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样给孩子断奶?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
  老师您好!我今年3l岁,有个男孩,已经l岁6个月了,因为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孩子—直都是吃母乳。现在孩子越来越大了,就想着该给孩子断奶了,可孩子每天一到中午和晚上睡觉前原来吃母乳的时间就哭,尤其是晚上,哭得撕心裂肺,好不容易哄睡了,睡不了一个小时就叉醒了接着哭,实在是不忍心,就叉给孩子吃,就这样,孩子到现在还—直没断奶。请问您,有没有什么好的断奶的方法能帮助我给孩子顺利断奶昵?
  焦急的元元妈妈
  A
  元元妈妈:
  你好!感谢来信和对我的信任!
  信中得知,你30岁初为人母。可以推断,这一两年来,你应该有很多育儿的新课程需要学习,你也在积极地探索和求助,并从中获得作为母亲不断更新的积极体验。这些都是值得祝贺的!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快乐的事,也希望你珍惜并感谢这个机会。当然,学习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断奶的困扰。
  我们首先要承认,孩子已经一岁半了,到了生理上断奶的最佳时机。作为孩子,他生长需要的营养日漸超出母乳所能提供的能量,用辅食逐渐替代母乳势在必行。作为母亲,从哺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也是生活的需要。除了完成日常职业任务外,结束哺乳期意味着生理上做好了下一次怀孕的准备,毋庸讳言,这符合人类的生物性。相信你已经能够理解并努力尝试,但只是面对新情况仍有些准备不足,所以很焦虑。如果进一步思考,妈妈的焦虑会不会是孩子传递过来的呢?孩子的焦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是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
  尽管生理上准备好了,但是心理上仍然依恋着过去的状态,这个现象几乎贯穿了人类生命的始终。就拿孩子断奶为例,断奶时他可能在想:本来好好的“生物钟”,怎么突然就变了?原来中午晚上睡前妈妈都是拿喂奶“催眠”我的,含着妈妈的乳头总让我很安全、很舒服。可是最近乳头不见了,妈妈去哪儿了?(难怪,在医学解剖学中“乳房”一词就是mama、妈妈。)孩子有一种和妈妈分离甚至被妈妈抛弃的感觉,体验到极度的不安全,于是表现出撕心裂肺的哭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婴儿的“分离焦虑”,是人类早期的一种焦虑情绪体验。
  妈妈好心好意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而断奶,却造成了孩子这么大的心理创伤,这个罪责可承担不起!于是妈妈也随之焦虑,因为内疚而妥协、让步。但是长此以往毕竟不是事,终于有一天,妈妈迫于自身和外来的压力,难免就要对孩子“下狠心”断奶。妈妈因焦虑而发酵的愤怒情绪一旦指向孩子,无疑会加重孩子早年的心理伤害。
  这里提示妈妈应该注意自己在早期哺乳习惯上的一些问题。比如,一边喂奶一边哄孩子睡觉,这相当于在吃奶与睡觉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孩子头脑里形成了一种不恰当的条件反射。而睡觉的前提是安全、舒适、温暖等愉快体验,这些体验也将以嘴含到乳头为额外的条件刺激,造成了孩子的心理误区。因此,当孩子睡眠规律逐渐形成时,应避免养成“奶睡”的习惯。较好的办法是直接强化睡眠前的安全感,可以采用拥抱、爱抚、细语、哼唱摇篮曲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在持续地陪伴,而不再以喂奶为唯一的方式。一旦“妈妈”的概念离开了嘴里的乳头,开始以新的抽象体验植入孩子的大脑,这意味着孩子在心理上成长了一大步。相反,如果睡觉时吃奶,相当于脑休息而胃工作,本身也是很不健康的。
  当然,这操作起来可能有难度,是个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妈妈的耐心。你能否在孩子哭闹时仍坚持微笑、爱抚、拥抱、轻声细语,决定了你给孩子什么样的妈妈印象。妈妈的焦虑和慌乱会让孩子莫衷一是,别无选择之下,他只能回到原来习惯的条件反射中,即使这个反射是不合理的。这就是孩子的退行现象,退行的结果必然是使条件反射被不断强化、稳定。
  有的妈妈可能会采用“安抚奶嘴”替代喂奶,这对心理学上“口欲期”的婴儿或许有效。口欲期一般在一岁之内,大一些的孩子仍用奶嘴就不一定合适。何况,奶嘴的安抚作用只是隔靴搔痒的,甚至是鼓励孩子退行的。从生理上观察,孩子的某些本能感觉比成人更敏感,并不是那么容易欺骗的。成人给孩子奶嘴后,看着孩子很安静时,被安抚的可能只是成人的焦虑情绪而己。成人与其这样自欺欺人,何不如寻求专业帮助来为自己解决焦虑昵?至少不能这样给孩子做榜样吧!
