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简介


  祝荣泉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原题回放


  好,是壮丽的河山,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
  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命题透视


  “什么是个好”这道作文题的气质“很苏州”,就是有点小情调,有点小精致,有点小诗意,有点小甜蜜,也有点小娇羞。它介于“浓抹”和“素颜”之间,选择了一种叫作“淡妆”的美学立场。从历年的命题“心中有支欢乐的歌”“遥远的眼神”“不错过 ”“记得那一次出发”“东风为我来”看,基本都是如此,除了2017年的“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一不留神粉底抹得确实太厚了点。这种命题追求和思路,大概可以看出苏州这座历史古城给人们精神基因的编码。
  这道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可谓不大,虽说没有语义理解上的九曲连环,但需要迈过三重门槛。
  1.切中命题意义内核的“好”。
  “好”是个语用中的高频词汇,运用在不同的语境场合,也有着丰富的表达内涵,尽管“什么是个好”的搭配确实不多见。“好”之词义,基本有三种词性分类:
  一是名词意义上的,可广泛指代一切美好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诚如引导语中“好,是壮丽的河山,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的典型罗列。需要注意的是,引导语中的提示是无序的,也是不完全归纳的,这从紧接着的第二种词性的意义分析可以看出。
  二是形容词意义上的,可以理解为作为“一切美好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标志和属性。可以把引导语倒过来理解——“河山的好是壮丽,田园的好是秀美;朋友的好是信任,对手的好是挑战;邂逅的好是美丽,错过的好是无悔;港湾的好是宁静,征途的好是崎岖”。由于“好”指代事物的宽泛性,因此其在形容词意义上的理解自然也极为宽泛,但不妨用“真”“善”“美”做三维归纳,并作为思维发散的原点。我们可以看出,引导语给出了“善”和“美”的举例,却并没有给出“真”这个维度上的好,譬如,“宇宙万物的好是规律,人类思想的好是求知”。
  三是动词意义上的,可以理解为对某种选择的判断与确定,以及对某种言行、事物的认可与认同。比如,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哪个是个“好”?新能源好。又如,黄渤导演的电影《一出好戏》好不好?好!好,就是我们在面对具体问题与事物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一种明确回答,它的对立面是“坏”。我们在回答什么是“好”的同时,其实也就回答了什么是“坏”。
  2.拨开命题对象迷雾的“什么”。
  “什么”是个不确定代词,这个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恐怕还是头一次。表面上看,只要回答“好”是“那一个”的问题,实际却是在千挑万选、左右权衡后,在各种看似都好其实只有一个真正好的事物迷局中做出判断,或者在这个也好、那个也好的左右为难中痛苦抉择出一个“更好”。足够严谨的话,还需要辨明全命题“什么是个好”与半命题“____是个好”绝不是一个“物种”。前者瞬间提升了审题难度并预设了切题作文极为严格的评价标准,其写作所需的思维图式或者最终的成文结构应当是“陈列各种好→确定其一好→阐述为什么这个好”。简单地说,文章不仅是要写一个“好”,还要写若干个“欠好”或“不好”,这在考场作文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字数约束下,难度可想而知。而后者只需“陈列一个好”“讲好这个好”就可以了。
  3.建立命题旨趣“什么”与“好”之间的叙事逻辑。
  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语法特征不难看出,“什么是个好”已经构成了一个“主谓宾”一应俱全的完整句式,这显然对写作构成了极为严格的规定,写作者的任务就是用文章来回答题目的发问。写作难度不在于“好”的内容选择,而在于设计出确定“好”的过程的故事演变情境,以及选择合适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法。因此,这道题对考生的叙事能力构成一定的挑战。

评卷扫描


  本次阅卷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笔力不健,切题不准。
  鲜有考生能顺利闯关到第三重门槛,多数人困在第一重门里就走不出,也就是说,多数考生仅仅回答了“好”的问题,而没有认真思考辨析并回答“什么”是个“好”,至于“建立命题旨趣‘什么’与‘好’之间的叙事逻辑”,更是鞭长莫及。
  不少考生在“好”的对象上,或者说在素材的翻新上铆足了劲,确实写出了“好”的生动世界,单从故事本身来说,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因为这个“好”缺少陪衬,只是立足于对“好”的陈述,如“桂花飘香的好”“童年的好”“朋友的好”“奋斗的好”,因而判断思维不够。如果审题能闯关到“判断”层面,被判为二类文问题不大。
  2.取材投机,以旧充新。
  说来也不好责怪考生在素材上不假思索,在故事指向上不做“题文匹配”的变化调整,因为引导语给出的信息将他们引向“陈述”,而题目其实指向的是“判断”;又因为“好”的指向在名词意义维度上的泛滥,所有正能量的生活事件都可入文:于是乎,很多考生掉进了导语的坑,罔顾题目本身的理。目测考场作文一隅,几乎是二手故事或盗版故事的贩卖场所,问题是,你还很难说它“不合法”。
  3.遗忘初心,不知归路。
  也许因为“好”的宽泛,也许因为思维不严谨所导致的概念混淆,不少考生不是从“好”的角度切入并贯穿全文,而是把文题理解为“什么是个爱”“什么是个善”等。更有甚者,“竹筒倒豆子”,把某个故事不管不顾一泄而出,文末点题“这就是个好”,就算万事大吉。

