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化進程深入推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体现出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然而,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加之培训力度不足对建筑质量具有不利影响。本文鉴于此,从农民工自身和建筑企业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关注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现状研究
引言: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农民工的数量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多,但因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性以及不完善的培训教育,使得农民工安全意识薄弱、建筑工程质量不高。因此,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现状进行研究对改善这一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农民工和农民工培训的概述
(一)农民工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顾名思义,农民工是指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是相对于城市工人而言的一种称谓。农民工主要是指拥有农业户口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二、三产业工作,即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具有农业户口以及农民身份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不享有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我国最早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现农民工,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不离乡但离土的农民工和后期离乡也离土的农民工。农民工相较于城市工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从业方式上的半工半农、劳作强度大、流动性程度高、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法律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不高等。另外,基于我国被称作农民工的主要是指拥有农民身份而进城务工的人,这不同于西方部分国家的农场工人,其主要区别有如下两个点:其一,农民工是指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农场工人是指工作于农场的工人;其二,农民工其身份为农民,农场工人其身份为工人。且《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序言表明,农民工是指拥有农业户口的农民,虽有土地经营权,但以从事非农工作主,以工资为收入来源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农民工的主要特征是“农民身份”与“从事非农活动”。
(二)农民工培训
培训,即企业应用各种方法提高职工劳动素质,使其具备劳动技能以及有关业务知识,端正职工工作态度,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业绩,从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的一种兼具持续性与计划性的活动。具体而言,培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与业务知识,实现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样,对农民工的培训也具有上述功能,但因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应当建立高效的培训机制,并鼓励建筑企业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农民工文化和技术水平。在培训内容方面可以以目标为导向,明确培训内容、培训者以及培训地点、时间、设施等。从而保障农民工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农民工获得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以及安全意识等,并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1]。
二、关于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现状的研究
(一)基于农民工自身的培训现状研究
1.农民工文化素质现状
在我国,建筑行业农民工多数来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整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且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培训参与度较低,对社会发展信息了解不多,从而很难形成与社会接轨、与社会形势相符的自身整体职业规划。并且农民工多数呈半工半农的工作形式,进城务工仅是其获取资金的短期行为,对自身职业规划亦无长远考虑。因此,基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现状,对于培训工作多不愿参加。且根据相关调查能够了解到,建筑行业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劳动条件具有高变化性、劳动对象具有复杂性,其具体培训内容多为专业知识技能,例如混凝土工、抹灰工、钢筋工、焊工等,加之农民工本身不高的文化水平,对知识技能理解接受能力差,即使有部分农民工期望获得培训,也因客观原因不得不放弃,从而导致培训人数较少,培训效果不理想[2]。
2.农民工从业现状
农民走入城市,多工作于建筑企业,且建筑企业职工也以农民工群体为主,具体而言,建筑企业是一个极具危险性且十分辛苦的行业,多数农民工迫于生计才从事建筑施工工作,同时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对施工人员需求量大,因此,对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技能水平要求较低,往往只要从业人员拥有暂住证、身份证就能够就业。另外,建筑行业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往往不会长期在同一个建筑施工单位工作,加上建筑施工工作时间长、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均提高了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也因此致使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比例极低,农民工自身难以认识培训的重要性。
3.农民工培训现状
根据上文分析以及相关调查表明,建筑行业虽然有一定的培训环节,但农民工参与率极低,其普遍欠缺相关安全、技能知识。具体而言,在较多建筑企业中,对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内容较少,主要是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且农民工参加的培训也多由班前安全活动或施工现场老师傅指导形式开展,甚至部分培训是边工边学的方式,欠缺系统的知识、技能培训,导致很难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农民工普遍未接受过相关职业培训就直接工作,因其工作技能的匮乏,也极易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
(二)基于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培训现状研究
1.培训内容研究
目前,针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内容较少,虽包括技能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但具体内容设置较为单一。农民工接受培训获取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边工边学与向施工现场老师傅学习,而建筑企业组织的系统性培训很少。由此可以发现,建筑行业农民工仅对基本的安全知识以及基础操作技能有所了解,但对于专业性较强或者技术性较高的知识知之甚少。而因建筑施工的高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很多农民工对与参与处于自身接受范围内的培训具有积极性。
2.培训时间探究
较多建筑企业对开展农民工培训活动的时间点以及时间段安排不合理,具体而言,部分建筑企业安全知识培训开展的时间每次最多不超过一天,且往往1-2小时居多,半天或一天的都较少。且因农民工自身知识局限性,对培训内容接受程度有限,较短的时间基本不足以让农民工掌握相关安全、技能知识,发挥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的效果。
3.培训体系分析
基于我国当今社会现状缺少针对民工的学校。建筑企业的专业性培训也比较少。农民工又受限于自身知识水平,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的不稳定性,自己往往不会去找专业培训,使得当下建筑企业农民工培训多浮于表面,不具有系统性。因此,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为农民工设置专业培训学校,构建系统的农民工培训体系,而建筑企业也应当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组织农民工开展培训活动。
总结:
综上所述,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的研究一直是企业、政府重要关注的问题,在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农民工培训现状已经有所改善,但尚未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效果。因此,相关人士应当立足于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并解决问题,建立常态化培训体制,从而使得农民工安全、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彬,袁亮,杨希宁.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障碍与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12):100-104.
[2]张勇,彭子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岗位技能水平提升的途径与实践[J].低碳世界,2016(27):198-199.