  还有的妈妈会采取极端的做法,在乳头上涂些黄连、辣椒、醋等产生不良刺激性口感的物质,希望断奶时孩子浅尝辄止。尽管往往很奏效,但心理学是不推荐的。因为这样做相当于对单纯的孩子大费心机。想想看,孩子一如既往满怀信任地含起妈妈的乳头,却收获到一种意外的痛苦。孩子在无助时求助于亲爱的妈妈,却得到了妈妈尴尬、无奈、内疚、痛苦,甚至是得意、挑逗的表情,很容易由此不再信任妈妈,进而可能影响到将来对他人的信任。
  相信你在给孩子断奶的过程中会有所收获,特别是作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你会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同时培养起自己的耐心,提升对生活的兴趣.这对你们全家的幸福生活是至关重要的。祝你成功!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养生保健知识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在这股大潮的裹挟下,我也学会一点自我保健按摩,不敢说每次都有明显的疗效,却自我感觉有益无害。  两个月前,我偶然发现自己每天夜里两点钟左右就会醒来,辗转反侧几十分钟以后才能再度入睡,并且几乎每天都是这样。这样的日子多了,免不了引起我的警觉。哪里出了问题?  自查病因没有找到  我自己清楚,我没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因素导致夜半醒来,于是我就用这几
期刊
历年春节、五一或国庆长假,都有不少人吃得“肥了一圈”甚至挂急诊。如想长假“享瘦”,就要远离大鱼大肉、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下列五点建议供你参考:  1 少吃高热量食物  少吃肉、鱼、海鲜、内脏等食物。加工食品应控制食用,香肠、腊肉,脂肪含量高,吃多了对健康无益;火锅常吃的贡丸、鱼饺、虾饺等品种,含有隐藏脂肪,也易增加热量摄取。此外,蘸酱热量也不低,应减少食用。适量饮酒可助兴怡情,但酒精热量高,过量有
期刊
6个锦囊,让你放松下来,不再紧张  我一直睡眠不好,后来知道是自主神经的问题。  由于天生的体质和性格,容易造成自主神经失调。我看了一位日本医生写的书——《自主神经健康人50招》,才发现自主神经这么重要。  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个性急躁的人,通常副交感神经比较弱,这会影响睡眠、排便、血压、心跳、血糖等等。而我一直都是个高效率的人,对于效率低落、动作慢的人,非常难以忍受。我也很讨厌迟到
期刊
放眼望去,肥胖儿童比比皆是,尤其我国更是肥胖儿童的“重灾区”。儿时肥胖真如老人所说是福气吗?儿童过胖或太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错误的营养知识如何影响儿童健康?  儿童营养双重挑战:  过剩VS营养不足  儿童肥胖问题其实很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每3个儿童中就有1人属于超重或肥胖。另一方面,每10个人中,却有1人是过瘦或缺乏营养。现代儿童的主要营养问题(无论肥胖或过瘦),其实
期刊
成功后的抑郁  张海今年40岁,可以说是很多人羡慕的人生赢家:自己拥有多家企业,身家已经上亿,住着独栋的别墅,开着百万豪车;而且妻子非常贤惠,一双儿女学习也不错,完全不用张海操心。这本是很多人向往的人生目标,但是对于张海来说,他却突然感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整天闷闷不乐。后来去医院做了诊断,他被诊断为中度抑郁。  与很多抑郁患者的外在表现不同,张海翘着二郎腿坐在我的对面,仰靠在沙发上,笑着说:“我现
期刊
该怎么爱孩子?这是好多父母共同的问题。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才是理想的状态呢?很多时候,理论和实际总是有落差,也许我们知道该怎样做却难以做到,但是这的确是个很值得学习的课题。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爱在心里口难开。如此的话,对方感受不到你的爱,有时候必须学习放低姿态,因为你的爱是满的,如果不愿意倾倒出来,这满满的爱不会流出,放低姿态,就像是让满的水瓶倾倒一样,惟有倾倒才会流出,也才能被人感受到。
期刊
小蓓,女,15岁,初三学生。她性格恬静,不善言辞,学习努力,成绩很好。在一次我给初三学生开展“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的讲座后,小蓓惴惴不安地找到我,小声地说:“老师,我觉得我有考试焦虑,而且还很严重,希望您能够帮帮我!”  和小蓓初次访谈后,我了解到她在三个月前就有考试焦虑问题。一个月前还能够自行缓解,现在是越发强烈了,每当考试来临,她就会心慌、冒汗、手抖甚至大脑一片空白。进一步访谈,我了解到她是初二
期刊
浪漫的爱情,还是盲目的冲动  杜鹃当年与丈夫程勇是在大学里认识的。当时的程勇只是一个普通院校的大专生。杜鹃之所以下嫁,是因为自己大学里一次生病的经历。那次生病让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正巧这位小老乡找自己办点事,及时发现并把自己送进了医院。之后的一个星期,程勇一直照顾守候杜鹃身旁,直至杜鹃康复。  杜鹃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聪明能干,母亲老实懦弱。家里姐妹六个,却没有一个男孩,这让重男轻女的父亲对女儿们
期刊
一场薄雪连着一场大雪,江南的冬天,就这么进入了寒气逼人的高潮。薄雪如霜,大雪如席,所闪烁的,是同样寒彻白亮的光芒。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之后,大地被白雪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极目处,银装素裹,苍苍莽莽。  白雪覆盖的野外,清朗中透着热闹,有心看雪,心中藏着雪念的,踏雪而来,踩雪而去。美丽的雪事,就像思乡游子的还乡梦,一个叠着一个。雪层背后,月亮露出了灰白色脸庞,把冷冷的光洒向人间,使人更感到寒气袭人;和她
期刊
小站上只有一个人,一个身穿制服的年轻女人。她举着信号旗,向往来的列车打着旗语,她的身后是两间简陋的砖房,是无垠的金色沙海和远处绵亘的雪山。  小站没有名字,没有站台,甚至没有其他生命的踪迹,来来往往的车辆,是这位年轻女人眼里唯一流动的风景。  这是河西走廊上一座无名的小站,我在走向天山的旅途中发现了它,发现了这位令我肃然起敬的年轻女人。当列车缓缓地驶过小站,这位年轻的身穿制服的女人,默默地忠實地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