迷津指点


  我们不妨把作文题分成“长题”和“短题”两类。“什么是个好”当属前者。面对长题,写作尤其是个“技术活”。老师给同学们如下建议。
  1.长题当道,把控全局。
  题目的长短,不在于字数多寡,而在于其内部语义乃至言外之意的复杂程度。同样是5个字,“温馨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短题”,因为它是一个名词性结构,内部构造一目了然;而“什么是个好”就是一个复杂的“长题”,因为它构成了“双重判断”:好,是个价值判断(我认为的好的标准)的命题;什么是个好,是个事实判断(谁是好)加价值判断的命题。
  长题一般都有两个判断,审题时的化解招数是“两手抓”——一手抓事实判断,一手抓价值判断,不能顾此失彼,挂一漏万。长题当道,下笔尤其要谨慎。同学们不妨在故事构思完毕后,进行倒推“验证”:我的故事和长题的内涵是否匹配?
  2.动作分解,步步为营。
  长题因为两个判断的存在,不仅限制了选材范围,更限制了故事的演变节奏,也就是说,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讲,而是要照着题目一步步讲故事。“什么是个好”不妨这样进行动作拆解——“甲看着不错,乙瞧着不赖,丙瞅瞅就是‘不來电’,可某次因缘巧合蓦然回首,发现丙其实才是我要的好”,如此演绎故事,必是考场佳作。
  3.带题行文,文随题转。
  前面说的“遗忘初心,不知归路”是同学们写作时的常见误区,原因却有点复杂,需要打个比方,也许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命题写作的任务,其实是这么回事:给你一碗红烧肉,让你边吃边讲这碗红烧肉的味道;然后,有些人就只顾着吃了,而忘了对红烧肉的评价。意思就是:“我”有一个故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和怎样讲这个故事。多说无益,同学们记住一句话:长题就是文章的太阳,每一句、每一段文字都是它的行星,时刻不停地围绕它旋转。
其他文献
体育教育专业建立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下的课程管理模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专业质量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下的专业课程管理进行研究,
一天吃晚餐时,妻子迪伊和我谈起了幸福这个话题.“我们认识的人中,谁是真正幸福的人?他们懂得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使他们那样幸福?”我迅速地进行了一次大脑扫描,几张面孔顿时
2016年10月13日,科技部在北京组织专家组对公安部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视频及公共动态信息的智能研判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公安部科技信
期刊
名师简介  王跃平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中考优秀指导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原题回放  2018, 日新月异的年头;2018,气象万千的时代。请以“_____________在2018”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文学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命题透视  2018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__________
期刊
景观设计学界的国际顶级盛会、第40届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世界大会,2003年5月25日至29日在加拿大西南部美丽的边缘城市卡尔加里(Calgary)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3
阿鲁瓦里亚少校是1965年第一次成功登上喜玛拉雅山顶峰的印度登山队的成员之一,当他站在世界最高点的时候他有什么感觉呢?让我们来读读他写的故事——爬上峰顶之后,最难爬上
事业单位是一种重要的机构,事业单位内部由各个复杂的部分组成,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是其中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简
【摘要】本文在“多规合一”的“三种思维”导向下,基于规划实践,提出依托“两规”和“多规”为基础的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体系。并结合实践探索,提出全域旅游规划“四项重点编制内容”,以求新时代下编制务实创新的旅游规划。  【关键词】多规合一;全域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保护规划  1、“多规合一”思维解读  “多规合一”思维是指在在土地指标普遍紧缺、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前提下,用“多规合一”
2004年6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举行了“整体处置不良贷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标志着各方广为瞩目的天津市分行银政合作整体处置不良贷款工作基本完成。日前,我们到天
升格支点rn文章不厌百回改,而语言表达的升格又是应考前最实际也最可见实效的训练点,同学们不可小觑.rn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语言表达的升格并非就语言改语言,而是为了更好地表
期刊