
人道的五常百行,是“非诚非也,邪暗塞也。”人的五常百行,如果非诚,就不能称之为五常百行,因皆无其实,所以说非诚非也。也就是《中庸》里说的“不诚无物”,“物”是指万物和事。静而不正,也就是修养工夫不够,所以就会有所偏邪。动而不够光明、不够通达,所以就晦暗并有所堵塞。所以贵在向圣人学习,“贤希圣”,只是在存此“诚”而已。
所以说:“故诚则无事矣。”诚则无事,事是指用功而言。是说诚并没有消极的事,也没有积极的事,无所谓消极与积极,诚没有特别的、可刻意的作为。诚,万事万物就自然而然,人道的五常百行则无一不具备。诚,是不用思索、不用勉力而为,就从容合乎道了。
虽然“诚则无事”,但诚又是“至易而行难”。诚是自然而然,不假作为,从容中道。但因为人伪地占据并灭弃了本有的诚,想要复其本来,是非常难的。但周子又说只要做到“果而确”,则“无难焉”。果,是表现于外的决断,一决而决。确,深藏于内的坚守,矢志不渝。决断之果敢,坚守之坚固,那么人伪就不能动摇它了,也就没什么难的了。朱熹在论说良心与私欲时,认为人是良心与私欲的交战,须立定脚跟站稳,果敢不疑确守这天理、诚,才能胜得私欲,才能守得这理不迁变。知其易,则行必果。知其难,则守必确。
最后周子总结到:“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周子用《论语·颜渊》里的一段话来说明人道上穷天道的途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去己私,复归、依循天理,虽然是天下最难的事情。然而,它的关键可以一日而决,确守不疑,它的效果就能达到天下的人都认为你做到了仁。果断决绝、确守不疑,不难的就在这里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天道层面讲,诚是天道本质、圣人本有。乾道之元,万物所以资取以为初始,诚由此而得以发动。乾道变化,万物都受其所赋之正理,诚由此而得以确立。从人道层面讲,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人道的五常、百行,皆有诚得以彰显,“诚则无事”“非诚非也”。天道之赋予人而成为人道之德性。至于如何践行天道,周子认为,只要一日而决,果敢决断于外,坚守深藏于内,就能贯通天道与人道。
這样,周敦颐通过对“诚”这一观念分天道与人道进行阐发和论证,打通了天道和人道,使天道落实到了人道的心性本体之上,同时也使人道有了天道这一本体论的依归。周子以诚为中心建立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为儒学在宋明时期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敦颐撰.太极图说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黄宗羲.宋元学案·濂溪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周敦颐.周敦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孟子,等著.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樊东,译注.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7]许慎,撰著.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