作者简介:张琦(1981-),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教师,实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毕业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专业:土木工程,学历:本科。
关键词: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现状研究
引言: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农民工的数量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多,但因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性以及不完善的培训教育,使得农民工安全意识薄弱、建筑工程质量不高。因此,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现状进行研究对改善这一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农民工和农民工培训的概述
(一)农民工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顾名思义,农民工是指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是相对于城市工人而言的一种称谓。农民工主要是指拥有农业户口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二、三产业工作,即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具有农业户口以及农民身份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不享有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我国最早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现农民工,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不离乡但离土的农民工和后期离乡也离土的农民工。农民工相较于城市工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从业方式上的半工半农、劳作强度大、流动性程度高、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法律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不高等。另外,基于我国被称作农民工的主要是指拥有农民身份而进城务工的人,这不同于西方部分国家的农场工人,其主要区别有如下两个点:其一,农民工是指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农场工人是指工作于农场的工人;其二,农民工其身份为农民,农场工人其身份为工人。且《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序言表明,农民工是指拥有农业户口的农民,虽有土地经营权,但以从事非农工作主,以工资为收入来源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农民工的主要特征是“农民身份”与“从事非农活动”。
(二)农民工培训
培训,即企业应用各种方法提高职工劳动素质,使其具备劳动技能以及有关业务知识,端正职工工作态度,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业绩,从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的一种兼具持续性与计划性的活动。具体而言,培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与业务知识,实现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样,对农民工的培训也具有上述功能,但因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应当建立高效的培训机制,并鼓励建筑企业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农民工文化和技术水平。在培训内容方面可以以目标为导向,明确培训内容、培训者以及培训地点、时间、设施等。从而保障农民工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农民工获得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以及安全意识等,并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1]。
二、关于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现状的研究
(一)基于农民工自身的培训现状研究
1.农民工文化素质现状
在我国,建筑行业农民工多数来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整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且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培训参与度较低,对社会发展信息了解不多,从而很难形成与社会接轨、与社会形势相符的自身整体职业规划。并且农民工多数呈半工半农的工作形式,进城务工仅是其获取资金的短期行为,对自身职业规划亦无长远考虑。因此,基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现状,对于培训工作多不愿参加。且根据相关调查能够了解到,建筑行业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劳动条件具有高变化性、劳动对象具有复杂性,其具体培训内容多为专业知识技能,例如混凝土工、抹灰工、钢筋工、焊工等,加之农民工本身不高的文化水平,对知识技能理解接受能力差,即使有部分农民工期望获得培训,也因客观原因不得不放弃,从而导致培训人数较少,培训效果不理想[2]。
2.农民工从业现状
农民走入城市,多工作于建筑企业,且建筑企业职工也以农民工群体为主,具体而言,建筑企业是一个极具危险性且十分辛苦的行业,多数农民工迫于生计才从事建筑施工工作,同时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对施工人员需求量大,因此,对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技能水平要求较低,往往只要从业人员拥有暂住证、身份证就能够就业。另外,建筑行业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往往不会长期在同一个建筑施工单位工作,加上建筑施工工作时间长、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均提高了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也因此致使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比例极低,农民工自身难以认识培训的重要性。
3.农民工培训现状
根据上文分析以及相关调查表明,建筑行业虽然有一定的培训环节,但农民工参与率极低,其普遍欠缺相关安全、技能知识。具体而言,在较多建筑企业中,对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内容较少,主要是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且农民工参加的培训也多由班前安全活动或施工现场老师傅指导形式开展,甚至部分培训是边工边学的方式,欠缺系统的知识、技能培训,导致很难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农民工普遍未接受过相关职业培训就直接工作,因其工作技能的匮乏,也极易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
(二)基于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培训现状研究
1.培训内容研究
目前,针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内容较少,虽包括技能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但具体内容设置较为单一。农民工接受培训获取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边工边学与向施工现场老师傅学习,而建筑企业组织的系统性培训很少。由此可以发现,建筑行业农民工仅对基本的安全知识以及基础操作技能有所了解,但对于专业性较强或者技术性较高的知识知之甚少。而因建筑施工的高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很多农民工对与参与处于自身接受范围内的培训具有积极性。
2.培训时间探究
较多建筑企业对开展农民工培训活动的时间点以及时间段安排不合理,具体而言,部分建筑企业安全知识培训开展的时间每次最多不超过一天,且往往1-2小时居多,半天或一天的都较少。且因农民工自身知识局限性,对培训内容接受程度有限,较短的时间基本不足以让农民工掌握相关安全、技能知识,发挥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的效果。
3.培训体系分析
基于我国当今社会现状缺少针对民工的学校。建筑企业的专业性培训也比较少。农民工又受限于自身知识水平,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的不稳定性,自己往往不会去找专业培训,使得当下建筑企业农民工培训多浮于表面,不具有系统性。因此,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为农民工设置专业培训学校,构建系统的农民工培训体系,而建筑企业也应当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组织农民工开展培训活动。
总结:
综上所述,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的研究一直是企业、政府重要关注的问题,在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农民工培训现状已经有所改善,但尚未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效果。因此,相关人士应当立足于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并解决问题,建立常态化培训体制,从而使得农民工安全、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彬,袁亮,杨希宁.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障碍与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12):100-104.
[2]张勇,彭子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岗位技能水平提升的途径与实践[J].低碳世界,2016(27):198-199.
作者简介:张琦(1981-),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教师,实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毕业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专业:土木工程,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